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图解】【时空定位】第15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自主复习】【知识清单】【名师点拨】1、1949年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与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的不同(1)新政协将国民党反动派排除在外。(2)新政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3)新政协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4)新政协是长期存在的、固定的统一战线组织。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区别3、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土地改革4、.土地改革确立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它属于私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6、“一边倒
2、”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捍卫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8、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10、新中国“过渡时期”的阶段和中心任务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建设【认知深化】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把人民主权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我
3、国的国家性质,符合我国国情,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效解决中央与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之间关系的基本民主制度。它的基本内涵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二、“一五”计划的特点1“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是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且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方面是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
4、弱,需要迅速改变这种状况。2“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这是由于东北地区具有相对优越的工业基础,而且工业资源丰富,又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支援,具有独特的优势。从此,东北地区作为工业基地,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3“一五”计划完全以总路线的精神为指导,包括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而且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手段,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4“一五”计划是完全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大步骤。考虑到改造和建设的长期性,“一五”计划只是强调五年期间为改造和建设准备初步基础。实施的结果则是“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了总路线规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
5、务,超额完成了预定的工业化的建设指标。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1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这一外交政策是由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所决定的。【经典例题】1.(2021浙江卷14)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完
6、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纲领C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D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答案】B【解析】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B项;1949年10月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排除A项;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排除C项;1982年宪法强调国家的
7、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除D项。2.(2021 山东卷8) 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A. 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B. 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C. 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D. 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可得出毛泽东强调中国在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前提之下愿
8、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D项正确;ABC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排除。【课时检测】1日记是重要的历史资料,以下是著名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是()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政协组织法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筹备会议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之一。新政协的主要任务就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包括定国旗、国徽等,故B项正确。2新中国的诞
9、生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新纪元。下列立法()1950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废除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1950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组织和教育工人积极生产、发挥工人阶级领导作用的职责1950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A.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B巩固了人民民主革命成果C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D奠定了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中国法制建设新纪元”可知,这些立法将新中国的革命成果载入宪法,这些革命成果巩固了人民民主革命成果,故选B项。3
10、“土改要分配土地,但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新中国的农村土地改革和社会改革()A建立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B实行了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D打破了农村宗族式社会管理体系【答案】D【解析】据材料“不是单纯地分配土地,而是要根本改变农村社会结构,建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也属于计划经济的结果,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故C项错误;“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会打破农村宗族
11、式社会管理体系,故D项正确。4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答案】A【解析】题干表明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不仅来自中国共产党,还来自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和民主性,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故A正确;成员不仅来自各党派,也来自人民团体,因此,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12、不只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故B错误;题干并未提到“人民代表大会”和“阶级斗争”,故C、D错误。5“民主是一个陀螺:它只有像陀螺那样运转起来才有意义。关键是要使民主的程序和机制运转起来,以便使那些在宪法和法律中规定的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的实现。”推动我国“陀螺”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法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答案】C【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根本保障,与材料中“关键是要使民主的程序和机制运转起来”相符,故选C项;A项是政党制度,与材料中“根本保障”不符,排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
13、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中“根本保障”不符,排除B项;D项只是民主制度的一个具体方面,排除。6下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民主政治形式进行探索的情况简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时期 制度名称 国民革命时期 农民协会和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制度 土地革命时期 苏维埃代表会议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 参议会制度和三三制 解放战争时期 各界(各级)人民代表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性质完全一致B民主革命时期不同民主政治制度的任务与作用高度一致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建国以前就已经开始萌芽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性质【答案】C【解析】从表中信息分析可知,
14、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注意建立广泛性人民代表,建国后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对之前的继承和发展,故选C项;不同时期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性质不可能完全一致,排除A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的民主制度的任务与作用不可能“高度一致”,排除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不是统一战线组织,排除D项。7下图是1953年的宣传画建政权,选好人。这一作品反映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农民获得了平等选举权C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D基层民主政治日益完善【答案】C【解析】图中人们在投票选举,行使选举权,说明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得到推进,故选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于1954年,排除A项;图片信息未涉及
15、城市居民,无法就城乡选举权作对比,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基层民主政治日益完善,排除D项。8下图为1954年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一辈子第一回(画中老人手捧“选民证”)。该作品反映了()A农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悦B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C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D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答案】B【解析】据材料“1954年”“一辈子第一回”“选民证”可知,该作品体现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人民选举代表的史实,说明人民有了选举权,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成就,故选B项;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排除A项;该作品内容与人民受教育水平无关,无法体现扫盲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排除C项;生产
16、资料所有制根本变革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排除D项。91953年11月国家银行调整利率后,国营商业放款月息6.9,国营工业定额放款月息4.6,超定额放款月息4.8。私营工业放款为月息9到16.5,私营商业放款为月息13到19;公私合营工业放款为月息4.8到14。这一政策()A适应了变革生产关系的需要B有利于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C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D践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答案】A【解析】材料所示时间是三大改造刚刚开始的时期,国家银行向国营商业、工业倾斜,对私营工商业的月息明显高于国营单位,这一政策适应了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的需要,故选A项;1949年确立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制度,排
17、除B项;1952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排除C项;1956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排除D项。10“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它的颁布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它”()A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B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D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答案】A【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与材料相符,故选A项。
18、11“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指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现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已经召开,这种职权的作用已经消失。但中国人民政协会议本身的统一战线的作用仍然存在。”这次会议()A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B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C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D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B项。12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
19、出“一边倒”的政策,坚定地站在“和平、民主、社会主义一边”;1955年5月,他又指出:“就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他们合作。我们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一变化表明当时中国()A突破了两极格局的束缚B摆脱了社会制度对外交的影响C意图拓展对外交流范围D因国际地位提高改变外交策略【答案】C【解析】由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转为同意与西方国家建交,这一变化说明新中国的外交由重视意识形态转变到重视国家利益,目的在于拓展对外交流范围,发展自己,故选C项;20世纪50年代,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之下,“突破了”一词说法欠妥,排除A项;受当时国际局势影响,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以社会主义国家为
20、多,“摆脱了”说法欠妥,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伊始,还没有重返联合国,内政外交没有取得较大成就,排除D项。13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日关系的相关史实表。时间 事件 1954年12月 中国确定了发展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友好、逐步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方针 1955年2月 鸠山内阁同意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日本,促进了中日第三次民间贸易协定的签订万隆会议期间 周恩来秘密会见日本代表,表达了中国对日建交的意愿 1955年 中国国内为建交而行动,包括统一党内外及社会舆论的认识,改善对日工作机制、宽释战犯、开展对日贸易等,日方对此积极回应 根据上表史实,可知当时()A中国的三大改造需要日本的积
21、极支持B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方针C谋求经济发展是中日双方的共同需求D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鸠山内阁同意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日本”和“改善对日工作机制、宽释战犯、开展对日贸易”可知,中日双方都有发展经济的需要,故选C项;据材料可知,中日交往的目的是发展贸易而不是三大改造,排除A项;据所学,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仍旧是“一边倒”,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中日关系不是美日关系,排除D项。14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
22、勒斯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通过“一边倒”方针同苏联等国建交【答案】C【解析】万隆会议于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与会国皆为亚非国家,旨在讨论反对殖民主义的问题,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该会议符合杜勒斯的描述,故C项正确。15下表是新中国在1952年和1957年钢和原煤总产量及增长率统计表。钢(万吨) 原煤(万吨) 1952年 1356 6491957年 53513 000增长率(%) 396.29% 195.51% 这些成就的取得()A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工业体系B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C初步奠定了我国
23、工业化的基础D增强了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答案】C【解析】根据新中国在1952年和1957年钢和原煤总产量及增长率统计表中的数据并结合“一五”计划的内容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我国钢和原煤产量的大幅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故选C项。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方的自由主义绝大贡献正在这一点,只有民主的政治方才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自由,所以自由主义的政治意义是强调的拥护民主。代议制度是英国人的贡献,成文而可以修改的宪法是英美人的创制,无记名投票是澳洲人的发明,这就是政治的自由主义应该包含的意义。现代的自由主义,还含有“和平改革”的意思。在近代民主国家里,容忍反对
24、党,保障少数人的权利,是和平的政治社会改革的基础,已成了当然的政治作风。反对党的对立,严格的批评监督,使人民可以有选择的机会,使国家可以用法定的和平方式来转移政权,是现代民主国家做到和平革新的大路。 摘编自胡适自由主义,原文有改动材料二五四宪法在“序言”部分写到:“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五四宪法总结建国5年来的实践经验,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过程。1954年宪法的里程碑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长治久安,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完善,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马克
25、思指出:“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行。”新中国后来的宪法及其宪法修正案是对1954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在国体、政体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及外交等各项基本制度方面是一脉相承。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4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并分析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西方近现代“民主政治和自由主义”的关系。【答案】(1)背景:新中国政权基本巩固;积累了政治建设经验;国家政治、经济建设需要法律保障;地方基础普选基本完成。意义:确认和保障人民民主及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是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探索。(2)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