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群落第一节不同种群组成群落课后篇巩固提升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哪项不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A.考察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群B.调查某海洋水下多少米没有生物种群分布C.调查某树林中不同鸟类的生态位关系D.将驼鹿引进某孤岛多年跟踪发现其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答案D2.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个,则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
2、法确定答案B3.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相关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不同生物体占据的生态位不同,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下列生产实践中没有体现该原理的是()A.不同农作物间作B.“四大家鱼”混合放养C.适时捕捞D.稻田养鱼答案C解析不同农作物间作、“四大家鱼”混合放养和稻田养鱼体现了对不同生态位的充分利用;适时捕捞则是对种群数量增长原理的具体应用。4.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B.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减小C.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D.物种丰富度越大的群落,其群落中不同物种间的关系越
3、复杂答案A解析物种丰富度指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总数,并不是指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A项错误;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物种数目随温度降低而减少,物种丰富度逐渐减少,B项正确;不同群落物种数目不同,物种丰富度不同,C项正确;物种丰富度越大的群落,物种越多,群落中不同物种间的关系越复杂,D项正确。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最基本特征是种群数量特征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D.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物种丰富度有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种群数量特征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A项正确;常绿阔叶林中有多种植物,它们属于多个种群,B项错误;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
4、的重要特征,C项正确;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物种丰富度有重要作用,D项正确。6.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B.如果两种生物的生态位相同,可能发生激烈的竞争C.不同种的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都是相同的D.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答案C解析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的食物和栖息空间不同,两类动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A项正确;如果两种生物的生态位相同,常常会由于争夺食物或生活资源而发生激烈的竞争,B项正确;不同种的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不同,C项错误;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D项正确。7.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
5、广场绿地、某植物园、农用地3种不同类型样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样地类群数个体数第1层第2层第3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人工广场绿地14831827422某植物园13741909218农用地11849211321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形答案B解析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土壤取样器取样调查;从表中数据可知,各样地土壤
6、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由表中可看出,农用地的第1层和第2层土壤中动物个体数与人工广场绿地和某植物园的差异较大,说明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有影响;根据表中数据无法判断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8.生态位是指群落中某个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研究生态位有助于人们认识群落中物种间的关系,调节种群密度,使资源利用达到最优。(1)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在教材中介绍了高斯所做的两种草履虫竞争关系的实验。这也是有关于生态位重叠的一个经典实验。高斯实验证明:在同一群落中(填
7、“存在”或“不存在”)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情况。因为自然界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两个物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必然会发生,最终重叠的生态位可能会被所占有。(2)在自然界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持久性重叠的事件是很罕见的。在同一地理区域内,物种之间常常通过多种方式减少生态位的重叠,如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各种昆虫的幼虫,这是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森莺和柳莺虽然都吃有翅目昆虫,但前者生活在乔木层,后者生活在灌木层,这是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3)经过多年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夏天时,森莺和柳莺各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彼此互不侵入;冬天时,森莺迁徙离开,柳莺则侵入了森莺
8、生活的区域。这说明森莺和柳莺之间存在关系。答案(1)不存在种间竞争优势物种(2)食物不同活动范围不同(3)竞争解析(1)高斯实验证明:在同一群落中不存在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情况。自然界资源通常是有限的,当两个物种生态位发生重叠时,必然会发生竞争,最终重叠的生态位会被在竞争中占有优势的物种占有。(2)绿啄木鸟和椋鸟虽然都在地面取食,但前者吃蚂蚁,后者吃各种昆虫的幼虫,这是食物不同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森莺和柳莺虽然都吃有翅目昆虫,但前者生活在乔木层,后者生活在灌木层,这是活动范围不同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3)夏天时,森莺和柳莺各有自己的生活区域,彼此互不侵入;冬天时,森莺迁徙离开,柳莺则侵入了
9、森莺生活的区域。这说明森莺和柳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关键能力提升练9.下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与图a中3个物种相比,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淘汰的危险,图b中物种3有被淘汰的危险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竞争激烈程度相等答案B解析与图a中3个物种相比,图b中3个物种共用资源部分较多,种间竞争较激烈,A、D两项错误,B项正确;对图b分析发现物种2自身单独能利用的资源与物种1、物种3相比最少,因此若资源有限,图b中物种2有被淘汰的危险,
10、C项错误。10.下图表示从南极到赤道再到北极,在纬度梯度上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变小B.该现象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光照条件C.随纬度升高,物种丰富度逐渐变小D.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很可能升高答案C解析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物种丰富度变大;由图示可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条件;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会降低。11.小型动物线虫普遍存在于各类土壤中,其类群和数量极其丰富,被看作是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之一。我国沿海某湿地的三个群落中土壤线虫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群
11、落类型线虫属丰富度土层深度/cm植物寄生线虫条(100g干土)-1腐食线虫条(100g干土)-1食细菌线虫条(100g干土)-1碱蓬群落19010931512102014210柽柳群落18010891928102021015白茅群落240105989271102016397(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中的线虫时,常采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 cm、1020 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选择地点。(2)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使腐食线虫和表中线虫数量明显增多。(3)表中三个群落的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表现为“表层聚集”分布。从线虫的取食习
12、惯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cm土层;层土壤中有机质积累较少。(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群落土壤线虫的丰富度最高。答案(1)土壤取样器随机(2)食细菌(3)植物寄生010深(4)白茅解析(1)科研人员调查土壤动物时,常采用土壤取样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首先在三个群落内各选取5个采集点,每个土样分010cm、1020cm两层,在设置采集点时应做到随机选择地点。(2)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和细菌,因此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使腐食线虫和食细菌线虫数量明显增多。(3)由题表可知表中三个群落的植物寄生线虫均为绝对优势类群,且各营养类型的线虫都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从线虫的取食习惯分析,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湿地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深层土壤中有机质积累较少。(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白茅群落土壤线虫的丰富度最高。-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