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388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备课参考.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3黄山记参考资料第一板块1整体感知黄山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徐迟用大手笔描写黄山雄放瑰奇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本文语言优美,构思谋篇独具匠心,体现了游记散文的又一特色:大手笔绘景,突出景物特点。文章巧妙地借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工起笔,暗写黄山“险”、“奇”二特色,总领全文;二、三部分,承“险”字展开,第四部分,缘“奇”着墨;最后,以“这是何等的公园! 这是何等的人间! ”两句感叹作结,照应篇首大自然“封了山”,隔绝了人间与胜境,暗含“换了人间”之意,激情奔放,响震不绝,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文章形散神聚,大开大合。记叙顺序井然。既有宏观顺序:如

2、文章一、二部分,混沌初开宇宙形成人类出现(从史前时期直至元明清)。也有微观顺序:如文章三、四部分,早晨出发登山登上天都峰黄山顶上过夜第二天凌晨观日出白天见摄身光奇景。文中多用节奏明快的短句与排偶句式。2.学法指导游记是记叙游览见闻和感受的散文。风景游记要交代游踪,描写风景,抒发观感。游踪是欣赏者观察景物的方式和过程,一般有定点换景和移步换景两种。写景要注意抓住景物特征;抒发观感要做到情由景生,情景交融。阅读时,要先理清文章思路与层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情感;再揣摩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欣赏文章的巧妙构思;最后重点阅读第四部分感悟黄山之美,鉴赏作者写景状物之法,看作者如何抓住黄山雄奇的景

3、物特征,运用定点换景和移步换景之法,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与多变的句式描绘景物的写作手法。第二板块1.文题解读黄山,古称黟(y)山,唐朝改名黄山,在今安徽省歙县、太平、休宁、黟县之间,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历代文人学者多来此游览。记是一种普通的文学体裁,主要运用散文笔法,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本文以优美的自然风景为载体,向读者详细地介绍了黄山的自然景物,同时又对社会主义的优越给以热情的歌颂。2.走近作者徐迟(19141996),浙江省吴兴人。现代诗人、报告文学作家。1933年开始写诗。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二十岁的人。1960年调湖北文联专

4、业创作,创作了大量的诗、散文和特写。粉碎“四人帮”以后,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报告文学。描写科学家生活的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等,受到广泛好评。曾获198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3.背景纵览黄山,古称黟(y)山,唐朝改名黄山(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山修身炼丹,黄山因此得名),在今安徽省歙县、太平、休宁、黟县之间,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刚毅挺拔;烟云翻飞缥缈,波澜起伏,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臭,可饮可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它兼具“泰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

5、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凉”,无怪明代徐弘祖赞誉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历代文人学者多来此游览。 4.课文详解黄山记 ( 徐迟 )一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总领全段它煞费心机(形容费尽心思。煞:极,很。),创造世界。作者运用比拟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是怎样安排黄山的。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风景优美的地方)。它选中皖南

6、山区。它是大手笔(指有名的作家或其作品。),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褐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的完美。),鼎足而立,撑起青天。这一段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成因、范围,着重介绍黄山七十二峰的高风峻骨,以示其“险”。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忽来忽去。倏,极快地)的云,扑朔迷离(原指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

7、易看清底细。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qin ln,吝啬;小气。)地赐予几千种植物,它处处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山杜鹃。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荒山云谷寺旁的一株古树,树龄约500年。据说一树长两种枝叶,所以叫“异萝松”。)天下罕见写各种各样的奇松。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一道温泉,能

8、治百病。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稀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肉芝。作为最高的奖赏,它格外赏赐了只属于幸福的少数人的,是极罕见的摄身光。这种光最神奇不过,它有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见人形。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这一段介绍黄山的云海、草木鸟兽、泉流及摄身光等几种景物,以见其“奇”。这样,大自然布置完毕,显然满意了,因此它在自己的这件艺术品上,最后三下两下,将那些可以让人从人间通入胜境去的通道全部切断,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它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这一段写黄山处处悬崖绝壁,再次强调黄山胜境的突出特点“险”。第一部分:写

9、崇高卓越的大自然,创造安排了黄山胜境。文意总起。二鸿蒙(指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以后多少年,只有于善于攀援的金丝猴来游。以后又多少年,才有人来到这里。第一个来者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一来到,黄山命了名。他和浮丘公、容成子(道教兴起前后传说中的神仙。)上山采药。传说他在三大主峰之一,海拔1840米的光明顶之旁的炼丹峰上,飞升了。引用神话传说,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这一段写史前期,除了金丝猴之外,只有神话传说中的黄帝、浮丘公、容成子等仙人攀上过黄山的光明顶。又几千年,无人攀登这不可攀登的黄山。直到盛唐开元天宝年间,才有个诗人来到。即使在猿猴愁攀登的地方,这位诗人

10、也不愁。在他足下,险阻山道阻不住他。他是李白。他逸兴(超逸豪放的意兴。)横飞,登上了海拔1860米的莲花峰,黄山最高峰的绝顶。有诗为证:“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鹤峰旧居中的诗句。菡萏,荷花的别名。)李白在想像中看见,浮丘公引来了王子乔(神话人物。其事出自列仙传。),“吹笙舞松风”(李白至陵阳山登天柱石洲韩侍御见招隐黄山中的诗句。)。他还想“乘桥蹑彩虹”,又想“遗形入无穷”,可见他游兴之浓。这里引用李白诗句既表现了黄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这一段写盛唐时期李白登上莲花峰,且有诗为证。又数百年,宋代有一位吴龙翰,“上丹崖万仞之巅,

11、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吴龙翰古梅遗稿黄山纪游中的文句。)。看来那时候只能这样,白天登山,当天回不去。得在山顶露宿,也是一种享乐。这一段写宋代吴龙翰攀登莲花峰。可是这以后,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能登上莲花峰顶。汪瓘(明代医学家。安徽歙县人。)以“从者七人,二僧与俱”,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登山队,“一仆前持斧斤,剪伐丛莽,一仆鸣金继之,二三人肩糗(qi,炒米或炒面之类的干粮。)执剑戟以随。”他们只到了半山寺,狼狈不堪,临峰翘望,败兴而归。只有少数人到达了光明顶。登莲花峰顶的更少了。而三大主峰之中的天都峰,海拔只有1810米,却最险峻,从来没有人上去过。那时有一批诗人,结盟

12、于天都峰下,称天都社。诗倒是写了不少,可登了上去的,没有一个。这一段写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登上莲花顶。着重记述了汪灌登山的经过。登天都,有记载的,仅后来的普门法师、云水僧、李匡台、方夜和徐霞客。这一段写登上天都峰的,有记载的仅有普门法师等五人。第二部分:回顾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三白露之晨,我们从温泉宾馆出发。经人字瀑,看到了从前的人登山之途,五百级罗汉级。这是在两大瀑布奔泻而下的光滑的峭壁上琢凿出来的石级,没有扶手,仅可托足,果然惊险。但我们现在并不需要从这儿登山。另外有比较平缓的、相当宽阔的石级从瀑布旁侧的山林间一路往上铺砌。我们甚至还经过了一段公路,只是它还没有修成

13、。一路总有石级。装在险峻地方的铁栏杆很结实;漆红了,更美观。林业学校在名贵树木上悬挂小牌子,写着树名和它们的拉丁学名,像公园里那样的。这一段写作者从温泉宾馆出发,经人字瀑登山途中所见。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雄峻难以攀登。这时山路渐渐的陡峭,我们快到达那人间与胜境的最后边界线了。这一段写从立马亭到半山寺途中所见。然而,现在这边界线的道路全是石级铺砌的了,相当宽阔,直到天都峰趾。仰头看吧!天都峰,果然像过去的旅行家所描写的“卓绝云际”。他们来到这里时,莫不“心甚欲往”。可是“客怨,仆泣”,他们都被劝阻了。“不可上,乃止”,他们没上去。方夜在他的小游记中写道:“天都险莫能

14、上。自普门师蹑其顶,继之者惟云水僧一十八人集月夜登之,归而几堕崖者已四。又次为李匡台,登而其仆亦堕险几毙。自后遂无至者。近踵其险而至者,惟余侣耳。”引述小游记说明天都之险。这一段写仰望险峻的天都峰。那时上天都确实险。但现今我们面前,已有了上天都的云梯。一条鸟道(形容险峻狭窄的山路,意思是只有飞鸟可度。),像绳梯从上空落下来。它似乎是无穷尽的石级,等我们去攀登。它陡则陡矣,累亦累人,却并不可怕。石级是不为不宽阔的,两旁还有石栏,中间挂铁索,保护你。我们直上,直上,直上,不久后便已到了最险处的鲫鱼背。对比手法,把前人攀缘险峰的石级与现在有铁栏杆的宽阔的石级作对比;以古代旅行家的心情、遭遇与我们“直

15、上,直上,直上”“却无可战栗”作对比。这一段写直上鲫鱼背。用三个“直上,直上,直上”反复,表现了勇往向上的气概。那是一条石梁,两旁削壁千仞。石梁狭仄,中间断却。方夜到此,“稍栗”。我们却无可战栗,因为鲫鱼背上也有石栏和铁索在卫护我们。这也化险为夷了。这一段写鲫鱼背上所见所感。如是,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今天已不再是艰险的,不再是不可能去的地方了。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这一段写登上天都峰顶所见景色。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

16、。感谢那些黄山石工,峭壁见他们就退让了,险处见他们就回避了。他们征服了黄山。断崖之间架上桥梁,正可以观泉赏瀑。险绝处的红漆栏杆,本身便是可羡的风景。这一段抒发作者的感慨。这是文章点题的句子。胜境已成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看呵,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看呵,这是何等的公园!这一段写黄山胜境壮丽的景色。抒发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第三部分:记作者一行攀登天都峰的经过。四只见云气氤氲(yn yn 形容烟或气很盛。)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西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如此之飘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

17、瞬息万变(形容变化快而多。瞬:眨眼,息:呼吸;瞬息:一眨眼一呼吸之 间,比喻时间短促。)。一忽儿阳光普照;一忽儿雨脚奔驰,却永有云雾,飘去浮来;整个的公园,藏在其中。用“氤氲”“飞升”“漂拂”“弥漫”“一忽儿”等词写尽云海奇观。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它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帝王的车盖。);它们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地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写黄山松,

18、多用比喻拟人手法。而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这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则忽隐忽现。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千分之一秒还不到,它们全部散去了。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藏语音译词,藏族人用以表示敬意或者祝贺之类的白色的薄绢。这里用来比喻洁白轻飘的云气。);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阳光一照,丹崖贴金。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即钱塘江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波涛平静了,月色耀眼。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黄道十二星座之一。)的全身,如飞龙一

19、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写云海。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等人骑乘,便可起飞。而当我在静静的群峰间,暗蓝的宾馆里,突然睡醒,轻轻起来,看到峰峦还只有明暗阴阳之分时,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露出第一道光芒。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一刹间火球腾空;凝眸(凝目,目光集中于一处。)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万松林无比绚丽;云谷寺豪光四射。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焰火正飞舞,那喑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笙管齐鸣,山

20、呼谷应。写日出。运用比喻,从光与色入手极写黄山日出的绚丽、变换多彩,以示其奇。风急了。西海门前,雪浪滔滔。而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码头上装卸着一包包柔软的货物。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准可以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我穿过密林小径,奔上左数峰,上有平台,可以观海。但见浩瀚一片,了无边际,海上蓬莱,尤为诡奇。写云海。我又穿过更密的林子,翻过更奇的山峰,蛇行经过更险的悬崖,踏进更深的波浪。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游兴更浓了,我又踏上云层,到那黄山图上没有标志,在任何一篇游记之中无人提及,根本没有石级,没有小径,没有航线,没有方向的云中。仅在岩缝间,松根中,

21、雪浪褶皱里,载沉载浮(又沉又浮。载: 又。),我到海外去了。浓云四集,八方茫茫。忽见一位药农,告诉我,这里名叫海外五峰。他给我看黄山的最高荣誉,一枝灵芝草,头尾花茎俱全,色泽鲜红如珊瑚。写大自然对黄山的“赏赐”,列举了云、松、灵芝、肉芝和摄身光等,这是黄山所特有的,因而就突出了黄山风景的奇。他给我指点了道路。自己缘着绳子下到数十丈深谷去了。他在飞腾,在荡秋千。黄山是属于他的,属于这样的药农的。点题之笔。我又不知穿过了几层云,盘过几重岭,发现我在炼丹峰上,光明顶前。大雨将至,我刚好躲进气象站里。黄山也属于他们,这几个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再次点题。他们邀我进入他们的研究室。倾盆大雨倒下来了。这时气象

22、工作者祝贺我,因为将看到最好的景色了。那时我喘息甫(f刚刚)定,他们却催促我上观察台去。果然,雨过天又青。天都突兀而立,如古代将军。绯红的莲花峰迎着阳光,舒展了一瓣瓣含水的花瓣。轻盈的云海隙处,看得见山下晶晶的水珠。休宁的白岳山(在安徽休宁,风景秀丽,为游览胜地。),青阳的九华山(在安徽青阳,为游览、避暑胜地。),临安的天目山(在浙江临安西部,盛产竹子、木材。),九江的匡庐山(庐山的别名,在江西九江,为游览、避暑胜地。)。远处如白练一条浮着的,正是长江。这时彩虹一道,挂上了天空。七彩鲜艳,银海衬底。妙极!妙极了!彩虹并不远,它近在目前,就在观察台边。不过十步之外,虹脚升起,跨天都,直上青空,至

23、极远处。仿佛可以从这长虹之脚,拾级而登(逐步登阶。拾sh,轻步而上。),临虹款步(到彩虹上面慢慢走动。),俯览江山。写雨后彩虹。而云海之间,忽生宝光。松影之阴,琉璃一片,闪闪在垂虹下,离我只二十步,探手可得。它光彩异常,它中间晶莹,它的比彩虹更富丽的镜圈内有面镜子。摄身光!摄身光!写摄身光。这一段写在黄山之巅见到的云海、松树、日出、摄身光等奇观。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这一段直抒胸臆,再次抒发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第四部分:写在黄山之巅见到的云海、松树、日出、摄身光等奇观。这一部分写四种景观,以云海奇观为主。写松树,是在云海中“溶出溶入”的松树,是身着雾的“薄纱轻绸”的松树;写日出

24、,正因为有“彩霞掩映”,那光与彩才有“千变万化”,蔚为壮观;而所谓“摄身光”,则是雨过天晴时,阳光经云雾折射形成的自然奇观。作者为黄山瑰奇的景物所吸引,所陶醉,简直飘然欲仙,仿佛“载沉载浮”,要到“海外去了”。6.写作特色1.取材广泛独到,别出心裁作者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选取材料。自然景观、古人登山历史、神话传说、前人诗文倾诸笔端;黄山的形成、地理构造、天文气象、作者的联想一并入文,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多层次、多侧面地表现黄山,反映了深刻的社会主题。2.构思不落窠臼,谋篇匠心独运作者不像一般作家那样,先从登山写起,重在写登山之所见所感,而是气势磅礴,居高临下把黄山放置于宇宙

25、形成发展的极其辽远广阔的背景之上,从大自然如何安排一处胜景起笔,继而追溯人类登山简史,而后才写自己登山所见。3.采用节奏明快的短句和类似骈体文的排偶句式,以加强文章奔腾豪放的气势本文多数的单句或分句,都极其简短,即使是一些比较复杂的长句子,作者也设法顺应句子的结构,将它们逗开成几段,以加强语势节奏。比如第一段:“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文章不少段落,采用类似骈体文的排偶句式。例如第二段:“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7.主旨探究

26、本文是一篇独出心裁的游记文章,文章叙写了黄山雄放瑰奇的景色,赞叹大自然的崇高卓越,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赞美这能使“绝处已经逢生”,能让“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的伟大时代,激发起人们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有人认为,黄山记写作时的1962年,正是新中国建立之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时人们的生活是很痛苦的,黄山记没有反映当时的苦难,反而歌颂人们的幸福与时代的自豪感,是给人以精神的麻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8.练习解析一、给课文各部分加上恰当的小标题。说说作者是按什么思路来写黄山的,着重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 解析:(一)胜景自然成;(二)古人登山史;(三)攀登天

27、都峰;(四)峰顶赏奇观。第一部分想象大自然是怎样创造形成黄山这处胜境的,实质上介绍了黄山景物的特色:云海、奇松、温泉、飞瀑,写出黄山“奇、险”的特点,给第二部分埋下伏笔,也给三、四部分作铺垫。它是全文的总起。第二部分分三阶段(史前,唐宋,明清以后)写黄山的登山史,呼应第一部分黄山的“险”,为后文写今天黄山化险为夷作反衬,表明时代不同,风景区已能为全民所享用。第三部分着重按游踪写登天都峰的过程,与第二部分对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点明题旨:“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第四部分写在黄山之巅所见黄山的四大景观:云海、苍松、日出、摄身光,和第一部分的“奇”紧扣。这四部分联系是很紧密的,全文采用总

28、分结构的组织形式。本文着重突出了黄山的“险、奇”的特点。二、课文中有多处抒情议论。请你找出一两处,说说其含义和作用。解析:1.“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点明文章主旨,赞美这能使“绝处已经逢生”,能让“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的伟大时代,激起人们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2.“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作者前文挥洒自如,色彩浓烈,对黄山的神姿仙态进行描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里水到渠成,赞美之情溢于肺腑,喷薄而出。)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总领文章第一部分,赞颂大

29、自然的崇高伟大。)胜境已成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看呵,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看呵,这是何等的公园!(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大自然的杰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更伟大。)如是,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今天已不再是艰险的,不再是不可能去的地方了。(通过今昔对比,盛赞当今的时代与社会,也表现了人对自然的认识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而变化。)这些抒情和议论,更加突出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一主旨。它暗示读者,尽管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但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

30、程度的提高,大自然最终成为人类欣赏的美的对象,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关系。三、请你收集几篇写黄山的散文佳作,与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说说黄山之美有什么独特之处,并指出每篇文章独到的成功之处。解析:该题目意在引导学生在课外扩展阅读范围,通过查找、阅读描写黄山的散文佳作,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通过同类题材不同写法的文章的比较,加深对同类文章的理解,也掌握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法。例如:可将黄山记叶圣陶黄山三天作比较。同:对象都是名山,都有独出心裁的构思。异:前者大气磅礴,蕴蓄着深刻的思考;后者情趣盎然,饱含生活的气息。第三板块1.人生启迪“如是,古人不可

31、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今天已不再是艰险的,不再是不可能去的地方了。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感谢那些黄山石工,峭壁见他们就退让了,险处见他们就回避了。他们征服了黄山。断崖之间架上桥梁,正可以观泉赏瀑。险绝处的红漆栏杆,本身便是可羡的风景。胜境已成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看呵,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看呵,这是何等的公园!”在今天,我们登黄山,所见之景也是奇险

32、的,但是,人工胜神工,黄山人已经开凿了登山石阶架设了护栏护索,化险为夷,特别是空中索道更减少了登山的困难,打通了人间通向胜境的通天之路!胜境属于人民!这难道不是对社会主义伟大时代的赞颂?如何在生活和自然的世界里保持蓬勃的朝气和创造力,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确实很值得我们深思。2.他山之石(拓宽视野)黄山三天(节选)叶圣陶我游黄山只有三天,真用得上“窥豹一斑”那个成语。可是我还是要写这篇简略的游记,目的在劝人家去游。有心研究植物的可以去。研究地质矿石的也可以去。以下就前一节提到的分别记一点儿。九龙瀑曲折而下,共九截,第二截最长。形式很有致,可惜瘦些。山泉大的时候,应该更可观。附带说一说人字瀑。人字

33、瀑在温泉旅馆那儿。高处山泉流到大石壁的顶部,分为左右两道,沿着石壁的边缘泻下,约略像个人字。也嫌瘦,瘦了就减少了瀑布的意味。云谷寺没有寺了,只留寺基。台阶前有一棵异萝松,说是树上长着两种同不形状的叶子。我们仔细察看,只见一枝上长着长圆形的小叶子,跟绝大部分的叶子不同。就绝大部分的叶子形状和翠绿色看来,那该是柏树,不知道为什么叫它松。年纪总有几百岁了。我们就在前边说的几处地方看“云海”。望出去全是云。大体上可以说铺平,可是分别开来看,这边荡漾着又细又缓的波纹,那边却涌起汹涌澎湃的浪头,千姿万态,尽够你作种种想象。所有的山全没在云底下,只有几座高峰露顶,作暗绿色,暗到几乎黑,那自然可以想象作海上的

34、小岛。在光明顶看天都峰和莲花峰,因为是平视,看得最清楚。就岩石的纹理看,用中国画的术语就是就岩石的皴法看,这两个峰显然不同。天都峰几乎全部是垂直线条,所有线条排得相当密,引起我们一种高耸挺拔的感觉。莲花峰的岩石大略成莲花瓣的形状,一瓣瓣堆叠得相当整齐,就整个峰看,我们想象到一朵初开的莲花。莲花峰这个名称不知道是谁给取的,居然形容得那么切当。我们也没上莲花峰,听说登莲花峰顶要穿过几洞,像穿过藕孔似的。山峰既然比做莲花,山洞自然联想到藕孔了。对比阅读,是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方法。把下面一篇文章黄山三天和自读课文黄山记作对比阅读。这两篇文章都是描写黄山的,都出自当代著名作家之手。阅读时要好

35、好体味两篇文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各有什么特色和长处。3.自主完善与解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煞费心机(sh) 瞬息万变(shn) 悭吝(qin)B.自出机杼(zh) 前拥后簇(c) 菡萏(hn dn)C.绮丽多采(q) 倏来倏去(sh) 凝眸(mu)D.扑朔迷离(shu) 喘息甫定(f) 虔诚(qin)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氤氲(形容烟或云气很盛) 化险为夷(平安)B.鼎足而立(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三足两耳) 喘息甫定(刚刚)C.临虹款步(慢慢地走) 虔诚(恭敬有诚意)D.美不胜收(优美的)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3.下面句子的标点正确的一

36、项是A.可是客怨仆,泣,他们都被劝阻了,不可上乃止,他们没上去。B.可是客怨,仆泣,他们都被劝阻了。不可上乃止,他们没上去。C.可是“客怨仆,泣”,他们都被劝阻了,“不可上,乃止”,他们没上去。D.可是“客怨,仆泣”,他们都被劝阻了。“不可上,乃止”,他们没上去。4.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远处如白练一条浮着的,正是长江。B.绯红的莲花峰迎着阳光,舒展了一瓣瓣含水的花瓣。C.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D.一条鸟道,像绳梯从上空落下来。5.下面的句子中,衔接最好的一句是云梯陡则陡矣,累亦累人,却并不可怕。石级_。A.两旁还有石栏,中间挂铁索,保护你,是不为不宽阔的B.是不为不宽阔的

37、,中间挂铁索,两旁还有石栏,保护你C.中间挂铁索,是不为不宽阔的,两旁还有石栏,保护你D.是不为不宽阔的,两旁还有石栏,中间挂铁索,保护你6.黄山记是一篇写景记游的优秀散文。作者取材广泛独到,别出心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选取材料;景物描写注意突出景物特点,写得有声有色,虚实相生,酣畅淋漓。请你试着描写一道令你着迷的风景。不少于400字。解析与答案:1.解析:“虔诚”的“虔”应读“qin”。答案:D2.解析:“胜”应为“承担或承受”。答案:D3.解析:要理清句意,明确哪是引用的内容,引用的内容在句中起什么作用。答案:D4.解析:A、C、D三项有喻词“如”或“像”,是明喻;B项没有喻词,是暗喻。答案:B5.解析:从整体到局部,从两旁到中间,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答案:D6.提示:选取一处风景仔细观察,把握景物特征,并了解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传说、诗文题记、文物古迹等内容,仔细思考有什么感悟,可以用定点换景和移步换景的手法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