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地 理 (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2、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世纪70-90年代,江苏、浙江、四川、山东、广东等省份蚕桑产业发展较好,是我国蚕桑生产的主产区。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蚕桑产业不断萎缩,而广西、云南等地区顺势而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使我国的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保持稳定,整个蚕桑产业呈现“东桑西移”“东丝西移”的发展态势,现在又进一步深化为“东绸西移”。广西更是一马当先,2017年蚕桑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蚕桑产业衰落的原因是A东部地区的自然条件差B东部地区市场萎缩C政策因素是主导 D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东绸西移”到广西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力 B技术 C
3、原料 D市场3蚕桑产业的发展由“东桑西移”到“东丝西移”再到“东绸西移”说明A产业转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 B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缓慢C西部地区不再种桑树转为发展丝绸产业D东部与西部的区域联系在加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是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水库输水的工程。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时计划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m至60m空间建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台风、海潮侵袭 B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C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 D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5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带来的影响,正
4、确的是使东江入海口咸潮加剧 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状况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 为广州等地提供备用水源ABCD土库曼斯坦素有“水贵于油”的说法。农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每年3月,当地棉农对土地整理后进行棉花种植,经历灌溉、施肥、喷药等田间管理后,于当年9月进行棉花采摘。下图为土库曼斯坦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限制土库曼斯坦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干旱B土壤贫瘠C能源缺乏D光照不足7修建卡拉库姆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A发展航运 B发展养殖业C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 D发展观光旅游8图中运河修建后,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是A咸海面积扩大 B咸海盐度降低C运河沿岸荒漠化加快 D土壤成分改善猕猴桃原产于中
5、国,20世纪早期从宜昌传到新西兰,经培育在新西兰广泛种植。猕猴桃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下,山东博山“碧玉”猕猴桃成为中华猕猴桃品系新“明星”的主要原因是A该地劳动力价格低B科技改良C该地机械化水平高D该地种植历史悠久10新西兰北岛普伦蒂湾畔蒂普基镇(见图一)成为“世界猕猴桃之都”的自然原因包括A沿岸有寒流流经,气候湿润 B处于西风迎风坡,风力较大C沿岸多山地,可防止涝灾产生D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11新西兰北岛普伦蒂湾畔猕猴桃种植园中有高耸的树墙(见图二),建设树墙的主要原因是A猕猴桃叶小而厚,易被大风摧残 B猕猴桃果皮
6、厚,果实易摩擦碰伤C涵蓄水源,增加湿度 D降低风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径流系数指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内地面的径流深度与形成该时期径流的降水量之比,它说明在降水量中有多少水变成了径流,它综合反映了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径流的影响,一般湿润地区该系数大于干旱地区。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与以下地区对应正确的是A云贵高原、浙闽丘陵、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B浙闽丘陵、云贵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C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浙闽丘陵D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浙闽丘陵、云贵高原13结合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被覆盖率高径流系数小B甲地径
7、流系数大于乙地主要是因为甲地降水大于乙地C丙地全年降水少,故径流系数较小D丁地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强烈,径流系数最小下图为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出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不同的文化、代表性建筑都具有区域特色。图示四个“福”字中最可能代表上海的是ABCD15表示的是福建土楼,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与该建筑形成相符的自然条件有A植被稀疏,河网密布 B山河相间,降水均匀C气候湿润,夏季炎热 D地形开阔,降水集中16人们追踪放生野外的图示动物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 CGPS DEOS下图
8、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7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地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8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甲地小雪,乙地小雨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ABCD下图是“沿106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山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A山顶2000米左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左右处C南坡海拔1300米左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左右处201月,地气温高于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地:A海
9、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21图中地所属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A增加土层深度 B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C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 D增加耕地面积23“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A水稻管理要求土地平整 B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C水田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D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珠江三角
10、洲的一些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六百多年前以蚝壳做主体材料,用含有蚝壳灰、石灰、糯米饭、糖等泥合物粘结并镶嵌为墙的古建筑,称为“蚝宅”(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4“蚝宅”A就地取材,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B墙体棱角多,防火耐高温性能好C墙体坚固,可以抵御台风侵袭D墙体空隙大,利于室内保湿25当地“蚝宅”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A将当地人口迁出,建立博物馆B在当地大量推广“蚝宅”建设C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提高房屋利用率。D发展房屋租赁,促进民俗旅游 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62015年4月14日国家三部委出台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明确,基础设施互联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
11、优先领域。福建省是古代海上丝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 下图为福建省年降水量线分布图 材料二 近些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1)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越区位条件。(2)说出福建在两次产业转移中所处角色的不同,并分析其转变的原因。(3)说出福建省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区位优势。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莱索托是被
12、南非环抱的一个小国,75%的国土是山地,年降水量700-1000m,经济基础薄弱,很多地方人迹罕至,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南非约有5602万人口,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64mm,水资源极为短缺。豪登省是南非面积最小但人口最稠密的省,是南非的经济中心,水资源需求量很大,首府是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由莱索托和南非共同兴建的莱索托高原调水工程将从奥兰治河上游引水到瓦尔河,以满足豪登省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同时使莱索托实现电力自给。工程于1990年开工,计划分期兴建6座大坝、2座水电站、200千米的大型穿山隧道,到2020年全部工程建成时,莱索托将每年从南非获得约三千万美元
13、的售水收入。 (1)简析该调水工程得以建设的地理背景。(2)推测该调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3)简述该调水工程建成后对莱索托产生的积极影响。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材料一 坎儿井是新疆特有的引水工程(图甲);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图乙)。 图甲 坎儿井示意图 图乙 都江堰平面图材料二 近年来,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蓬蓬勃勃,“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1)水资源是影响新疆经济活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试述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14、。(2)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两种水利工程是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作用的。(3)试述新疆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及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时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大约在17亿年以前,由于南美洲板块向西漂移,纳斯卡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一部分)俯冲到南美板块下方,来自地慢的岩浆大量侵入,先是形成了南美洲西部边缘的火山弧。约在6600万年前的新生代安第斯山开始隆起,并进入“疯长期”,形成高大的安第斯山系, 巴塔哥尼亚位于阿根廷南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荒漠直抵东海岸。这里风力强盛,尘暴不断,素有“风土高原”之称。然而,大约在1亿年前,该地区气候潮湿,森林茂密,巨
15、大的树木直插云霄。材料二: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巴塔哥尼亚南部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看不到一丝生机,但在沙漠中惊奇地发现大片保存完好的石化森林。沙漠中有多条通向大西洋的河流,河水清澈湍急,水生生物极少。材料三:南美洲南部地形与河流(下左图)以及石化森林景观(下右图)。 (1)说明巴塔哥尼亚形成“风土高原”的原因。 (2)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卷地 理 (A)答案第卷(选择题)【答案】1D2C3D【解析】1蚕桑产业属于传统产业,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随着这些地区经济
16、的多元化发展,蚕桑产业不断萎缩,产业结构面临大的调整,D对。东部地区的自然条件还是很优越的,A错。东部地区市场需求没有萎缩,B错。材料中并没有提示政策因素对蚕桑产业转移起主导作用,C错。故选D。2由材料可知,“东绸西移”是继“东桑西移”“东丝西移”的发展态势,现在又进一步深化为“东绸西移”。广西更是一马当先,2017年蚕桑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因此到广西的主导因素是原料充足,故选C。3蚕桑产业的发展由“东桑西移”到“东丝西移”再到“东绸西移”说明东部与西部的区域联系由最初的桑树种植的联系,已经发展到丝绸加工的联系,因此联系在加强,D对。材料中没有提示政策因素对蚕桑产业转移的影响,A错。东部地区经
17、济增长速度快,经济的多元化迅速发展,使蚕桑产业不断萎缩,B错。西部地区种植桑树一直稳定发展,成为吸引丝绸产业转移的驱动力,C错。故选D。【答案】4D5C【解析】4结合材料分析,只要采用地下盾构方式就能避免台风和海潮侵袭,无需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A错误;地下深埋盾构方式比浅层地下施工难度要大,技术要求更高,建设工程量更大,成本更高,B错误;只要采用地下盾构方式就能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无需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C错误;随着珠江三角洲的进一步发展,用地会越来越紧张,今后可能会大规模利用地下空间,因此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可以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D正确。故选D。5该水资源调配工程由西江向东输水
18、,使得东部城市利用东江的河水可能减小,东江枯水期径流水位可能升高,应该减轻咸潮危害,错;图中显示,该水资源调配工程由西江向东输水,使得流经中山市的径流量减少,会加剧中山等地用水紧张,错;西江流域面积大,径流量大,而东江径流量较小,但珠江口东侧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和城市需水量大,因此该水资源调配工程可以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对;该水资源调配工程可以输水进广州,使得广州等地的水资源来源途径增多,为当地提供备用水源,对。故选C。【答案】6A7C8D【解析】6土库曼斯坦位于中亚,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限制土库曼斯坦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是气候干旱,A正确。土壤对农业影响不大,B错误。该国能源丰
19、富,光照充足,CD错误,故选A。7从图上看,卡拉库姆运河东连阿姆河,西端没有河流与其相通,推断修建目的不是出于航运,而是灌溉。C正确,A错误。修建运河发展养殖业和发展观光旅游意义不大,BD错误。故选C。8运河修建后,入咸海的河水减少,湖区面积变小,A错误。由于入湖水量减少,咸海盐度升高,B错误。沿岸的丰富的灌溉水源,荒漠化减缓,C错误。由于灌溉水源增多,种植棉花增多,会使土壤成分改善,D正确。故选D。【答案】9B10D11D【解析】9结合材料分析,山东博山具有种植猕猴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通过科技改良,进一步提高的猕猴桃的品质,使其成为中华猕猴桃品系新“明星”,B正确;劳动力价格低、机械化水平
20、高都不能提高猕猴桃的品质,A、C错误;博山是新引种的猕猴桃,种植历史不长,D错误。故选B。10猕猴桃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读图一分析,新西兰北岛普伦蒂湾畔蒂普基镇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A错误;处于南半球西风带的背风坡,风力较弱,B错误;位于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土壤肥沃,C错误,D正确。故选D。11猕猴桃叶大而薄,新枝娇嫩,建设树墙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A错误;猕猴桃果皮薄,建设树墙对预防果实摩擦碰伤起不到作用,B错误;树墙建设在葡萄园的周围,且生长耗水量较大,不能起到涵蓄水源增加湿度的作用,C错误;高耸的树墙建在葡萄园的周围,可以起到防
21、风降低风速的作用,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D正确。故选D。【答案】12B13A【解析】12径流系数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也就是说径流系数小,说明被蒸发或下渗的多,降水转变成地表径流的少。甲地径流系数大于60%,说明甲地降水量大,转变成地表径流的多,应在我国降水较多的地方,判断甲是江浙丘陵,该地山地多,地形坡度大,水流速度快,下渗的水相对较少,转变成地表径流的多;乙地径流系数大于40%,判断是云贵高原,该地降水里多,但是多喀斯特地貌,多溶洞或地下河,降水渗流到地下的多,在地表的水流量小,所以径流系数较小;丙地径流系数小于30%,应是华北平原,该地蒸发量大,地表
22、径流量较小;丁地径流系数小于5%,应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降水少、蒸发大,地表径流极少。选B正确。故选B。13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植被覆盖率高,下渗量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植被覆盖率高,径流系数小,A正确。甲地是江浙丘陵,乙地是云贵高原,甲地径流系数大于乙地,主要是因为乙地喀斯特地貌多,下渗多,地表径流小,甲地地形起伏大,地表径流大,B错。丙地是华北平原,径流系数较小,主要是蒸发量大,C错。丁地是塔里木盆地,植被覆盖率低,降水少,蒸发强烈,下渗多,径流系数最小,D错。故选A。【答案】14B15C16C【解析】14图为蒙古包,应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上海为国际化大都市,东方明珠塔是其代表性建筑
23、,故代表上海。图由竹子和熊猫组成,应代表四川;图中有傣族舞,应代表云南。综上所述,故选B。15土楼为我国福建地区客家族居住的房屋,该省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起伏大,土楼多依山而建,福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降水变化率大。综上所述,故选C。16追踪放生的动物位置一般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故选C。【答案】17C18A【解析】17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甲地北部有山脉阻挡,气温较高,所以雨雪分界线位置偏北,乙地是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使得雨雪分界线位置偏南。故答案选C。18雨雪分界线,根据此地位于北半球,纬度更高的气温越低。因
24、此甲地为中雨,乙地为中雪,对。乙地比较甲地的等压线更密集,故风力更强,气压北高南低,偏北风,对。故答案选A。【答案】19C20D21B【解析】19题中考查年降水量最多的点对应海拔,从年降水量曲线中找出山南北坡最高点,可以得出在较低纬的南坡,然后过最高点向横轴作垂线,与地形剖面交于一点,即为所找海拔,过此交点向纵轴作垂线,读海拔数值约为1300m。故为南坡海拔1300米处,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影响气温的因素最主要的为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除此之外还有大气环流,洋流,地形和下垫面性质等。根据纬度位置和地形起伏变化可知,为渭河平原,为大巴山,为汉水谷地,为四川盆地。1月,为北半球冬季,南
25、北温差大,地纬度低于地,且此时冬季风势力强,北方地区降温明显。但地受北部秦巴山地的阻挡,冬季风的影响小,降温不明显,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1读图可知,图中地位于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的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故选B。【答案】22C23A【解析】22读图可知,“上田弃亩”,作物种在垄沟,利于积蓄水分,减少干旱对作用的影响,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故选C。23我国北方地区为旱作农业,可以采用“畎亩法”,而季风水田农业,如果采用“畎亩法”,会导致地表凸凹不平,不利于耕作,A对。采用“畎亩法”对于气候、光照、劳动力无影响,BCD错。故选A。【答案】24C25D【解析】24“蚝宅”就地取材,利用海滩
26、上的蚝壳作原料,一些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六百多年前以蚝壳做主体材料,说明用量小,不会破坏海洋生态,A错。墙体棱角多,防火耐高温性能差,B错。墙体坚固,可以抵御台风侵袭,C对。用含有蚝壳灰、石灰、糯米饭、糖等泥合物粘结并镶嵌为墙,墙体空隙小,不渗水,利于室内防潮,D错。25当地“蚝宅”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发展房屋租赁,促进民俗旅游,D对。将当地人口迁出,建立博物馆,面临移民安置问题,A不合理。在当地大量推广“蚝宅”建设,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B不合理。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提高房屋利用率,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C不合理。 第卷(非选择题)26(12分)【答案】(1)气候优越,水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7、人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交通便利(产品易进入我国港台地区和国际市场)。(2)“一次转移”时为转入地,“二次转移”时为转出地。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环境压力增大;政府政策支持。(3)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古代丝绸之路起点,对外联系有历史基础;我国著名侨乡;海岸线曲折,多港湾,海运便利;政策支持。【解析】(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技术等。(2)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就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劳动力因素、交通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
28、染等。(3)福建省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条件主要在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外联系有历史基础、侨乡、多海港、政策支持等。(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光热水),水源,土壤,劳动力,交通,市场,科技,政策等。“闽南金三角”地处低纬地区沿海平原,水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方面:城市密集,人口多,购物需求多,消费市场广阔;地处沿海地区,海运比较便利,产品外运方便。(2)福建、台湾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因为台湾的经济发展程度高于福建,所以福建在一次产业转移中所处角色是转入地,即承接地;“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所以二次转移时为转出地。因为各种产业不断
29、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区位,尤其劳动密集型工业,倾向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和廉价的土地,所以福建两次产业转移角色转变的原因包括:随着经济发展,福建省的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环境压力增大;政府政策支持。(3)地区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在社会经济方面:地理位置,劳动力,交通,市场,技术,政策,经济基础等。福建省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条件:福建省与台湾隔海相望(位于东南沿海中部,临近两大工业基地),地理位置优越;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外联系有历史基础;这里是我国著名侨乡利于吸引外资;地处东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漫长曲折,多海港,所以海运比较便利;“一带一路”是国家的重要政策,所以福建省打造新海上
30、丝绸之路核心区有政策支持。27(12分)【答案】(1)莱索托境内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但国内水资源需求较少,有富余水资源;莱索托缺乏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豪登省人口集中、城市众多,生活需水量大;豪登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却严重缺乏,制约矿产资源开采与加工。(2)沿线地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沿线地区人迹罕至,本地劳动力短缺;沿线地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工程机械、人员、物资等的运输。(3)完善国内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成因,以及调水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工程背景及其积极意义。工程建设的条件可以从自然和
31、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析,调水工程的影响可以结合我国南水北调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1)本题从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由材料“年降水量7001000毫米,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电力和供水等基础设施,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可知,莱索托境内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但国内水资源需求较少,有富余水资源,且缺乏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结合“南非水资源极其短缺,豪登省是南非面积最小,但人口最稠密的省是南非的经济中心,水资源需求量很大”,以及图中约翰内斯堡矿产资源丰富可知豪登省水资源短缺,但是生活和工业需水量大,在这样的地理背景下,调水工程得以建设。(2)本题考查影响大型工程建设的条件,应从自然和社会两大
32、方面分析,具体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调水沿线位于河流上游,海拔高,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结合材料可知莱索托人口稀少,工程位于河流上游可推之沿线人迹罕至,本地劳动力短缺。工程位于河流上游,地形复杂,沿线交通不便,不利于工程机械人员物资的运输。(3)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即可。首先结合材料“缺乏电力通信和供水等基础设施,同时使来所托实现电力自给”可知该工程有利于完善莱索托国内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结合材料“莱索托每年从南非获得约3000万美元的售水收入”可知该工程可增加莱索托的外汇收入,另外还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28(14分)【答案】(1)多
33、属内流河,水量小;水量季节变化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形成夏汛;含沙量大;河流有结冰期;河流有断流现象。(2)坎儿井采用地下暗渠输水,受季节、风沙影响较小,减少水分蒸发,流量稳定,提高了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都江堰是合理利用地形坡度,确保常年自流灌溉;科学分流,减轻水旱灾害。(3)自然原因: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问题: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解析】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水利工程的作用,农业区位因素,大力发展“红色产业”时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1)水文特征要从河流的流量、补给、汛期、结冰期及水流量的季节变化来分析。(2)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其作
34、用有巨大的差异,按要求从当地自然特点来分析。(3)新疆农业生产番茄色红、质优受自然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的影响较大,此地区大力发展“红色产业”主要对生态的影响较大,主要与本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灌溉不合理,过度耕作,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29(12分)【答案】(1)地处西风带,风力强劲;西部安第斯山山口增强西风风力(狭管效应);高原上台地平坦开阔,风阻小;地处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气候干燥,荒漠广布,地表裸露,风沙大。(2)安第斯山脉尚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厚厚的火山灰埋没,可溶性矿物质渗入树体,排挤掉纤维质,
35、最终将整棵树、整片林都变成化石;板块运动使这里地形抬升,在流水、风力等外力侵蚀和搬运作用下,将火山灰剥离,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以及岩石圈物质循环等相关知识。难度较大,(1)难度一般,加强对“风土高原”一词的解读即可得出答案;(2)难度较大,其分析思路可类比花岗岩的球状风化进行灵活分析,不同的是,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的侵入冷却凝固形成,而“石化林”是先有森林,后火山喷发,火山灰掩埋形成。(1)根据材料“这里风力强盛,尘暴不断,素有风土高原之称”可知,该题即是分析该巴塔哥尼亚高原风力大,尘暴多的原因。首先,该区域处于西风带,风力强劲,高原上
36、地势平坦开阔,摩擦力相对较小,风力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侧的安第斯山存在山口,其山口走向大致与西风走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加强了风力,所以该高原风力强盛。同时,巴塔哥尼亚高原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盛行西风翻越安第斯山脉后,空气下沉,焚风效应显著,气候干燥,荒漠广布,地表裸露,风沙大。(2)“石化森林”的形成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材料“大约在1亿年前,该地区气候潮湿,森林茂密,巨大的树木直插云霄”可知,在安第斯山脉尚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后来随着火山喷发,森林被火山灰掩埋,大片森林逐渐变为植物化石深埋于地下。随着地壳的抬升,流水、风力等外力侵蚀搬运作用加强,火山灰剥离,深埋于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