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333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重点突破:专题八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D.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2、如图为一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点,段膜外电流方向为B.刺激点,、同时兴奋C.刺激点,、均会兴奋D.刺激点,必定会引起神经元的兴奋3、突

2、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4、图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处和c处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B.从图可看出c处先产生兴奋再传到a处引起兴奋C.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D.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A.B.C.D.6、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

3、.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7、肉毒杆菌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8、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4、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9、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乙酰胆碱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需要借助载体的运输B.二者都能够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二者都能够长时间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电位长时间发生改变D.二者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细胞膜对K+、Na+的通透性改变,产生动作电位10、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

5、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中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所示结构上不能由传导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先右后左偏转两次C.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最可能暂时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11、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和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B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C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D与结合使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12、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时,膜电

6、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的转运和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13、如图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变部位的相关生理过程(用图中数字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A.据图可推测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B.图中、过程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图示表明,NMDA除了能与谷氨酸结合,还可以和其他神经递质结合D.正常情况下,突触间隙的谷氨酸能长时间地起作用14、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到突触间隙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定向运至靶细胞参与

7、体液调节活动B.去甲肾上腺素经自由扩散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C.NE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NE释放,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突触前膜释放NE的方式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15、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图乙是图甲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3)图丙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共有突触_个。

8、(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融合,通过A细胞的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A错误;图乙表示突触结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C正确;图甲中以电信号传递,图乙中以化学信号传递,所以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

9、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刺激点,该处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点膜外为正电位, 段膜外电流方向,A错误。刺激点, 点先于点兴奋,B错误。三点在同一神经元上,刺激点, 、均会兴奋,C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之分,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 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突触小泡内的化学递质经突触前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需消耗能量,消耗的能量来源于线粒体氧化分解丙酮酸A、B、C正确;在突触小体内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兴奋可从一个

10、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A、B正确;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可以根据突触小泡的位置进行判断,C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D正确。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神经递质的释放主要借助突触前膜的胞吐。 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异常的兴奋传递过程。根据题干信息“它能阻遏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可知,其机理最可能 是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使乙酰胆碱不能释放。故选B。 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D正确。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

11、是不能同时发生的,A错误。突触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C正确。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B正确。 9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 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且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

12、只能是单方向的。【详解】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的一部分,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因此二者均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A正确;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一次性”的,作用后会被快速清除,不然会持续性作用,C正确;神经递质分为两类,兴奋性递质与抑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而抑制性神经递质不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电位发生变化,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由于不知道神经递质的类型,因此无法判断的膜电位的情况,D错误。 1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为线粒体,为突触小泡,为突触前膜,为突触后膜。D项,结构突

13、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与神经递质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某些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进出细胞引起膜电位发生变化,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故D项正确。A项,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故A项错误。B项,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故B项错误。C项,递质通过胞吐由突触前膜释放至突触间隙,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故可推测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A正确;图中过程是谷氨酸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

14、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过程是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的过程,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错误;据图分析,NMDA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作用是识别谷氨酸,NMDA与谷氨酸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故据图不能说明NMDA还可以和其他神经递质结合,C错误;正常情况下,谷氨酸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故突触间隙的谷氨酸不能长时间地起作用,D错误。 1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神经细胞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此时的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参与的是神经调节,A错误;去甲肾上腺素经突触问隙到达突触后膜没有穿膜过程,而是经过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B错误;;NE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后膜发生电位变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突触前膜怿放NE的方式为胞吐,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D正确。 15答案及解析:答案:(1)感受器;d;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递质;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神经中枢;a、c、d、e;3(4)高尔基体;突触前膜;胞吐(5)兴奋或抑制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