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夯实1.1902年4月,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一封信中明确表示:“清政府已百事腐败,久已毫无希望,破坏主义终不免;愈迟则愈惨,不如趁早。唤起民族精神讨满,是今日中国最适宜的主义。”这表明梁启超()(导学号52330091) A.拥护三民主义B.主张维新变法C.赞成民主共和D.倾向民主革命解析20世纪初,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使很多人的思想发生转变,材料表明梁启超倾向于民主革命。答案D2.“建立民国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上述材料是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华兴会D.光复会解析A、C、D三项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不是政党,均排除。依据“建立民国”
2、等信息可知,这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故选B项。答案B3.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是()(导学号52330092)A.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推翻清王朝并促使中华民国建立的起义C.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D.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解析武昌起义并不是革命党人发动的第一次起义,此前发生了黄花岗起义等,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辛亥首义”强调“首创性义举”的深远影响,经过武昌新军的沉重打击,沿袭260多年的清王朝及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之倾覆已成为定局。武昌起义也不是第一次得到
3、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排除D项,选故B项。答案B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建立了类似西方的政治体制B.强调国家的主权独立C.详细规定了人民的民主权利D.通过立法,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从根本上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答案D5.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之际,北京、南京、武汉、广州、中山都申请纪念活动主办权,其中南京的理由是()A.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B.在南京爆发了黄花岗起义C.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同盟会在南京成立答案C6.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国史中指出:“形式上,辛亥革命与其说是开端,倒
4、不如说是终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中华民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统治的开端C.中华民国的建立是民主共和思想的最终胜利D.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终结解析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D项正确。答案D7.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导学号52330093)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解析采取何种政体
5、取决于其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各种力量的较量,故B项正确。答案B8.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答案A能力提升1.20世纪初,孙中山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解析孙中山领导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洪秀全领导的是农民起义,二者在革命前途、纲领及主体
6、力量上均存在很大差异,只有担负的革命任务相同,故选A项。答案A2.1912年2月11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但闻人语响的漫画(如图),描绘了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导学号52330094)A.表达了民众要求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B.表达了民众对袁世凯贪恋皇权的厌恶C.反映了报刊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用D.反映了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解析A项错误,1912年2月,中华民国已经建立;B项错误,袁世凯在1912年3月就任临时大总统,此后他加强专制独裁,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C项说法与材料无直接关联且说法错误。材料表明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故选D项。答案
7、D3.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题干并未涉及政治体制问题。故选C项。答案C4.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导学号52330095)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B.辛亥
8、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D.中华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仔细阅读材料可知,中华民国的建立激起了民族资本家创办实业的热情,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D项。答案D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更变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张謇张季子九录材料二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清帝逊位诏书材料三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
9、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立宪时刻请回答:(1)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并分析造成“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辛亥革命的性质以及建立的政治体制来分析;第二小问从辛亥革命爆发的经济因素、思想因素来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其为中华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统治权和疆域提供了重要法理依据;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其结束了清王朝统治。第(3)问可以任选一个观点回
10、答。同意观点可以从中华民国建立与“光荣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相类似的角度回答。不同意观点可以从没有为中华民国奠定坚实基础的角度回答。参考答案(1)根本区别: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发展壮大。(2)结束了清王朝统治;为中华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统治权和疆域提供了重要法理依据;有助于中华民国尽快获得国际认可。(3)答出下列一种答案即可。答案1:同意。清帝和平逊位,南方革命党人和北方政府达成妥协合作,中华民国建立。答案2:不同意。清帝逊位诏书是情势所迫
11、的结果,作出的政权安排和南北合作没有为中华民国奠定坚实基础。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二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摘编自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材料三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
12、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请回答:(1)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2)依据材料三,分析说明“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的原因。(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分析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解析第(1)问要注意紧扣材料,并结合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历史功绩来回答。第(2)问要注意从辛亥革命所带来的思想解放对五四运动的影响这一角度去分析归纳。第(3)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参考答案(1)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这一迷信。(2)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求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发生的思想条件之一。(3)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