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能力提升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答卷投影规范审答下图为“我国一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规范审题(1)由信息1知,煤泥、混煤、煤矸石可用于发电,煤粉灰可制作建筑材料。(2)由信息2看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规范答题批阅1:第(1)题,工业生产知识匮乏,不知粉煤灰用于建材制造。批阅2:第(2)题,要点遗漏,缺失“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答案(1)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2)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温馨提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的优势、意义类问题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做答: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
2、济效益;第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第三、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环境。题组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2006江苏地理)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它是决定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题组二主要环境问题 (2011广东地理)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
3、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题组三可持续发展内涵与原则3(2010浙江文综)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收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下图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
4、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地区发展支持系统东部地区1212中部地区1133西部地区1102注:1995年全国为100.0(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题组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4(2010广东文综)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
5、出口示意图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1)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分之一(填整数),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总体呈趋势。(2)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O2排放?规律解读1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考查环境问题的分布、表现及危害,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等。2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示意图、坐标图和表格等形式作为载体呈现相关信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为近年来的高频考点,今后仍将是考查的重点。3从考查能力上看:注重图表资料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
6、的理解、迁移运用能力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相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向预测1提供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相关数据、图表等材料考查获取解读信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揭示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2以具体区域为平台呈现某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联系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和防治对策,意在考查对人类活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及个人所具备的可持续发展素养。3通过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案例分析,考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相应对策;关注现实,取材热点考查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新发展,如低碳经济、生态功能区规划等。答案真题
7、精选1(1)土地农业文明(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3)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2(1)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2)措施: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3(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
8、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结构: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4(1)三上升(2)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