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卷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本卷共11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甲图中虚线为一段晨昏线,此时乙图中河流流域昼长夜短,且全球今日与昨日范围的比例正好是1:3(参照丙图),甲图中A、B之间的距离为1110千米,B和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回答13题。学科网1.A点所在的经线是学科网 A.0E B.90W C.0 D.180学科网2.甲图中C点的昼长是学科网A.13时20分 B.12时 C.15时 D.14时20分学科网3.对乙图所示区域的正确判断是
2、学科网A.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 B.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学科网C.此地盛产香蕉学科网 D.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学科网过去成都市郊区即是成都市的蔬菜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蔬菜用地日显不足,加上环境污染等问题,选择新的蔬菜生产基地已成必然。据此并读图2,完成46题。4.图2的四地中,作为成都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区位评价正确的是(改编)A.甲地距城区距离远,地价、劳动力成本低,适宜作为成都市蔬菜生产基地B.乙地因北部大巴山阻挡冬季冷空气南下,热量条件好,适宜作为成都市蔬菜生产基地C.丙地距城区较近,且地势平坦,适宜作为成都市蔬菜生产基地D.丁地海拔虽较高,但由于纬度
3、偏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最宜成为蔬菜生产基地。5.选择该蔬菜生产基地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交通 D.地价6.图2中右图是三种农作物(x、y、z)收益随距城市(市场)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示意图。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范围选择正确的是(改编) A.x -OG B.y -EF C.z -FI D.y -EH读图3,回答78题。7.图中a、b、c、d四点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a B.b C.c D.d8.有关甲、乙、丙三个阴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改编)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B.乙的比例尺小于甲,但大于丙C.甲区域峡湾地貌广布D.丙区是亚热带季风
4、气候主要分布区读图4,四个国家示意图,回答910题。9.关于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改编)A.甲乙两东部沿岸有成因相同的气候类型分布 B.丙丁两国河流的水文特征相同 C.乙丁两国耕地面积广阔 D.乙丁两国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10.关于四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大港口所临海域都受暖流影响 B.首都都是本国最大城市C.最大城市都是温带气候类型 D.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
5、的总趋势。下图为“我国人口(汉族、少数民族)重心迁移示意图”。读图5回答问题。1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合理的是(改编)A.人口分布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南部大于北部,且南北方向的不均衡性大于东西方向B.人口重心呈现缓慢、稳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动C.导致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我国人口重心的移动规律体现了不同区域人口的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的差异第卷36. 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改编)(1)为什么说L河的主要组成是L1河?(10分)(改编)(2)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
6、量的变化对湖区下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改编)(3)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37.读下面我国区域图(图6),回答下列问题。(26分)(原创)(1)描述图中120经线以西等降水量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2)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10分)科(3)根据图示信息,试说明图中120经线以东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自然区位条件。(10分) 县市: 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 装订线2013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答卷第I卷本卷共11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
7、567891011答案第II卷36(1) (2)(3)37(1)(2)(3)2013年高考模拟试卷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I卷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CADDBDABAAD第II卷36(30分)(1)为什么说L河的主要组成是L1河?(10分)L1河大部分流经高原山地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2分)年降水量大,流量丰富,(2分)沿途损耗又较小,(2分)河流水量占L河总水量的比重大;(2分)而白尼罗河大部位于草原区或沙漠区,年降水量较小,流量较L1河小,且沿途损耗大,河流水量占L河总水量比重小(2分)(2)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的变化对湖
8、区下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20世纪60年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集中在8-10月。(2分)丰水期导致的尼罗河泛滥给两岸带来了肥沃的土壤,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塑造了尼罗河三角洲,并形成了沙漠地区的“绿色长廊”(2分)70年代受建坝的影响,河流流量和含沙量变小,湖区下游沿岸土壤肥力下降(2分)、土壤盐碱化加剧,(2分)河口三角洲受海侵蚀而萎缩。(2分)(3)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中间降低(4分),上游来水量减少,海水入侵,不合理灌溉(6分)。37(26分)(1)描述图中120经线以西等降水量线
9、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6分)等降水量线北部自东向西递减,南部自南向北递减(4分) 受降水量递减的影响,该区域植被自东北向西南呈森林草原荒漠的过渡趋势(2分)(2)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10分)科西部朝南凸,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且地势高,温度较低;(5分)东部向北凸,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且地势低,温度较高(5分)(3)根据图示信息,试说明图中120经线以东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自然区位条件。(10分)120经线以东地区商品谷物农业(2分)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黑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灌溉水源充足(任答三点6分)热量条件不足(农作物生长期短):易受寒潮(冻害)影响(任答一点2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