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2015级第三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两卷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第卷 阅读题(70分)一. 论述性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冤的申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精忠旗的满门旌表,长生殿的“蟾宫相见”等等。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从“天”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
2、了“乾为天,为圆”,以及“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的观念。由于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圆”的亲和与崇尚。 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子“九九”八十一章,象征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韩非在解老篇中评析老子思想时说
3、:“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揭示了道的周行循环的特征。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道”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 由于“圆”相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般若真智对世相的观照为“圆照”,称善根为“圆根”,称修行到最高联阶段为“圆成”,称涅槃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做“圆圆海”。这里,“圆”均可作为“圆满”、“大美”和“至美”来解。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
4、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式之中。“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都应该圆满无缺,缺则有憾。中国古代悲剧最悲的要算是关汉卿的窦娥冤了,剧中不但有血溅白练,而且还有六月飞雪,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窦娥冤屈之大、痛苦之深。但作者笔锋一转,却来个“窦天章为女申冤昭雪”,由悲转喜、由缺为圆。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了一种弥散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圆”即是审美主体对规范的崇尚与屈从,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与妥协。它虽然
5、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却也遏制了中国艺术,特别是悲剧中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的怵目惊心的震撼,以及撕肝裂胆的残酷。尚圆的传统观念不光是“大团圆”审美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且,它也使中国审美文化的心理欲求往往更多地趋向于圆态,趋向一种柔性与韧性,以及圆融浑化的中和之美。1下列关于原文的内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大团圆”审美心理现象是中国特有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屡见不鲜,并且在宋代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大量出现。B“大团圆”审美心理在戏曲小说中以申冤昭雪、报仇雪恨等形式出现,即使不可能在现实中体现,也可能在梦境中显现。C在四季的往复、
6、日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循环中,智慧的华夏初民逐渐抽象出“乾为天、为圆”的先进观念。D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大概是从天开始的,天之所以成为先民顶礼膜拜的对象,是与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多寡分不开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循环即圆道是易经作者心目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圆”可以体现圆融无碍、无往不复的至高至美的境界。B因为“圆”以其圆满无缺而使人感到审美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许多人所推崇。C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是用周行不止的圆来描述的,老子中的“九九”这种循环往复式的“道”的结构和圆有着一定的联系。D“圆智”、“圆根”、“圆成”、“
7、圆寂”、“圆圆海”这些佛教词语中蕴含着“圆满”、“大美”和“至美”之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与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有无相生、佛家的轮回观似乎都存在于一个圆的图式之中。B易、庄、禅都将圆作为最高精神境界,“圆”其实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C中国文学艺术由于受到“大团圆”审美心理的影响,悲剧往往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和使人触目惊心的震撼。D尚圆的传统观念是“大团圆”审美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审美文化心理欲求的趋向圆融浑化的中和之美的原因。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8、题。梁启超的面面观 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 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著述,在33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40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15天写成一部6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
9、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中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1916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的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便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
10、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便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了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 粱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
11、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地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的兴趣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 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
12、感到惋惜;有人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绝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现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之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他变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 (有删改)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而不肯安于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 B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老练的政治家,这固然
13、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 C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变”“屡变”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 D文章运用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的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5. 梁启超的“大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3分)答:。6. 梁启超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这种生活”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看待“这种生活”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张大厨祝晓林 民国三十一年,
14、清明节那一天,日本人来到了白楼镇。 张大厨的皇宫饭庄不久就成了日本人的饭堂。 日本人的九个炊事员说起来还算比较尊重张大厨。其中有个叫西田的,非常虚心地向大厨请教刀功以及怎样下料、掌控火候等,并且用很不流利的中国话对大厨说,打完仗,回家,开一家餐馆。大厨听了点点头,很勉强地笑了笑。大厨不卑不亢,很少说话,日本人称他为“哑巴大厨”。 不久,白楼镇出了两桩命案。先是进进出出总牵着一只狼犬的木下被勒死在镇东的杏花楼。继而,中队长的一个翻译官何先生在一次赶圩时,大白天,被人用乱棍打死。 整个白楼镇百姓的心一下子全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张大厨的皇宫饭庄也被封闭,不准任何中国人进去吃饭。门口有日本兵站岗,饭庄
15、里的一眼水井也有人看守。 一天早晨,大厨照例在厨房里忙着。一位屠户送来一扇猪肉。 “张大厨,还认得我吗?”大厨注视良久:“哎呀呀,是你!”又惊又喜。夜里,大厨对母亲说,刘一刀回来啦!大厨的母亲一时没想起来刘一刀是谁。 大厨说,爹在世时,送猪肉的刘屠户,杀猪下刀下得贼准的那个刘一刀。 一连几天,刘一刀都来送猪肉,每次来,都有日本兵跟进跟出,逗留的时间很短。一晚,大厨告诉母亲,那两个人是刘一刀他们杀的。母亲说,我估摸着也是他,别人谁有这个豹子胆?有次送肉,走的时候,刘一刀狠狠地踩了大厨一脚。大厨弯腰一看,案板底下有个小纸包。大厨慌忙蹲下,假装系鞋带把小纸包塞进鞋帮里。大厨回家打开一看,吓得整夜没睡
16、。 “行不?”第二天,刘一刀问。“不行,”大厨不敢正眼看刘一刀,“他们盯得紧。你都瞧见了,炊事兵在开饭前,每样东西,总让我和那狼犬先吃。” “没别的法子?”第三天,刘一刀问。大厨摇头。 第四天,刘一刀又问。大厨还是摇头。 “想出法子了?”第五天,刘一刀问。 大厨把头轻轻点了点,说,找一只狗,用麻油炸耗子喂养几天。 送走刘一刀,大厨对西田说:“太君,我不舒服,回家休息了。”大厨还比比画画做了个躺倒休息的动作。 大厨回到自己屋里翻看一本厚厚的书。从头到尾,又从尾到头。 天很快暗下来。 张大厨划着一根火柴,颤抖着手将煤油灯点燃,满屋子便弥漫着暗红的亮光。光亮中,大厨那壮实的身体宛如一座山。 后来大厨
17、又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檀木箱子,找了几本焦黄的书,东抄西抄。 深秋的白楼镇,已经很冷了。大厨坐在床上缩起脖子,时不时地袖一袖手。虽然一整天没吃东西,可大厨一点儿也不觉得饿。 夜至三更,大厨伸了伸腰,温了壶酒,款款地喝。渐渐地,大厨那张敦厚的脸上泛起团团红晕,渐渐地,大厨就迷迷糊糊和衣睡着了。 接连几天,大厨悉心地给几个日本炊事兵讲一道名菜“佛跳墙”的做法,还许诺说,到了冬天,一定做给他们尝尝。西田听得非常仔细,还用猪肉试做了,很香,很酥,很鲜。西田请大厨用中文写了许多配料的名称,并一个劲儿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有狗肉,就大大的好啦。 那天刮着风,下着雨,白楼镇显得清冷。屠户刘一刀扛着一只肥肥的大狗走进
18、皇宫饭庄时,最高兴的是西田,“哟唏哟唏”叫个不停。 “佛跳墙”这道菜是在晚餐吃的。据说,那香味儿香遍半个白楼镇。 照例,大厨和宪兵队的那只狼犬先尝。 很快,风卷残云。 大厨待日本人吃完以后,生吃了一个白萝卜就回屋了。走的时候,大厨顺手递了个白萝卜给西田吃。 大厨回屋以后对家人做了一番交代。 一夜无事。 第二天,大厨和他的家人不知去向。而驻扎在白楼镇的宪兵除一个人之外,其他的都睡在床上,再也没能起来,站岗放哨的也进了阎罗殿。 这就是民国三十一年轰动一时的白楼镇事件。 1995年春,那个幸存的日本人西田来到白楼镇,对镇长谈起这件事,不经意提到了大厨吃了个白萝卜,他也吃了个白萝卜。 这白萝卜兴许就解
19、了毒。 (选自小小说选刊)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第一和第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以及主人公的身份,同时设置了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文中写张大厨一整天没有吃东西,又写他夜半三更独自温了酒喝,都是为了表现张大厨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突出了他最后的选择的高尚。C.“不准任何中国人进去吃饭”的交代,为下文写计策的施行作了必要的铺垫,也说明后来毒死的人里面没有中国人。D.小说两次提到大厨和那只狼犬先吃,前一次是交代施毒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后一次暗示施毒计的高妙:不引人怀疑。E.小说文字简洁,暗示性强,如“杀猪下刀下得贼准”,既写
20、出了人物身份屠夫,又写出了人物个性勇敢、凶狠。8. 主人公张大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9. 小说的最后三个自然段是补叙,小说加上这个补叙有必要吗?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四.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曒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后仕本郡吏,太
21、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
22、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10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B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C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
23、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D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朝廷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D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24、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让县令动了恻隐之心,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C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窦宪兄弟放纵,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故不与他们交往。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乐恢还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3.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
25、行服。 答:。14.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答:。五.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杨万里我来秋浦正逢秋,梦里重来似旧游。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问着州民浑不识,齐山依旧俯寒流。15下列对诗歌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题中的“九日”描述的是重阳佳节,古人喜在此佳节登高远望,啸咏骋怀。B本诗首联点明了游览秋浦(即池州)的时间,梦中又再次游历故地,写出了对此地的深情。C颔联“风月不供诗酒债”,风月,指自然景物,诗人们为这里的美好景物所吸引,经常把它作为灵感
26、的源泉和诗材的渊薮,以致供不应求。D颈联中,“谪仙”诗风豪放,“小杜”放荡不羁;前者写出过“直挂云帆济沧海”“风雨不动安如山”等名句。E诗人登临杜牧曾登高之处,运用拟人、用典等手法,既详细描绘了池州的美好风光,又表达了对先贤的景仰与追思。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六. 名篇名句默写(5分)17.杜甫咏怀古迹中想象明妃归来的一句是:“ 。”18.李白蜀道难中用极大的落差表现蜀山之高,高到连太阳神都无法逾越的句子是:“_ , _。”19.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 ,_。”第卷 表达题(80分)七. 语言文字运用(20分)20
2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开封市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12531亿元,增速885%。在河南省2015年各地市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前三甲”中,开封市忝列门墙。 校园足球蓬勃发展,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中国足球已不可同日而语,可以预见,中国足球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只是时间的问题。 呈现在眼前,虽然选取的只是吉光片羽,冰山一角,但是窥一斑可知全豹,足以反映这个群体的全貌。 照例来说,证实身份证的真假并不难,但部分明星及其经纪人对此却是讳莫如深。尤其众多女明星对自己的年龄相当避讳,不愿意谈及。 十多年未相聚的老同学见了面,有的促膝畅谈,有的尽情欢笑,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
28、那场面可真热闹。 2015年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为全世界人民奉献了一次精神文化大餐,其节目精彩绝伦,富有中华文化底蕴,令人叹为观止。 A BC D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驻部纪检组坚决贯彻中央从严治党要求,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B在开通前的联调联试运行的最关键时期,动车组司机每个班以近二百多公里的时速,每天往返至少三个来回。C网友们强烈指责四川凉山某县的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以一种自暴自弃、自甘堕落的方式沦落为流浪汉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D4月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科学集市”在浙江省科技馆举
29、行。集市由果壳网和浙江省科技馆联合主办,汇集了“3D打印技术”、“菠萝发电”等趣味科学实验和发明十分精彩,吸引不少市民参观。2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 不具有“文化”的含义。 ,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 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 ,如同中国的“梅文化”“菊文化”一样,“桃花” 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 形成了中国的“桃花文化”。A/因为所以但是便并且B虽然然而甚至/因此进而c固然/于是虽然一是就D本来但是并且于是也/23.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30、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5分)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24.下面是某校“校园安全教育”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85八. 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5月3日,达州石桥八旬老人在女儿陪同下,准备
31、乘动车到省城看病,因节后人多没有买到全程坐票,借坐邻座,到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座位主人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请求挤一挤坐,座位主人坚持要按票坐,老人女儿很不满意,但座位主人认为,坐自己的座还有错吗?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2015级第三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一、论述性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 (由原文“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以及“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的观念”,可知,C选项中“抽象出”说法不对,原文为“直观地形成”。)2B (由原文第五段中“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
32、,可知,B选项中“为许多人所推崇”说法不对,原文为“为佛家所推崇”。 )3C (由原文“却也遏制了中国艺术,特别是悲剧中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的怵目惊心的震撼”,可知,C选项中“缺乏”说法不对,原文是“遏制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4.A(B项梁启超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原文说“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选项中将政局的影响夸大了;C项为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感到惋惜的不是郑振铎,张冠李戴。D项原文中没有神态描写。)5.在学术研究方面:梁启超在近现代学术史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在政治方面:劝龙济光反袁时,面对险境急中生智,力挽危局。在生活
33、方面:通达人生智慧,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中,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在人生追求方面:梁启超虽然一生多变,但他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绝不望风转舵。(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1分)6.“这种生活”指的是梁启超充满趣味的生活。主要体现为他兴趣广泛,学问涉及面广。(1分)这种生活的优点: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能正确地看待成败,有不竭的奋斗动力。学问涉及面广,有助于积极思考探索,有所成就。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发现生活的可爱之处。(答出任意二点即可,每点2分)这种生活的不足:在学问上,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但难以精深(不能专积有成)(1)。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7.
34、CD(A项,小说的前两段并没有设置悬念。B项,“表现张大厨犹豫选择的高尚”错误,他之前已做出选择。E项,“杀猪下刀下得贼准”,只能说明刘一刀技术好,不能暗示他勇敢,也谈不上凶狠。)8.沉稳谨慎:当接到刘一刀安排的任务后,他不急于动手,而是谋定后动,一举成功。多智:在谋划计策的时候,他没有蛮干,而是精心设计,设计出了一条杀人于无形的妙计。善良慈悲:对于希望做个厨师的西田,他有一定的同情心,没有置其于死地。勇敢无畏(侠义):为了民族气节,将生死置之度外。9.示例一:没有必要。理由:从主旨上说,前文已经明确地暗示了抗日的主题,表达了爱国思想。从情节上说,前文情节已很完整,结尾戛然而止,没有补叙部分更
35、能引人遐想,更有余味。从人物形象上说,前文已经把张大厨的形象描写得十分完整,补叙部分于此无益。示例二:有必要。理由:从艺术效果上说,它总括上文,说这是民国三十一年的白楼镇事件,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从情节上说,照应前文吃白萝卜的情节,揭开张大厨和西田不死之谜,使读者有恍然大悟之感,加深了读者的印象。从人物形象上说,进一步表明了小说主人公张大厨的计谋的高明和他的仁慈之心。四. 文言文阅读(19分)10.A11.C(朝廷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错,“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举荐。)12.C(“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有误,说反了。)13.后来乐恢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
36、为他服丧。(“仕”,“坐”“莫” 省略句、被动句)14.此时,窦太后掌权(或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和帝没有亲自处理政务,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告老还乡。(“万机”,“乞骸骨”“以”,句意2分。)五. 古代诗歌阅读(11分)15选A得2分,选C得3分。(B项,本诗以实为梦,以新游为旧游,并非是在梦中再次游历故地;D项,“风雨不动安如山”是杜甫的诗句;E项,作者并未详细描绘池州胜景,且并未表达对先贤的景仰之情。)16杨诗记叙初游池州,却宛如梦中重来,游历故地,写出对此地的喜爱和向往(或赞美);就池州美好的风月山水抒发感慨,见证古今人事变换,抒发了风景不殊而人事已非之感(或将江山风月与古今
37、人事相联系,抒发有感于国运盛衰、人事代谢的愁怀);池州州民浑然不知李、杜两位大诗人当日的风流文采,使作者徒生寂寞苍茫之叹。六、名篇名句默写(5分)17.环珮空归夜月魂。1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七、语言文字运用(20分)20.D(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指神兽的一小块毛皮,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不拘一格:是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格式,常用于对待事物和文艺创作。此处应为“无拘无束”。其他:同日而语:放在同一时间谈论,指相提并论(多用于否定式)。讳莫如深:紧紧隐瞒。叹为观止:
38、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21.A(B项不合逻辑,“近二百多公里”,自相矛盾。C项,表意不明,是网友们的指责不负责任,还是高考状元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沦落为流浪汉的行为不负责任。D项句式杂糅,删掉“汇集了”或者“十分精彩”。)22.D23.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 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 使它有利于人类的发展24.本次“校园安全教育”计划包含防火和防电两个项目,具体实施分工:政教处负责宣传发动、后勤保障和班级评比等工作;消防队负责讲解安全常识和器材使用并组织演练。八、作文(60分)【参考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乐恢当时十
39、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成为有名的儒生。 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
40、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命,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为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隶校尉。众多指责、荐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窦宪的弟弟夏阳侯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
41、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下应该做的是,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没有取得效果。 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窦宪因为这一缘故,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死。(死后)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即位,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气节,(和帝)赐予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