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把脉高考·演练提升.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278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把脉高考·演练提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把脉高考·演练提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把脉高考·演练提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把脉高考·演练提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把脉高考·演练提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优化方案》2016届(新课标)地理大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 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把脉高考·演练提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向一荒漠化1(2014高考广东卷)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解析:选D。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沙漠中的植被能够防风固沙,从而利于静止沙丘形成和流动沙丘转化为静止沙丘。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风速,降低风的携沙能力,促使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沉降,减少风沙流中的颗粒物含量。(2013高考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下图,完成24题。2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3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

2、主要因素是()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4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解析:第2题,土壤盐渍化应该分布在地势低洼、降水稀少的地区,由图中等高线及时令河信息可知,D项正确。第3题,由题干和图中海拔、湖泊、时令河等信息可知,该地降水不足,B项正确。第4题,由图可知,该区域河流主要为时令河,乙地位于丙地上游地区,故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会导致丙地区荒漠化。答案:2.D3.B4.C5(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

3、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解析:(1)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2)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3)迁移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

4、;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接触。 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考向二水土流失(2013高考重庆卷)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68题。6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

5、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7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8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ABCD解析:建立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结构图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典例中可以知道,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坡度、植被状况、土壤性状和降水强度等。第6

6、题,由上面的总结可知,地形和降水量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故正确答案选B项。第7题,需要获取和正确解读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流域产沙量。流域产沙量是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这句话分别从时空两个角度提出了测量流域产沙量的两个限定因素:一是时间规定“一定时间内”,二是空间规定“流域内”。本题中涉及的是年产沙量,因此时间限定是“一年”。“一年”为期限的水土流失状况绝不是“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所能反映的,而应是全年降水的土壤流失量状况,因此排除A、B两项。最能反映“流域内”水土流失状况的是流域出口而不是流域源头,因为河流往往是“泥沙俱下”,因此判断D项是正确的。第8题,地形的坡度与水土流失呈正相

7、关,但当坡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坡面径流量会有所减少,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减少,进而导致单位面积产沙量有所减少。图中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是曲线,故正确答案选A项。答案:6.B7.D8.A9(2012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填图中代号)。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4)分别

8、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建设防护林的条件。解析:第(1)题,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等。第(2)题,以流失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地区气候干旱,外力以风力为主。第(3)、(4)题,不同的地区建设的防护林类型不同,其作用和建设条件也不同。答案:(1)cd(2)风力作用(3)土地荒漠化(4)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下表是两个不同年份甘肃省荒漠化土地分析结果表。据表回答12题。荒漠化类型2004年土地面积(万 hm2)2009年土地面积(万 hm2)动态变化(万hm2)年变化率(%)风蚀1 560.471 549.8310.640.14水蚀289.11

9、284.914.200.29盐渍化68.9170.261.350.39冻融16.2816.290.010.011.关于甘肃省荒漠化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最主要的类型是风蚀荒漠化,是因为当地多大风 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远小于风蚀荒漠化是因为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地面径流少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小,是因为受人为因素影响小甘肃省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A B C D2甘肃省盐渍化土地面积呈上升趋势,下列治理措施可行的有()实行排灌结合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种植耐盐碱的作物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 ABCD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甘肃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这是因为甘肃纬度较高,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天气,该

10、省气候干旱,水蚀荒漠化面积远小于风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与气温有关,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小。从表中可知风蚀荒漠化和水蚀荒漠化面积在减少。第2题,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实行排灌结合均可使地表盐分减少;种植耐盐碱作物是生物治盐的方式,也有利于遏制盐渍化的发展。答案:1.C2.D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回答34题。3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面上升 B水土流失C不合理的灌溉 D荒漠化4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宁夏平原 B三江平原C成都平原 D密西西比河平原解析:第3题,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与灌溉的快速扩张和不合理的灌溉系统有关。第4题,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需灌溉的集约农业

11、区。答案:3.C4.A5喀斯特与黄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面是贵州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材料二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材料三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主要分布在_。(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_以上的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_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_。(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4)请指出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并提出

12、治理措施。解析:第(1)题,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为我国喀斯特石漠化主要分布地区。第(2)题,读材料一可知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35以上的地区;无石漠化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坡度10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1030。第(3)题,读材料二可知,石漠化在南坡最为严重;主要原因从地形、植被、气温、降水、土壤等方面分析。第(4)题,读材料三可知该小流域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从人口数量、人均耕地面积、植被覆盖率等方面考虑。相应的措施对应原因一一提出,“对症下药”。答案:(1)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2)35101030(3)南坡。南坡是迎风坡、向阳坡;气温较高,降水多,水热较充足;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溶蚀、冲刷等侵蚀作用,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现象。(4)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需求大,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生产不足等。合理化建议: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