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周周清(二)测试范围:第二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1. 【中考潍坊】下面是文宇同学摘抄在读书笔记上的美文片段。请阅读并完成(1)(3)题。坦荡如坻的原野上,千万棵萱草擎着黄花兴高彩烈地绽放,汇聚成浩浩汤汤的花海。它们开得泼泼洒洒,(也/ 却)香的羞涩而含蓄。微风吹拂,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起舞 清淡的暗香酝酿着,浮动着,弥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骚/ 风韵),出尽了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最终(无人问津/ 置之不理)。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 萱草在盛开的同时,也在竭力为人们奉献 成为佳肴 成为良药。萱草作为母亲形象的独特
2、代表,在世界母爱精神的百花园里散发出恒久的芬芳。(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擎着(qn) 汇聚 坦荡如坻B. 羞涩(s) 含蓄 兴高彩烈C. 吹拂 婆娑 浩浩汤汤(shn)D. 酝酿 弥散(sn) 落英缤纷(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却 风韵 无人问津 B. 也 风骚 无人问津C. 却 风骚 置之不理 D. 也 风韵 置之不理(3)在语段中对应序号的横线处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 )(3 分)A.;:、B.。:、C.,;D.;:,2. 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
3、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历史的发展。B. 在世界已进入电子货币时代的当下,电子货币对传统铸币税的冲击是不可理喻的。C. 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D. 曹雪芹对诗词典故的运用信手拈来,天衣无缝,主要在于他有记诵经典的“童子功”。3. 下列成语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 分)A. 我国科学家描绘出大豆最全基因图谱,此成果可以更好地提升分子育种实验。B. “云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谆谆教诲为即将踏入人生新征途的我们明确了方向。C. 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D. 这种新型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为胰岛功
4、能容易受损的人群而研制的特效药物。4. (口语交际题)小龙妈妈给小龙买了一双溜冰鞋,回家让小龙试穿后发现小了一个尺码。妈妈告诉小龙,鞋是在白云商城买的,女营业员四十岁左右,让小龙拿着发票自己去换。如果你是小龙,到了柜台,你准备怎样和女营业员说?(5 分)5. (综合性学习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5 分)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
5、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摘自“新浪网”)你赞成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吗?请简述理由。(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2 分)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1)使弈秋诲二人弈_(2)思援弓缴而射之_7. 请用“/”给第(1)题句子划分节奏,并翻译第(2)题句子。(4 分)(1)使 弈 秋 诲 二 人 弈。(2 分)(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2 分)8. 下列加点
6、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之:通国之善弈者也 有一牧童见之B. 以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C. 若:弗若之矣 汤汤乎若流水D. 然:非然也 处士笑而然之9. 短文围绕一同弈棋的二人,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4 分)(二)直击中考阅读题。【中考南通】(15 分)_的眼睛李汉荣在农家小院的正中,在光线最集中的地方,我的母亲端坐着,为我们做鞋,做枕头,缝补衣裳,在书包上绣花。此时,阳光投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灌注进母亲手里那小小的针眼。每一个针脚里,每一个图案上,都注满村庄正午的温情和深蓝。看着沐浴在天光里的母亲,看着跟随母亲的目光穿梭在生活经纬里的
7、小小针线,我终于明白:我们贴身的衣服里和书包上,织进去的不只是母亲细密的眼神,还有来自几光年之外上苍的眼神。母亲八十多岁的眼睛,还保持着少女的清澈和纯真。而世间不少的人,涉世稍深或略有阅历,目光就少了清纯,蒙上了或世故或势利或狡黠的尘灰。莫非母亲有什么特殊的“养眼”之法?我想了解其中的缘由。那年,我回老家养病。我每天都在故乡的原野上走来走去,在清晨,在黄昏,在百万千万颗露珠的照拂里,在百万千万片绿叶的叮咛里,我的心里,我的眼睛里,哪怕藏匿得很深很隐蔽的细小杂念和灰尘,都被一一洗净。我身体里的病,也渐渐离我远去。我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无尘无垢,无嗔无痴,甚至有一点吐气如兰的意思了,连梦都是清
8、洁的。这让我体会到:一个人若保持身体的洁净、心灵的洁净,保持每一个意识和念想的仁慈与洁净,那么,他将会从生命里领受到怎样单纯而又无比丰富的诗意!我在故乡的怀里、在母亲身边养病。病大约不好意思待在我逐渐变得干净、健康的身体里,我的身体里没有了毒素,也没有了病魔赖以存活的养料。病知趣地走了,我养好了身体,也养好了心。那次乡村静养,等于让我对乡村母亲的心灵养成做了一次田野调查。那么,母亲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心,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眼睛?我想,清晨或黄昏,原野上那无数颗透明的露珠,已经给出了一部分答案。我的母亲,一生善良、纯洁和真诚:她是用一生的田野劳作和行走,与无数颗露珠与无数颗清澈的天地之眼,交换
9、着心灵的语言,交换着眼神。就这样,上苍把最好的露珠,交给母亲保管,露珠一直滋养和化育着母亲的心,也明净了她的瞳仁。一个人若很少在露珠(包括具有露珠之透明品质的事物)面前停留,激赏、感动于那无邪的纯真,并反观、反省自己内心的不洁和阴影,同时让自己被尘世污染的身体和心灵,接受其消毒、清洗和映照,那么,他的内心和眼神,就少了某种天赐的清澈。一个人若很少将目光投向苍穹的星辰,却总是沉沦于欲望,锁定于功利,那么,他的心城必窄,眼神定然少了某种悠远和深沉。我的母亲,低头与露珠交换眼神,抬头与星辰交换眼神,俯仰之间,她都在吐纳天地精神。她识字不多却有天趣,她阅历不多却胸襟宽阔,因为宽厚的原野和澄明的天穹,就
10、是她的心灵老师。一个好朋友曾对我说:“你注意到了吗?你妈妈的眼睛特别清澈,八十多岁了,还像少女的眼睛那么纯洁和深情。”他的父母去世较早,于是把我的母亲当自己的母亲对待。我的母亲是在86 岁那年去世的。好朋友写了一篇短文,痛惜一位慈祥的母亲走了,人间少了一双清澈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里荡漾的是内心的光亮和情感的波澜,是一个人心灵世界的折射。想念一双眼睛,其实是想念一种纯洁的感情,缅怀一种干净的人生。 (摘自2020 年5 月8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0. 请结合文章内容,在标题的横线上添加一个词或短语,并说明理由。(4 分)添加的词或短语:_。(2 分)理由:_。(2 分)11. 文章第
11、段画线句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分析这种写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3 分)12. 阅读第和第两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详写自己在故乡养病。(5 分)13. 通读全文,说说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3 分)(三)直击中考阅读题。【2021重庆B 卷】(18分)樟树下,外婆家朝 颜一群老樟树,时常绵密地铺进梦境里。顺着它们挥舞的长臂,童年,外婆,乡愁,时间的经纬,无数次重新映现在一座名叫樟树下的村庄深处。大巴车一路畅行,开进了村委会门前的宽阔停车场,车上走下来一群来自全省各地的文艺家,作为其中一员,你忍不住动情地向众人指认这个村庄在你生命中的特殊意义外婆家。儿时钻进钻出的土房子、老洞水、泥巴路、猪栏
12、牛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还有整洁的水泥路、青砖地。原来供全村人洗衣服的泥堰池塘,如今已用片石砌得方方正正,成了荷花池。一口用来汲取饮用水的简易水井不见了,你还记得,井面上垫着一块湿滑的木板,上面长满青苔。念书前,你是外婆家的常客,父母忙得脚不沾地的年月,一个无人看顾的野孩子,多么需要一个随时可以倚靠的温暖怀抱。外婆给了你一张共卧的床铺,还有许多个在鼾声中入梦的夜晚。只是,她和三舅三舅母共同生活的这个家很穷,给不了你像样的吃食。有一年夏天,三舅母种了一大块地的胡萝卜,于是到了收获季节,餐桌上便每天都是这一样菜,荤腥就更别提了。你瘦弱,敏感,胆小,食欲总是不佳,又从不敢
13、像表弟妹那样无所顾忌地吐露愿望。外婆担心你瘦得不成人形,便每天晚上在你饭碗底下悄悄埋一个煎荷包蛋,用眼神暗示你到门口屋坪趁黑吃掉。那时候,鸡蛋是不舍得自己吃,要拿去卖钱的。外婆甘冒婆媳不和之风险,给予你的特殊慈爱,何尝不是那个时代不可言说的心酸。外婆十几年前已长眠于村后的一座山冈。那群老樟树还在,它还用宽大的枝叶覆盖一座村庄的日升月落,炊烟袅袅。五十六棵这样的老樟树,围绕着一个村庄,已经活了一百年甚至几百年了,它们用自己的存在和气息,成就了一个村庄的符号,也丰满了几代人的记忆。这是一座地道的红军村,村里人念念不忘的,有“一家五兄弟齐革命”的故事,也有“七子参军”的故事。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欧阳汝
14、明,成家很晚。1928 年,当革命的火种在瑞金点燃时,欧阳汝明做通老母亲刘氏的思想工作,又挨个说服儿子们投身革命。他的大儿子欧阳克茂参军时,不到三十岁;他的小儿子欧阳克荣随红军北上时,刚满十六岁。悲伤的是,他的七个儿子,全部壮烈牺牲在了长征路上。1934年,这里荣获了“扩红1 第一村”的旗帜。几年前,一场前所未有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拉开。短短的时间,全村环境好了,产业做起来了。三舅承包的脐橙园,一年四季长得郁郁葱葱,后来,他们又加种了奈李、甜柚,还在果园里散养母鸡和花鸭。受了大半辈子穷的三舅和三舅母,笑声一日比一日爽朗。若是外婆还在人世,该有多欢喜呢?几声鸟鸣隐入稠密的枝叶,阳光在
15、叶隙间跳荡,你闻到樟树的香气,像闻到一股源自光阴的醇酿。临别时,和同行的文艺家们在大樟树下合影留念,身后是一排红色大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你体味着一座村庄的前世今生,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樟树,立于时间之中,枝叶婆娑,周身浸透绿意。(选自民族文学2020 年第8 期,有删改)1 扩红:扩大红军的力量。14. 本文着力叙写了三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另外两件。(4 分)_樟树下的红色故事。_15.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理解。(4 分)16. 请结合全文分析第段的作用。(5 分)17.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全文品析这样表达的妙处。(5 分)18. 主
16、角,不只是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不只是纵横赛场的体育明星,不只是改革大潮里的风云人物。一张过去的照片、一段温馨的视频、一个难忘的生日、一次有趣的活动、一场激烈的比赛你都可能是当中的“主角”。请以“这一次,我是主角”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第二单元周周清(二)一、基础清1. (1) C(3 分) 点拨:A. 坦荡如砥;B. 兴高采烈;D. 弥散(sn)。(2) A(3 分) 点拨:“却”表转折关系,“也”表并列关系。“风韵”指风格韵味,可用来形容书画、风景等。“风骚”一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17、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二指举止轻佻。结合“东洋式雅致”分析,“风韵”符合语境。“无人问津”比喻没人过问,“置之不理”指放在一边而不予理睬。结合“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分析,“无人问津”符合语境。(3) D(3 分) 点拨:分句中已有逗号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提示下文,用冒号;解释说明,用破折号;并列成分用作谓语,中间用逗号。2. B(3 分) 点拨:B 项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这里应该用“不言而喻”。3. B(3 分) 点拨:A 句成分残缺,C 句存在歧义,D 句句式杂糅。二、素养清4. 示例:小龙说:“阿姨,您好,这是我妈妈在这里买的溜冰鞋。这双鞋比我
18、的脚小了一个尺码,麻烦您给我换一双大一码的,好吗?”(5 分)5. 示例:赞成。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身品德修养。(5 分)三、阅读清(一)6. (1)诲:教导 (2)援:引,拉。(2 分)7. (1)使 / 弈 秋 / 诲 / 二 人 弈。(2 分)(2)虽然他与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是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2 分)8. B (2 分)9. 对比手法。(1 分)将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和不同的学习结果进行对比,突出了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3 分)(二)10. 添加的词或短语:母亲 理由:文章主要写了对母亲保持清澈、纯真的眼睛的理解与赞美。(4 分)11.
19、画线句把母亲的眼睛保持清澈、纯真之久和不少人目光蒙尘之快进行对比,突出了母亲纯洁的精神世界,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也引出了对母亲的“养眼之法”的思考,把文章引向深入。(3 分)12. 作者写“我”在故乡养病,主要详写了乡野环境让病离“我”远去,使行文波澜起伏,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也“让我对乡村母亲的心灵养成做了一次田野调查”,为进一步解读母亲的精神世界做好了铺垫。(5 分)13. 对母亲的想念,对母亲纯洁的感情与干净的人生的赞美;母亲的眼睛教会我们,一个人如果心存天真、胸襟开阔,就会从生命里领受到单纯而又无比丰富的诗意。(3 分)(三)14. 念书前,外婆担心我太瘦为我煎荷包蛋。(答成“外婆
20、甘冒婆媳不和之风险,给予我的特殊慈爱”也可)(2 分)现在,精准扶贫政策让樟树下产业发达,人民生活富足。(2 分)点拨: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概括能力。解答时先确定答案区间,然后结合示例格式进行概括。第一件事集中在文章第段,第三件事集中在文章第段。15. “村庄的符号”,老樟树已经成了村庄的标志。(“标志”答成“特征”“象征”“代表”也可)“几代人的记忆”:当年樟树下百姓投身革命,参加红军的时代;我读书前外婆家生活艰辛的年代;如今脱贫致富的生活。(4 分)点拨: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解释出词语的语境义。16. 交代外婆去世的信息,表达了对外婆去世的遗憾,对外婆的感恩、追念
21、和怀想。独立成段,起强调作用。是对第段内容的承接和收束。与第段形成呼应。点拨:本题考查对句段的作用分析。解答时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5 分)17. 把自己比拟为樟树,物我相融,表明作者与樟树都是村庄历史变革的见证者,写出了村庄给我滋养、给我希望。(5 分)点拨: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樟树”,作者将自己比成一棵香樟树,“立于时间之中”说明我和香樟树站在历史长河中,见证了村庄成为“扩红第一村”,从贫苦变得富饶的历史变迁过程。“枝叶婆娑,周身浸透绿意”可见生长旺盛,说明在见证历史的同时,村庄也滋养着我,给我希望。四、写作清18. (50 分)思路点拨:首先重点要抓住关键词
22、语“主角”一词,主角就是主要人物。我是主角,强调的是“我”而不是别人,“这一次”强调的是现在,不是那一次,不是写以前的事。“这一次,我是主角”强调“我”在这一件事中的贡献,因为我的付出,而让这一次变得意义非凡,要突出“我”的贡献。可以采用前后呼应的方式,例如:参加运动会,第一次失利,自己陷入低迷与自责不能自拔,后又参加一次重拾信心取得胜利,自己变成了万众瞩目的主角,使得行文有波澜。例文:这一次,我是主角“此次运动会第一名为八年级八班。”话声刚落,同学们全都像沸水一样沸腾起来,看着同学们的笑容,我的心也放了下来。正在思考的我,突然被同学们抬起来庆祝,在空中,在嘈杂的欢声笑语中,我察觉到了:这一次
23、,我是主角!还记得上一年的运动会,大家都在挥洒汗水,努力拼搏,当时,我们与另一个班成绩不相上下,一直保持平手。终于,在一个项目中同学们拧成一股绳,成功领先,排在第一,此时已经到了最后一个项目长跑接力。我担任最后一棒,但在过程中,我意外摔倒了,本来我们班能得第一,最后却成了第三。我的心情是多么低沉,整个班级的荣誉像一块巨大的石头重重压在我的胸口,重得让我喘不过气。同时,我也听到了同学们对我的谴责,自责让“我”从此坠入深渊。之后我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不公待遇,在班级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排斥,我的性格渐渐孤僻起来,在课上默默无闻,在课下躲进角落。老师发现了,在我耳边悄悄地说:“只有无能的人才会如此堕落,难道
24、你是这种人吗?”听到这番话,我如梦惊醒,开始重新调整自己,慢慢找回了自信。就这样,不知不觉到了今天的运动会,如往常一样,我们班的成绩还是与另一个班级持平,在最后两个项目中,我们失利了,拿了低分,也就差最后一个项目了。到我了,之所以我会上,是我鼓起勇气争取的,他们勉强再相信我一次。看到最后一棒同学向我跑过来的那一瞬间,我回想起老师对我所说的话以及我自己的努力和同学们的信任,双腿突然有力,在落后别班的情况下,我又一次担当重任。这一次我不像以前那么胆小、没自信。我反超了别人,取得了第一。有时,在你堕落无法自拔时,不妨改变自己,努力一次试试,不试怎么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当你想一鸣惊人时,就要做出改变,为下次精彩的飞跃做好准备。这一次,我是主角!点评:这是一个较为好写的话题,学生写自己的生活总会信手拈来,此文小作者选的材料通俗易懂,采用的写法也很常见,他能在这么短的篇幅内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叙述清楚,还用了前后呼应的方式,写清楚了前后两次事件的不一样的结果,文章写得有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