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525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46页
2013届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14 论述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3高考语文高频考点热身试题:考点14 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

2、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

3、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

4、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

5、中所含有的知识。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查找对应,对比分析检测验证。通读全文,找到信息源在第一段,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与原文表述不符。验证可知,C项偷换了概念。【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与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

6、错在偷换概念,原文表述“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不是“修正”。(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7、与分析能力。B项,错在强加因果,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为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不是他们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

8、,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D项,一是“使用简单方便”与原文“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的语意不符;另外由于前面的原因是假设性的“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因而“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这一结果就不是一个必然结果,D项表述成了一个必然结果,不恰当。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自然作为环境与自然作为其自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自然作为其自身以自己为本位,与人无关。而自然作为环境,它就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价值物。一方面,它是人的对象,相对于实在的人,它外在于人。但另一方面,当它参与人的价值创造时,就不

9、是人的对象,而是人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人的另一体。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与人不可分。自然当其作为人的价值物时,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资源,二是作为环境。资源主要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向自然获取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但是必须有个限度,超出限度就可能造成整个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或某些资源的枯竭。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但更重要的是,资源是人掠夺的对象,而环境是人的家园。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而将自然界看成环境,不管这里的自然条件如何,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对于当今人类来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看成我们的家。家,不只是物质性的概念,还是精神性

10、的概念。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感主要表现为环境对人的亲和性、生活性和人对环境的依恋感、归属感。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区分为三个层级:宜居、利居、乐居。当前各地都在创建人类的宜居环境,提出建设花园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诸多主张,但“宜居”在城市功能的各层次中,只是基础,重在环境保护。而“利居”仍然没有摆脱将环境当作资源的观念。环境一旦成为利用的对象,它与人的关系就存在某种对立。只有“乐居”,人与环境的关系才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的,而且这种和谐具有亲缘性、情感性、文化性。亲缘性,说明环境与人共生的关系。情感性,说明环境与人的内在心理的关系。文化性,说明乐居具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意味

11、,浓缩提炼了人类文明的精华,真正体现了家园感。家园感的实现离不开对环境进行建设。环境建设有两种指导理念:一是功利的原则,二是审美的原则。两个原则必须是统一的,且应以审美原则为主导,也就是说可以将工程建设转化为景观建设,让工程既有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又有利于人类的审美。此外,家园感的实现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一是需要科学技术,二是需要理念。在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中,“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有积极意义。这里“美”的构成是丰富的,既有来自生态方面自然方面的美,也有文明方面的人工的美。这样,“审美的环境保护”不仅包含了以生态平衡为最高原则的科学的“真”的保护,而且高于“真”的保护。比如,城市中的

12、湖水被严重污染了,按“真”的保护,主要在治理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它的生态平衡;而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还要进一步做一些美化,如湖岸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环境作为人的家园,既是空间的,也是历史的。我们应该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并努力建造乐居的环境。(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1)下列有关“环境”和“资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环境的自然与作为资源的自然都是人的价值物,参与到人的价值创造中。但二者又有所不同。B.自然作为环境,失去了自己的本体性,成为人的家园。这种情况下,人总是力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C.资源外延小于环境,主要分为生产资源

13、和生活资源。只有改变获取资源的手段,才能使人与自然不再对立。D.自然作为资源,可以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人掠夺的对象;而不加限制地掠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对于文本中的概念,我们必须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环境”和“资源”的概念的阐释主要在第一段。要求考生仔细阅读第一段,然后逐项与原文进行比对,由“一般来说,环境比资源外延要大”可知C项中对资源和环境外延的比较是正确的,但是说“只有改变”就与原文不符了,因为文中说“从自然界掠夺资源,不管手段如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2)下列对原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的首要功

14、能是居住。人类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宜居、利居、乐居,其中宜居是基础。B.利居,仍然把环境作为利用的对象,即重视自然作为资源的价值,忽略自然作为环境的价值。C.乐居既要体现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要满足居住者对环境的情感认同,还要体现深厚的文化感,三者缺一不可。D.环境对人的亲和性与人对环境的依恋感是家园感的表现。乐居满足了人在环境方面的全面需要,因而乐居是环境建设的最高目标。【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重点考查对文本指定语段内容的理解分析。题干已经帮助考生锁定了第二段,所以考生只要对第二段进行仔细阅读,然后逐项比对即可。A项是对“家”这一概念的理解分析

15、,由文本第二段可知,“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表述正确,但“宜居、利居、乐居”是居住的三个层级,而不是三个方面。其中“宜居”是城市功能各层次的基础,而不是对家的居住功能的追求的基础。(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资源的枯竭会危及人的生存,所以人类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环境。但与此同时,适度开发自然资源的工作也不能停。B.湖岸植树栽花、湖中养鱼建亭等保护环境的做法,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空间,而且也让家园感具有了持续性。C.环境建设的指导原则应强调功利与审美的统一。例如,可以将工程建设转化成景观建设,也就是将审美理念融入工程规划中。D.“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是丰富

16、的,它高于科学的“真”的保护,因而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既有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又有对部分语段的理解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在全面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涉及的问题锁定关键语段仔细比对分析。D项是对“审美的环境保护”的理解分析,由文本第三段可知,对“审美的环境保护”理念中“美”的构成的理解,和与“真”的保护关系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是由此推断保护环境首先要考虑人工美的因素,就是对文本的误解。因为文本中说“按审美的保护原则,不仅要治理污染”,意思是说治理污染仍然是首先要考虑的事,而非“人工美”。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围棋

17、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18、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

19、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

20、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

21、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解析】选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A项,根据文中信息“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可知“发源于上古时期”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西汉时广泛流行的是博累棋,“东汉时已深受”应为“东汉中期后更加受到”;D项,“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应为“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

22、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解析】选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根据原文信息“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抓住关键词“并”,可知“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与“必备的艺技”为并列关系,选项用“后”“就”将两者连接,曲解文意。(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23、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解析】选A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根据原文信息,“盛极一时”指的是博累棋,博累棋自春秋至西汉“流行甚广”,东汉中期后围

24、棋方广泛流行;C项,根据文中信息“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曲解文意;D项,根据文中信息“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可知“国艺价值观”是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必要条件,“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曲解文意。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ellectual Responsibili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

25、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

26、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

27、是负责的表现。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后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

28、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锒铛,饱受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由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的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

29、,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学林出版社,有删改)(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B.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C.有学者签字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就是负责的思想。D.历史上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坚持真理时不惧牺牲,是出于对知识的责任感。E.

30、文中用布鲁诺、伽利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学真理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解析】选BD。A项据原文第一段,“负起知识的责任”与“养成道德的勇气”均为“建立新的人生观”的前提条件,而并非是后者的目的。C项绝对化表述错误,原文是“负责的表现”,并非“就是负责”;E项是为了说明“对负责的思想负责”,根据当段中心句可知。(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A.掌握了再多的知识,如果不能“指挥物质生活”,同样不能被称作知识分子。B.从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因此是负责的思想。C.某科学家经过严密的论证,得出了划时代的科学真理,虽然一直没有拿出来发表,但他同样是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的

31、知识分子。D.拥有天然的禀赋、国家民族的赐予、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这样的人就配称作知识分子。【解析】选C。A项在原文第二段,“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据此可知,知识分子的知识不完全是为了“指导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B项在原文第四段,“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是“可以”不是“是”,绝对化错误;D项在原文最后一段,“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选项丢了“有抱负”的条件,得出结论是不充分的。(3)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

32、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根据题目关键词回溯原文,找到答题区域在第四段以及第五段。【答案】第一个“负责”:经过了事实的检验与逻辑的论证。第二个“负责”:对真理的扩充、推动(捍卫)。意思答对即可。(4)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实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

33、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答案】 袁隆平研究出水稻育种新技术,为社会提供了“负责的思想”。 他努力推广科研成果,做到了文中所说的“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 他立志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为“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笑的价值英伍尔芙有一些事物,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笑,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躺卧在炉前地毯上,因痛哭而呜咽,或因欢乐而吠叫,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

34、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当你走进房间,它不是摇尾吐舌,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大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笑因何而起,我们几乎莫名其妙,它何时发生,也难以说清。幽默是顶峰,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能登上塔尖,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它时时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过是人,而人,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看人看事就会

35、不成比例,失去现实感。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可见,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主要执行官。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世俗因袭的正统,枯燥乏味的虚套,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有如闪电,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些自

36、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她们会嘲笑,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那个孩子,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杨静远译,有删改)(1)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答:_ _【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文章题为“笑的价值”,这也是文章的主题,通过对第一至三段内容的概括,

37、可以得到准确的答案。答案:笑可以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笑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笑可以揭示人的本来面目。(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层次的能力。第三段在论述时主要分三个层次。首先讲要做到能嘲笑一个人,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接着讲“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是因为“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最后讲“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妇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对此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答案:首先

38、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接着阐述妇女和儿童能看清人的本来面目的原因;最后阐述妇女和儿童的嘲笑具有令人惧怕的力量。(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本句讲的是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是因为我们总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结合文意可知作者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而这正好从反面论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答案: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但作者对这一看法持否定态度。这段话反证了笑更难做到也更可贵。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

39、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

40、,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

41、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

42、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1)与“家族”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C.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D.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解题指南】第一步:审读题干找方向。看题目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项。找正确项,可用排除法;找错误项,可用重点突破法。第二步:比读题目。(1)找区间,审题干。即阅读

43、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间(范围)。(2)找差别,抠字眼,巧排查。排错: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排异:与题干不符合的。排无: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3)析错因,定答案。【解析】选C。原文中说“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而C项中表述为“全部内容”,太绝对了。(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源于家族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关系对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B.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强调中国文化价值系统

44、是以善为核心的。C.第三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再论证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D.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再论证各种文化形态中伦理道德学说所处的地位,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论述人格尊严问题。【解析】选B。A项,表述不完整,第一段的最后还论述了伦理关系上升为伦理政治的情况。C项,逻辑关系错误,第三段讲的是中国人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在此基础上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文化人格才逐渐形成。D项,断章取义,第三段说到“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是强调道德的重要作用,但全文最后并未论述人格尊严问题

45、,而是论述中国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B.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的,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C.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科技一样,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D. 按照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的认识,人必须有道德,因而中国人一贯坚持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解析】选A。B.“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讲的是中国哲学,而非西方哲学。C.原文中“考虑利用、厚生”的是中

46、国传统科技,而非文学艺术。D.“中国人一贯坚持”表述范围太宽泛,文章并未涉及这种说法。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谁在支持我们的“心灵成长”人民日报评论部市场里向你讨要手中空饮料瓶的阿婆,道路上堵在你旁边开面包车的中年男人,公共汽车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年轻学生他们如此平凡,即便擦肩而过,你可能也从未留意。但就是这些最普通的人们,让寻常的人生展示另一个向度,为躁动的时代开辟另一种可能:她可能是在18个路人漠然经过后救起受伤女童的陈贤妹,他可能是哥哥遭遇车祸后赶来结清农民工工资的信义兄弟。如果说人心中都有向善的因子,那么,这些普通人正是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他们给社会注入向

47、上的力量,为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也从未沉沦。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了“体面的工作”,选择帮助麻风病康复者重新融入社会。我们看到,“伟大”、“尊严”、“价值”这些词汇依然熠熠生光,吸引着高贵的心灵。即便要面对日复一日的庸常,精神的能力也从未衰减。面对乡村文化的衰落,硕士毕业生李英强回到湖北农村老家,自筹资金开办乡村图书馆。从丰盈乡村孩子们的人生,到充实志愿者的内心,立人图书馆构筑的,还有一个叫“精神”的港湾,这里有一种更快乐、更纯粹也更美好的生活。他们绝不是社会的“异类”,而是永恒存在于人性中的向善、向上的力量。山东青岛的“微尘”,是无数

48、不愿留名的捐赠者共同的署名;靠140字发起的“免费午餐”,源于一个又一个3元“微善行”。即便是当前的春运,32亿人次舟车劳顿,不就是为了物质之外的精神慰藉吗?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最普通的人们也同样保持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最质朴的信仰,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你或许从司占杰的故事中反思自己人生的贫瘠,你或许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这些,不也都标注着心灵成长的空间和路径吗?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比想象中更有市场。正因此,我们能理解一些人在衡量种种语境、预设种种想象之后的“现实选择”;也正因此,我们更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前的溃败、物质在精

49、神面前的隐匿。当怀疑、焦虑成为习惯性选择,当“负”的力量驱动社会前行,我们同样需要“正”的力量,同样需要对真与善、对精神与心灵的毫无保留的赞美和颂扬。这种力量和赞美将支撑我们的心灵,向着更蓬勃、更饱满、更崇高不断生长。(选自2012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陈贤妹、司占杰、信义兄弟、李英强等人身上,可以看到“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B.从司占杰故事中反思自己,在微博上为寻亲者焦急,为流浪儿揪心,标注着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C.市场经济时代,金钱与道德、物质与精神产生冲突,“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更值得肯定。D.文章列举

50、一些正面事例,意在强调这个面临道德困境的时代需要赞美和颂扬来自民间的正面力量。【解析】选C。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篇文章的真正写作目的就是要人们积极追求真善美,突破物质的表层追求,在精神方面让自己更完美。C项所谈论的内容出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其中有一句话:“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理性的经济人的假设也比想象中更有市场。”可见,作者对道德困境与“理性的经济人”都是持一种担忧的态度。而选项中却说“理性的经济人的现实选择更值得肯定”,这与文章的主旨相悖。(2)支持我们“心灵成长”的是怎样的人?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

51、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回答此题,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和文章脉络。“心灵成长”一词出现在第段,“他们给社会注入向上的力量,为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其中,“他们”就是前文所述的普通人。他们有怎样的品质呢?这在第段有体现。“他们绝不是社会的异类,而是永恒存在于人性中的向善、向上的力量。”“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最普通的人们也同样保持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最质朴的信仰,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结合以上进行总结。答案:保持着纯真良知、践行最质朴信仰的最普通的人。(3)“寻常的人生”有哪两个向度?文章提倡哪个向度?为什么?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名称

52、出现位置、语境意图一个向度未明显展现强调的是物质层面,反对的对象另一个向度第段,在提出这个概念之后,文章列举了陈贤妹、信义兄弟等正面的例子强调的是精神层面,支持的对象答案(要点):一个向度是物质、金钱的多少。另一个向度是精神、道德的高低。文章提倡的是“另一个向度”。因为,对物质、金钱的追求,文章只是表示可以理解,而对精神、道德的追求,则主张要“毫无保留”地赞美和颂扬。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

53、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

54、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读书必先识字”。你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

55、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1)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项,“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原文没有依据,“

56、空谈义理”是清儒对宋代儒学家的看法。B项,条件和结果颠倒。原文说的是“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D项,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从“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这句话可以看出“读书必先识字”的根本原因是恢复经的本原。(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D.只有纠正了“五经

57、”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个说法太绝对而且没有依据,原文只是说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3)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这一观点在原文第一段中间,前后各有一个理由。前面主要讲的是汉、晋唐、宋明、清代都有大批注释、传疏、义证,后面主要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历了流变。将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即可。答案:经

58、过了后人不断的注释、传疏、义证;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历了流变。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受噪声污染的环境中,户外的交通噪声、建筑工地噪声,办公室内的设备噪声、人员噪声,回家后家用电器的噪声、邻里噪声虽然很多时候这样的声环境只是“不友好”,并没有达到“震耳欲聋”的地步,但日积月累,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表现为心理的神经紧张、暴躁、精神不集中,生理的血压增高、心跳加速、听觉不灵,而且还会影响工作效率。传统的声学控制措施包括减小噪声源的声功率、在传声途径上设置障碍阻隔噪声和振动,增加建筑墙体的隔声性能、设置吸音装置等等。但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有别于一般的

59、噪声控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它的因素,可能采取的措施,尽量与其他生态技术(如自然通风)相协调。从声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建筑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以减小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这样的考虑可以使后续的许多工作得以简化。比如我们综合各国的环境标准和科研结果选定某生态建筑的声学指标为等效声压级45dB(A)以下,其中dB(A)是一种A网络计权的噪声分贝数,模拟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反应。如果是一幢乡村别墅,室外的背景噪声甚至可以低达40dB;但是如果这是一幢闹市区临街的办公建筑,室外的背景噪声高达6070分贝,就会给设计带来很多麻烦。比如,选择隔声性能良好的密闭窗户

60、可以隔绝室外噪声,但显然自然通风就无法实现,人们所处的综合环境仍然是不舒适的。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声屏障的种类很多,在选择时一定要兼顾功效()、美学()和经济()三个因素。生态建筑户外声屏障设计的要点往往在于和整体景观的协调及视觉通透性,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担心影响自然通风而选用镂空的围墙或单纯的绿化带隔音,实际上会达不到隔音效果。所以,如果建筑周围的背景噪声非常恶劣,我们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通风与隔声的协调,顾此失彼只会影响整体的环境效果。外窗的设置也很重要,可供选用的形式有单层玻璃窗、双层玻璃窗以及双层窗

61、。其中以双层窗的隔音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两层玻璃间的耦合效应,两层玻璃最好选择不同的厚度,玻璃间的空气间隙应大于6毫米。另外,通风隔声窗的概念近年得到了推广。它采用一种特殊的双层窗构造,之间设置了类似声陷阱的结构。显然,这样的结构必然同时产生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目前如何增加通风效率,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1)本文重点介绍了解决生态建筑声环境问题的两条途径,即_和_。【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和归纳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可从整体入手,提纲挈领把握文章各段内容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要善于抓中心句,首括句,纲举目张,文章内容即可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本文一共

62、有四段文字,第一段阐述存在的问题,第二至四段说明解决的途径与办法。从第二段开头可以看出“从声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建筑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以减小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选址”应是这段话的中心。第三段的中心句也在开头,“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这是一个假设复句,中心在后面,而中心词则是“自保护性能”。答案:选址提高自保护性能(2)结合文意,依次填入画横线句“在选择时一定要兼顾功效()、美学()和经济()三个因素”括号里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A.隔声性能与环境协调节约材料B.有利

63、环保与环境协调价格低廉C.隔声性能大方而舒适价格低廉D.有利环保大方而舒适节约材料【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句意理解的能力。从词语搭配的角度而言,“隔声性能”讲的是功效,“协调”属于美学范畴,“节约材料”讲的是经济问题。再结合文意,本段是谈如何通过“提高自保护性能”来减小噪声对环境影响的话题,因此,我们对声屏障的选择首先一点就是它的隔声性能,B、D两项的答案游离了文意重点,顾左右而言他,明显偏离轨道。而本段中“生态建筑户外声屏障设计的要点往往在于和整体景观的协调及视觉通透性”一句恰是与“美学与环境协调”一脉相承。本段的内容涉及的是“材质”的选择,因此C项中的“价格低廉”又与文意无关。因此正确选项

64、是A。(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所处的综合环境指的是综合考虑了隔声与通风等因素的环境,即生态建筑的声环境。B.生态建筑声环境控制与一般噪声控制不同,因而传统声学控制措施都不能用于生态建筑。C.从声环境的角度看,若室外背景噪声低达40dB,生态建筑就不需要设置户外声屏障。D.通风隔声窗容易导致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两大弊端,所以在技术方面还亟需改良。【解题指南】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2)根据命题要求或者题目暗示来从上下文语境中筛选或获得信息,找准与试题或选项对应的原句,将原文有关语句与选项对照,从中找到正确的信息

65、。(3)寻章摘句,认真辨别,查找“蛛丝马迹”,去芜存精,去伪存真。(4)注意命题中常常出现的偷换概念、以偏赅全、绝对化、扩大化等现象。【解析】选C。此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推断文意的能力。A项以偏赅全。“人们所处的综合环境”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包含各种各样的环境,“生态建筑的声环境”仅仅是“人们所处的综合环境”的一个小小方面,因此把两者等同显然是错误的。B.强加因果。结合第一段最后一句:“但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有别于一般的噪声控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它的因素,可能采取的措施,尽量与其他生态技术(如自然通风)相协调。”作者只是强调要考虑各种因素,没有说不能用于生态建筑。B项属于典型的强加因

66、果。D项偷换概念、张冠李戴。原文说的“这样的结构必然同时产生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通风窗的设计,最好是通风效率高而声音能衰减,而D项的“两大弊端”的表述明显是曲解了原文的意思,属于偷换概念。根据最后一句话可知“如何增加通风效率,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如何增加通风效率”属于改良范围,但“声衰减”取代了“提高计权隔声量”,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

67、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且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

68、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1)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

69、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解析】选B。A. 逻辑有误,原文第一句话说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规律而取得的成果,而该项把“生态文明”表述成了“规律”。C.“其目的”表述有误,生态文明的目的是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D.强加因果,“因此”前后内容并没有因果关系。(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

70、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B.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C.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D.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解题指南】解答此类选择题,应遵循以下步骤:首先通读所给选项,了解各选项的表述内容;然后从选文中找出各选项对应的语段或句子;最后逐一比对各选项与原文表述的差异,表述不一致的看看有没有理解错误,理解有误的就是需要选出的不正确的一项,如同样的话题,原文是“社会生活领域”而C项则错误地表述为“自然领域”。【解析】选C。“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错误,应是“在社会生活领域”。(

71、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A.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B.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C.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D.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解析】选A。原文并没有提到东方智慧在生态文明方面做得如何好,因而西方“需要引进东方智慧”的说法毫无依据。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最常见的现

72、象是通过温度、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色彩。比如,红、橙、黄,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引起温暖感,是一种暖色。蓝、青、紫,类似于碧空和寒水的颜色,常常引起寒冷感,是一种冷色。前者是进色,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后者是退色,给人向后方退让的感觉。色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色调让人感到远些。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最初,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忆和联想。也有人认为,当一个人说数字5是红色、数字6是绿色的时候,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形式。但是,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有研究者认为,这种

73、紊乱现象是由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或者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产生的现象,只不过一些人对此有意识。西班牙实验心理学研究员阿莉西亚卡列哈斯说:“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所有理论都认为,联觉现象是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的。”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科学家们认为,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这种互相联系可能存在于所有人的大脑中

74、,但只有联觉者的被激活。对于这种能力,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联觉现象。一些人用基因来解释这个问题。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中有一位亲属具备同样能力。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数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认为,联觉能力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许多专家指出,联觉现象的研究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打开了大门。

75、一些针对联觉现象的研究提出,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种子。(1)下列关于“联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紊乱现象,它是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和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B.联觉现象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C.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D.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

76、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解析】选D。本题考查信息筛选的能力。解答时应联系相关信息区域。A项,根据第2段“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排除A项。B项,原文是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这表明,这种观点只是一种推测,并不肯定。据此排除B项。C项,原文是说“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而不是“已经”证实。据此排除C项。(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联觉作为一种感官混合现象可以表现为:声音能够“看”到,色彩能够“触摸”到,形状能够“嗅”到,等等。B.颜色感觉极易产生联觉,色调的浓淡往往使人产生远近之感。“近山浓抹,远树轻描”的画法,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效应。C.联觉现象只在一部

77、分人中出现。研究结果显示,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D.联觉现象的研究对于探索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具有积极意义。【解析】选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说“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中有一位亲属具备同样能力”,是42%的“联觉者”,而不是“联觉者的同辈亲属”。(3)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B.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牛汉悼念一棵枫树)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D.恨君却似江

78、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解析】选D。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分析综合能力。与其他三项相比,D项中的“月”只是意象,没有运用通感修辞,所以不含联觉现象。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

79、,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

80、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甚至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

81、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

82、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1)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它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是可以预料的。B.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

83、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解析】选A。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是说“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而不是说“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

84、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只有聪明的读者才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因为其意可由读者读出。同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D.中国艺术的理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解析】选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推论结果“才能读出更多新意”错。作者并不是说“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而强调的是“富于暗示”的语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

85、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固然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理想,但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中国哲学自身的认知特点决定的。B.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体现了中国哲学对言意关系的独特认识,那就是认为语言难以直接、完全地呈现思想。C.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是难以还原的,因为读者所发现的思想包含他自己的体会。D.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解题指南】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憎恶,带有鲜明的个人主观色彩。其表述因文体而有差异。有的直接说出,有的则分散在字里行间,

86、若隐若现。在具体的分析概括时,首先要抓住文体特点,其次,要抓住一些标志性词句,如“认为”“觉得”和一些主旨句等。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思想、主题。具体做法是:统观全文,筛选出能直接体现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句子;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文章后三段分别阐述了“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以及论语老子这些哲学著作都是基于语言有暗示这一功能才多用名言隽语,而不是一味求简短等内容,所以中国哲学家并没有对语言作用予以排斥,也没有表达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的观点。【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文中是说“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选项中“无法靠”违反原意。另外,文中并没有说中国哲学家对语言作用的排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