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909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50页
2012届高一语文教案:3.1《记念刘和珍君》7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二、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年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

2、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月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

3、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二、指导预习。 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洗涤(d);惮(dn);攒射(cun)、尸骸(hi) 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以上预习力争在分钟内完成)。 三、研习新课。 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介绍写作缘由。交待写作目的。 回忆认识过程。抒写惊愕、义愤。 叙述遇难经过。总结经验教训。 热情讴歌赞颂。 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

4、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

5、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勺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

6、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

7、,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然后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瀑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

8、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复习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阅读第六、七两部分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二教时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

9、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段的第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

10、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

11、“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四、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

12、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下列加点汉字注音依次正确的一组为: 桀骜赁屋屠戮浸渍 jinglnchuzjilnlz jilnlzjilnchuz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 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 理解下列语句,然后回答问题。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

13、,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 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写一则“三一八”事件的简讯。 附参考答案:书后“思考与练习”参见课文分析。 课堂作业:2:指出烈士死难的重大意义。第一句说中国姑娘在去年“女师大事件”中所显示的英勇气概;第二句说她们在这次“三一八”惨案中“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第二句是小结烈士死难的意义。事实

14、、为、明证。 附板书设计 第一教时 一、内容 介绍写作缘由 交待写作目的 回忆认识过程 抒写惊愕、义愤 叙述遇难经过 总结经验教训 热情讴歌赞颂 二、刘和珍:渴求真理善良和蔼有事业心 第二教时 煤(喻)(历史进程)请愿(不值得)。 陶诗(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 3 纵观全文:悲、愤、激励。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一 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 二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三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四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

15、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三个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16、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文中注释,大家体会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提示:悲、愤!)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2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君: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全文,理清脉络。

17、1听录音朗读课文。 注意体会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注意生字词。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给文章的七个小节分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找出文中有关刘和珍的三件事情,并以此分析她的形象和高尚品质。 提出听读要求:注意作者悲、愤的感情基调,纠正字词读音。 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两个问题。 (明确:第一层1、2小节,交代写作原由; 第二层3、4、5小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过; 第三层6、7小节,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刘和珍的三件事情: 一、预定莽原全年,表现了她要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反抗校长,表现她勇敢顽强,有正义感、有责任感等品质; 三、参与请愿并遇害,表现了她英勇、进步为国家和民

18、族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等。 刘和珍的外表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2本文题为记“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 哪类人 动向 作者态度和感情 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 悼念 尊敬激励悲 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控诉抨击愤 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哀伤唤醒哀、愤 唤醒 3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

19、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四作业:熟读全文。尽力背诵2小节。 在理清文章三大层次的基础上,概括各小节的意思。 附: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哪类人 动向 作者态度和感情 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 悼念 尊敬激励悲 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控诉抨击愤 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哀伤唤醒哀、愤 唤醒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文章第1、2、3、4小节,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在沥青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难句,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

20、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到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概括出了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了解了刘和珍的生平,知道本文写作目的。这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文章的1、2、3、4小节,看作者是如何纪念死者、评述惨案的。 二分析文章,理解难句。 (一)分析一、二小节 1、齐读这一部分,要求带着以下问题: 1)作者在第1、2节都说道“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请问各有什么含义? 2)本段段意既然为交代写作原由,请问其写作原由是什么? (解决: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击反动文人的阴

21、险论调。“也”和“早”二字说明作者要作文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作文不仅是应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第二个“必要”在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因此本段交代的写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2、重点分析文中难句: 1)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提示:含有揭露和讽刺意味。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 2)追悼会那一天,我为何独在礼堂外徘徊?(提示;作者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徘徊沉思。) 3)作者反复说“只能如此而已”,又称自己献上的只是“菲薄的祭品”,说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提示:表达作者认为未能

22、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 4)“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是什么意思?(提示:愤怒到了极点的意思) 5)“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么理解?(提示:“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提示:“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

23、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分析第三节 1)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现在却有些踌躇了”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苟活到现在的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品质?(提示:踌躇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心情。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品质) 2)提醒同学们再次记忆刘和珍的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三)分析第四节 1)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提示:主要是概述惨案。分四层: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悲愤号召)

24、2)“卫队居然开枪”的“居然”二字说明了什么?(提示:一是出乎意料,二是反映了敌人的凶残。) 3)“我向来是不惮一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如何理解?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提示:“中国人”指反动派,意思是敌人的凶残远远超出我的意料。) 4)敌人说她们是“暴徒”和“受人利用”,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反驳他们的证据?(提示:“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欣然前往”,“请愿而已”等) 5)“衰亡民族默”“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提示: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使得我们的民主更加衰亡。) 6)“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

25、。”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后面一句是什么复句?有何含义?(提示:反复的修辞手法。选择复句。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这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三小结:这一部分,作者以无比悲痛的心情,向牺牲的爱国青年们献上他的悲哀和尊敬;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抨击着敌人的无耻谰言;以无比激昂的口号激励后死者的爆发。 四作业:背诵2、4小节。 思考几个问题: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2.作者对请愿的态度如何? 3.作者对惨案的意义作和评价? 附:板书设计: 听到噩耗-居然震惊 概述惨案颇为怀疑-怀疑愤慨 听到污蔑-暴徒愤懑 尸骸为证-虐杀悲痛 悲愤

26、号召-爆发怒吼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总体思路,分析文章5、6、7小节,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节课内容。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 二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入新课。 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提示: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2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各是什么意思? (提示: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还有要说的话是作者要揭露敌人。) 3“这是怎样的一个惊

27、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内容?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 (提示:“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内容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脸。) 4作者用煤的形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 (提示: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 5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指名介绍介绍一下陶渊明? (提示: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因在彭泽县当过县令,故人

28、称“陶彭泽”,晚年自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私谥为“靖节”,故世号“靖节先生”,后人称他为田园诗始祖。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 6请学生讨论分析,抓出“事实是明证”所在句子的这一主干。 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是什么复句?如何理解该句? (提示:并列复句。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意义,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希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们绘制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8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么又说说不出话呢? (提示:在此

29、,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三总结全文 (以最后一句中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此”字的内容总结全文。) 1这句话中是“但”字是什么意思? (提示:仅,并非表转折。) 2这个此“字意思很明显是指这篇文章,那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内容呢? 提示:包含了以下内容 反动政府控诉 反动派 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 四作业:1、背诵小节和陶渊明的诗挽歌完成配套的导学与同步训练 2、课后练习一(1、2)四 附:板书设计 反动政府控诉 反动派 走狗文人抨击 革

30、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意义微茫奋然前行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3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一、 背景介绍 (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

31、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 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 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

32、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 小结: 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

33、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6、7、8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9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0选择题 2

34、.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4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

35、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涉及第七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3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3.4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

36、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

37、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哀痛烈士揭露敌人唤起民众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3.18死难 府门喋血 容揭露反动派惨象、流言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死难意义 四、补充作业: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

38、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8.布置辅导作业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4教学目的 一、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 三、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设想 一、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文字可能有些障碍,教学中应适当介绍课文写作背景。再

39、者让学生先粗理写作思路、文章结构层次,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了整体性认识后,再逐段精读、分析。这样,文字上的障碍比较容易疏通。可采用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提示相结合的方法。 二、通过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积极引导学生细致地反复晶读课文,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文章思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与认识。 三、建议找到“三一八”惨案的有关历史记录片,以录像导人并代替枯燥的背景介绍。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组材线索和写作思路,抓住每一部分的关键字、词、句、段,了解各部分的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以情导人) 同学

40、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之中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便已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们己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滔天血债! 二、简介作者与解题 1谁能简介一下本文作者?(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41、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fL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

42、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君:是对人的尊称。 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是不是只纪念了刘和珍一个人呢?作者还纪念了哪些人?他们都是什么人?作者为什么要纪念他们?实际目的是要写什么?(提示:作者不止纪念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记住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 (5)有关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

43、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

44、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 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他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感人至深的不朽文章, 本文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1926年4月12日第?4期,后由作

45、者编人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之中。 三、自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与意义:长歌当(dng)哭当作。桀骜(o)不顺从。喋(di)血血流出来的样子。立仆(p)一倒下。惩创(chung)惩 罚,惩治。殒(yn)身不恤死亡。 2这是一篇纪念文章,请同学列出如:纪念XXX的写作提纲,教师作巡回辅导。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由学生自己的写作思路引导到学习鲁迅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 这篇课文题为“纪念刘和珍君”,但作者不止纪念了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对“三一八”惨案发表评述。

46、 请同学默读课文,思考并分析: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的勇毅,告诫(斗争方式),激励“更奋然而前行”。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棋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

47、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由此可见,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情线索可以概括为:“悲”、“愤”。 (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不仅纪念了刘和珍,还写了三类人,其目的是对“三一八”惨案加以评述,纪念刘和珍则是评述的切人点,思考体会这一切人点的妙处。 提示:第一,作者笔下的刘和珍是一个有着正义感、责任感、“微笑”、“态度很和蔼”的女青年,进而扩大为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这是一批可爱的爱国青年。但段政府杀害他们,流言家诬蔑他们,其手段凶残下劣,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反动派和流言家们的无耻澜言全都不攻自破。 第二,写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用特写镜头,场

48、面惊心动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能够想见发生在执政府门前这场惨案的全景。 第三,写一个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对死难者的沉痛悼念。 作者纪念一个刘和珍,评述的是“三一八”惨案的整个历史事件,理解这篇课文,把握其博大而深刻的思想意义。 (3)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悲愤的感情线索基础上,理清全文的整体思路。 首先,尽量用原文表达作者感情及文章主要内容的语言归纳七节要点。(提示:第一节,“深味”“悲凉”“奉献”“哀痛”;第二节,猛士与庸人对比,认为“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还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第三节,“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

49、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第四节,刘和珍“喋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第五节,“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刘和珍“是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第六节,徒手请愿的“意义”,“很寥寥”,“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第七节,我认识到“当局者”“凶残”“流言家”“下劣”“女性临难”“从容”“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其次,划分文章层次,概述段意。提示:第一段(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祭死者、二醒庸人;第二段(35),记述刘和珍的行状,共三节,三学潮中、四惨案中概况、五惨案中细节;第三段(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请愿不

50、足取、七精神显希望。 四、布置作业 1为何先写写作缘由?这一内容思路分几步?写作意图是什么? 2探究三、四、五节之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3理清六、七节关于惨案意义的思路。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总体思路,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难句,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复习上一课时已学过的知识内容。 二、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人新课。 1进一步探究思路 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将来的意义。这

51、就是全文的整体思路。 (1)关于写作缘由,思路分两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有两个方面,思路从一个方面到另一方面,先说为纪念死者这一面,再说另一面,为使庸人不致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 (提示原因: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不屈服。反动势力方面:“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第二,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

52、大哀、大怒,造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探究三、四、五节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提示: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第三节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反抗性,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请愿“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无非是流言家开罪、嫁祸之辞。作者不但写刘和珍的斗争性,而且着意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意蕴在于表明,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值一驳,反而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节,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理清六、七两节关于惨案意义的

53、思路。(提示: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说肯定的,鲁迅先生的深刻之处就在于既有肯定,又有否定。他既不肯定一切,一味颂扬,也不否定一切,把惨案当作无谓的牺牲大泼冷水。而是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地位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血战”思想即暴力革命的思想,在1926年提出,确实非常深刻,有远见。) 2,试用比较法探究思路 (1)如果从第三节的刘和珍平时的表现写起,把第一、二节移到第五节后,按时间顺序展开思路,好不好,为什么?(提示:不好。因为如果先写刘和珍平时的表现,再按时间顺序展开,就成了单为刘和珍一人作纪念文章或作传了,而本文题目虽为“记念刘和珍

54、君”,实际目的却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评述这次惨案,警醒人们不忘血债。从写作缘由写起,正好概括了发生惨案的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和作者的感情历程,创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第一节之后思路为什么转向“庸人”那一面?如果去掉第二节,行不行?(提示:不行。因为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唤起民众。“三一八”惨案之后,为时不长,人们就淡忘了。慑于反动派的淫威,寂然无声,因此“市街依旧太平”,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那些庸人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驶,不过两星期,就淡漠了。中国的前途取决于民众的觉悟,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所以他要

55、鞭挞庸人的灵魂。) (3)关于刘和珍遇害的情况,如果把概况和细节合在一起写可不可以?为什么?从概况到细节,思路是怎样展开的?(提示:不可以。写刘和珍遇害情况,是为了揭露段政府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把遇害情况与细节分开来写,把段政府的诬蔑和走狗文人的流言摆在中间,可以充分显示其荒谬性,并使遇难细节成为痛斥反动派的事实根据。第四节先写概况,即伤亡情况,再写段政府的诬蔑和走狗的流言,显示了强烈的反差,其荒谬性已不言而喻,愤怒的控诉就如火山爆发。思路深入到细节,针对所谓“暴徒”“受人利用”,写刘和珍参加请愿是“欣然前往”的,又写政府怎样用枪弹和棍棒虐杀刘和珍等人,这些事实就成为痛斥反动派的铁证。) 三

56、、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的方法。 1理解内容,分析层次(共13句) 111213 本节主要记述惨案概况,指出刘和珍等人是被反动派虐杀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听到噩耗;一怀疑态度;一见到尸骸;听到诬蔑;一13悲叹怒吼。 2细理思路 细理思路就是一层一层理,一句一句理。这里仅以第一段中的4个句子为例加以分析。先说听到噩耗,再说怀疑态度。怀疑态度又分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明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思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层层深入。 四、从理清思路着手理解句意,解读难句,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

57、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提示:从思路上看,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真的猛士”,指以刘和珍等人为代表的革命者。“直面”,即正面面对。“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凄惨悲凉的黑暗现实。“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这”指“真的猛士”。这是一句感叹勇气的反问句。 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个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怒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

58、一个飞跃。“出离愤怒”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土”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希望。他们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但是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这段话是说,真正的革命者要敢于认识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要敢于为改变这种社会现实而顽强战斗,不怕流血牺

59、牲。真的猛士面对“惨淡的人生”时,为黑暗社会的长存,人民命运不能改变而哀痛,所以说,他们是“哀痛者”,他们是为国为民哀痛,当他们“正视淋漓的鲜血时,为国为民而牺牲,为改变旧世界而牺牲,并以此为幸福,所以说,他们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提示:“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极端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从段政府的罪行这个角度看,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

60、加箝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3“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提示:第五节第二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一是表现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二是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第二段思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句接三个女子一方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表现互相救助,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概括

61、了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友爱,确实令人震撼。 接下来又从执政府一面说“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罚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 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

62、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反语。 4“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提示:这是全文思路的收束。“此”的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 五、课堂练习,进行指导 模仿课文第五节刘和珍等烈士罹难场面描写,写一人二事,表现人物的某一特点,在进行场面描写时,尽可能选用“毅然”“不为势力所屈”“桀骜”“黯然泣下”“凶残”“下劣”“惊心动魄”“沉勇”“勇毅

63、”等词语,字数约300字。(如果完不成,可做为课后作业。)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二、三。 2背诵课文第二、四节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5一、教学目的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 3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关键词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深入理解作者的悲愤之情。 2联系具体语境解读疑难句段。 三、教学难点 1选择合理的切入点,长文短教,突出重点,领会深意。 2创设恰当的情境,跨越时空界限,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教学设想 学生起点状态分析 这是学

64、生高中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鉴于高一学生理解能力还不强及常有的对于鲁迅文章的畏难情绪,因而要将此文讲深讲透不太现实。因此针对我校历来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路清晰,学有所获,为学习鲁迅的文章开一个好头。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做到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浏览注释,勾划难句。 2教学思路为点关键理思路品感情析深意,教学中拟采用讨论法、点拨法。 媒体设计 1 播放有关“八一三”惨案的历史纪录片。 2. 制作有关鲁迅、刘和珍的图片及文字的投影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感受刘和珍的形象和精神品质,梳理文章思路,把握感情线索。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65、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出示关于鲁迅介绍文字及图片的投影卡片) 二、解题 1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66、 2 关于“三一八”惨案,教学时可参阅文中注释。 3 文题中的“纪”相当于“记”字,并非鲁迅写了错别字。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词并不是很规范。也有一说,认为鲁迅曾留学日本,他的用语用词受到过日文的影响。“记念”一词来自日文,义同中文的“纪念”(见语文学习98年第6期第35页)。 (出示有关刘和珍图片及文字的投影片,播放有关“三一八”的历史纪录片) 三、研习课文 1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殒落了,如一技傲放的鲜花凋零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悲剧,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下面我们不妨来探寻一下刘和珍身上有价值的东西,那些可

67、贵的品质。 师生讨论后小结: 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莽原; 虑及母校前程,黯然至于泣下; 向执政府请愿,欣然前往。 点关键:抓住文中的“毅然”、“黯然”、“欣然”及多次出现“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刘和珍是一个善良、温和、追求真理、富有责任感和爱国热情的青年。 2下面我们再来探寻一下刘和珍是怎样遇难的?也就是她是如何被毁灭的? 根据四、五部分讨论小结: 欣然前往请愿、中弹、无端喋血、未便死; 同行的张静淑、杨德群想扶起她,均中弹、立仆; 刘和珍还能坐起来,但头胸被猛击两棍,牺牲。 (解说:将刘和珍身上“有价值的东西”和“被毁灭的过程”一同展示给学生,意在于努力将学生引入

68、当时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心灵的震动,引起强烈的悲愤之情,有了情感的沟通,再去探寻作者的思路,相对容易些。) 3创设情境:假如为纪念刘和珍,由在座的同学来为烈士塑像,你有什么设想? (解说:设计这道开放性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跨越时空界限,走近刘和珍,同时也发挥想象能力,锻炼思维能力。讨论时可引导学生在塑像材料选用、人物姿态、内在神韵等各方面各抒己见。讨论忌不着边际、离题万里,应忠于课本,体现神韵。) 如材料选用上:有主张用大理石,寓意刘和珍坚贞刚强;也有主张用白玉,寓意刘和珍纯洁无瑕的品质;也有主张用青铜,寓意刘和珍精神万古长青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4以上我们围绕着刘和珍的形象

69、进行了一些探讨,涉及到课文第一、三、四部分,下面我们来探寻一下全文的思路:这篇文章共七个部分,看看这七个部分是以什么为线索来贯穿的? 点关键: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有两处需注意: 一处: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结合语境引导分析:鲁迅一向讲究用语简练,但此处为何如此罗嗦?三次“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讨论、点拨: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

70、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悲痛的悼念愤怒的揭露沉痛的总结 另一处:a、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b、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c、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结合语境引导分析:“无话可说”为何反复出现?这“说的无言”是否与前面“写的必要”及文中另一句“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相矛盾? 讨论、点拨:文章不是无情物,透过这几句看似矛盾又反复出现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中潜藏着作者的感情:即“悲”与“愤”,正是用这样的感情链条,作者才将众多的内容如此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四、布置作业:课外书面完成我为刘和珍烈士塑像,择优交流,推荐发表。 附板书设计 记

71、念刘和珍君 鲁迅 毅然预定莽原有被不幸中弹,未便死 黯然忧虑母校价悲毁同伴救助,也中弹 欣然前往请愿值灭棍棒猛击,终牺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深入探究作者的悲愤之情及全文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语境理解疑难句段。 教学步骤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文章不是无情物,面对“三一八”惨案,面对被虐杀的爱国青年,鲁迅的感情是非常悲愤的,认为当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并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道:“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情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决掩盖不住血的事实。 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 从

72、中可见,鲁迅当时是何等悲愤,这堂课我们进一步来探究作者的悲愤之情。 二、研习课文 1探究鲁迅感情悲在何处?愤又在何处? 讨论点拨后形成如下纲要: 悲悼死难烈士愤揭反动当局 悲悲忆交往经过愤愤斥文人嘴脸 悲议意义教训愤批庸人麻木 2在探究悲愤之情时,还可结合分析作者的笔触涉及了哪几类人,悲与愤的感情所指。 讨论后明确: 作者愤是愤于三类人:一是当局者,其暴行竟是如此之凶残;二是所谓的学者文人,其流言竟是如此之无耻;三是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愤于他们甚至将烈士的行动作饭后的谈资,愤于他们的麻木。 3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作者悲愤的感情线索,理清全文思路。 分析:第一部分(

73、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是为纪念烈士,二是为警醒庸人;第二部分(3、4、5),追忆刘和珍的生平,共三层:分别是认识过程、遇难经过概况及遇难经过特写;第三部分(6、7),“三一八”惨案的思索,分两层,分别论述情愿方式不当和精神永存人间。 4 师生互动,各言所疑,各言所悟。 (解说:在梳理完全文思路的情况下,针对这篇文章难句较多的特点,有必要安排一个师生、生生间相互讨论、质疑问难的过程,可以是学生向教师提问,也可以是教师向学生提问。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事先对可能有的提问有个预测。若学生思维不够深入,教师要质疑问难,将讨论引向深入。师生一起探讨交流,各言所疑,各言所悟,师生互动,生生互

74、动,这样可以了解彼此启法,弥补自己不足,超越原来的认识,有助于形成较丰富、全面的认识。) 讨论中主要应涉及的难句有: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里鲁迅是谦虚吗? 讨论、点拨:结合语境来看,对刘和珍这位杰出女性在请愿中的表现,鲁迅满含赞美,钦佩和尊敬,同时在与她的比较中,作者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和难企及于她的地方,因而此处说谦虚并不是很恰当,更重要的是表现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一面。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缘由指什么?末一句有何意? 讨论、点拨:缘由指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凶残地镇压、屠杀人民,而

75、且还进行严酷的思想箝制。末一句指出了当时摆在中国面前的两条道路:一种是默无声息地忍受,走向灭亡;另一种是沉默到极点便会爆发,人民会起来反抗。实际上此处是作者号召爆发,号召反抗。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如何理解“伟大”一词? 讨论、点拨:“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

76、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谐调一致。 (解说:此处历来有争论,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争论,廓开思路,培养多向思维和阐述论辩能力,教师不一定要非此即彼,只要能言之成理,就应予以肯定。) 试阐述文中关于煤的比喻。 讨论、点拨:人类历史和大量的木材只能生成一小块煤一样,也是要付出大量的流血牺牲才能前进一小步,但请愿时的流血是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作者虽然不同意徒手请愿的做法,但他认为,烈士的鲜血是不会白流的,作者引陶潜的诗,说明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案的教训,那么,烈士的鲜血就并不白流。

77、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一、二题。 2背诵课文二、四节。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学习鲁迅,了解鲁迅的思想和文章风格。 教学重难点: 在一个特殊背景下,如伺把握一个人的情绪表现和思想性格的相互关系。鲁迅痛惜刘和珍的死,但似乎认为她死得不值得。他为什么反对请愿?他不但攻击段政府,憎恨散布流言的反动文人,甚至讽刺庸人的生活观,作者为什么会在一篇纪念文章中写进这样多的内容?需要让学生全面了解鲁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研读法。整体阅读,整体感知,了解作者的思想;抓关键语句,揣摩品味,理清作者感情的发展。 教学设计: 预习: 1预习课文,读两遍,选出你认为重要的段落或语句背诵。 2搜集有

78、关资料,了解三一八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当年有哪些著名人物与这一事件有关? 教学过程: 共用三课时 一、介绍背景。除课本注释外,简要讲述两点: 1这时期的“政体”,准确地说,应当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国初年,军阀争权夺利,政治混乱不堪,从1912年至1928年,17年间,北洋政府换了47届内阁,长不过两三年,短的只有一天。 2此时的鲁迅在北平已经居住10多年,其间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他看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不管政府如何变,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军阀仰仗外国势力,置人民于水深火热。鲁迅深刻地看到了这一点。 研讨 问题:鲁迅曾称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这

79、一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 这一天后又发生过哪些事?他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言评论这件事? 方式:分组汇报搜集资料情况。 除了课本资料以外,还有: 李大钊是请愿的领导者之一,被土兵用棍棒打伤;中共北方区负贵人陈乔年这一天在执政府前被卫兵用刀刺伤;(怀旧集郑超麟) 惨案发生后,鲁迅先后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记念刘和珍君空谈如此“讨赤”无花的蔷薇之三等文章,控诉执政府的血腥暴行。 周作人在惨案发生的次日就写下为三月十八日国务院残杀事件忠告国民军对于大残杀的感想可哀与可怕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新中国的女子闲话四则死法等文,愤怒谴责军阀政府的暴行;(介绍周作人挽刘和珍联) 因病动手术的梁启超先生也在医院向记者

80、表示了自己的愤慨; 北大代校长蒋梦麟在北大遇难同学公祭大会上致悼词,全场痛哭; 朱自清先生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遇难学生的血还洒在他身上。作为屠杀的见证人,3月23日,他愤怒地写了执政府大屠杀记,记下了那骇人听闻的暴行; 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文老师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回忆了自己的学生刘和珍;(读“刘和珍为去请愿向老师请假”一小节) 闻一多发表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称赞烈士们的死难“不仅是爱国,而且是伟大的诗”; 刘半农也写诗悼念死难学生,并经赵元任作曲后传唱全城; 现代评论周刊主编、北大法学教授王世杰也写了论三月十八日惨剧,并提出要法律制裁段祺瑞及其

81、帮凶; 著名报人邵飘萍的京报,接连发表消息,深入地报道惨案真相。 思考有这样多的文化名人投入这一事件或是高度关注,说明了什么问题? 鲁迅在这一时期写下的无花的蔷薇之三空谈(如此“讨赤”)等文中,一再表现出对枪杀事件的意料不及,越是如此,越说明段政府的无耻和凶残。 据三一八请愿参加者回忆,学生请愿时是很遵守秩序的,当请愿队伍发现段祺瑞不在政府,准备转去段公馆请愿。正在转移时,卫队突然开枪,造成血案。这就更说明执政府是蓄意谋杀学生。 鲁迅把三一八叫作“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可是他没想到这以后,又有许多可爱的青年被虐杀,一年多后的四一二,他的学生又一次被杀,几年以后的龙华,柔石等五位杰出的青年又被

82、杀 二、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由学生讨论,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提示,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展的角度考虑,本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1(1、2节)记念死难者,为使国人不忘; 2(3、4、5节)写刘和珍事迹,揭露当局凶残无耻; 3(6、7节)讲述惨案的历史意义。 对重要段落反复读,读出悼亡者的凝重,沉痛,悲愤,读出思想者的慷慨气度。 三、理清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1诵读一、二两节。重点读第一节第3小节和第二节第1小节。 写文章缘起。学生“正告”,劝“我”写记念文章。 作为教师出席学生的追悼会,这是多么悲惨的事! 注意体会这里再三表示出一个意思“无话可说”。为什么会“无话可说”? 在这两节中,作者已经把

83、“段祺瑞执政府一几个所谓文人学者的阴险论调”和“庸人”全都点出来。可以这样认为:作者面对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权势集团,而几乎是整个落后的、沉睡的、麻木的社会。 2鲁迅在这里已把自己的主要感受表达了。读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最强烈的感受?说出你的“第一印象”。 请学生找出关键语句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一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几个所谓文入学者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鲁迅受了强烈的精神刺激,对刘和珍等人的死难表现出极度的悲愤,作者对恶势力毫不留情地发出强烈的诅咒,也可以把这些看作是对社会冷漠现象的抨击。 通过关键词语,了解鲁迅的情感变化: 面对惨象,一

84、开始是“艰于呼吸”,愤怒得“无话可说”,直至“出离愤怒”,而后发出了战斗的宣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先知先觉者总是承担着社会的痛苦,而庸人总是在不知不觉之中自以为幸福,其实真正幸福的是为自己的人格,为实现社会理想而活着的人。明显地可以看出鲁迅情感变化的过程。 作为一位斗士,鲁迅在大是大非前从来都是正气凛然,他看不起庸人,也不会做庸人。要做“猛士”,体现着鲁迅的人生态度。 3研读第三节。这一节主要记写刘和珍。 研讨 鲁迅是如何记写这个人物的?你对刘和珍的第一印象如何? 鲁迅是在“驱杨运动”前后才知道她的。刘和珍的事迹不多,却很典型。她热

85、心学生运动,为人正派,有正义感,有责任心,有反抗精神,不愧为“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关键词:“态度温和一常常微笑一始终微笑”一位可爱的青年。 (参读:林语堂有关刘和珍的回忆。) 特别是轰轰烈烈一场之后,众人准备引退,“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这几句话很重要。作为先驱者,觉醒者,奋斗者,作为学生运动的中坚,在斗争最艰苦的时候,刘和珍是擎大旗的人物,可是我们分明从这几句话中看出她的寂寞与失落。她关注母校的前途,赶走了一个杨荫榆,但旧势力还在,制度没变,还会有新的艰难,她大概想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可是人们不一定都像她那样有远见,有责任感。 在旧中国,反抗恶势力的群众

86、运动特征往往是“一哄而起”,然后“一哄而散”,鲁迅明白刘和珍的忧虑,但是他又能说什么呢? 鲁迅说过,他最感到悲哀的就是可爱的青年的死。对刘和珍的记念,可以看出鲁迅极度悲伤。在这个人妖颠倒的世界,他已经目睹过许多优秀青年的死,阴暗腐朽的僵死的鬼魅充斥世界,长留人间;而美好的生命却不能留存,如怒发的鲜花骤遭冰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却死了”,这太不公平了! 4研读第四、第五两节,注意第三、第四和第五节的关系。 第三节写刘和珍的温和微笑,第四、五两节则写刘和珍的遇害和爱国学生所遭受的诬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连在黑暗中洞若观火的鲁迅也没想到,政府竟然会对

87、徒手请愿的学生队伍开枪,虐杀手无寸铁的学生,甚至包括刘和珍这样温和微笑的学生。 这一天刘和珍正在生病,看到同学们的爱国激情,她带病前去。请愿,是最温和的办法,请想一想,国民有爱国的热情,这有什么错?国民有想法要告诉政府,他不用请愿的办法还能用什么方法?群众要求正当,也没有任何过激行为,他们以为政府会要面子,至少会来点假仁假义,以照顾国民情绪,没想到政府竟然下令开枪,大打出手,造成重大伤亡。 第五节的这段详细叙写,意在表现段政府的凶残,竟对弱女子下如此毒手。段政府卫队开枪,根本不是为驱散群众,就是要大开杀戒。刘和珍中弹后没死,士兵竟然又猛击两棍。这些士兵扛枪以来就没向侵赂者开过一枪,但是他们愿意

88、为军阀卖命,在人民面前是镇压者,完全丧失了人性。由此延及其他,面对这洋的虐杀,政府还振振有辞,还有文人要为之辩护,还有国人平心静气的麻木,鲁迅当然“无话可说”!这部分详写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即鲁迅笔下三位女生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从容赴难的场景,表现了革命女性英勇无畏的气概,想一想北洋军阀政府从政客到军人个个畏外敌如虎,而柔弱的女生在死亡陶临时无畏地救助同学,在那令人绝望的黑暗年代,这种伟大的人性不啻道耀眼的闪电,激动着正直的人心。 第五节对刘和珍等人作出了高度评价。 刘和珍早在南昌女校读书时,曾因带头剪发而差点遭学校开除;后来到女师大读书,成为学生领袖。在女师大学潮中,她冷静坚毅,处变不惊。有

89、一次在天安门集会,发生骚乱,同学们都惊慌地跑开,惟有她手执校旗,屹立不动,使所有目睹的人都为之感奋。鲁迅在这里表现的,还是那种痛惜“可爱的青年的死”的感情。 这一节有一个重要的反衬。在赞颂三位女子在弹雨中从容救助后,一转“赞扬”“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这里的“八国联军”指的是日本纠合的帝国主义国家军队)。这两句是互文。如果不是日本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挑起事端,就不会有三一八惨案。而几十位学生的性命,在军阀政府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眼中是不足道的。 政府不能维护主权,御敌于国门之外,学生站出来宣传爱国,反而遭政府镇压。一切反动专制的政府无不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

90、而又以镇压群众为能事。鲁迅特别指出是“中外杀人者”,这是非常深刻的。 5通过关键词语,了解鲁迅的情感变化: 研讨在这一部分中,主要感情是“愤怒”,对段政府,怒!对流言家,怒!对整个社会的状况,也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需要整体把握的几个要点: 要理解鲁迅对爱国青年的感情。 最令鲁迅感到痛苦的,是“可爱的青年的死”。鲁迅热爱青年,正因为如此,他不愿意他们无谓地死去。鲁迅痛惜刘和珍的死,但是认为她的死意义有限,因为没有达到目的,以此启迪青年注意变换斗争方式。 要了解鲁迅对反动势力的态度。 对反动政府、对反动文人的种种劣行,鲁迅极度憎恶。 对中间状态的庸人,哀

91、其不觉醒,鲁迅厌恶那种麻木冷漠的精神状态。 6研读第六、第七两节。 这一部分总结教训,谈意义。有两句话要引起注意。“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三一八死难惨重,四十多位青年的死给鲁迅造成了极大的悲痛,但是他的思考冷静深刻,显示出他作为一位成熟的思想家的特质。他颂扬刘和珍等烈士的英勇壮烈,却并不意味着同意她们的斗争方式。鲁迅看透了反动政权的性质不是靠请愿就能改变甚至推翻的,他深刻认识到反动势力的强大和国民的不觉醒。他以“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一段话告诫民众,要变换斗争方式。至于用什么方式,他没有直说。其时在中国南方,武装铲除军阀的意

92、识已经很强。三一八以后,段政府通缉的50人名单中有鲁迅,这与他的“反政府宣传”是有密切关系的。 第七节讲了三点“意外”,重点却落在“中国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上,鲁迅甚至认为“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而对请愿本身,他的评价很有限。这里需要说清一个问题,他有很强的辨析形势的能力,对反动派的本质看得一清二楚,他早就不相信这个政府,虽然他还没想到政府会杀学生。鲁迅不赞同请愿的方式,可是当得知学生遭受屠杀后,他立刻不顾个人安危,坚定地站在学生一边,表现出他作为一位思想家的理智与情感。19世纪70年代末,巴黎工人准备起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条件不成熟,不主张行动,可是当公社起

93、义后,他们立刻坚定地站在起义者一边,因为这是立场问题。鲁迅在三一八问题上的做法与马恩相似。 在这一部分,可以看到作者冷峻的态度和理智的分析,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的成熟。 四、通过讨论,自主小结,从整体上把握本文的要点 1小结:鲁迅的“爱”与“恨” 鲁迅是一位敢爱敢恨,也会爱会恨的人。 对爱国青年的不幸死难寄托了无限的哀思。 在鲁迅的一生中,他不断地看到青年以各种方式死于非命。鲁迅是智者,思虑周密,也很冷静。他的小说中写过许多人的死,惟独对夏瑜的死表现出极度的崇敬,夏瑜是先知先觉,却死得寂寞清冷。鲁迅热爱青年,正因为如此,他不愿意他们无谓地死去。鲁迅痛惜刘和珍的死,但是认为她的死意义有限,因为

94、没有达到目的,以此启迪青年注意变换斗争方式。 对反动势力无比憎恨。 反动政府的凶残,反动文人的无耻。(略) 2以研讨方式,提升对文章的总体认识。 本文有很强的战斗性,在斗争矛头直指反动势力和反动文人的同时,鲁迅特别提到了“庸人”,这三者有没有关系?鲁迅为什么很注意“庸人”的存在?鲁迅的笔触为什么涉及“无恶意的闲人”? “惨象”是段政府制造的,“流言”是反动文人制造的,庸人只不过以这些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其间的关系,就能发现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的深刻,他对中国社会状况的洞察程度是无与伦比的。 政府是凶手,反动文人是帮凶,那么庸人呢?表面上看,不过是看看杀头,以烈士的鲜血作

95、为谈资,但是这中间有深层的内涵。 专制制度除了有既得利益者的自觉维护,还有不觉醒的人民的不自觉的维护。保守落后,冷漠麻木的群众是不可能投入急风暴雨的革命运动中去的。他们不一定没有爱国心,但是害怕官府;他们可能同情革命者,但是不敢冒死;他们不满现实,但是苟且偷安;他们从皇民变国民,只不过少了一根辫子,一样的都是奴隶;他们谈论英雄的被杀,却丝毫不明白英雄是为大众而死;他们有时会有五分钟热度,但是短暂的狂热过去,他们很快把一切遗忘鲁迅对反动派不抱任何希望,他曾寄希望于民众的觉醒,然而他一次次地失望,“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无恶意的闲人”历史悠久,群体庞大,鲁迅对这类人有过深刻体

96、验。47位青年的死,能否唤醒国人?无恶意的闲人不过以此为“饭后的谈资”,而时光流逝,没有希望的人没有“战斗力”,“遗忘力”却特别强。鲁迅极其敏锐地看到这一点。我们只要想一想药中茶馆里的茶客,想一想孔乙己中鲁镇酒店的酒客,想一想鲁镇上那些特意跑来听祥林嫂说“我真傻”的女人们,就能知道,三一八惨案47个人,将会给酒楼茶馆中无聊的人们增加多少谈资! 鲁迅痛感人民的不觉醒,他担心的是“在沉默中灭亡”,而并不怕“在沉默中爆发”。所以唤醒民众的意识一直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 鲁迅的情绪:绝望与希望 鲁迅从知事时起,在这个国度就没听到过什么值得愉快的事:甲午战争的中国战败赔款,庚子义和团之乱与八国联军占领

97、北京,巨额赔款,反清斗争徐锡麟、秋瑾遇害,辛亥的鱼龙混杂,洪宪丑剧,张勋复辟,北洋军阀的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40多岁的鲁迅,经历了无数“从希望到失望”,他的内心是悲凉的。而这一次“政府”竟杀害爱国学生,他受到强烈的刺激。虽然他还在用自己的呐喊去慰藉战士,但是他对这个世界是看透了。几年以后,他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又一次悲愤地发出“这是怎样的世界呢?”有人说,鲁迅的一生,一直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彷徨,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资料 1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七册第七十章 2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等人文集中的相关文章。(略)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7【课型】讲读 【作者】鲁迅 【备课时间】10

98、.10 【上课时间】10.23 【教学目的】 1.弄清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学会从具体事实中体会事件的意义,从人物的具体言行中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2.了解复杂记叙文立意、选材、结构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记叙文中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的意义。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中心,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通过一件小事,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拿来主义。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

99、常熟悉的鲁迅先生。 二、结构把握 1、本文的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目的: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方向) 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生前事迹,遇难经过) 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交代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君写一点东西即写作的缘起。 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于将来的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个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2、下面看

100、局部思路 第一部分,(朗读)问:作者为何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三个“必要”意思相同吗? 第一部分: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再看第二部分,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时间:相识遇难。 第三部分呢?先否定了这次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由否定到肯定。逻辑顺序。 附板书设计: 记念 3、具体思路: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层次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思路。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学生明确后,引导背诵。 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

101、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 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 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再看第四节:这一节共有5层意思。 听到噩耗颇为怀疑见到尸骸听到诬蔑号召爆发 齐读课文一、四两节。 三、小结:本节课学习重点是理清思路。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理思路? 明确:理清思路,是指在阅读中,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路,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到达什么终点,都要清清楚楚

102、。 理清思路的重点是文章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怎样理清呢? 明确:把握主旨;理清脉络;弄清顺序;列出纲目。这样用本节课的方法就可以解决以后遇到的类似问题。 四、当堂默写课文第2节。 五、布置作业: 1.思考下面的问题: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反复说“无话可说”? 2.复习课文,理清课文感情脉络。 3.小作文刘和珍小传 课文记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你可以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讨论) 【明确】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与众不同,追求真理; 在女师大风潮中,“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10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从这些记述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青年: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1.进一步理清课文感情脉络; 2.理解“三一八”事件及烈士死难的意义。 【教学步骤】 一、检查练习: 1.注音:噩耗羽翼y屠戮l浸渍z菲薄fi 2.释词: 喋血屠戮长歌当哭赁屋寥落桀骜不驯深味欣然殒身不恤洋溢诧异广有羽翼 【附答案:血流出来的样子;杀;拉长;当作;租借;稀疏;顺从;体会;高兴;顾虑;充满而流出;惊讶;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 3.小作文刘和珍小传 二、分析第一部分

104、 讨论:1、开头时间交代意图何在? 用“中华民国”纪元,引女师大全名并标出“国立”,不仅表明态度郑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讽刺之意和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政局不仅没有什么改变,反而愈演愈烈,演出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的丑剧。当局不但照旧像历代统治者一样地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头上,甚至公开把“执政府”门前变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执政府已经凶残到何等地步。“中华民国”早已不是人民的国家;所谓“民国政府”,那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民国的敌人,屠杀人民的刽子手。一个状语,就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

105、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2、开追悼会时,为什么鲁迅先生“独在礼堂外徘徊”?(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悲愤的思想感情。) “徘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地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切、真切。 3、“正告”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字典里的意思是“严正地告诉”,规劝,语气比较庄重,一般用在事前。文中应是“郑重地告诉”。(注意和“警告、忠告”的区别);引出本文写作原因和目的。 4、“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

106、文章纪念死者的愿望由来已久。 5、“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从几方面说明原因) 一是反动政府的暴行“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不能有言语;一是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使我难以痛定,不能长歌当哭。这样写既揭露了的敌人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6、为什么敢于直面与正视就是真的猛士,为什么说真的猛士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论睁了眼看)。可见正视是首要的条件,真的猛士必须敢于面对黑暗的现实,只有如此,才会激起变革社会的斗志,才会为推翻黑暗的现实而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如果没有面对的勇气,他在敌人面前,轻则消极遁世,重则变节投降

107、。 哀痛者忧国忧民;幸福者奋然前行,英勇斗争,并以此为幸福。和庸人相比,他们多了一份哀痛,却也因此成了真正的幸福者。 7、三个“必要”各指什么? 针对烈士刘和珍;针对魑魅魍魉的世间;针对忘却的救主。 三、分析第二部分 这是文章的纪念主体部分。见姓名见本人听讲义永别。(思路) 讨论第三节第1段:“在四十余中国的青年” 问:作者先肯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接着又否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我们已经知道,对同一事物或问题,考察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和结论。那么,作者在这里前后两次选出的判断、角度相同吗? 这里前后两次判断并不矛盾,肯定是从“师生关系”角度讲,否定

108、是从“革命精神”角度讲,而“苟活到现在的我”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由衷的敬意和深沉的自责。 1、句子主干:待到时候,我(主语)才见(谓语)泣下(宾语)。充分说明其责任感。 2、第四节抒写了鲁迅先生听到噩耗时的惊愕与义愤。在这部分里,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虚词,如居然、但、竟、然而、也、况且、更等。为了体会虚词在语境中的作用。采取朗读法。朗读原文;删掉虚词朗读。体会情感作用与文章一气呵成、回肠荡气的力量美。“才便”说明时间之短,其哀莫可名状。 3、第四节第1段:“中国人”是指哪些人? 结合介绍这一时期鲁迅的思想倾向,再引导学生联系第七节第1段中的“中国人”进行分析,“中国人”是泛指,既包

109、括反对派和走狗文人,也包括一般国民。 第5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灭亡。”(课后“练习”二.3)修辞:对偶、反问、反复 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就是“默无声息”。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

110、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4、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 不一样。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他们害怕而不敢说,表明了他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四、齐读第四节,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讲解重点段落的含义2.课后练习 【教学步骤】 一、朗读第四节,检查背诵。 二、分析第五节 1、为何详写刘和珍遇害场面?为何反复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 都是为了突出敌人的凶残。突出她的“始终微笑”,强

111、调了“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流露了一种他脑海中永存刘和珍始终微笑的面容,不相信不愿意她死、却真的死掉了的极度伤痛之感。由这种极度的悲愤,爆发出作者对反动派的抨击和揭露。 2、“当三个女子这是伟大呵!抹杀了。” 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 伟大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中国军人”的行动,实际上是“八国联军”的意志,“三一八惨案”实质上是中外杀人者互相勾结的结果。“妇婴”专指女子,即后面所讲的学生。(“八国联军”指题注所讲的八个国家,不是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 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衬托下,中外杀

112、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的自夸。反语。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用形象的写法,讽刺中外反动派的恬不知耻。是的,日本帝国主义炮击国民党,反倒提出“抗议”、“最后通谍”,段祺瑞执政府残暴地屠杀了学生,反诬学生是“暴徒”。“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一句的删节号表示中外反动派的历史的现实的罪行罄竹难书,中国人民对他们的仇恨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忘记。 三、分析第三部分。 1.由学生读第6节第1段,并讨论鲁迅对徒手请愿的看法,回答时要紧扣课文。 教师明确归结:鲁迅不同意徒手请愿。“时间永是流驶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一层说明徒手请

113、愿意义寥寥,因为“街市依旧太平,”徒手请愿不能触及现存的统治秩序,不能改变当时那“似人非人的世界”。如果说请愿有作用的话,“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有恶意的闲人”,是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下面一层用煤的形成作比,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血战前行”的历史,只有不畏惧流血牺牲,历史才能前进,而且是无数人流了大量的血,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代价太大,得不偿失。不过“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的”,意即徒手请

114、愿者流了大量的血,却只换得个“街市依旧太平”的结局,于历史进步无补益。 “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含义 一是说在反动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鲁迅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目的何在?告诫爱国青年们要用别的斗争手段。比记念刘和珍君晚一天写的空谈中,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深刻(用投影幻灯打出下列文字):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

115、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鲁迅沉痛地告诫青年们,要用“别种方法的战斗”促使那“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鲁迅总结教训的用意所在。 下面由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并回答第2段的段意。教师点拨:第2段指出了烈士的血不会白流,影响一定会扩大。第2段开头的“然而”是承接上一段徒手请愿意义寥寥而言的。“血痕”,是爱国青年流血牺牲的形象化的说法,更是爱国青年在流血牺牲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的形象化的说法,说它“不觉要扩大”,是指这种崇高精神的影响一定会扩大。

116、“不觉”是指这影响是阻挡不了的。这影响有多大呢?文章用了一个词:“至少”。这是和上一段的“至多”对应的,“至多”极言徒手请愿意义之寥寥,“至少”,指影响远不止此。“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实际上,“庸人”、“苟活者”、“真的猛士”,不都受“血痕”的影响吗?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驶,“血痕”在不同人的心中颜色是不一样的,而在“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中,“纵使时光流驶”,也会“洗成绯红”,这里的“绯红”,是和第2节的“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的“淡红的血色”对应的,突出了“亲族,师友,爱人”会永远记住烈士的崇高精神,会永远记住这

117、笔血债,要求敌人用同物偿还的意思。下面引用陶潜的诗,表达了鲁迅发生自己的感情,并以此作结。 由学生回答第6节段意: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影响。 2.由学生读第7节第1段,并回答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教师明确指出,从“我已经说过流言家竟是至如此之下劣”,这几句话是第4节、第5节的照应和总结,“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是如是之从容”,这一句既照应了第5节的第2自然段,又开启了下文的议论。这一段作者写了三种人,分别用“凶残”、“下劣”、“从容”给以形容,用“这样”、“如此”、“如是”分别指出其坏或好的程度,用三个“竟”表示坏或好的程度都出乎作者之意料。这三个句子句式整齐,作者用这样的排比

118、句强调地指出:敌人的残虐凶险,即使在“禽兽中”也“未曾见”,所以超出了作者的想象,而中国女子的优秀与崇高也使作者感到惊心动魄。 学生朗读第7节第2段。引导学生讨论。提示:这段文字共三句,第一句是赞扬中国女子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第二句用“至于”这个连词和上句连接并把意思推进一层,歌颂中国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崇高品质。特别要指出,从“至于这一回”到“消亡的明证”是一个单句,其主干成分是:“事实为明证”,“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在这单句中是“明证”的附加成分,理清了第二句的结构,意思就清楚了。这第二句的内容既照应了第5节第2段的记述,更深刻地指出

119、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是任何反动派也消灭不了的。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用“阴谋秘计”压抑她们,勇毅精神消亡不了,“三一八”惨案中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足可证明这一点。那么今后,这种革命精神将更加发扬,这于“将来”意义重大。所以第三句总结上两句的意思,“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于此”。这一段三句话,第一句第二句是承接关系,连接的词语是“至于”,第三句是前两句的总结。下面由学生归纳此段段意:歌颂中国女子的伟大,指明烈士牺牲的意义。 第3自然段,把这个意义具体化了:烈士的精神昭然于世,苟活者“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她们的“亲族,师友,爱

120、人的心底”将“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最后一段回应开头,“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一句,再次点明写作意图。 可见第7节的意思是:总结全文,指出烈士牺牲的意义,鼓舞人们奋然前行。 那么第6、7节的意思应该是: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 3.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提示:这个中心,贯穿于文章的始末,悲愤的感情渗透于每一节中。第1、2两节,通过交代写作目的,表达了极度的悲愤而又难以排解的沉痛。为什么会这样?第3、4、5三节作了回答。刘和珍是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富有

121、斗争精神,又温和善良、坚毅乐观、目光远大的好青年,杀了她这样的青年,就是毁了中国的未来,因为“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无花的蔷薇之二)。而敌人的残虐凶险、下劣无耻又远远地超过了作者的想象,“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无花的蔷薇之二)在赞颂和揭露中,作者一腔悲愤的洪流都倾注在字里行间了。第6、7两节通过总结教训和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再次颂扬爱国青年的崇高精神,指明它巨大的鼓舞力量,深远的意义。对烈士的歌颂是那样的深挚而热情,对她们的牺牲又无比的痛惜。 综上所述可见,文章的前两节犹如序曲,中间三节是记念文章的主体,后两节是主体内容的升华,又回应开头,犹如尾声。在每节文

122、章中,强烈的悲愤一以贯之,正如许广平所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正是这强烈的一字一泪的悲愤之情,才把方方面面的材料凝聚起来,形成整体,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这悲愤交加的感情。 4.关于本文的表达方式。 由中心思想和线索可知,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可见,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由此产生了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什么特点?以此问激起学生讨论,教师来引导。 提示:这特点应该是两方面的:第一、无论

123、是记叙或议论都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第二、记叙常和抒情或议论结合。要求学生举例分析说明。 四、布置作业。 1、近义词辨析:正告,忠告;居然,竟然;谣言,谰言,流言。 2、下面这首诗的顺序已被打乱,请调整。 A、杨柳青青着地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 3、仿照“沉默呵灭亡”的句式,以“斗争”为开头,写一句话。 4、以“刘和珍”为开头,重组“在四十余中国的青年”句子为一个复句,要求不改变原意。 附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本篇在收入本书前未在

124、报刊上发表过。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诗中“破帽”作“旧帽”,“漏船”作“破船”。(华盖,迷信的人认为运气不好,是有华盖星犯命,叫交华盖运。和尚华盖罩顶则走好运) 2千夫指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孺子牛,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晋代杜预注:“孺子,荼也。景公尝衔绳为牛,使荼牽之。荼顿地,故折其齿。”清代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同里钱秀才季重,工小词。然饮酒使气,有不可一世之概。有三子,溺爱过甚,不令就塾。饭后即引与嬉戏,惟恐不当其意。尝记

125、其柱帖云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真狂士也。”条幅所说“偷得半联”,指此。 附答案: 1、斗争呵,斗争呵!不在努力斗争中走向光明,就在放弃斗争中陷入黑暗。 2、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但她又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而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正因为如此,我对向来这样想这样说她“是我的学生”,现在觉得有些踌躇,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8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126、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一、背景介绍(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

127、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小结: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

128、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涉及第

129、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6、7、8选择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9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2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0选择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4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130、。 作业: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意义寥寥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5选择题 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涉

131、及第七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3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3.4选择题 课后二大题的4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2选择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132、作业: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哀痛烈士揭露敌人唤起民众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3.18死难 府门喋血 容揭露反动派惨象、流言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死难意义 四、补充作业: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8.布置辅导作业- 5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