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理数的加法导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数学第一章 有理数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有理数加法法则)1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2、有理数与绝对值大小比较的综合运用;一、自主预习与互动学习:1、阅读教材P16-P18 1.3.1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探究1、有理数加法的类型:在足球比赛中,如果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1、如果球队在某场比赛中上半场失了两个球,下半场失了3个球,那么它的得胜球是几个呢?算式怎么列?2、若这支球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失了3个球,又如何列出算式,求它的得胜球呢?3、这支球队在这场比赛中
2、还可能出现其他的什么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探究2、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I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
3、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规定向左运动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 m问题1、将教材P21上得出的几种有理数相加的情况在数轴上用运动的方向表示出来,并求出结果,解释它的意义。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问题2、说一说有理数相加应注意什么?(符号,绝对值)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如何相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