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350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中国地貌和地理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综合考察。他从亲身的考察和得到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古代在中国的北方曾经有过一条称得上是丝绸之路的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由此在沿途留下了许多足以令后世赞叹和瞻仰的遗迹和文物。李希霍芬的偶然发现,在以后半个世纪里竟演变成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数以万计的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从此流失海外。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也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展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发表的中国和叙利

2、亚之间的古丝路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后来经过他编著书籍加以宣扬,丝绸之路逐渐为世人所熟知。平心而论,丝绸之路原本只是对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历史毫无所知的欧洲人,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从大量的历史遗存中了解到的,当时已经人烟稀少的中国西部地区在千百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由于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也有过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繁荣历史。东方曾经有过的这种文明,本来足以使进入环球航行时代以来欧洲列强所标榜的“欧洲中心论”发生动摇,然而自从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接下来就有“古巴比伦移民中国”、“腓尼基人航抵山东”、”中国

3、人种西来”、“仰韶彩陶文化西来”、“中国青铜工艺西来”的学说接踵而来,似乎无论哪一样新发现、新材料都在显示中国文明的根在西方,足见丝绸之路的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欧洲人或者说欧洲的学术界想要指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丝绸之路在更深的层次上提出的是一个中国文明如何起源、从何而来的大问题。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中,自丝绸之路提出以后,到现在为止的一个多世纪里,前50年走的正是在“欧洲中心论”框架下对历史潮流的歪曲和误解。尔后50年,丝路学自身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中外学者对中国文明的起源,从它的发端、演进到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田野考古,对现今尚在的遗址、遗存的文物给予了充分的保

4、存、修复和研究,终于弄清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一个至少在一两万年前甚至一二百万年前,就已独立形成的生态环境。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丝绸之路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东西方的经济交流,更重要的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种关系才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文明传播的重大命题。(有删改)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丝绸之路的发现,表明中国西部地区在千百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也引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B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发现了丝绸之路,直到1910年历史学家赫尔曼才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C沿途留下的遗迹和文物充分证明丝绸之路是古代在中国的北方

5、修建的一条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D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丝绸之路在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答案】C【解析】题干中说“修建的”有误,丝绸之路是长期自然形成的,并非人工修建的。2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如果不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丝绸之路就不会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延展到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B随着考察和研究的深入,丝绸之路也慢慢加长,逐渐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C丝绸之路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

6、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展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的结果,否则,实际的丝绸之路要短得多。D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丝绸之路比原来人们认识到的要长,它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一直延伸到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答案】D【解析】因为丝绸之路是现实存在的,考察和研究只是让人们对它的认识更准确、更全面,所以A、B、C三项的表述都是不准确的。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叙述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丝绸之路的发现,彻底动摇了欧洲列强所标榜的“欧洲中心论”。B“古巴比伦移

7、民中国”、“腓尼基人航抵山东”等学说,都是西方学者试图证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面“研究”出来的。C发现丝绸之路50年之后,中外学者终于弄清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一个至少在一两万年前甚至一二百万年前,就已独立形成的生态环境。D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的目的是想要指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后来的研究也证实了他们的这一想法。【答案】B【解析】A项,原文说本来足以动摇“欧洲中心论”,可见并没有真正动摇;C项,时间有误,应是“到现在为止的一个多世纪里”的“后50年”;D项,“证实了他们的这一想法”错误。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秩序,大美的所在范 曾宇宙有无穷的能量,因为有了秩序,我们才能看到银河的运转、

8、星汉的灿烂。那失序的星辰,燃烧着、挟持着陨石和尘沙,在苍穹中拖着光亮的尾巴,消逝到永夜的黑暗中去。宇宙,即时空,不只是一个物质的概念,它同样是人类理性之源,甚至它便是理性本身。人类的悟性,那不待逻辑、实证的睿智,正是冥冥中理性的启示。当它体现了宇宙的秩序时,这睿智便具有了不朽的生命,瓜瓞绵绵地从远古延伸到今天。“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天地之大美,四时之更嬗,万物之荣枯,皆是“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庄子知北游)的自在之物理性之源使然。人类对它的了解甚微,我们除了表示敬畏与虔诚而外,根本无力改变宇宙的大规律。对天地之大美,我们能够奉上的也只是

9、无限的赞叹。人类自身便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当人文未开时,人类懵懂地生活于自然状态,那时的顺应是天生的,不假意志的,这便构成了“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的境界。人类的智慧渐渐增长,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竭力想表现其自身时,这“间间小智”便会与宇宙的“闲闲大智”相龃龉、相矛盾,人类的一切过错在于违拗宇宙的大智慧。古哲强调“天人合一”,意在指出人类背离这一根本规律的危机。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以为万有乃永恒理念的临摹品,艺术则应为临摹品之临摹品。这种观念不只为新潮、前卫的艺术家们拒绝,为浪漫主义的艺术家们嘲讽,甚至连古典主义大师都以为柏拉图不免有冬烘先生之嫌。其实,在我看来,只要我们在参选先贤妙论时,不要胶柱

10、鼓瑟,我们是可以从中得到十分有益的启示的。它不会抑制你独特的创造力,也不会束缚你心灵自由的张力,相反,它会使我们过于偏执的理念归于平和,从而去创造符合天地大美的作品。宇宙的大美,根本来源于它的秩序;社会的大美,同样来源于社会的契约秩序;艺术的大美,也离不开美学的大限秩序。一切失序的,便是毁灭着的如彗星、凋谢着的如残荷、死亡着的如骸骨。艺术家有时也表现残荷之美,那是对秩序的怀恋,包含着蓄芳待来年的企盼。然而,倘有艺术家一定要与秩序为仇,以脏乱怪丑为追逐目标,则自古有逐臭之夫、舔痔之徒,有怪力乱神之辈;那也是一种存在,不过它们不是美的所在。秩序的标志是纯粹、明确、简捷。如狄拉克之物理学公式、如开普

11、勒之天体学阐释、如八大山人之水墨画,那都是天人合一的典范。这儿是“天人本无二”的至高境界,人类的睿智至此,也就是一种回归,返璞归真,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复归于婴儿。“我就是上帝”,毕加索,你不觉得有些出语不逊吗?4下列有关“秩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银河运转,星汉灿烂,四时更嬗,万物枯荣,皆因有序。B秩序是宇宙、社会、艺术等一切大美之所在。C脏乱怪丑的存在,是合理的秩序,尽管它们不是美的所在。D纯粹、明确、简捷,是秩序的标志,也是人类睿智的回归。【答案】C【解析】原文说的是“倘有艺术家一定要与秩序为仇,以脏乱怪丑为追逐目标”,由此可以看出“脏乱怪丑”是“与秩序为仇”的,所以不能说“脏

12、乱怪丑”是合理的秩序。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宇宙是理性之源。当人类顺应宇宙的秩序并竭力表现自身时,人类便成了秩序。B古哲强调“天人合一”,说明那时已完全没有天生的不假意志的顺应自然了。C古典主义大师的观点使后人过于偏执的理念归于平和,从而创造出大美的作品。D残荷是失序的东西,它不是美之所在,艺术家表现它,是为了怀念和期盼秩序。【答案】D【解析】A“人类便成了秩序”的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人类自身便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B“完全”一词扩大了原文表述的范围。C从文中内容可知,“使我们过于偏执的理念归于平和,从而创造符合天地大美的作品”的是“只要我们在参选先贤妙论时,不要胶柱鼓瑟

13、”,而不是“古典主义大师的观点”。6作者为什么认为毕加索“有些语出不逊”?请结合本文观点加以阐述。答:_【答案】作者认为对天地之大美,人类只能是赞叹,对宇宙之规律,人类只能是顺应。当人类竭力想表现自身,违拗宇宙大智慧时,人类就偏执了。毕加索说“我就是上帝”,有违于“秩序”,背离了规律。在这个意义上,作者说他“语出不逊”,是有道理的。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兔神的由来李振球“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说的玉兔捣药是中国古代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关于兔子神话的由来,我国学者研究屈原天问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楚人屈原在天问中说:“夜光何德,

14、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那月亮得到什么神术,每个月都能死而复苏?究竟有什么好处啊,而仍有顾菟在腹中?这里的“顾菟”是古人在月亮崇拜时对月影想象的称谓。上古时,由于顾菟、遽蝣、居蝣(蟾蜍)、於兔、乌(虎)、兔这些字同音或近音,“顾菟”历来有三种解释:虎,蟾蜍,兔子。以汤炳正为代表的“虎说”,根据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虎于菟”的记载,释“顾菟”为“于菟”,即虎。他认为月影想象是虎神,以后讹化为兔神。以闻一多为代表的“蟾蜍说”,在天问释天中列举11条理由论证“顾菟”是蟾蜍的异名。月影想象经历了由蛤蚌、蟾蜍、蟾、蜍(蜍古音近兔)到兔的神兽变化的过程。以东汉文学家王逸为代表的“兔说”,在

15、楚辞章句中把“顾”当做动词,解释为“顾盼”,而把“菟”解释为“兔”,认为月影想象是兔神。上述“三说”让我们知道:“虎说”道出了月影想象在楚地的特殊情况,解“顾菟”为虎可能更接近屈原在天问中的实际情况;“蟾蜍说”和“兔说”则道出了汉以后的现实情况。从中原地区长沙马王堆西汉帛画上月亮中的蟾蜍与兔、南阳蒲山阮堂汉画像月亮中的兔与蟾蜍、山东曲阜县汉画像兔捣药等考古发现来看,众多形象都证实了在汉代蟾蜍与兔组合与分离的情况。再者“三说”都没有否定至少在东汉之后已出现月兔神话的事实。后世多称月影为兔影,称月亮为玉兔、兔轮、兔魂。兔神在崇月文化中的重要性,使其逐渐取代了众多神兽的地位,其文化意蕴也是集月中神兽

16、之大成者。古老哲学认为月亮为太阴,与太阳相对,其象为水。故古人常以水族蛤蚌和蟾蜍为月神,具有喻阴象形和多子的寓意;水族配月在先秦神话、美术作品中常以女娲神手捧蛤蚌、蟾蜍的形象为生殖之神的标志。自汉以后,历史经过了从战乱到平息的过程,道仙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尤显突出,像屈原在天问中对月发问的“死而又育”的不死观念在汉时焕发出新的光彩,并在道仙文化的想象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月亮中有不死之药,这个答案给崇月文化带来了变化,这时崇月内涵在太阴多子的基础上增加了长寿不死的内容。月中灵药是由月兔捣制的,月兔除了具有太阴多子的寓意外,又成了长寿的象征。这种变化又给月兔神话的传播带来了机遇,玉兔捣药的形象已经不

17、只出现在月宫,还常出现在西王母身边。这种变化说明人们崇慕仙药,希望长寿不老。(选自中国剪报,有删改)7关于“兔神由来”的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白的古朗月行中关于“玉兔捣药”的内容交代了兔神的由来。B古代很早就有人认为屈原在天问中提到的对月影的想象就是“兔”的形象。C在崇月文化中兔神逐渐被人们认可,最终取代了“虎”、“蟾蜍”等神兽的地位。D人们崇慕仙药、希望长寿不老的心理,使兔神的传说传播得更为广泛。【答案】A【解析】该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李白的诗说的玉兔捣药是中国古代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并不能就此确定兔神由此而来。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崇月文化

18、中,兔神的地位要比“虎”、“蟾蜍”、“蛤蚌”等神兽重要。B兔神在文化意蕴方面,吸收了其他神兽的优点,摒弃了它们的不足。C兔神身上集中了“虎”、“蟾蜍”、“蛤蚌”等动物的所有特点。D兔神既有蛤蚌、蟾蜍等神兽太阴多子的寓意,又有长寿不老的内涵。【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内容可知,关于兔神的三个传说,作者并没有厚此薄彼,可排除A、B两项,而C项“所有特点”以偏概全,故选D。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三说”都肯定了在汉代以后已出现月兔神话的事实。B王逸等人从语言的角度解释“顾菟”,认为天问中的月影想象是“兔”。C人们常把先秦神话中的水族配月画成女娲手捧蛤蚌、蟾蜍的形象。D汉代以前,崇月内涵一般是太阴多子,到了汉代开始逐渐变为长寿不死。【答案】B【解析】A项,原文说的是“三说都没有否定至少在东汉之后已出现月兔神话的事实”,“没有否定”不等于“肯定”;“东汉之后”与“汉代以后”的时间也不同。C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水族配月在先秦神话、美术作品中常以女娲神手捧蛤蚌、蟾蜍的形象为生殖之神的标志”。D项,文中说的是,在汉代以后,崇月文化发生了变化,“崇月内涵在太阴多子的基础上增加了长寿不死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