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二十一小说的人物形象考点名片考点内容小说人物的内在情感、思想品质、人物性格。考查形式或客观题,或主观题。文中的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文中的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文中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趋势分析对人物描写角度的考查或可成为主要命题点。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边的问题。东家秦悦东家不像个东家。一脸疲倦,从粥厂踱回,一碗稀粥,一个黑不溜秋的馒头,吃完,倒杯酒,滋滋,那个香甜,那个美妙,仿佛困顿瞬间灰飞烟灭。东家,富甲一方,闻名遐迩,善饮,常饮康百万酒。以前,与一帮文人雅士聚,东家说“吴酒一杯春竹叶”“李白斗酒诗百篇”“劝君更尽一杯酒”“桃李春风一杯酒”,还说怀素醉酒书自叙帖,书圣王羲之、草圣张
2、旭醉而行云流水挥洒经典。饥馑,可怕的饥馑来了。东家没了闲情逸致,诗情画意,有的,是雄心,打败饥馑这只魔鬼的万丈豪情。但,每晚饭后东家的一杯酒,雷打不动。听着东家的陶醉声,下人们大咽口水,心中,一股温暖在奔腾:灾荒,不怕,马上会过去。好日子,不远了!酒中乾坤大。东家躺下,片刻,沉沉进入了梦乡。次日,醒来,东家袖手,低头,沉思,慢慢地踱向粥厂,若不是那身半新不旧的长衫,咋看咋像个饥民。大灾之年,一碗稀粥,对于饥肠辘辘的灾民,就是美味佳肴;一碗粥,能救活生命垂危的饥民,胜过琼浆玉露。东家思绪如烟,摇曳,飘逸。多少天来,没饿死一人。东家心中满是欣慰灿烂。东家的粥厂,最大,最红火。消息长了翅膀,早飞向四
3、面八方。路上,络绎不绝的灾民蹒跚而来。因饿,他们走得比蚂蚁还慢,还缓,摇摇晃晃,像风中瑟瑟发抖的枯叶。每天,东家的粥厂,热气腾腾,芳香四溢,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可是,这段时间,管家却形容枯槁,时不时,陷入沉思,长吁短叹。随着时间的推移,管家的忧郁,更重了,更浓了,有时,喃喃自语,没人听清,也顾不上听。其实,他心中有一股火,左冲右突,差点憋不住,想喷发出来,但最终,还是压了下去。当如血的夕阳又一次不堪重负轰然坠落地平线,东家慢慢地踱回去,吃饭,然后,品酒。管家进来,慌慌张张,吞吞吐吐,唠唠叨叨。东家听明白了,听明白了的东家,很淡泊,很平静,如一池水,水波不兴。东家神色凝重,一字一板,
4、掷地有声。那是,海一样的胸襟,山一样的气度!管家哑了,默默退出,可是,眼前晃动的,是东家消瘦的脸颊,单薄的身材。瘦而高的东家,如一节长长的竹竿,硬硬地重重地抽打在管家的心上。失血苍白的日子,让人麻木。没有人清楚,日子的车轮沉重而缓慢地转了多少圈。始终,管家的心,五味杂陈,潮潮的,热热的。有时,他忧心忡忡,愁肠百结;有时,他无怨无悔,悲壮慷慨。小麦,珍珠似的小麦,运来了一车又一车。玉米,金粒一样的玉米,运来了一车又一车。还有,高粱,大豆,红薯都说,东家有个聚宝盆,从盆里取粮,永远也取不完粥厂,可爱的粥厂,在多灾多难中,擎起了一面鲜艳的生命之旗。成千上万的灾民,幸运地活了下来。在望眼欲穿中,大雨终
5、于来了。欢快的雨水,急不可耐地扑向龟裂的大地。无数声音呐喊:老天爷!老天爷!此时的东家,青枝绿叶,绽放出久违的喜悦和激动。“牲口卖了,地卖了,首饰卖了,房契卖了,铺子卖了”管家再也忍不住了,压抑长久的秘密,呼啸而出,砸得饥民个个像木桩,呆呆的。饥民跪倒一大片,向东家叩首,泪水雨水交织在一起。他们用最真诚的方式表达心声一个个秘密,争先恐后从他嘴里蹦出,再也拦不住,挡不住。天旱时,东家停了酒的酿造;已酿成的,运往外省,换成了大量的粮食。那时,有官商找上门,让东家造酒,负责销售,说饥荒时没人造,造,可获暴利。东家怒发冲冠,严词拒绝,叹息,谁能做如此暴殄天物泯灭良心的事?!说着,说着,管家成了泪人儿,
6、哽咽不已。泣不成声的管家再也讲不出那个藏在心里差点发酵的秘密: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酒,而是水!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东家从粥厂回来后,一碗稀粥,一个馒头,吃完,“滋滋”喝酒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他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B文中写东家的粥厂“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当时粥厂红红火火的经营状态。C文中将东家比作长长的竹竿,“硬硬地重重地抽打在管家的心上”,以生动的比喻表现出东家身材的单薄和处境的艰难。D文中写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红薯等一车车运来,表现了东家实力雄厚,灾难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突出东家形象
7、的高大。答案C解析A项,“悠闲自在”理解不是十分准确,这一细节描写,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东家的悠闲自在,而更多表现出的是他希望以自己的行为让大家相信灾荒很快就会过去,坚定对生活的信心。B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当时粥厂红红火火的经营状态”分析不当,当时粥厂为了救济灾民,压力很大。D项,“表现了东家实力雄厚,灾难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分析不当,由原文“牲口卖了,地卖了,首饰卖了,房契卖了,铺子卖了”可知,东家是拿出了全部的家当来应对饥荒,他应对得并不从容,这样写也不是为了表现他实力雄厚。2作者用了较多笔墨写管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管家是事情的见证人,他知道东家所做的一切,作者不直接写东家的所作
8、所为,而通过管家之口叙述东家所做的一切,使小说极具艺术感染力。作者对管家进行描写,写管家被秘密折磨着,这就为小说制造了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借管家之口在文末揭示出东家的秘密,更衬托出东家形象的高大。解析本题要求对管家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行分析。具体思考时,可以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从其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其对主要人物东家所起的衬托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3分析东家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答:_答案有闲情雅致,善饮酒,喜欢与文人雅士聚谈。充满济世救民的情怀,灾难来临,他倾尽自己的家产让灾民得以存活。坚守大义,不发不义之财,官商找上门让他造酒获暴利,他严词拒绝。甚至连他的“饮酒”也是自我安慰,实际是自制的水
9、,更显出他救世的情怀。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对东家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行分析,具体解答时,可以根据文中对东家的描写,概括出答案要点。开头写他对酒的感情,以及饮酒时的情态,可得出答案;主体部分写他救济灾民的经历,可概括出答案;文章倒数第三段写他拒绝官商酿酒的要求,可概括出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下坡或者上坡从县政府往东走,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从国税局往西走,是一条长长的上坡路。两种说法,指的是同一条道路。人间的事情就是这样,同一个事物,至少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乍一听,好像是矛盾的,是相反的,仔细琢磨,其实是一回事儿。立场不同,视角不同,说法自然
10、就不会相同嘛。从县政府到国税局之间那条长长的下坡路,几天前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把我和我的朋友老周都牵扯进去了。老周曾经是我的同事,两个人在同一间办公室里坐对面,关系相当密切。十几年前“下海”热的时候,老周义无反顾地下去了,开办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如今,老周的事业红红火火,连奥迪都开上了。我呢,还窝在原先的那个部门。当然也“进步”了,不过跟老周相比,我的“进步”可以忽略不计。老周不忘旧交,忙里偷闲,会主动来电话,约我出去小聚。去的是老地方,农家菜馆。那个黄昏跟往常一样,老周亲自开车来接我。跟往常不一样的是,在那个下坡路的中间地段,我们发现前面路边上围了一群人。老周把车停下了。老周说:“肯定是交通事
11、故。”说完,老周打开车门走了出去。我坐着没动。我不想管这种闲事,弄不好会管出一身麻烦的。这样的例子我见到的不少,听到的更多。原本是一种美德,可很多人都被自己的美德弄得焦头烂额我正胡思乱想着,老周回到车上,从公文包里拿出纸和笔,匆匆地写着什么。我说:“老周,别管闲事。”老周没有抬头,边写边说:“不管不行,弄不好有生命危险。”我知道自己拖不住老周的后腿。他认准要做的事,谁反对都不行。当年“下海”的时候就是这样。我心里有点儿不踏实,跟老周一起下了车。我看见柏油路上躺着一个白发的老人,脑袋上有血,手上也有。跟我想象的一样,肇事司机逃走了。没逃走的是一群围观的看客。事不关己,看看又何妨呢?何况,看过以后
12、,他们至少会捡到一个话题,跟别人说来说去,还可以发几声感慨,加几句议论,甚至还可以骂骂娘。老周走到白发老人身边,扶起了他的上半身,把纸和笔都递给他,说:“老人家,你签个字,证明我不是肇事的司机。签完字,我送你上医院。”老人的神志还算清醒,他看了老周一眼,点点头,接过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注意到,老人的手有些颤抖,字写得歪歪扭扭,而且,还把手上的血蹭到那张“证明”上去了。这时候围观的人群里发出不同的声音。一个声音说:“救人要紧,签哪门子字呢?”又一个声音说:“快点吧,出了人命谁负责?”还有一个声音说:“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哇。”老周一声不吭。我不知道他在心里想什么。我倒是有些愤愤不平。一大
13、群人没一个肯动手帮忙的,现在倒说起风凉话了。我们把老人送进了医院。还好,伤势不算太重。医生说,需要住院观察一下。恰好,老人的儿子也赶到了,住院的事情,让他去安排吧。老人的儿子是个穿着皮夹克的中年人,脸色很阴,似乎有些愤怒。他没去安排住院的事,而是瞪着眼睛走到我们身边,说:“怎么回事儿?”老周把前后的经过跟他说了一遍。“皮夹克”沉默不语,他的表情很怪,似乎不相信老周的话,又似乎是将信将疑。屋子里的空气僵硬了。老周轻轻叹了口气,把“证明”拿出来给他看。“皮夹克”低着头看“证明”,看了很久很久,才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冷冰冰的字:“那就,谢谢啦。”说完,一转身走了,连老周的姓名都没想起问一下。老周不是肇
14、事司机,他心里是不是特别失望呢?我对“皮夹克”非常不满。什么人呀?人家帮了你父亲,你就用这种态度来对人家?老周长长吁了一口气,突然在我的胸脯上擂了一拳,大声说:“走,我们到富丽华大酒店,一醉方休!”富丽华是本地最高档的酒店,我和老周还从来没有一起去过呢。我很纳闷儿,老周怎么变得如此兴奋呢?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中的“我”反对老周救人,反映了“我”的世故与冷漠,说明本质上“我”与车祸现场的“看客”没有什么区别。B小说描写老人在“证明”上签字时的情形,说明老人可能伤得很重,突出抢救老人的紧迫性,但是围观者的一番议论是不应该出现的。C小说描写“皮夹克
15、”的行为,既验证了老周坚持让老人签“证明”行为的正确性,也批评了国人的某种阴暗心理的劣根性。D小说没有明确表明“我”的身份,而是通过对“我”的言行及处事方式的描写,暗示“我”是县政府机关的干部。答案C解析A项,“我”只是提醒老周别管闲事,以免惹出麻烦,后来的救人行动“我”都全程参与其中,与袖手旁观说风凉话的“看客”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B项,老人可能伤得很重,突出抢救老人的紧迫性,自然会引出围观者的一番议论。D项,“我”的县政府机关干部身份是通过对机关的位置和路的下坡上坡的描写中表露出来的,“我”的言行和处事方式不能表明这种身份。2小说中的老周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忙里偷闲,约“
16、我”出去小聚,体现出重情义,遇到交通事故主动上前体现热心助人。不在意围观者的态度,体现敢作敢为,有社会责任感。让老人签字“证明”体现理智冷静,善于保护自己。解析概括分析小说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一定要结合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在小说创作中,为了刻画人物性格,作者会调动各种手段和各种描写方法;那么,在阅读小说时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也要从这些方面入手。特别要注意典型的情节、细节描写。3小说描写了老周救助车祸中受伤的老人又坚持让老人在证明他不是肇事司机的字条上签名的故事。有人赞同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时注意保护自己;也有人反对老周的做法,认为老周救助他人不应有附加条件。你的看法呢?请就你
17、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答:_答案赞同老周:老周既要救人,又设法避免惹上麻烦,这是社会环境逼他如此,老周这样做,既善良又有理性。老周既救了人,又没惹上麻烦,不论手段如何,结果是最理想的。反对老周:抢救生命第一,容不得犹豫、拖延;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应该有附加条件。解析首先亮明观点。注意观点:一要尽量贴近大众主流,符合时代审美价值观;二要选择自己有话说有较充分理由的观点,不能一味求新求异。列举理由时要源于文本,不能剥离文本,强拉硬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侯琢玉叶孤侯七家住泗州城郊外,原名侯小宝,因在家中排行老七,所以人们都称他侯七。由于爹妈死得早,加之六个哥哥姐姐
18、也不管侯七的死活,侯七便如孤儿一般在泗州城游荡。侯七虽识字不多,倒也读过几天私塾,在泗州城晃荡,眼明手快,能说会道,不久,便在城中一品轩古董店谋了个伙计的差事。侯七干活卖力,也很聪明,嘴油舌滑,一品轩老板董玉轩对他甚是喜欢、看重,数年间将他的工钱涨了几倍。而侯七也没有辜负董玉轩的栽培,将一品轩打理得井井有条。老板常常擦拭着玉,自言自语:“嗯,是块好玉”有时也微微皱眉。侯七在一品轩一干就是十多年,从一个晃荡的毛头小子干成了三十多岁的大青年。十几年间,侯七倒也虚心好学,除了干好自己伙计该干的事情外,还旁敲侧击地向老板董玉轩讨教学习古董知识。董玉轩何等聪明,知道一品轩之所以能在泗州城屹立数十年不倒,
19、全靠自己对古董行业几十年浸淫的专业判断。如果侯七得到自己真传,势必到哪儿都有立足之地。董玉轩有两子,但一个留了洋,一个当了兵,竟无一子肯跟随他做古董生意。董玉轩也想过将自己的一身技艺找个传人,侯七也曾是他的考虑对象。但董玉轩精明如斯,想到自己一旦倾囊相授,侯七艺满必会离开一品轩,另谋高就,或是另起炉灶,这样自己十几年的栽培也就付之东流了。因此,侯七只学到了些皮毛。侯七也明白董玉轩不会轻而易举地把技艺传给自己,十几年来,他也攒了一笔钱,时刻准备着自己当老板。一日,店里有一老妇来卖一块玉璧,这玉璧呈椭圆形,头大尾小,通体圆润,光泽明亮。侯七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块上了年代的真品好玉,一问价,老太太竟要价
20、不菲,说这玉璧是明末长平公主之物,要五百块大洋,侯七虽吓了一跳,但想到这玉璧有几百年历史,又是宫廷之物,如果将之买下然后再伺机出手,说不定可以大赚一把,那时自己另起炉灶就大有希望了。于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侯七终于用自己攒了十几年的三百块大洋,悄悄将玉璧买下,老板董玉轩自是瞒住不说。趁一日得闲,侯七悄悄揣玉璧至山阳城,找到了古董界泰斗萧老,萧老一见玉璧顿时两眼放光,侯七见了心中一喜,能让古董界泰斗两眼发出光芒的自然不会是差的玩意了,这回自己多半赚大了。萧老双眼光芒放完,方道:“的确是一块好玉,应该是明末之玉。”侯七听毕心中又是一喜,自己这个三脚猫竟没有看走眼,这玉璧果然是一块明代的好玉。其实侯七
21、当时并没有十分的把握,完全靠多年的感觉,想不到这老妇竟没有说谎。侯七正要问这块玉璧价值几何之时,突见萧老将玉璧贴在唇鼻之间,仔细闻了起来,嗅吮再三,萧老兴奋道:“此玉隐约有一股华贵之气!”侯七连忙兴奋道:“卖的人说此玉璧乃长平公主贴身玉璧。”同时他也对萧老佩服不已,连这华贵之气也能闻出来,不愧是古董界的泰山北斗。萧老一听,恍然大悟道:“难怪,难怪!”继而又叹道:“不过,可惜的是此玉乃长平公主死后下葬时用过的,虽玉质名贵,但裹污秽之气,已经不值钱了。”侯七大惊。他不甘心地问道:“那这玉璧到底能值几个钱?”萧老叹道:“最多三十大洋。”不可能不可能我花三百大洋买的玉怎么可能呢侯七神情恍惚地出了萧宅。
22、萧老在后面又道一句:“如若不信,回去后你用温热毛巾覆于玉璧上,片刻再闻闻你就明白了。”心灰意冷的侯七回到泗州城一品轩,悄悄拿来热毛巾裹住玉璧,一会儿侯七再拿起玉璧一闻,果然闻到一股臭味。侯七又怒又恼,一把将玉璧摔了个稀巴烂。侯七后悔已晚,但更后悔自己技不精湛,假如出去开店,迟早得倒闭。侯七下定决心要死心塌地跟董玉轩好好学好好干。二十年后,管理一品轩数年的侯七已是泗州城数一数二的古董行家。董玉轩的两个儿子,老大留洋娶了个洋妞定居法兰西再也不回来了,这可把董玉轩气得够呛。而更让董玉轩伤心欲绝的是,老二当兵参加了革命党,被砍了头。董玉轩一病不起。董玉轩临死的时候告诉侯七,二十年前,那个老妇卖玉,是自
23、己安排的,目的就是让侯七留在一品轩。还说:“一个古董行家没有几十年成不了行家。这人啦,就跟这玉一样”侯七也明白了老板的良苦用心,不经过几番磨砺,又怎么能成为今日开了几间分店的侯琢玉呢!(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如侯七偷买玉璧前后行事的变化,正表现了他的成熟过程;而写董玉轩的二子则反衬侯七的虚心好学。B董玉轩喜欢、看重侯七,但又精明如斯,不肯轻易地倾囊相授,正是作品要表现的重点内容人性的自私和猜疑。C董玉轩前后两次对玉生发感慨,既首尾照应,又赋予文本丰富深刻的象征意蕴,有力表现了主题。D小说情节多处使用
24、陡转技法,如萧老在鉴赏玉璧中“的确是一块好玉,应该是明末之玉”的赞叹,而结尾师傅的临终告白既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答案C解析A项,对董玉轩二子的叙写不是为了反衬侯七,而是交代董玉轩选择爱徒接班、必定要磨砺他的缘由;B项,“不肯轻易地倾囊相授”,是担心“自己十几年的栽培也就付之东流了”,重点表现出人性自私和猜疑的一面”言之过重。D项,萧老在鉴赏玉璧中“的确是一块好玉,应该是明末之玉”的赞叹不是陡转,“可惜的是此玉乃长平公主死后下葬时用过的”这一叹才是陡转。2结合文本,分点概括侯七的形象特点。答:_答案身世可怜,识字不多;眼明手快,能说会道;聪明能干,虚心好学;有事业心,但急于求成;知错就改,
25、踏实肯干,自我磨砺。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回到原文,可从原文中筛选出对侯七的评价,如“侯七便如孤儿一般在泗州城游荡”“侯七虽识字不多”“眼明手快,能说会道”“干活卖力,也很聪明”“没有辜负董玉轩的栽培”等;还可从原文中筛选出侯七的行为,他时刻准备自己做老板,偷偷买玉璧,但道行不够;遭受打击后死心塌地跟董玉轩好好学好好干。由这些即可概括出答案。3这篇小说叙写平凡人平凡事,却给人丰富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答:_答案成功来自经年累月的积累和自身的反复磨砺。如侯七从小伙计成为数一数二的古董行家,历经了几番“琢磨”“摔打”,正如“几十年浸淫专业”的师傅所言,“没有几十年成
26、不了行家”。做事要脚踏实地、专心向学,不可急于求成。如侯七瞒着师傅偷偷买玉自讨苦吃,终于明悟“死心塌地跟董玉轩好好学好好干”。做人应光明磊落、安守本分,不可投机取巧。如侯七瞒着师傅偷偷买玉自讨苦吃是教训,而董玉轩用“欺骗手段”留住爱徒虽用心良苦但也令人深思。学海无涯,唯勤奋扎实、不断努力进取方可有成。如侯七从知皮毛、“三脚猫”到古董行家的转变即告诉我们这一道理。解析从文本的情节中,发现、提取人生感悟,一般可从人物经历的是非、成败、正反等几方面挖掘。提炼启示时采用从个案到一般规律的方法,所有启示必须源于文本。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信仰邓石岭下午两点半,下着细雨,天阴得有点发冷。我刚打开
27、办公室的门,他也跟进来了。我沏了一杯茶,坐定,自顾喝茶,没理他。他没有像以往毫不客气地在沙发上坐下来,而是局促地站在屋子中间,抖瑟着。我没叫他坐,他也不坐。他姓蔡,70多岁了,是上访专业户,我们都叫他蔡老头。办公室的人陆陆续续地来上班了,看见他,都乐了,都说,蔡老头,又从北京回来了呀?见到某某了吗?某某指的是中央的一个大人物。他说,回来了。又给每个人都敬上烟。抽的是大中华。老头今天有喜事了?我不问,其他人也不问,都去忙自己的事,把老头一个人撂在屋中间。他有话自然会说。他果然就说了,他说,解决了,我的问题解决了。我们都将头抬了起来,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又都一齐看着蔡老头。老头高兴了,自个儿搬了个
28、凳子,坐了下来,猛吸了一口烟,说,解决了,我的问题解决了。我说,这么说,他们认定你是1940年入党的了?老头说,不,他们说我是1949年入党的。一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几个人差点笑出了眼泪。只有老头不笑,像看着怪物一样看着我们。我们也像看着怪物一样看着他。蔡老头真是个怪物。就为到底是哪一年入党的问题,十几年来,他一直在上访。本来,不管是1940年还是1949年入党的,他都享受离休待遇。可是他固执得很,死认定自己是1940年入的党,十几年里,他跑广州跑北京,工资都倒贴进去了。这一次,他去北京,是去找一个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蔡老头说,是真金,就不怕烈火烧。我对他说,这么说,蔡老头,这一次你没有
29、找到你那位战友?不,找到了。老头说,他也说我是1940年入的党,我确实是1940年入的党。就是那一年,日本鬼子的炸弹炸伤了我的左腿。老头说着就卷起他的裤腿,把那碗口大的疤指给我们看。老头的固执劲又来了。屋子里的几个人又都笑了起来。按惯例,老头接下来会呈上他那一叠厚厚的材料。那一叠材料里有上至中央下至村委会的公章,老头每到一个地方申诉,就一定叫人家盖上公章,明明那公章一点也不管用,可老头信它。那一叠材料里,就有我亲自给他盖上的十九个公章。我拿出公章来,准备给他盖上第二十个公章。可这次老头没带材料来,见我们都笑,老头张开的嘴又闭上了。我说,蔡老头呀,你这次来,到底想干什么呀?老头搓搓手,说,嘿,我
30、要干什么呀?突然又说,你们都是党员吧?办公室里几个年轻小伙子打趣道,蔡老头,党员又有什么用呀?你还是先弄清自己是哪一年入党的吧。老头激动起来了,满脸通红,牙齿咯咯地响。他大声说,我告诉你,小子,我是1940年入党的,我是老党员了。入党没用,干啥有用?你说说,你说说。泡歌厅、搞腐败,这些就有用了吗?你们这些人,还是共产党员吗?老头几乎要跳起来了。他说,我这次去北京,我那位战友死了,他死了,我突然想开了,他干了一辈子革命,死了还将遗体捐献给国家,我还在哪一年入党的问题上争什么,我还算个共产党员吗?老头突然“啪”地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清脆的一巴掌,像打在办公室每个人的脸上。大家都不说话,老头脸色发紫
31、,我脱下一件衣服,披在他身上。我的心里,流着长长的泪。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作品开篇的“下着细雨,天阴得有点发冷”就营造了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为后面蔡老头最终也没能证明自己1940年入党的悲剧奠定了伤感的基调。B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就是把一个场景生动地描绘出来,语言平实且生活化,通过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变化,富有感染力,叙述也条理清晰,特色鲜明。C小说采用了多种手法来塑造主人公形象。通过对蔡老头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以及其他形象的侧面烘托,准确传神地体现了蔡老头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变化,从而使该形象更具感染力。D“我”是蔡老头故
32、事的见证者,也是蔡老头的同情者和支持者,所以“我”曾亲自在他的申诉材料上盖上十九个公章,并准备给他盖第二十个公章。答案C解析A项,“沉重、压抑”用词过重,“为悲剧奠定了伤感的基调”表述不当。B项,“有趣”用词欠妥,小说的感情基调虽然不是压抑沉重,却也在情节表述上容不得“有趣”二字;D项,“同情者和支持者”不当。2文章第一段中“他没有像以往毫不客气地在沙发上坐下来,而是局促地站在屋子中间,抖瑟着”,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答:_答案体现了蔡老头看到老战友死了之后还把遗体捐献给国家,深受感动,为自己斤斤计较哪一年入党的小事而深深自责、内疚、不安的心理。解析人物的动作反映人物的心理,结合文本倒数第三段
33、,可知蔡老头一反往日的毫不客气,表现出不好意思,反映了人物内心的自责、不安与内疚。3根据小说内容,请你简要分析蔡老头的形象特点。答:_答案蔡老头为了一个入党的时间问题而上访十九次,体现了他的固执执着;从蔡老头认识到错误后的动作言行中可以看出他的纯朴正直;蔡老头对一些人(包括一些党员)“泡歌厅、搞腐败”的愤恨,体现了他的嫉恶如仇;最后蔡老头深刻检讨,并对党表示忠诚,反映了他的坚持信仰。解析从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看,可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对入党时间的上访次数之多,表现了他固执的性格;其次是前后思想的变化及描写,表明他思想纯正的特性;再次是对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的痛恨之情;最后从他思想的深刻转变,表现了他对信仰的坚持及对党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