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布》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9215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布》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布》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布》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发布》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发布》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发布》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发布》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发布》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发布》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学案》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课标要求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习目标1.识记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史实,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复辟帝制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2.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3.搜集民国成立后社会生活变化的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掌握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新气象。4.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自主学习知识点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袁世凯大权独揽(1)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 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随后一步步展开了独揽大

2、权的活动。(2)1913年,袁世凯下令解散 。1914年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 。(3)发布的 ,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2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1)日本看到袁世凯大权在握,利用 爆发,欧洲列强无力东顾的时机,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2)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被迫签订不平等的“ ”。3袁世凯复辟帝制(1)1915年,袁世凯的宪法顾问古德诺以及筹安会,都积极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2)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 ”,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4反对

3、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二次革命”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 ,武力讨伐袁世凯。袁世凯称帝的行径,更激起 的强烈反对。(2)护国战争1915年,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 ,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云南起义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四面楚歌中,袁世凯于1916年宣布取消 ,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自主探究: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不到三个月便草草收场(如图),请问:袁世凯的皇帝梦为什么很快破灭了?提示: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袁世凯的倒行逆施缺乏思想基础

4、。护国运动的开展,各地讨袁势力的强大。知识点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军阀割据混战(1)军阀割据派系首领支持者控制地区直系 英美支持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系段祺瑞日本支持皖、浙、闽、鲁、陕等省奉系张作霖 的靠山东北三省(2)军阀混战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军阀混战,导致 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2“府院之争”(1)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出任掌握实权的 。为了使权力合法化,段祺瑞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 ,但这次会议的进展并不顺利。(2)1917年,继任总统的 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3)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

5、,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 。3护法运动(1)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 ”的姿态,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但他公然破坏 ,拒绝恢复国会。(2)1917年,南下的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 ,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借孙中山的名望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却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4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 的发展,1917年,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2)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 。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 。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自主

6、探究:袁世凯死后,中国社会形成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请问: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出现的根源是什么? 提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知识点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1)原因和条件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 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 、提倡国货运动,有力推动了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发展的表现以 、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

7、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达到200多万人,成为不可忽视的 。2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各方面除旧布新,成立当天宣布改用阳历,紧接着又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2)颁布法令,革除 等清朝官场的称呼。(3)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 、新风尚。自主探究: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有向下沉沦的一面,这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但又有上升的一面,这就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是历史的进步。

8、历史研究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研究(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着中国上升的一面?提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民族工业“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提示:民族工业的发展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提供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

9、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提供社会基础,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知识点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青年杂志从第2卷起改名为 。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1)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随即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延揽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2)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 ,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成为 ,共同推进新文化运动。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德先生”和“赛先生”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 、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 、旧宗教。

10、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2)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 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得到广泛呼应。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在新青年的有力推动下,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 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2)妇女解放、婚姻自由、 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3)新文化运动高举 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自主探究: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材料一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

11、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材料二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敬告青年(1)材料一中,陈独秀是如何看待孔教的?有何进步意义?提示:看待:陈独秀认为以孔教为核心的儒学不适应当时的中国,反对封建文人利用儒学中落伍于时代的思想欺骗人民,儒学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意义:对反对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有进步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12、知识指出,陈独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提示:“新”在成为自主的、进步的、开放的、富于进取和科学精神的新青年。集中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自主检测1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

13、为何物”“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这反映了当时群众民主意识的淡薄和民主政治的脆弱性。所以答案选B项。答案:B2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一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有利机会“民四”指的是民国四年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袁世凯换取了日本的支持A BC D解析: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力东顾的时机,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同时袁世凯换取了日本的支持,正确;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

14、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错误,排除含的选项即可,B项正确。答案:B3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参加一战()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派遣军队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C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D有效抑制了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展解析:一战期间,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C项正确;中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但都没有实现,A、D两项错误;一战期间,中国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但中国军队没有出兵欧洲,B项错误。答案:C4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

15、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了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C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发展经济的政策D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动解析:通过分析图片可知,1921年与1912年相比,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这是因为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A项正确;其他三项虽然也是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但都不是最主要原因,B、C、D三项错误。答案:A51912年

16、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像馆。”这实质上反映了()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一位年轻人剪辫子前还到照相馆照相留念,可以看出其心态是新旧杂陈,B项正确;A项与题干中剪辫子的史实不符;C项错误,长辫子不是传统精华;D项中“共和观念”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B6民国元年中华书局成立,其出版理念是“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兼采欧化,以灌输国民之世界知识”这一理念旨在()A促进社会大众觉醒 B加快东

17、西文化的交融C宣传“实业救国”思想 D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解析:依据题干“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兼采欧化,以灌输国民之世界知识”可以看出中华书局的这一理念是为了促进国民的觉醒,故A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目的,应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民国元年是1912年,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7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其中主张从文化层面学习西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中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付诸实施,排除A项;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即

18、器物,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故排除B、C两项,选择D项。答案:D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陈独秀宣称数百年来,这个社会的动荡不宁,主要是中西两种根本性质相反的文化相冲突的结果到民国初元,一部分优秀国民意识到要通过共和制,求得“政治根本问题”的解决。而民国建立后,热爱共和的人们由于在共和制下备受专制之苦,不能不产生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觉悟”。自由政治、国民政治、自治政治必须处于多数国民的自觉自动,必须建立在多数国民思想人格变更的基础上。否则,共和、立宪便是作伪的装饰品。 摘编自许纪霖、陈凯达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

19、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陈独秀“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是什么?他为此做了哪些努力?(

20、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解析:第(1)问“必须建立在多数国民思想人格变更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陈独秀认为“根本解决政治问题”的方式在思想层面,要破除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观念,改造国民思想。他为此做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新文化运动上: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旧的伦理道德。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待传统文化明显有激进与理智之分,但其共识在于,均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第二小问,这些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袁世凯尊孔复古,思想界必然掀起文化讨伐;同时,这也是辛亥革命以来,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的表现。答案:(1)办法:破除传统文化中的腐朽观念,改造国民思想。努力:创办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旧的伦理道德。(2)认识: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