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课时明清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考纲要求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2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科技成就;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文学成就;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明清时期的经济学生用书P471农业(1)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2)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3)赋役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明中后期实施“一条鞭法”,把田赋与各种杂税合而为一,计亩征银;清前期推行“摊丁入亩”,把替代徭役的丁银摊入地亩,与田赋一体征收。2手工业(1)明代:纺织业作坊或工场中有众多的雇工,在一些纺织业发达
2、的地区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2)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工艺,其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3商业(1)出现会馆和商帮,其中晋商和徽商的势力最大。(2)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清朝苏州、汉口异常繁华,另外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也非常有名。4海禁政策(1)原因:明太祖由于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下令实行海禁。清初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厉行海禁;清统治者还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贸易。(2)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堵塞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的渠道,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5资本主义萌
3、芽(1)产生:明朝中后期,在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2)特点:发展缓慢;地区分布不平衡;比较稀疏。(3)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4)直接原因: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政策,不仅限制了市场的扩大,而且未能使中国及时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知识拓展 古代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才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图示历史 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提醒 明朝中叶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当时的手工业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误区警示 闭关政策不是完全禁绝与外国的贸易往来,而是严格限制
4、,在政府的监督下进行。如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就开放广州做为对外贸易往来的港口。知识图示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主题一明代商业的发展与变化史料研读史料一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史料二明中后期“奴富致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给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问题史料一、二反映了明朝以后商业发展有何重要变化?说明了什么?解读抓关键信息获结论(1)据史料一、二信息可知,明代中后期,在全国出现了许
5、多地域性商人群体;经营多样,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出现,说明了明代社会改变了歧视商人的做法。(2)明代商业变化一定程度上说明商人地位的提高,客观反映了重商和倡奢的思想,冲击传统等级观念,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史论拓展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及特点1变化(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3)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为媒介;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
6、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流通领域的变化: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5)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6)商人地位的变化: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的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2特点(1)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2)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商业发展历程艰难曲折。(3)受制于农业的发展。(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5)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步增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由盛转衰。主题二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缓
7、慢发展 要点拓展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四性”的认识1进步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革命性:资本主义萌芽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3弱小性:资本主义萌芽只在部分地区的少数行业中出现,稀疏而微弱。4缓慢性: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史料探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解读史料一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_3
8、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_400张。(1)史料信息表明明代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规模巨大,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2)史料信息说明在民营手工业中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已经出现,经济领域中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史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3)史料信息说
9、明清代设置关卡,征收商业重税,巧立名目,压制商业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史学新论史学界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普遍看法及争论【史界观点】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丝织业中表现最为典型、最为突出。但在具体研究中,又有不同意见:观点一王仲荦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丝织业,已由家庭生产转为商品生产,由家庭的两性分工转为社会分工,手工业工场已经出现。观点二彭泽益等学者认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行会手工业老板和帮工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把这说成资本主义的劳资关系,乃是对史实的误解。观点三徐新吾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前中国民营丝织业并未存在手工工场,机户一般还只是属于个体经济
10、的小业主。【思考感悟】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它的成长过程,便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是各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进程并不是遵循一个共同的模式的,因为国情不同,封建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存在着较大差异。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两个条件:必须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以及要有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且具有一定人身自由的劳动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般是经由两个途径实现的:其一是小生产者变为资本家,其二是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对点训练1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
11、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流动人口众多制瓷业发达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BC D解析:选D。“聚四方无籍游徒”说明流动人口多;景德镇是“瓷镇”,制瓷业发达;“佣工”说明有了雇佣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从材料中看不出景德镇的制瓷业性质是官营还是私营。故答案为D。史学新论明后期社会转型研究【史界观点】近代社会最重要的特点,引用法国一位学者的话说,在于它以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经济增长成为价值观体系和物质活动的基点。但是,明清社会虽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经济繁荣,却并未形成一个经济居社会生活主位的“经济社会”,由此也就不能提供出一个可以推动技术进
12、步与发展的土壤环境。赵津从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看技术革命发生的可能性:李约瑟之谜再探“明后期社会转型研究”,从史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就是我国的古代社会究竟是向前发展变化的,还是停滞无发展的,在我国的古代社会能不能产生近代性的因素,我国古代社会能不能向近代社会转变。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史学界和国外史学界长期以来都存在较为激烈的争论和分歧。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自身能否滋生新的近代社会因素,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不同观点尽管很多,但归结起来只有两大学派:一派是不变论、无发展论、停滞论;另一派是变迁论、发展论、转型论。两派争论的焦点又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期。【思考感悟】赵津认为中国明清社
13、会虽然经济繁荣,但并不具备向近代“经济社会”过渡的条件,因为从追求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与政策是阻碍资本主义成长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起步、起始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身经过将近两千年的积累,孕育出新的社会因素,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封建社会,而与未来的近代社会相同。新生的先进的社会因素代表了社会未来,显示了社会走向,各种新因素纷纷出现的明代中后期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历程的起点。对点训练2(2013高考浙江卷)(节选)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
14、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主要是中国落后了;关键是西方腾飞了;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解析:第(3)问事实上要求说明17501850年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阐述中国落后的原因、西方突飞猛进的原因。答案:(3)赞成“主要是中国落后了”。理由:时代潮流变了,但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
15、朝大国”的保守观念。赞成“关键是西方腾飞了”。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他东方国家。赞成“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上依然故我。一、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1(2014高考福建卷)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注意题眼“核心信息”。农耕作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图片体现
16、了皇帝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的理念,故选C项;A、B、D三项虽是从不同角度得出的认识,但都不能体现“核心信息”,故排除。2(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提取材料信息。材料中的这句话描写了松江以织布为主,芜湖以浆染为主,可明显看出明代中后期纺织业已有区域的分工,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市场需求问题,B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手工业技术的差异而不是技术水平日趋
17、平衡,C项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区域经济的发展,D项不正确。3(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材料的主旨,同时应理解“大庾岭”这一地理概念,分清岭南、岭北为不同的地理区域。大庾岭为五岭之一,明朝时期由于大庾岭以南和大庾岭以北物产的差异,使得长途贩运贸易兴盛。A、C两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B项结论片面,故选D项。4(2013高
18、考天津卷)“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棉纺织业从宋朝到明朝地位的变化。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产品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明朝中叶以后,棉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比如当时使用的花楼机,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随着先进技术的推广,棉布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麻等,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故选B项。5(2012高考山东卷)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
19、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自然经济解体家庭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BC D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可得出家庭手工业发展,所以正确;“鬻于乡市”“布贾贩之城市”可看出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6(2014高考江苏卷)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
20、,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和“海禁”政策。由材料“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可知,明政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故A项错误,B项正确。由题干材料“抚臣涂泽民请开市舶”可知,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7(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
21、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意思。题干材料反映了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但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外来货币是否干扰了中国市场,排除B项。也无法体现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或清朝统治出现问题,排除C、D两项。8(2014高考福建卷)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与题眼“有误”。材料反映
22、了关东到上海的商船情况,体现了长途贩运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商船二三千只”“一岁三运”说明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说法有误。明清的思想和科技文化学生用书P501王阳明心学:其思想的核心是“发明本心”,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理”,主张克服私欲,“致良知”。2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代表主要思想著作李贽(1)挑战理学正统地位: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2)挑战孔子的至尊地位:反对将“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藏书续藏书等黄宗羲(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2)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明夷待访录顾炎武(1)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
23、治”的主张(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宝贵思想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王夫之(1)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2)哲学思想: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船山遗书唐甄(1)积极倡导经世致用(2)提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潜书3.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1)明清小说:从宋代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形式多样,题材众多,名著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2)京剧的形成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又有汉剧戏班进京演出,徽戏和汉戏开始融合。道光年间,京剧正式形成。此后不断发展,同治光绪年间成熟。京剧的地位:京剧艺术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成为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4明清时
24、期的科技(1)明代徐光启编写农政全书一书,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和农学研究的利弊得失做了全面的评价和总结。(2)明代李时珍著成的本草纲目一书,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3)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轻巧识记 李贽的思想误区警示 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区别明清之际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因而绝不能将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思想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思想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误区警示 中国古代戏曲
25、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而不是京剧的形成。因为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最高成就。图解历史 明清时期影响中西科技发展的因素主题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主张及特点史料研读史料一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李贽藏书史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者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料三若其所欲明学术,正人心,拨
26、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则有不尽于是刻者,须绝笔之后,藏之名山,以待抚世宰物者之求。顾炎武日知录序史料四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太虚本动,天地日新。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十问题史料一说明了李贽思想具有什么特点?据史料二、三、四分析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继承和批判传统儒学的?解读抓关键信息获结论(1)史料一表明李贽向孔子和儒学的神圣权威提出了挑战,实际是对封建理学思想的挑战。(2)黄宗羲批判“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顾炎武继承先秦儒家关注现实民生的思想,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以致用;王夫之批判理学的“天命论”和“先知论”,蕴含唯物主义的
27、思想。史论拓展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2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 主题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背景、评价要点拓展1背景(1)政治方面: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阶级矛盾尖锐。(2)
28、经济方面: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阶级关系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4)文化方面:文化专制日益严重,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想,进步知识分子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2评价(1)进步性: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在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使得儒学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这些思想是在明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和民
29、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2)局限性: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根本上有别于西欧的启蒙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总之,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史料探究解读史料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1)从史料信息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清初三大思想家都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2)从史料信息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黄宗羲
30、以史经世的学术方法使他的思想更能说服人,而他的学术著作中对后来人影响最大的要数明夷待访录。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3)从史料信息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近代的民权共和思想深受黄宗羲思想的影响。主题三宋词与明清小说的繁荣史料研读史料一词体至宋而繁荣援佛老精神以入儒的宋学背景与宋代空前发达起来的市井商业文化意识彼此交壤,导致了宋世文人尚义理而又随俗逐媚的精神势态;而宋世制禄丰厚,坊间歌妓又出于自身利益而出金资助词客,这种物质力量的推动势必成为词集刊行的有效保证。韩经太宋词与宋世风流史料二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
31、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但因为时间,我现在只可分做四派来说一个大概。这四派便是:一、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问题据史料一分析归纳宋代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据史料二指出明清小说发展具有什么特点。解读抓关键信息获结论(1)史料一认为宋代理学的形成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等因素促进了宋词的繁荣。(2)史料二信息说明了明清小说的发展具有种类繁多,思想内容复杂,体裁广泛,表现手法丰富,艺术水平高超等特点。史论拓展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1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使中
32、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新景象,社会生活亦趋丰富,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2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的观念增强,传统的严谨的文学形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小说在语言的使用、完整表达及故事性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可以满足市民阶层的这些愿望。3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文化作品的需求进一步通俗化,为明清小说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和社会基础。4小说体例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成熟,印刷术的完善,促使各书坊争相刻印。史观连线多元史观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唯物史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时
33、代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大背景,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2阶级史观:孔子、老子主张社会有序,主张统治者“仁”“无为”,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下层劳动者群体的利益,其他如孟子、韩非等则代表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3文明史观(1)文明传承方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今天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弘扬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有益成分,如民本思想、和谐观念、统一意识、义利观念,同时也应剔除其落后时代的如三纲五常、等级贵贱等内容。(2)东西文明对比方面:应关注孔子等人的民本、仁政、君民观念与同时期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城邦民主政治主张,古罗马注重立法、
34、法律至上的治国理念的比较。(3)联系现实的方面:应注意孔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主张与当今民主本质上的区别,即古时“民本”思想以维护君主特权为中心,当今民主以人权平等为中心。对点训练(2015昆明调研)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A否定孔孟权威B否定“明天理,去人欲”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解析:选C。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达到良知,突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带有人性觉醒的意味,为后来追求平等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所利用和发展,故C为正确选项。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以儒学为基础,并未否定
35、孔孟权威,故排除A项;他仍然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行为,并未否定“明天理,去人欲”,故排除B项;知行合一强调道德实践,并不具有思想启蒙的内涵,故排除D项。一、王阳明“心学”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1(2014高考广东卷)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材料的内容和明清科举取士的内容。红楼梦是清朝小说
36、,当时理学占统治地位,科举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材料中贾父强调四书的重要性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孔子的地位发生动摇,也没有反映富家子弟弃儒从商,故排除B、C两项。红楼梦是清朝小说,反映了清代生活,故D项错误。2(2011高考天津卷)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解析:选C。从材料看,儒学一直为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
37、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为了儒学的发扬光大,故选C项。3(2010高考广东卷)“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解析:选C。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的理论观点。二、明清科技和文学艺术4(2014高考重庆卷)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
38、,还魂纸()生产遍布全国各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制造工艺更加复杂扩大了原料来源ABC D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还魂纸指再生纸,即用废旧纸作原料造出的纸。从材料中“江南不以为然,北方随手拾起再造”可知错误;从材料中的第一句话可知还魂纸的制造工艺简单,故错误。由此,排除含或的A、B、D三项,故选C项。5(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
39、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解析:选C。解答本题应理解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之间的关系。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促成了小说这种世俗文学形式的繁荣。小说成了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材料说明的正是这一点。因此,A项不正确,B、D两项是世俗文学的意义,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A、B、D三项。6(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解析:选B。京剧脸谱来源于中国古代“傩”戏中的面具。在后来戏剧发
40、展演变的过程中,人们给不同颜色的脸谱赋予不同的性格,这种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很难真实地再现历史、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从而也就不能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故排除A、C、D三项。7(2012高考四川卷)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A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B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C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D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康熙帝所处时代的定位。康熙帝在位时间是16611722年。此时,中国已经渐趋衰落,而西方则步入了近代社会的转型期,如英国已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康熙帝此时对西方的发展已经有了警觉,A项正确。而
41、B项中的“迫切”、C项中的“深入”、D项中的“巨大压力”均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课后达标检测9学生用书单独成册第9课时明清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5河北唐山模拟)天工开物所涉及的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720178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19世纪初,世界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有六个。与同一时期的西方比,中国的经济发展在()A质量上提高B数量上增加C水平上先进D技术上创新解析:选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农耕经济的发展。本题用排除法较
42、好,抓住题干中时间信息“17201780年间”“19世纪初”,这一时期我国仍处于传统农业文明,而西方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因此中西对比,A、C、D三项不符合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史实,故A、C、D项错误;这一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是在于资源的消耗、人力的投入带来的数量的增加,故B项正确。2(2015双流棠湖中学检测)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 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
43、济解体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ABC D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以机为田,以梭为耒”“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的信息,可以得出商品经济渗入农村,材料中太湖地区、苏州震泽镇地区和松江地区、景德镇地区的手工业行业有所不同,体现了地域性社会分工,故正确,但材料中看不出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解体也不符合史实,排除。3(2015双流棠湖中学检测)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
44、的发展这是一家采用了雇佣经营的新式企业A BC D解析:选A。题干材料阐述了罗定山区冶铁炉场的人数及分工,可以得出其规模大,分工细,且出现了人口聚居的现象,再由“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的信息可知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符合题意,是否出现雇佣经营材料不能看出,排除。4(2015广州联考)明朝中期以后,苏州的饮食、服饰和娱乐等方式在全国处于引领潮流的地位,时人称为“苏样”。苏州这一地位形成的基础是()A工商业发达B是唯一的外贸港口C是全国的政治中心D资产阶级壮大解析:选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苏州的饮食、服饰和娱乐等方式在全国处于引领潮流的地位,源于苏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发达,故A项符
45、合题意。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且B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明中期以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C项错误;明代没有产生资产阶级,D项也可排除。5(2015吉林四平期末)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D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解析:选C。阅读材料,可知材料主题思想是“轻徭薄赋,重视农业”,这一思想
46、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培植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材料涉及一点儿赋税思想,但未触及赋税制度,排除A项;这一措施巩固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以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从而D项“推动了农村市场的兴旺”错误,故排除B、D。6(2015雅安模拟)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解析:选D。重农抑商政策是由中国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决定的,因此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有利于农业发展,也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所以B、C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本主
47、义萌芽出现后,重农抑商政策不但没有被废除,还得到加强,所以D项错误,符合题意。7(2015浙江台州质量评估)据十三行史料展记述:“18至19世纪上半期,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资本主义商业活动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开B反映了当时中国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达C十三行是清代官方特许的外贸机构D广州是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解析:选B。十三行的对外贸易是官方贸易,不是民间贸易,所以B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82013年7月16日清华大学4 0
48、00多名研究生在校体育馆上了“最后一课”,校长陈吉宁的临行叮嘱聚焦于两个字:良知。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社会道德的底线,要知耻、知愧、知恩。我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要“致良知”“知行合一”。该思想家是()A孔子 B朱熹C王阳明 D王夫之解析:选C。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认为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以“知行合一”来遏制伪善流行,故C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礼”、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王夫之主张唯物论,均与题目中的信息“致良知”“知行合一”不符,故A、B、D三项错误。9(2015福建三明质检)针对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一事,李贽说:“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
49、,不如早自抉择,忍小耻而就大计。易不云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归凤求凰,安可诬也!”从中可以看出,李贽()A反对封建礼教 B反对盲从孔子C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儒学经典解析:选A。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题干材料中李贽认为司马相如的做法比起那些遵守礼法但空负良缘的人来说明智得多,男女相悦,意气相投,愿意相互结合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也符合天理人情且与儒家经典并不相悖。这说明李贽反对封建礼教,故A项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李贽没有反对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李贽不反对儒学经典,只是反对盲从儒学经典,故D项错误。10(2015浙江湖州质检)我者
50、与他者中写道:“明代的文化活动,扩大到民间,不再限于社会上层的精英。综合言之,明代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既是从正统形式,开拓了自由,尤其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也反映了一般生活质量的提升。”下列属于这一时期代表作品片断的是()A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D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解析:选A。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清小说。材料中“明代的文化活动,扩大到民间,不再限于社会上层的精英”说的是明朝文学的世俗化,“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是明朝小说水浒传的章节,故A项正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元朝散曲
51、,故B项错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宋朝柳永作品,故C项错误;“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是清朝小说红楼梦片段,故D项错误。11(2015乌鲁木齐模拟)明末清初画家朱耷有一首题画诗写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体现此特点的绘画作品是()A洛神赋图 B游春图C清明上河图 D墨兰图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朱耷的题画诗反映了写意画的特点,A、B、C三项都是以写实为主,所以答案选D项。12(2015浙江衢州质检)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剧中属于穿帮镜头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岸说“纸是包不住
52、火的”西汉武帝时期攻打匈奴时使用火药乾隆皇帝夸奖永琪为小燕子做棉花椅年迈的康熙皇帝兴高采烈地观看京剧名段斩马谡A BC D解析:选C。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时期,火药发明于唐朝时期,京剧艺术形成于道光年间,故均为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符合史实,明清时期棉花普遍种植,所以不是穿帮镜头,排除,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5福州质检)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通过户籍或其他制度实施对民众的管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居延是中国汉唐以来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在此出土的汉简残卷记录了这样的内容:三坞燧长居延西道里公乘徐宗,年五十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
53、用牛二,直五千。居延汉简甲乙编(注:燧:最基层的哨所。公乘:爵位。直:值。)材料二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三清代八旗制度在努尔哈赤创立时既管理军国大政又有监督和任免大汗的权力。顺治、康熙、雍正几代帝王采取措施逐步对八旗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顺治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分治
54、。上三旗由皇帝自将,实力不断扩充,下五期驻防各地。康熙不启用与各旗有关的宗室诸王、贝勒重操旗务,而是任命亲贵皇子主持同色三旗旗务。雍正专派监察八旗御史,各旗互查,鼓励官员及旗下人大胆地揭发讦告。摘编自徐凯清代八旗制度的变革与皇权集中(1)据材料一,归纳汉简记录的主要信息。该材料可作为研究汉代历史哪些领域的史料?(8分)(2)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10分)(3)据材料三,概括清代前期强化八旗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体现了该时期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8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的“三坞燧长”“公乘徐宗,年五十”“宅一区,直三千;田五十亩,直五千;用牛二,直
55、五千”可以得出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材料和军事、户籍管理,经济有关。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初规定: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匠户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到完全废除匠籍;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顺治时期的“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分治。上三旗由皇帝自将”可以看出其方式是分而治之;由康熙时期的“而是任命亲贵皇子主持同色三旗旗务”可以看出方式是任命亲贵皇子主持旗务;雍正时期的“专派监察八旗御史,各旗互查”
56、可以看出其方式是加强监察。第二小问要结合清朝政治制度发展趋势来回答。答案:(1)信息:燧名、职务、住址、姓名、身份、年龄、财产(田产)。(答出三点即可)领域:户籍管理;边防军事;官职(爵)设置;土地制度;农业生产。(答出两点即可)(2)变化:从定期服役到纳银代役到完全废除匠籍;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答出一点即可)影响:提高了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客观上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3)主要方式:分而治之;由亲贵皇子(代替原首领)主持旗务;加强监察。本质特征:君主专制强化。14(2015杭州外国语学校模拟)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
57、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儒者以“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易也。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材料二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
58、 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追求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特
59、点。(8分)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和“之礼百家弗易”的信息可以概括出儒家思想的特点。第(2)问根据材料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可以答出政治理想,然后根据当时的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原因。第(3)问首先根据材料概括出政治观和经济观,然后根据其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归纳特点。答案:(1)六艺卷帙浩繁,儒学太博而难以找到要点,用力多,而收效太少;儒学对于正君臣父子,别夫妇长幼的礼数,是任何一家都不能更改的。(2)政治理想:治国、平天下。原因:佛教、道教的冲击(宗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政治、思想环境的相对宽松,封建经济的较长的发展期,社会出现长期的相对承平状态;州县学的设立,书院的大发展,形成了一种鼓励读书,研究学问的风气;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任答三点即可)(3)君主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写出一点即可)经济发展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写出一点即可)特点:对传统的儒学进行批判性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