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人口、城市。第卷(选择题共 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中ab、cd、ef线均为完整的晨线。由ab线到cd线,再到ef线是晨线自夏至到冬至内的移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 a、f两点年内日出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A. 6小时B. 12小时C. 18小时D. 24小时2. 在甲点看日出,太阳位于观测者的方位是( )A. 6月22
2、日正北B. 12月22日正南C. 3月21日正东D. 全年正东3. 地球表面 c、d 两点间的距离是( )A. 1000 kmB. 20000 kmC. 30000 kmD. 40000 km【答案】1. B 2. C 3. B【解析】【分析】【1题详解】由材料ab线、cd线、ef线是一年中的晨线移动轨迹可知,ab线为夏至日(6月22 日)的晨线,cd线是春、秋二分日(3月21日或9月23日)的晨线,ef线是冬至日(12月22日)的晨线。a在北极圈上,f在南极圈上。同为6月22日时,a点日出时间是0点,f点日出时间是12点,两者日出时间相差12个小时;同为12月22日,a点日出时间是12点,f
3、点日出时间是0点,两者日出时间相差12个小时,B选项正确。【2题详解】图中所示,甲点在晨线的中点,应位于赤道上。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有昼夜更替的各地均日出东北,A错误;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有昼夜更替的各地均日出东南,B错误;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均日出正东,C正确;甲地仅春分日和秋分日正东日出,不是全年,D错误。故选C。【3题详解】 由第1题的分析可知。cd线是9月23日的完整晨线,则此时晨线与经线圈重合,晨线端点为为两极点,因此晨线长与与经线长相等,由所学知识可知,经线为半圆,其长度为赤道的一半,因此cd两点间的距离为20000 km。B选项正确。【点睛】日出
4、日落方位规律。一、“7月”,也就是每年3月21日(北半球春分日)至9月23日(北半球秋分日),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期,也就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南半球的冬半年: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北。二、“1月”,也就是每年9月23日(北半球秋分日)至第二年3月21日(北半球春分日),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期,也就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南半球的夏半年:除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日落的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
5、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方位也越偏南。三、二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极点除外)。下图为台风位于台湾以东海域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此时图中风力最大的地点是( )A. 甲B. 乙C. 丙D. 丁5. 在受图示台风影响过程中,台湾东部地区降水量远大于西部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 距海远近B. 地形差异C. 纬度位置D. 与台风中心的距离【答案】4. B 5. 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台风天气系统与天气以及读图分析能力【4题详解】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台风的中心,为台风眼区,风力很小,与乙、丙、丁三地相比,乙地等压线最密集,气压梯度力最大,因此风力最大,
6、故选B。【5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中心位于台湾岛的东侧,台湾岛东部距离台风中心较近,降水量较大,故选D。【点睛】判断两点风速的大小:第一种情况:两点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点气压差shu较大,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压线稀疏的地点气压差较小,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第二种情况:两点不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上,如果两幅图比例尺相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大的地点,风速大;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小的地点,风速小。第三种情况:两点不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上,如果两幅图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相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大的那幅图图上地点,风速大;比例尺小的那幅图图上的地点,风速
7、小。降水是基本的气象要素之一,不同形态的降水影响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下图为19802017年天山山区降水日数及降水形态日数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图示表明天山山区( )A. 每年夏季仅降雨形态存在B. 年降水集中在夏季,以降雨为主C. 年降水日数与降雨日数呈正相关D. 年降水日数与降雪日数呈正相关7. 经研究发现,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近些年天山山区年降水日数有所减少,年降水量却呈增加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冬季降雪日数大幅度增加B. 每次降水的强度都有所增大C. 每次降水持续的时间都有所延长D. 极端降水现象呈增多趋势【答案】6. B 7. D【解析】【分析】【6题详解】
8、读天山山区降水日数及降水形态日数统计图可知,每年夏季只有降雨和降雪两种降水形态基本共存,A选项错误。夏季年降水日数最多,所以年降水集中在夏季,以降雨为主,B选项正确。11月次年2月年降水日数与降雪日数呈正相关,其他月份降水日数与降雪日数呈负相关,C选项错误。11月次年2月年降水日数与降雨日数呈负相关,其他月份降水日数与降雨日数呈正相关,D选项错误。故选B。【7题详解】因为天山山区年降水日数有所减少,所以冬季降雪日数不可能大幅度增多,A选项错误。B、C两选项的表述太绝对化,是错误的。天山山区年降水日数有所减少,年降水量却呈增加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极端降水现象呈增多趋势,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
9、】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全球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增多。如果分水岭两侧坡地上岩性强弱不同,坡角大小不一,降水和植被覆盖有显著差别,与基准面距离不同,就会导致分水岭两侧坡地侵蚀速度有明显差异,溯源侵蚀力较强的河流可能切穿分水岭,袭夺另一侧的河流(即形成河流袭夺现象,在此现象中,溯源侵蚀力较强的河称为袭夺河,另一条河称为被夺河)。河流发生袭夺以后,可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地貌,成为判断河流袭夺的标志。下图为某区域河流袭夺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图中a、b 两河( )a河为袭夺河,河流海拔较低 b河为袭夺河,河流海拔较高a河侵蚀力较强b 河侵蚀力较强A. B. C. D. 9. 发生河流袭夺后
10、,袭夺河( )A. 流量减小,流程变长B. 流量减小,流程变短C. 流量增大,流程变长D. 流量增大,流程变短【答案】8. A 9. C【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袭夺,通过材料中的河流袭夺的详细说明,用图示表示袭夺前后的河流系统,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难度较大。【8题详解】从图中不难发现a河袭夺b河,a河为袭夺河,侵蚀力较强,b河为被夺河,侵蚀力较弱;a河所处海拔较低,b 河所处海拔较高,正确。A正确。故选:A。【9题详解】河流袭夺中的两条河流,一般来说袭夺河海拔低,侵蚀力强,夺取了被夺河的上游,流程变长,水量增大,C正确。故选:C。【点睛】河流袭夺现象的产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1、:两条河川间的距离不能太远;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向源侵蚀强烈;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发生河流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成袭夺河、被夺河、断头河以及风口等地貌形态。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湖北省地处江南内陆,西、北、东三面环山,湿地资源丰富,被誉为千湖之省,莲藕种植普遍。种藕人常在莲蓬初露时把它掐掉。下图为莲藕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从莲藕的形态和生长环境来看,相对于东南沿海,湖北省更适于莲藕种植的原
12、因是( )湖泊众多 受台风影响小 降水丰富 劳动力丰富A. B. C. D. 11. 莲蓬初露时即要掐掉的主要原因是( )A. 成熟莲蓬的采摘成本较高B. 防止莲蓬生长消耗营养C. 促进雨水从折断处渗透D. 莲子成熟脱落易影响下季种植【答案】10. A 11. B【解析】【分析】【10题详解】莲藕生长在水中,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之称,湖泊众多,有利于莲藕种植,项正确;湖北省位于内陆地区,莲藕生长受台风的影响小,项正确。在降水和劳动力方面湖北较东南沿海没有优势,错。故选A。【11题详解】莲蓬生长发育要消耗大量的养分,会影响地下茎即莲藕的生长,所以在莲蓬初露时要及时掐掉,故选B。【点睛】植物分布是自
13、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对于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同时,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上也力求改变以适应环境。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东北地区在十年间有上百万的人口流失。按迁移原因主要分为寻求温暖路线、寻求发展路线、国外迁徙路线、内部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影响东北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环境因素B. 社会因素C. 政治文化因素D. 经济因素13. 东北地区人口大量流失对当地的有利影响为( )A. 减轻人口老龄化程度B. 增强当地经济活力C. 减轻耕地耕作强度D. 促进基础设施完善【答案】12. D 13. C【解析】【分析】【12题详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
14、素(如气候、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社会因素(如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如战争)、经济因素(如地区间的收入差距)等,其中在现代和平年代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D正确;相比于经济因素而言,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政治文化因素等均非最主要的因素。故选D。【13题详解】人口大量流失,人口密度减小,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减小,耕地的耕作强度也会相应减小,C正确;人口流失应主要表现为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当地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A错;人口流失导致当地的经济活力减弱,B错;人口外流并不会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D错。故选C。【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总结如下:2019年11月11日,第三届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高
15、峰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论坛主题是开启智慧融合轨道交通新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城市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 道路过于狭窄B. 交通拥堵严重C. 道路建设超前D. 管理设施过多15. 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主要措施是( )A. 拓宽城市道路,满足车辆通行需求B. 普及私家车,减轻公共交通运输的压力C. 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同时上下班D. 鼓励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答案】14. B 15. D【解析】【分析】【14题详解】现代城市人口膨胀,车辆保有量大幅度上升,而城市建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交通设施和容量不能跟上人口和车辆的增长,造成交通拥堵严重,B正确。现在城市道路一般比较宽
16、阔,A错误。道路建设和城市发展相一致,并不超前,C错误。管理设施与城市发展一般是协调发展甚至滞后,并不过多,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相对于私家车,公共交通车辆单车载客量大,鼓励市民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极大减小城市实际通行的车辆密度,从而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D正确。 城市土地资源有限, 扩宽城市道路会占用其他建设用地,所以拓宽城市道路不是主要措施,A错误。私家车越多,道路通行密度越大,不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B错误。应该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错峰错时上下班,C错误。故选D。【点睛】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措施:摇号买车;单双号限行;积极乘坐公共交通设施;合理规划交通网;应该鼓励大型企事
17、业单位错峰错时上下班,错开人流和车流高峰,缓解交通拥堵。第卷(非选择题 共 55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2015年7月6日14时亚洲东部和西太平洋局部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1)据图说明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状况,并分析成因。(2)指出此时我国出现最强降水天气的地区,并说明依据。(3)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出现最强降水的大致区域。【答案】(1)天气状况:炎热干燥(晴热)。成因7月份受H1和H3两个高压系统的影响,海洋水汽难以深入陆地;受高压控制区域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水。(2)强降水地区:东北地区。依据:东北地区位于受低压中心
18、控制区域;低压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暖气流上升快,利于水汽凝结,形成强降水。(3)绘图说明:画在L1低压槽各等压线弯曲程度最大部分连线以北区域(锋线以北)以及L1中心区域;西部冷锋降水区域狭窄,东部暖锋降水区域宽阔。【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旋、反气旋与天气以及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调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详解】(1)读图可知,7月,华北地区此时受H1和H3两个高气压系统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且华北地区受高压的影响,海洋水汽难以深入陆地,所以华北地区炎热干燥。(2)读图可知,此时东北地区受L1低压中心的控制,且该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中心气压低,低压中心强盛
19、,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成雨,可能出现最强的降水天气。(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东北地区气压L1控制区域出现最强降水,L1为一个锋面气旋,左侧低压槽附近为冷锋,雨区主要位于锋后,且雨区较窄;右侧低压槽为暖锋,雨区主要在锋前,且雨区较宽;中部盛行上升气流,也有一定的降水。绘图如下:【点睛】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与都阳湖之间存在径流相互补给的季节变化。下列左图为鄱阳湖位置示意图,右图为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一般频率越高表示径流量补给越大)。(1)描述长江与鄱阳湖互补的年内分布特征。(2)分析鄱阳湖对长江的补给作用5、6月高于7、8月的原因。(3)简述鄱阳湖夏秋季节
20、易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答案】(1)冬春季节都阳湖补给长江;夏秋季节长江补给都阳湖。(3)5、6月份鄱阳湖流域进入雨季,都阳湖水域面积扩大,对长江的补给作用增强;7、8月份雨带移至长江以北,鄱阳湖流域受伏旱影响降水减少,湖泊水位低;而长江中上游水系降水增多,汇流提升长江干流水位;对鄱阳湖产生顶托作用,长江水倒灌补给鄱阳湖,鄱阳湖对长江的补给作用锐减。(3)鄱阳湖流域水系发达,入湖河流众多,汇水量大;人江通道唯一,泄流不畅;夏秋季节正值雨季,长江水倒灌人湖,导致鄱阳湖水位上涨,易形成洪涝灾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体补给关系和洪涝灾害的原因以及读图分析能力。【详解】(1)长江与鄱阳湖互补关系
21、是随季节变化的,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据右图可知,冬春季长江水位低,鄱阳湖水位高,都阳湖补给长江;夏秋季长江水位高,都阳湖水位低,长江补给鄱阳湖。(2)我国雨带是随季节变化而移动的,5、6月份都阳湖流域属于雨季,降水多,都阳湖水位高,对长江的补给作用强;而7、8月鄱阳湖流域进入伏旱期,降水少,鄱阳湖水位低,而长江受上游降水的影响水位较高,长江水有时会倒灌进入鄱阳湖,此时鄱阳湖对长江的补给作用很小,甚至没有。(3)鄱阳湖夏秋季节易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应从流域面积、降水量及排水不畅等方面回答。据左图分析可知,鄱阳湖流域水系发达,入湖河流众多,汇水量大;且入江通道唯一,地势低平,泄流不畅;夏秋季节正值
22、雨季,长江水倒灌入湖,导致鄱阳湖水位上涨,因此易形成洪涝灾害。【点睛】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有: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等。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斑海豹为鳍足类动物,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汩游繁殖的习性,为肉食性动物,食物主要为鱼类和头足类。斑海豹繁殖时期,需要洁净且安静的栖息环境和充足的食物。辽东湾辽河三角洲分布着广阔的芦苇集中生长区,是全球斑海豹繁殖区中纬度最低的一个。每年12月斑海豹进入渤海辽东湾,12月在厚厚的浮冰上产越,34月育肥,5月逐渐游回西北太平洋北部地区。下图示意斑海豹分布区范围。(1)指出斑海豹的分布特点
23、。(2)分析辽东湾芦苇生长区成为斑海豹繁殖地的原因。【答案】(1)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及白令海峡附近的北冰洋海域。(2)芦苇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为斑海豹的生存提供了洁净的环境;芦苇生长在浅海域,有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辽东湾位于大陆架,海水较浅,阳光充足,水温适宜,鱼类等资源丰富,为斑海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该海域冬季人类活动少,斑海豹繁殖期环境安静;海水较浅,大型海洋捕食动物难以进入,天敌少。【解析】【分析】本题以西北太平洋为背景,考查影响斑海豹生存环境因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从图上可以看出,斑海豹主要分布在
24、西北太平洋海域及白令海峡附近的北冰洋海域。(2)应从材料中获取斑海豹的生长条件,再结合题干中芦苇集中生长区和辽东湾的环境特征分析其利于斑海豹生存的条件,回答其成为斑海豹繁殖地的原因。芦苇对水质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可以为斑海豹提供洁净的的生存环境;芦苇生长在沿海的浅水区域,附近有河流注入,带来陆地上丰富的营养物质,使芦苇生长良好;辽东湾水域属于大陆架海域,海水较浅,光照充足,水温适合,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为斑海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该海域冬季温度低,人类活动少,斑海豹繁殖期受人类活动干扰少,环境安静;属于浅水海域,大型海洋捕食动物难以进入,天敌少。【点睛】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
25、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上,经过城市化后,在城市的特殊下垫面和城市人类活动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气候。改善城市气候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城市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缘植物或其他植物栽植或铺贴于建筑物等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下列左图中甲为海滨城市,乙为海滨地区一工厂,甲城阴天日数比同时期郊区多。近年来,甲城加大了城市垂直绿化的建设力度(如右图)。(1)试从海陆风角度考虑,分析甲城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2)分析甲城阴天日数比同时期郊区多原因。(3)从城市大气环境方面,简述甲城建设城市垂直绿化的益处。【答案】(1)白天海风吹向陆地,将工厂烟囱排出的污染物带到甲城城区;且
26、较冷的海洋空气在下方,较暖的陆地空气在上方,形成逆温,污染物扩散速度慢;海风和陆风转换时刻,原先被海风吹走的污染物会被陆风带回原地,形成重复污染。(2)城市热岛效应在城区形成垂直上升的气流,有利于对流云的形成;城市空气中杂质比郊区多,为云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凝结核;在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多,易产生光化学烟雾,遮挡阳光;城市建筑物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了风速,使云层在城区滞留的时间比郊区长。(3)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减轻热岛效应的影响;吸烟除尘,减轻噪声和有害气体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改善城区大气环境;保温隔热,调节城市气温日变化,节约能源。【解析】【分析】本题以城市绿化为材料,考查海陆风对大
27、气污染的影响、对城市天气及环境的影响,难度一般。【详解】(1)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昼夜风向变化。读图可知,甲城市位于海滨,白天海洋气温较陆地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滨地区的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被海风吹向陆地。海风气温低,贴近近地面,形成下高上低的气温状况,为逆温,不易扩散的污染物积聚。晚上,陆风由江污染物带回,如此循环,导致甲城大气污染严重,甲城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主要考虑海风把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带到城市。(2)甲城阴天日数比郊区多主要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污染物提供更多的凝结核等有关。由于甲城为城市,工业发达,大量人为热排放,使得城市气温较周边地区高,气流上升,有利于对流,产生降水,阴雨天较多。城市中杂质多,为云雨提供充足的凝结核。同时,城市建筑物多,密度大,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云层长期滞留城市上空,阴雨天多。(3)垂直绿化的益处主要包括减轻热岛效应、减轻城市大气污染、调节气温日变化等。垂直绿化,充分利用了城市空间,城市绿化具有吸烟滞尘、减小气温日较差的作用,同时,可以降低最高温,减少降温设备使用时间,节约能源资源,减轻了有害气体含量,降低对人身产生的不利危害。【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