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一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五单元第16课。主要讲述了清朝末年至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国的宪政发展历史,也展现了清末民初仁人志士们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艰辛尝试。从内容上看,本课知识内容丰富,包括晚期时期改良与革命的论战、清末宪政及其破产、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民主政治遭遇挫折等近代史上民主探寻之路的重要事件。从历史地位看,本课内容前承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后启新文化运动以及为争取真正独立自由的中国而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重要内容,重点展示民国建立前后民主与专制的种种较
2、量,其中对民主的追寻是一条主线,在本单元有很重要的地位。从现实中看,自由与民主仍是我们今天追求的目标,学习本课将起着良好的价值引领作用。 【课标要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掌握这一时期具有宪法性质的三个文件,即清末的钦定宪法大纲、南京临时政府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袁世凯窃权后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出台的历史背景、核心内容及其历史地位,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艰巨性和进步性。 【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掌握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的内容及影响;掌握清政府实行立宪政治的原因、内容及影响;知道中国帝制终结的基本过程及意义;掌握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了解其内
3、容并分析其意义。2 过程与方法:运用史料教学,在史料阅读和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利用重现历史情景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和时代的背景来认识史实;通过学生活动,如历史评论员、历史观察员等角色设定,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信息提取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各类材料(文字、图片、漫画等),培养通过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表格整理专制与民主较量的相关史实,培养学生分类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民主意识,关注社会进步,领悟先进思想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史实,南京临时政府的宪政实践;利用和处理信息
4、的能力。2难点:革命派的妥协,民国建立后的政局乱相。二、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理性思维有所增强。经过初中的学习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有初步的了解,民主思想在当前政治与生活中也有很大影响,学生对民主自由等概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本课史实较多,各种政治制度和原则也较抽象,学生普遍对民国建立前后各方力量错综复杂的局面理解不透,所以要学好这节内容多、理解难度大的课,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三、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片展示法、史料阅读分析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19051907年间民报与新民丛报的争论导入: 民
5、报:“满洲之对于汉民也,无一不虐。” “欲救中国,惟有兴民权,改民主最初之手段,则革命也。” “颠覆现今恶劣政府。” 新民丛报:“开明专制适用于今日之中国。” “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又不识团体之公益而欲人民以自力调和平复之社会险象,层见迭出” “既以革命之力,承此大暴动之后而欲使之保持社会势力之平衡,此又必不可得之数也。” 提问:两份报纸在就什么问题争论? 中国当下应实行何种政体及实现的方式与手段。 民报的主要观点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国家。 新民丛报的主要观点是反对革命,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 这场持久的论战是在怎样的环境中产生的?结果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在争论背后,历史最
6、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一起来学习第16课亚洲第一共和国。 设计意图:利用重现历史情境的方法,营造时代感,吸引学生关注,将学生迅速带入课堂。而且这场争论本身也属于本课的重要教学资源,为学生理解改良与革命两种思想的赛跑增加直观感受。 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 改良与革命赛跑 (一)一场政变戊戌政变 展示幻灯片:第一组:中南海瀛台 戊戌六君子 第二组:孙中山 同盟会成立引导学生结合背景知识,以历史评论员或观察员的身份对图片内容适当的讲解,教师从旁点拨,由学生得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环境的写照,即除了专制的清政府之外,还存在两股政治势力,改良派与革命派,但当时似乎发展的都不太顺利。改良派被镇压,
7、革命党人被人视作乱臣贼子。清政府很大程度上仍在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二)一场战争日俄战争展示幻灯片:日本漫画中的日俄战争通过教师对日俄战争的简单介绍,使学生感受到这场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战争对中国人观念的影响,君主立宪的小国日本战胜了地大物博的君主专制的俄国,这给了中国人很大的刺激与启发,人们更加清楚的看到了政治改革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发展动力,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也出现了开始看到的两个派别在报纸上针锋相对的场面。学生活动:结合国情与时代背景,你会支持哪种方案? (三)一部宪法钦定宪法大纲教师简要介绍钦定宪法大纲出台的背景,国内改革呼声的日益强烈、革命党人力量的不断凝聚,以及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等原因
8、下,清政府派出代表团出洋考察,并以日本宪法为蓝本制定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 幻灯片展示钦定宪法大纲的节选内容及相关漫画。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及观察,感受到这部宪法大纲的实质极力维护君权。虽有人民权力义务的章程,却没有赋予人民任何实际意义的权力。议会则更是点缀而已。总之,人民获得的权利极其有限、对君主权力的限制极其微弱。(四)一届内阁皇族内阁 就在人们对这部宪法大纲感到失望不满的时候,清政府又匆忙成立了第一届内阁。 为学生提供这届内阁的人员身份构成。并与西方民主体制下,责任内阁的组建特点做出比较,得出认识:此乃“皇族内阁”,严重违反了西方内阁成员的民主组织原则,目的还是集权于皇室。设问
9、:如果你是当时主张改革的一份子,面对清政府的做法,你会有怎样的情绪呢?引出辛亥革命,过渡到第二环节。设计意图: 本环节重在展现辛亥革命爆发前,改良(立宪)呼声与革命行动之间的你追我赶,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料,以“一场政变”、“一场战争”、“一部宪法”、“一届内阁”的形式,将这场改良与革命的赛跑中,革命最终胜出的史实娓娓道来。通过设置历史评论员、历史观察员等角色,培养学生对历史图片和资料信息的提取和表述能力;通过安排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史料展示,培养学生对历史资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二环节】 专制与民主的较量 (一)中华民国成立,南北对峙。幻灯片展示孙
10、中山头像及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誓词。引领学生感受,孙中山“为众服务”的精神与理念。 (二)清帝退位幻灯片展示两则史料。材料一:“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调北洋军队前往镇压,可北洋军队只忠于袁世凯,根本不听从清政府调遣。” 材料二:“在华列强看到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决心舍弃清政府,加紧扶植袁世凯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引出袁世凯,并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他手握重兵北洋新军,是晚清政坛军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南北对峙时,由于列强不愿意既得利益在中国的政治变乱中受损,希望尽快收拾住中国的混乱局面。于是开始物色新的代理人,把目光投向了袁世凯,这样在南北对峙时,袁世凯在极为复杂的政治形势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他表面上支持共和
11、,左右逢源,周旋于清廷和革命党人之间。而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却在列强的压力、财政上的困境等一系列问题下,不得已达成议和条件,即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能让清帝退位,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在袁世凯斡旋下,清帝下诏退位。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6岁的小皇帝溥仪在紫禁城养心殿举行了最后一次朝觐仪式,宣告正式退位,中国2000多年的帝制由此终结。过渡:清帝既已退位,孙中山依照承诺,将临时大总统一位移交给袁世凯。结果袁世凯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还从一部宪法说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幻灯片展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原则及意义,突出说明它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2、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进而强调,在起草临时约法过程中,发生了将由袁世凯接替临时大总统的新情况,为了避免袁世凯大权独揽,参议院又设置了责任内阁制,希望通过扩大内阁总理的权力来防止袁世凯擅权,并由此架空袁世凯。请学生回答已经学习过的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强调这是南京临时政府试图以民主程序限制专权,保障民国,也是孙中山等人为实现民主政治的努力实践。补充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说过的话:“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政治的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在国会里头,占得大多数议席的党,才是有政治权威的党,所以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我们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个党的责
13、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的监督政府,使它有所惮而不敢妄为。应该为的,也使它有所惮而不敢不为。那么,我们的主义和政纲,就可以求其贯彻了。”说明除了设置责任内阁制来防范袁世凯擅权外,孙中山还对袁世凯提出有三点要求。过渡:袁世凯遵守这些条件了吗? (四)袁世凯篡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恢复帝制幻灯片展示材料:袁世凯违反临时约法中总统命令须经过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的规定,致使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愤而辞职。接着说明面对国会选举中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获胜,即将上台组阁的现实,又在1913年3月派人刺杀了宋教仁。幻灯片展示宋教仁遇刺后的照片及弥留之际给袁世凯发去的电文。引领学生感受伟人情怀。在做了以上诸多破坏
14、民主的事情后,袁世凯开始拿限制他的临时约法开刀了。、幻灯片展示两则材料:材料一:今吾国之现行制,责任内阁制也;然有责任内阁制之名,而无责任内阁制之实,故政治因之不举。吾党主张将来宪法上仍采用责任内阁制.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 材料二: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因而前参议员干涉太甚,行政首长之职任不完故本大总统之愚,以为临时约法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适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 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1913年10月)引导学生思考:两则材料都主张对临时约法进行修改,但各自的理由、目的一样吗?得出袁世凯想要扩大总统权力,实行独裁统治的真实目的。袁
15、世凯最终做出了怎样的篡改呢?幻灯片展示三则材料:材料一: 总统任期十年,连任无限。总统继任人由前总统推荐。 大总统选举法1913.10材料二: 外交大权归诸总统,宣战媾和缔约不必经由参政院。 总统制定官制,任用国务员及外交大使,不必经由参政院。 采用总统制,取代临时约法内阁制。 中华民国约法(袁氏约法)1914.5 提醒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你感受到了什么?袁世凯篡改临时约法,扩大总统权力,总统选举变成了变相世袭,为恢复独裁专制做好准备。幻灯片展示袁世凯称帝图片。过渡:他的皇帝宝座坐得稳吗? (五)护国运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毕竟经过了辛亥革命的洗礼和民主思想的熏陶,“敢以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16、”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观念。复辟帝制前,就有针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复辟帝制后,各种反袁势力和反专制势力更是纷纷反对,形成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宣布撤销帝制,三个月后忧惧而死。还是那句话:“敢以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也是中华民国成立带给人们的精神财富!引导学生以表格形式,分别归纳在中华民国成立后,维护民主的史实与破坏民主的行径。设计意图:本环节内容错综复杂,若展开来讲,远非一节课所能解决。所以主要围绕着袁世凯等专制势力与孙中山等民主势力相互较量中的典型事件展开,着力讲清南京临时政府为了实践民主,防范专制而做的一系列努力,如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设置责任内阁制,积极推动国会选举
17、等民主实践,引领学生感受民主进程的曲折与进步,以及在此过程中人们为了捍卫民主原则奋斗不已的时代精神。在具体过程中,较多的采用史料教学,还原历史现场,给学生思考和感悟的空间。通过表格形式整理维护民主的史实与破坏民主的行径,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亦是对本环节史实的总结回顾。 【第三环节】 结语(配乐曲)伟人已逝,思想永存。 (展示孙中山、宋教仁等人的经典话语)回顾这段历史,改良与革命赛跑,专制与民主较量。而中华民国的建立以及临时约法的颁布,则是其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尽管中国此后的政局仍然错综复杂,民主之路任重道远。但它毕竟冲破了中国2000多年的专制社会,使中国出现了一道希望的曙光,人们制定民主宪法,
18、在遭遇挫折后仍为捍卫民主原则奋斗不已,那是一代人对民主自由的执着追求。今天,民主已成为超越国家、民族、阶级的财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不仅是国家民族的目标,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向往。希望同学们秉承民主理念,不卑不亢、勇于表达自己的讲解,接收时代赋予你们的使命,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设计意图:把握住本节课的精神核心,对民主的不懈追求,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关注社会进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现历史与现实的融合。 【第四环节】习题检测通过练习,内化巩固知识。 1 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主要目的是 A.摆脱政治危机,维护专制统治 B.顺应舆论要求,改革社会弊端 C.引进欧美政体,巩固清朝
19、统治 D.改革官制,加强中央权力 2、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直接目的在于 A、确定三权分立原则 B、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C、限制袁世凯独裁 D、体现资产阶级民主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时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 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 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 使民主共和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重要一页,促进了中国的近代 社会民主化进程 A、 B. C. D. 4、下列关于袁世凯专制独裁的表现,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暗杀宋教仁迫使第一届内阁辞职公然宣布复辟帝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A、 B、 C、 D、 5、辛亥革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突出表现在
20、A、确立三民主义的思想指导 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C、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其本质意义是 A.使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民主权利 B.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 D.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 7、在1915年的护国运动中 A国民党成为领导力量 B梁启超起了积极作用 C两广两湖宣布独立 D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
21、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进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 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 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
22、襄之。 第四十四条:词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 第四十九条: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 摘自中华民国约法回答:(1)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根本原则和政体是什么?这具有什么进步意义?(2)根据材料一,临时约法对防止、限制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3)根据材料二,归纳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规定。(4)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临时约法和约法的认识和评价。参考答案:(1)规定了“主权在民”的立国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体。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2)规定临时大总统在国务员辅佐下行使行政权,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
23、权力。(3)规定实行总统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有成立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吏、任命法官、统率军队等大权。(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它体现了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和民主性。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一手炮制的,是对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作业: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的成立,对亚洲民主运动也曾产生影响。搜集资料,并结合所学,整理出其在被誉为“亚洲觉醒”的一系列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中的影响。附板书设计: 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 一 改良与革命赛跑 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近代民主政治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二
24、专制与民主较量 课后反思 理性之光是岳麓版必修文化发展历程第15课的内容。属于思想文化史范畴,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它前承希腊先哲、文艺复兴,后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处理好本课对第三单元“从希腊先哲到理性时代”和模块三“文化发展历程”都起着举足轻重作用。在准备、讲授过程中,我也有很多体会,下面先说整体而言比较好的方面: 一 本课从教材内容来说,分为背景、代表人物及观点、影响三大部分,在实际授课时,我以“挑战黑暗的勇气”、“感受思想的魅力”及“收获智慧的果实”三个环节展开。循序渐进,条理清晰。能够围绕课标要求,明确落实知识,及时归纳总结,思路清晰,教学环节顺畅,
25、 二 贯彻史料教学原则。不管是解题环节的两幅展现17、18世纪欧洲社会黑暗的图片资料,还是在“感受思想魅力”环节中,选取的四位思想家的言论或者评述,都力争用最具代表性的史料来反映问题,加深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解。也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关键信息的能力。三 整节课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情绪,发挥了教师较好的引领作用,体现了干练亲和的教风。四 导入新颖,以现实中的社会现象“以人为本”为切入点,引起学生关注,结语时重在引领学生关注社会进步,追求真理,树立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一头一尾,体现历史与现实的融合。不足之处主要有:一、在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时,最好也能用史料展示,更能引发学生共鸣及加深认识,但拘于时间有限,未能充分展示史料;二、在学生合作探究环节,是不是应该不要做过多的提示?这样反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应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由学生自主得出认识。三、板书与教学进度未能同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我会积极调整,合理规划安排教学进程,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信任,相信他们自己的思考力,加强板书与多媒体授课的同步与配合,希望能取得更大进步!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