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300分第卷本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4西周时期设立专门的采诗官,并建立了“采诗观风”制度,“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由此可见西周 A礼乐制度的渐趋完善 B统治者重视社会舆论 C民间诗歌的蓬勃发展 D周天子强化基层管理25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 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B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的灵活
2、性 C旨在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 D阻碍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开展26. 据统计,在宋太宗统治的22年中平均每年录取进士近70人,比太祖时增加了5倍,此外,每年还要录取大批特进(宋官,正二品),且进士立即授官,并优等注拟(拟定官职),从而打破了此前进士不经吏部考核不得授官的惯例。这一做法 A打破了特权阶层的垄断 B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 C加速了冗官局面的形成 D体现了重文轻武的国策27明朝规定三品至五品官厅堂五间七架,正门三间三架,六至九品官厅堂三间七架,正门一间三架;而明中叶以后,江南地区的官绅富户,甚至平民百姓,都建了三间五架或五间七架厅堂。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经济变化对等级秩序的冲击 B富商政治
3、地位的提升 C政府对江南民间控制力降低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28下图是民权画报于1912年8月13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画中有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 A继承传统文人画基本风格 B反映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决心 C反映当时政治转型的艰难 D讽刺袁世凯政府的保守落后29如表所示为1920年新青年刊发的关于各地工人状况的部分调查报告。这说明当时 A中国共产党重视工农联合 B全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C国民的参政意识日益增强 D知识分子注重社会实践301928年1月,时任中共江西农委书记的方志敏,组织“农民革命”,创建革命武装和红色政权,用暴动的方式推动根据地和游击区波浪式的扩大,毛泽东
4、称之为“方志敏式”。这种革命模式重在 A推动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B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 C动员革命队伍的战略转移 D指明创建人民军队的方向31据统计,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694项建设项目的厂址分布在91个城市、116个镇。其中65%的项目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这样做旨在 A构建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 B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C加强东西部地区之间合作 D实现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32.“父亲尽量使自己像孩子,甚至怕自己的儿子,而儿子既不敬也不怕自己的双亲,似乎这样他才算自由人教师害怕学生,迎合学生,学生反而漠视教师和保育员买来的男女奴隶与出钱买他们的主人同样自由。”柏拉图虚构的这样一幅社会图景,是想告
5、诉人们A直接民主制易导致社会混乱 B民主和自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C雅典民主制度得到普遍拥护 D良好的社会秩序必须尊崇法律3319世纪末,德国出现的“回归乡土运动”主张村庄绝不能模仿城市,反对出于美观考虑而移除古老树木,或出于其他考虑而弃除旧田埂。这体现了 A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B城市规划中对历史传统的延续 C对乡村工业化振兴的期盼 D工业化进程中价值观念的冲突341929年,苏联同西方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达70多个项目,涉及冶金、机械、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大量的西方失业人员也被聘到苏联工作。这反映出苏联A抓住有利时机发展国民经济 B新经济政策得到了继续贯彻 C对斯大林模式进
6、行适时调整 D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得到消除3520世纪50年代,新兴民族国家之间的合作侧重于外交上的协调、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20世纪60年代,新兴民族国家组建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原料生产及出口国组织、全球性的经济协调组织纷纷涌现。这一变化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B经济发展是取得政治独立的前提C新兴国家掌握经济全球化主导权 D新兴民族国家调整对外合作战略第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以行政救济和收容来缓解圈地运动引发的贫困
7、等问题。1723 年,英国在各教会区设立济贫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自由放任理论认为对贫困劳工不宜帮扶过多,因而1834年议会通过新济贫法,迫使多数贫民走上工作岗位。由于经济危机与二战的打击,英国越发走向“贫困之路”。1942年,英国颁布贝弗里奇报告,指出摆脱“贫困之路”方案,通过社会保险并根据家庭需要进行双重收入再分配;并着力形成一个以凯恩斯思想为指导的福利体系。1946年国民保险法和1948年国民救助法通过后,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但英国的贫困问题仍持续恶化。 摘编自杨敏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演变与启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英国重视贫困治理的原因。(7分)材料二 改革开放至
8、今,中国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贫困人口脱贫,演绎了充分发挥中央权威理性化优势,带动地方政府与社会协同的治理贫困的模式。中国扶贫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发展进程相一致:1978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扶贫减贫成效,之后经历了“大水漫灌”的普遍救济式扶贫到区别对待的区城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最终确立了发展式扶贫。中国的扶贫模式是一种基于“共同富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而不是西方为赢得选举而安抚选民的功利手段;是一种旨在帮助贫因人口形成致富能力的发展意义上的分配制度,而不是西方“托底式”的功利性社会救济。中国的贫国治理用事实证明了社
9、会主义制度在福利分配方面的政治优势,有力挑战了西方传统的福利国家理论,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方案。摘编自谢岳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贫困治理模式的特点。(12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新时代贫困治理模式的意义。(6分)42.(12分)漫画中蕴含时代因素。观察上述图片,请任意选择其中23幅提取信息,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新中国经济生活的相应变迁并加以分析。(要求:表述简要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论证合理)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
10、目的题号涂黑。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1853年日本被美国人迫使打开国门之后,内外交困的幕府为自救自强,自1854年至1867 年接连推行了安政、文久、庆应等三次改革,即幕末改革。从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全过程来看,幕末改革迈出先期探索的第一步,为明治维断提供了政策思路、工厂设施和人才梯队。在此基础上,明治维新得以全面展开。维新期间,前十年的欧化改革,决定性地将日本引向资本主义道路以天皇亲政并介入改革为标志的后十年改革,维新官僚及时纠正失误,全面调整近代化政策,走出困境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在日本扎下根。宋成有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改革调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
11、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二战后,东北亚格局呈现出新的态势:美日韩三方渐行渐近、苏中朝三国结盟。随着美日媾和决策的形成与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东北亚局势日渐紧张。朝鲜战争首先在半岛南北之间展开,随着美、中等国参战,战争也由国内民族解放战争转变为具有国际意义的战争。中美双方派往朝鲜战场的兵力高达300多万,苏联为中朝军队提供了所需的绝大部分军事装备,日本为美军充当前进基地和后方补给场所。从1950至1953年,美国共向韩国提供5.1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1951年,美
12、日安全条约正式签订,美日同盟形成。战争期间,中苏同盟关系进一步巩固。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后,东北亚格局表现出更加强烈而愈益泾渭分明的发展态势。摘编自夏季亭、齐廉允朝鲜战争与东北亚格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爆发的国际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朝鲜战争对东北亚格局的影响。(7分)4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张弼士是中国最早采用现代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张裕葡萄酒创始人。1903年,他在“振兴商务十二条”中提出“兴垦”主张:“今天下穷苦极矣,不兴商务,天下之民几无生路。兴商务,不兴农务,则根本已失”“今夫地利之大有二,曰山,曰水。
13、山利之大者亦有二,曰开矿,曰种植”“今欲富国,窃愿于种植加之意焉。山地之所宜不一,利之尤莫如树果,如南方之橘、柑,北之葡萄、苹果之属。种植繁兴,盘根深固,土膏流润”。他要求官府对民间“荒弃之地”重新登记,“无论开矿、种植,悉由商人凑集公司,实力举办”。张弼士的条议引起了清廷关注,1904年,光绪命张弼士督办闽广农工路矿事,将其“兴垦”观付诸实践。摘编自刘正刚清末民初南洋侨领张弼士“兴垦”观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弼士“兴垦”观形成的因素及其特点。(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弼士“兴垦”观的积极影响。(5分) 历史参考答案24-28 BBCAC 29-33 DB
14、AAD 34-35 AD41. (25分)(1)原因:英国近代社会转型导致的失业问题严重、阶级矛盾突出;经济危机的冲击;世界大战对英国社会的破坏;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任意3点6分,4点7分)(2)英国特点:通过市法措施解决救济:采取行政救济和收容相结合的方式;由济贫逐渐到福利保障;由教会负责实施(自由救济)到政府组织实施(政府干预救济);强调保险的作用。(任意3点6分)42.(12分)【示例】选和图:经过长期的战争,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但百废待兴。国家致力于国民经济恢复、并于1953年开始了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一五计划。为了保障工业建设及城市的供给,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国家
15、实行统购统销,所以老百姓的物质生活仍然很拮据,社会的物质供应也很紧张。所以出现图中连烤红薯也没有钱无法买的困窘生活。(6分)图:随着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国家实现了生产资料单一公有制,也开启了计划经济的票证时代。因而光有钱也无法购物,必须有相配套的票证,如油票、粮票、布票等。票证时代是计划经济的重要标志,也是物质困乏时代的产物。在物质困难时期,票证保证了国家对城市人口的基本生活供给,但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阻碍。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国家政策的松动,票证的影响逐步减弱,在1992年中共14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后,票证最终退出历史舞台。(6分)45(15 分
16、)(1)变化:由主权不能自主的国家变成了独立自主的国家;由幕府控制的国家变成了天皇主政的国家;由封建社会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3点6分)(2)因素:幕府的三次改革为明治维新奠定了基础;得到了天皇的支持;维新官僚及时纠正了失误;全面西化;推翻了幕府的统治;西方列强东侵重点在中国,提供宽松外部环境。(任答4点8分,5点9分)46(15 分)(1)背景:二战结束,日本投降;朝鲜半岛分裂,内部矛盾加剧;朝鲜半岛民族主义高涨;美苏冷战局面的出现与发展;美日韩和苏中朝两大集团的形成;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影响。(任答4点8分)(2)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对立;提高了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地位;强化了各集团内部的同盟关系;使两大集团的对峙固化,加剧了核军备竞赛;造成东北亚地区长期军事对抗、政治更加动荡。(任答3点得6分,4点7分)47.(15分)(1)因素:中国农业发展与西方的差距;清末国家财政困窘;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以农兴家”的农业实践。(任答3点5分)特点:引用先进技术;发展多元经济;因地制宜;大农业发展构想(以近代公司进行规模经营)。(任答3点5分)(2)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有利于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近代化);“寓商于农”,推动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有利于合理保护水土资源;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爱国性。(任答3点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