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648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1阶段综合测评 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综合测评(二)(专题三、四、五)(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A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C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A资政新篇最先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故A项正确。2“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A缺乏科学的理论做指

2、导B没有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C没有充分依靠广大人民D缺乏自由民主的革命精神A题干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因为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只能采用宗教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来发动群众,因此A项正确。B、D两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太平军的主要成员是农民,排除C项。3史学家唐德刚民国前十年称:“君权是中古的制度;民权是现代的制度。在政治上把中古的制度换成现代的制度,用个抽象的名词,便叫作政治现代化。”中国政治现代化开始于()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中日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D根据题干材料有效信息“民国前十年”“在政治上把中古的制度换成现代的制度”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因此D

3、项正确。4“辛亥革命后实行选举,老百姓从来也没有选举过什么官员,不知该怎么做,都不愿意要这个权利。在广西桂林,选举时百姓都不来,不来怎么办?发米粉票!每人来参加投票附几张米粉票,这样老百姓才过来投票。”这说明()A老百姓文化水平低B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C中国平民力量弱小D革命没有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B本题考查获取信息并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举”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附几张米粉票来吸引民众的参与,反映了民众民主意识的薄弱,故B项符合题意。5有学者评价辛亥革命时指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种不朽的业绩难道不值得我们今天给予

4、热情的歌颂吗?”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A促进了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B推翻了封建等级制度C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D具有民主革命的一面D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其对辛亥革命是一种认可的态度,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为后来的革命开辟了道路。据此并结合所学可知D项符合题意。6“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时期()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B由材料中“列强”“军阀”“国民革命”等信息可知这首歌诞生于北伐战争时期,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其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因此B项符合题意。7“它用国民革

5、命左派政府的名义,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没有直接到农村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周恩来总结的是()A武昌起义的教训B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C南昌起义的教训 D秋收起义的教训C由材料中“国民革命左派政府”“南下广东”“攻打大城市”,没有“到农村”可知该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8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B做好本题的关键首先要根据关键词语如“金沙江”“铁索

6、桥”“雪山”等准确判断套曲中提到的事件指的是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根本原因则是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故答案为B项。9. 1937年9月至1938年初,由国民政府授予将军军衔(分“任官”军衔和“职务”军衔两类,此处不做区分)的共产党领导干部有31位。其中上将一名: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叶挺等10名中将;左权、王震、项英等20名少将。上述材料说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C国共两党联合抗战D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C依据材料可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接受了国民政府的改编,国共两党联合抗战的局面形成,故选

7、C项。10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主席、副主席的所属政党状况:姓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党中共中共中共民革民革民盟中共它表明()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初步形成B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D中共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A据题干表格可知,新中国成立初至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中央人民政府内的主席、副主席人员组成既有中国共产党员,也有民主党派人士,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初步确立,故选A项。11五四宪法的起草委员会由中共党员、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群众、专家学者的代表组

8、成,在宪法制定过程中,先后有一亿多各族群众、数百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讨论,总共收集整理了一百多万条修改意见。这体现的“宪法精神”主要是()A法律至上 B人民民主C人人平等 D社会主义B题干材料表明了人民大众以不同的形式广泛参与了宪法的制定工作,故选B项。12“革委会”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其领导成员采取“三结合”方式,即包括部分没有被打倒的“革命干部”、群众代表和“工宣队”“农宣队”或军管代表。这个机构()A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消灭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C是民主建设遭破坏的产物D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表现C“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都遭到破坏,

9、故A、B两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革委会”的组成和其工作看,这个机构是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故C项正确,“革委会”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产物,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表现,故D项错误。13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完善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适用于乡镇以上的机构,不适合村委会,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时间是1986年,村委会的

10、换届选举,这种做法完善的是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交代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是否属于少数民族地区,故D项错误。141979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是因为它()A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C重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A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取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这是大陆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故选A项;B、C、D三项与告台湾同胞书的内容不符,故排除。15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

11、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说明()A“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此提出B“一国两制”的理论因此形成C“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D“一国两制”的构想已成功运用C“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排除A、B两项;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排除D项。16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时间政策名称1947年5月设立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8月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特区1997年7月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C独立

12、自主,主权毋庸置疑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BA项非共同点;表中内容显示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既有民族政策,又有经济政策,还有维护国家统一的“一国两制”,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B项正确;C项与材料中的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无关;D项与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无关。17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异”的本质内涵是()A不同的民族性格 B不同的社会制度C不同的经济水平 D不同的生活习惯B“同”指的是“一国”;“

13、异”指的是“两制”,故B项正确。18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签订的条约,条约有效期为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这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A独立自主B“一边倒”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材料“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承认国民政府与别国所签订的条约,这体现的就是新中国初期“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191955年的万隆会议、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

14、特别会议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等国际关系文件,都确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是和平与发展潮流的产物B获得国际社会的全面认同C概述了国际新秩序的核心内容D已成为处理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D重大国际会议及国际关系文件都确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说明其成为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故D项正确。201955年4月24日,亚非会议胜利闭幕。当时的国际舆论认为,亚非会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代表团()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C完全同意与会国家代表提出的建议D同意和亚非国家结盟,共

15、同反帝、反殖、反霸B在亚非会议上,针对与会各国的矛盾与分歧,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B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在1953年12月,故A项错误;C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中国没有与亚非国家结盟,故D项错误。21“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C继续阻止中国重返联合国D准备调整对华政策D这段文字反映出1970年美国总统在外交政策咨文中试图缓和与中国的

16、关系,准备调整对华政策,这一变化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故D项正确;A、B两项观点与题意相悖,故排除;材料并未涉及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信息,故排除C项。22下面为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表。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年份195019561960196619701971支持票102434475176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B西方大国放弃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C投支持票的主要是广大发展中国家D直接推动了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而1950年至1971年间,民族解放运

17、动高涨,新兴国家越来越多,故C项正确;A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体现;B项“放弃”说法错误;D项“直接推动”说法错误。23“美国在第26届联大上顽固地反对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注:指美国坚持主张分裂中国的双重代表权案)。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基辛格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这一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这说明基辛格博士的访华活动()A客观上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促进了中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C与美国政府的战略需求相背离D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A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基辛格

18、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表明美国已经承认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故A项正确。24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决议,呼吁以色列立即在加沙地带实行“持久的、受到全面尊重的停火”后,中方敦促有关各方全面有效地落实决议,立即实现停火。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一贯原则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实行不结盟政策C对于联合国通过的决议,中国本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支持,并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这说明,新时期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5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

19、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A实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实行不结盟政策D外交战略的“转变”是指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A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B项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故排除A、B两项;独立自主是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一时期表现为不结盟,故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

20、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材料二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以)证(明)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三中国政治经济的

21、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材料四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社会革命”的。(4分)(2)材料二中的“拳匪运动”是如何救国的?

22、(2分)(3)材料三与材料四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天朝田亩制度从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等方面回答。第(2)问,由“反对西洋化、近代化”可知,该运动为义和团运动。其救国措施可结合“扶清灭洋”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三、四信息可知,其分别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和农民运动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道路”;其成功的关键是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答案:(1)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国库(圣库)制

23、度,平均分配产品。(2)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破坏一切与洋人相关的事物。(3)不同:材料三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料四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关键: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

24、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产生的原因。(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

25、转变取得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4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获得哪些发展?(4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独立的攻击的政策”“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到材料二中的“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说明中国共产党由采取独立、攻击的政策转变为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原因”应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个角度去思考。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转变的成果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第(3)问,抓住材料三中的“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可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答案:(1)转变: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

26、内合作。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比较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使其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议决;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2)直接成果: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积极影响: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3)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下面是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

27、表(单位: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国务院领导人主席副主席委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国共产党122912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0327026材料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修订的宪法,已把建立法制摆在优先地位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建立了一个法律委员会。彭真委员长宣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今后几年中将努力加强和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现在正在采取措施以恢复法律的作用。(1)国旗、国徽是新中国的象征,它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哪一次会议上讨论通过的?这次大会通过的新中国的施政纲领是什么?它起了什么作用?(4分)(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该制度有何意义?(4分)

28、(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是如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4分)解析:第(1)问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第(2)问,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制度的意义需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3)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回答。答案:(1)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施政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用: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2)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意义:它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3)恢复和强调了法律的作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建立健全法制摆到了优先地位,加快了立

29、法进程,民主与法制日益完善。29睦邻友好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二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材料三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

30、,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周恩来外交文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必须一边倒”的合理性。(4分)(2)指出材料二所体现的外交原则及外交思想。(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对日外交的方针。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4分)(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外交政策的变化趋势。(2分)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第(1)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分析即可。第(2)问,实际考查万隆会议,结合这次会议的相关史实回答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的对日方针是“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中日关系的改善受中美关系的影响。第(4)问,新中国的外交从“一边倒”到与美国、日本等国改善关系,体现了新中国外交从注重意识形态到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化。答案:(1)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美国扶蒋反共;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亦可);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3)“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对日方针。直接原因:中美关系改善。(4)由重视意识形态转变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重视国家利益;强调和平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