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386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复习板块2 专题2 精练提分2 古代诗歌阅读 分析形象要到位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精练提分2分析形象要到位ZHEN TI KAI LU DIAN MI JIN真题开路点迷津1(2020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苦 笋陆 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_【解析】本题考查结合诗歌手法,概括诗歌形象特点的能力。首先,题干要求分析概括苦笋与魏征二者的相似之处。诗人先写见到一对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

2、,不禁眼前一亮;进而三、四两句直接描写苦笋,并将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俱来的。“耿介”指正直不阿,廉洁自持;“苦节”指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肯定赞美苦笋品性后,诗人自然由此联想到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魏征,“我见魏征殊媚妩”一句是写唐太宗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所以,从本身外部特征来看,苦笋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进谏,而其言行有时着实令人难以接受。从内在气质来看,诗人赞美苦笋气节便是唐太宗赞魏征“媚妩”,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均是受人赏识之

3、处。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分点概括二者相似之处即可。【答案】(示例)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2(2019 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 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

4、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看是鉴赏景象、物象还是人物形象。本题是鉴赏景物,要找出用到的意象,想象整个画面,概括出意境特点。本题问“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山色远寂寞”描绘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笼罩着夕阳的余晖,给人寂寞空旷之感;“江光夕滋漫”写满溢的江水在夕阳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整个画面境界阔大壮美,而又给人寂寥孤独之感。【答案】(示例)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GAO XIAO TU PO QIANG J

5、I FA高效突破强技法古诗鉴赏分析形象题题型特点考查内容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考查题型主观简答题,6分。考查角度 人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包括画面、意象和意境)鉴赏、事物形象鉴赏。其中考查最多的是景物形象,其次是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题型一分析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一直是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的热点,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一类是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涉及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人物形象心理状态的分析、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人物形象描写手法的概括和分析等。一、古诗鉴赏常见艺术形象举例形象举例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6、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之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

7、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二、古诗鉴赏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常见形象性格特征主要意象代表游子孤独寂寞、思亲念旧,羁旅愁思、漂泊无

8、依枯藤老树、古道西风、高楼远山、天涯芳草、江水行舟、飞鸟夕阳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渡汉江(宋之问)、除夜作(高适)贬官忧国伤时、哀叹民生,怀才不遇、自伤身世,前途迷茫、人生失意,思念故友、惜别牵挂等衰草枯杨、云雨远山、琴瑟知音、高山流水、黍离铜驼、明镜青丝秋词(刘禹锡)、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征夫将士矢志报国、建功立业;厌恶战争、思乡念亲楼兰柳营、烽火亭障、狼烟关山、冷月笛声、摐金伐鼓、旌旆碣石从军行(杨炯)、燕歌行(高适)隐士自隐:厌恶官场、孤傲清高,远离尘嚣、寄情山水,旷达悠闲、超然物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等。被迫而隐:孤独失意、报国无门,年华易逝、壮志难酬青松明月、清泉山石、竹林

9、小径、空谷幽兰、山水垂钓、渔子晚歌、柴门炊烟、小桥流水山居秋暝(王维)、题灞西骆隐士(许浑)、怀南岳隐士(孟郊)、寻隐者不遇(贾岛)寒士忧国伤时、悲天悯人,幽愤身世、怀才不遇,不满官场、清高自守寒水孤舟、浦树远山、落木长江、浊酒淡食登岳阳楼(杜甫)三、古诗鉴赏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语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四、古诗鉴赏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方法找到诗人描绘形象的

10、有关诗句明确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古诗鉴赏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步骤【满分攻略】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抒情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分析)。3请简要概括(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审题要点定向题干中有“形象”字样,其包含诗人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概括或分析的是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答题步骤图解 答题模板样式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步骤1)诗歌中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2)诗人通过塑造,抒发(表现)了诗人(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情操等)。(步骤3)【典题试做】(2020 高

11、考语文临考冲刺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古剑篇郭 震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注】昆吾:传说中的山名。相传山有积石,冶炼成铁,铸出宝剑光如水精,削玉如泥。“零落”句:晋书张华传载,华见天上有紫气,使雷焕察释。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华使焕寻剑,焕掘丰城县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全诗句句写剑,

12、实则以剑喻人,请赏析诗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_【状元支招】这是一道考查人物形象的题目,首先概括特征,然后用诗歌中的人物的言行等作解释,注意根据宝剑的“出自名山、良工铸造”“优雅的形质”“君子所佩、助英雄行侠”“遭弃、尘埋”“虽被尘埋、依然剑气冲天”的特点,概括其经历、风采、遭遇和品格。【答案】(示例)经受磨砺,素质优异:以出自名山、良工铸造,比喻自己历经磨砺,具备优良素质。风采卓越,品格优良:以优雅的形质,比喻自己风华正茂,以为君子所佩、助英雄行侠,显示自己侠义的品格。遭逢不幸,怀才不遇:以宝剑遭弃、尘埋,比喻自己不为所用的不幸遭遇。怀抱理想,自信坚定:以宝剑虽被尘埋、依然剑气冲天,比喻自己的坚

13、定和自信。对点训练2(2020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韩将军还边李 益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雨雪移军远,旌旗上垄迟。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注】戎寄:指所交托的军务。孙武认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你认为诗人笔下的韩将军具备“将者”的哪几个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答:(示例)“独将轻骑出”可以看出将者之勇,勇敢坚毅,胆识过人。“暗与伏兵期”可以看出将者之智,心思缜密,谋略出众。_“圣心戎寄重”可以看出将者之信,深受信任,忠心报国。【解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独将轻骑出,暗与伏兵期”运用李广的典故,刻画韩将军的形象。为了迷

14、惑敌人,他亲自率领少量骑兵出行,却在暗处设伏,将敌人引入包围圈,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役的胜利。作者在这里是赞扬韩将军有李广一样的勇气和胆识,更有李广一样的智谋。符合题干中的“勇”和“智”。“圣心戎寄重,未许让恩私”,皇上十分倚重韩将军,将整个军队以及国家安危都托付于他,可见对他的信任。符合题干中的“信”。题型二分析景物形象古代诗歌景物形象考查要求:意象,把握意象的特征加以概括,分析景物形象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景物形象的意义(画面氛围、意境)。意境,主要考查考生对意境特点的概括、意境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分析、营造意境运用的艺术手法的分析等。一、古诗鉴赏部分特定意象的特点含义(1)送别类特定意象杨柳表惜

15、别怀远等情思。长亭表依依惜别之情。南浦表凄凄别离。酒有解愁绪含祝福之意。(2)思乡类意象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的伤感。双鲤代指书信。(3)爱情类意象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莲借以表达爱情。连理枝、比翼鸟喻夫妻恩爱。(4)愁苦类意象芭蕉是孤独忧愁的象征。流水象征绵绵的愁思。猿鸣表悲伤的感情。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斜阳传达凄凉沉郁之情。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5)抒怀类意象菊花象征清高。梅花象征不屈。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人格。竹象征气节。冰雪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6)战争类意象投笔表建功立业之豪情。长城指守边的将士。楼兰代指边境之敌。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请缨喻杀敌报国。羌笛喻凄切

16、怆然。(7)闲适类意象五柳隐者的代称。东篱表辞官归隐或闲雅的情致。三径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二、古诗鉴赏意象的作用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2塑造环境或提供人物活动的背景。3抒发诗人感情。4贯穿始终,为全诗线索。5衬托人物性格或品质。(多为咏物诗)三、古诗鉴赏景物形象3要1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果题干要求概括景物特点或者只问写了哪些景象,则只需要提炼出景物并简要概括出特点即可;如果题干明确要求结合诗句分析,就需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描述或者分析,拟写的答案要包含景物、景物特征、所用手法技巧、景物的表达效果,有时还要提及表达的情感等。2要掌握古诗景物描写的角度(1)时空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2)感

17、官嗅觉、触觉、听觉、味觉、视觉等。(3)动静动态、静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4)虚实虚写、实写、虚实相生、化虚为实。(5)色彩色彩鲜明、色彩斑斓、色彩暗淡。(6)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7)其他点面结合、声色结合、白描、细节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正侧结合、侧面烘托、渲染等。3要掌握古诗鉴赏常见意境特点意境特点举例雄浑壮丽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阔苍茫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苍凉悲壮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闲适恬淡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幽明净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丽清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东边日出西

18、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萧疏凄寂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安谧美好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高远深邃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淡雅幽远秦观浣溪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清冷幽静王维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古诗鉴赏分析景物(意境)答题步骤【满分攻略】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审题要点定向1题干中有“意境”字样。2题干有两问时,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画面”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情感”的。相关答题术语类型术语动活泼、热烈、喧闹、繁华静恬静、幽静、宁静、静谧、

19、恬淡、幽远悲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壮壮阔、壮丽、空旷、高远、清远、雄浑美优美、明丽、清新、自然、质朴答题步骤图解 答题模板样式这首诗(词)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图画,(步骤1)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步骤2)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步骤3)【典题试做】(2020 上海市青浦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鹊踏枝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_【状元支招】这首词的开头三句是在写景。千万片梅花似

20、雪一般,随风飘飞,这景象是很美的。但是“犹自多情”一句,使这种景象生出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使梅花这一形象变得“多情缱绻”。和后文所抒发的闺怨之情相联系,飞落的梅花与空候的女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十分哀怨,美好与欢愉转瞬即逝。回答用意时,要深入思考“多情”的含义,由梅及人,综合全词进行分析。【答案】(示例)(1)景象:词的前三句写千万片梅花凋谢时流连、“多情”、随风飘飞的景象。(2)用意:作者移情于梅,赋予梅花多情缱绻的性格;描绘了缤纷而悲凉的意象,营造了凄美深情的氛围;为后文抒发怨情张本(做铺垫)。对点训练3(2020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对雪杜 甫战哭多新鬼

21、,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示例)诗歌第二联描写了黄昏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同时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意境的鉴赏能力。对于第一问,注意抓

22、住意象以及意象的特点。首先明确第二联的意象有:云、薄暮、雪、风。“云”用了一个“乱”字来形容,“雪”是急雪,“风”用了“舞”“回”来形容,综合以上分析,颔联描绘的是黄昏时候云乱、风急、雪紧的景象。对于用意可以从内容上、结构上来把握。内容上联系全诗(“战哭多新鬼”等)、写作背景(安史之乱中)、作者等,可以知道作者借哀景抒哀情,这样的景越发衬托出作者战乱中的悲凉,同时也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结构上,雪景的描绘照应标题“对雪”;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这一句情景交融,也为下文写个人感遇、写对战事时局的忧虑做了铺垫。这首诗表现了

23、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题型三分析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事物形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骆宾王咏蝉中的“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一类是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鉴赏事物形象要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

24、握事物的特点。回答时,要先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事物物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分析。一、分析古诗事物形象常用技法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二、古诗鉴赏事物形象寄寓的作者情感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三、古诗鉴赏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

25、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古诗鉴赏物象需思考的内容1写了什么物。2这个物生长在什么环境中,为什么要写这个环境;诗歌还写了其它事物吗,为什么要写这些事物。3这个物有什么外在的特征(形、色、声等),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特征,运用了什么手法。4这个物有什么内在的特征(精神、品格),要关注诗中的评价词、情感词、性格词和品质词以及它们的感情色彩等。5这个物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与人类社会有什么相通之处,有什么象征意义,与作者

26、的际遇和内心有什么关系。6看题目和注释,并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情境等,揣摩作者想通过这个物表达什么感情或志向。古诗鉴赏分析事物形象答题步骤【满分攻略】常见设问方式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特点?)有何作用?2这首诗中描写的事物有什么特征?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诗人塑造的事物形象有什么意义?请简要分析。审题要点定向1关于诗歌的事物形象一般是托物言志类诗歌,题目中一般含有“”事物字样。2诗歌或正面或侧面有对事物具体刻画的内容。答题步骤图解答题模板样式这首诗(词)生动地塑造了的形象。(步骤1)诗歌中的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2)诗(词)人通过物象,托物

27、言志,抒发了诗(词)人的情感。(步骤3)【典题试做】 (2020 江西省赣州市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咏萍南朝齐刘绘可怜池内萍,葐蒀紫复青。巧随浪开合,能逐水低平。微根无所缀,细叶讵须茎?飘泊终难测,留连如有情。【注】葐蒀:指烟气纷纭之貌。讵:岂,难道。全诗表现了池萍的哪些特点?诗人对池萍表达了什么情感?_【状元支招】“可怜池内萍,葐蒀紫复青”中“可怜”即“可爱”,池萍在“可爱”之中,似乎还含有几分惹人怜顾的柔弱之态。“微根无所缀,细叶讵须茎?”意思是说:浮萍看似“无根”,其实还是有根的,只是因为太微小,你叫它怎样连缀池底?萍之无茎,好像是一种缺憾;但对它自身来说

28、,那萍叶本就细小,又何须非得有茎?楚楚可人的绿萍让诗人油然生出深切的爱怜。末尾两句,诗人发出深切的呼唤:可爱又可怜的浮萍,再莫要过那飘泊难测的生涯!请就在这清波绿池之中,寄托你风姿美好的青春。【答案】(示例)(1)池萍的特点:美丽可人;细小纤弱;飘泊不定。(2)诗人对池萍的情感: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喜爱并赞美池萍的美好。怜惜怜悯之情。诗人对池萍生出爱怜,希望池萍莫要过那飘泊难测的生涯。 【易错警示】对诗歌形象的把握,考生容易犯梳理不全面和概括不准确两方面的错误。“梳理不全面”,即不能全面梳理出诗歌中所有的形象,可能会遗漏人、事、景、物、理等中的一项或几项;或者不能对某一形象进行全面概括,比如对某

29、景物形象的概括,可能会遗漏一点或几点。“概括不准确”,即对形象的特征和体现的意义理解有偏差,对形象进行分析时没有联系诗歌内容或者分析不到位等。对点训练4(2020 山东日照市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小 园清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本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人的形象特点。答:(示例)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负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

30、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解析】颈联又回到写园内,写翠竹之幽、寒花之芳。幽竹静立,人亦静立,人心澄明、淡定、从容。“寒花”即菊花,凌霜傲放,清香袭人。此二句诗人撷取“幽竹”“寒花”两个典型意象,一为劲节,一为傲骨,显示诗人的高风亮节,孤标傲世。尾联“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诗句故设重字,造语别致。“小园”“小立”两个“小”字一指范围,一指时间。为何“宜小立”?只因月已如霜。虽曰“小立”,然诗人自“斜阳”至“新月似新霜”,也立之太久,陶醉于眼前美景而不忍离去。新月、新霜乃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之象征,于是一个孤清高洁的诗人形象就跃然纸上。- 1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