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929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绝密 启用前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

2、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代的铁农具在我国东北、西北均有大量出土,陕西还有成批成组的铁农具出土,其种类有耕具、起土器、中耕器和收割器等,式样多,规格统一。这反映了汉代( )A. 官营手工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B. 农具生产趋于标准化系列化C. 铁犁牛耕技术开始普遍推广 D. 北方冶铁技术处于领先地位2、下表为唐代漆器加工业的部分工艺,由此可知唐代( )时间工艺名称手工工艺用途唐前期金银平脱将金银薄片刻制成各种人物、花卉等纹样,用胶粘在打光滑的漆胎上,待干燥后,全面髹漆(以漆涂物)研磨显出金银花纹,之后再推光皇家御用和相互馈赠的礼品唐中期漆夹伫泥塑为佛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

3、漆干后,反复再涂,最后把泥胎取空,又称“脱空像”寺庙礼佛、鉴真和尚携带大型漆夹贮胎佛东波A. 漆器制作受到当时文化的影响 B. 制漆业注重技艺水平的提高C. 漆器的加工在向富丽方向发展 D. 首创嵌金银销花纹漆器传统3、从产业角度看,唐代以前城市的文娱活动通常是特权者的享受,但到宋代,伴随瓦舍等商业气息极为浓厚的娱乐设施的出现,娱乐业已成为东京、临安等城市的支柱产业。据此可知,宋代( )A已改变传统经济政策 B坊市制度促进娱乐业发达C市民阶层不断兴起 D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4、有学者称。“重农抑商”政策使职业分工呈不合理状态,社会全员消费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消费产品农业化致使社会中绝大部分人

4、的生活方式是低水平的。该学者意在说明“重农抑商”政策( )A. 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宗旨 B. 无法适应稳固封建统治的需要C. 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D.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5、“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 这块新大陆,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 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 A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B为欧洲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 C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 D把美洲纳入世界家庭6、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5、,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7.下表是英国近代有关选举权的改革。这表明英国改革时间成果1832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1867年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1884年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男性户主普及1918年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获得选举权1928年年满21岁公民都有选举权A男女之间实现了权利平等 B工业革命推动了民主化进程C人民主权原则被广泛认同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到了保障8、下图为1720世纪初西班牙、荷兰、英

6、国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美国9、荣家企业史料中记载:近年欧洲农产渐复其战前原状,我国洋庄销路早已绝迹,而美国、阿根廷、加拿大等处均庆丰收,所产面粉销路甚滞,美国次粉售价极廉广东、汕头、福州、厦门等处华粉销路悉数被侵占。材料反映了( )A. 甲午战争后,欧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B. 一战结束后,民族面粉业陷入了萧条C. 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涌入了中国市场 D.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0、如表是吴承明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单位:亿两(规元)。这反映出( )1870年1890年1908年1920年1936年A国内生产商品9.6810

7、.3218.0257.61109.01B进口洋货0.711.424.978.4911.16C市场商品量(A+B)10.3911.7422.9866.10120.17A外国商品始终未能打开中国市场 B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 D商品经济逐步成为中国经济主体11、如图为我国1952年底-1956年底主要经济成分的变化。这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标志( ) A.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C. 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D.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1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谈到苏联解体,认为苏联共产主义政党之所以丧失政权,是因为不能满足人民基本的物

8、质需求,从而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他指出社会主义不是贫穷,“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意在强调( )A. 要认真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 B.中国共产党人要廉洁自律 C. 社会主义本质是发展生产力 D. 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13、深圳特区建立时只有政策没有资金,有人提议向外商出租土地来换资金。广东省和深圳市的领导让人去翻马列经典,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只言片语。后来在列宁全集中查到相关的论述后,就将土地批租给了外商。这主要表明( )A. 当时人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 B. 特区成为了引进外资的窗口C. 特区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D. 建立特区符合马列主义精神14、下图为光绪三十三年日新画报刊登的

9、画作不开通,画中有“甘石桥第一女学蒙养院(女学堂),每日下学时候街上人挤了个满儿,简直的过不去。人看学生虽是好事,可也别妨碍交通呵。可是该处守望的也该竭力的劝勉为好。”此画能够反映( ) A城市社会生活的土洋并存 B近代男子传统服饰的变革 C女子普遍获得受教育权利 D维新运动中批判纲常名教15、1937年历史学家白寿彝在论述中国近代交通事业时曾说:“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 白寿彝所说的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进步表现有( )A. 洋务运动期间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B. 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C. 1906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上海建成D. 1

10、924年天津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16、广播剧最早产生于英国。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诞生了卧薪尝胆木兰从军文天祥史可法西施抱石投江等一大批广播剧作品。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国文化追赶世界潮流 B. 历史学术研究空前发展C. 现实主义文学陷入低谷 D. 文艺创作关注国家命运17、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这则材料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 )A. 主张采用计划经济的手段 B. 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C. 有看到消费归根结

11、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 提倡节俭消费,反对浪费18、1883年以后,美国逐渐推行“功绩制”,即通过考试考核的方法来选拔管理文官。1933年2月,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行“政治庇护制”,即直接用政治手段直接任命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及学者为文官。材料可用来印证美国( )A. 危机期间失业问题的严重 B. 摆脱经济危机的迫切性C. 行政权不受立法权的制约 D. 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19.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1926年关于国家财富及收入的报告显示,国内占人口总数1%的最大资本家占有财富的59%,占人口总数12%的小资本家占有财富达3%,而占人口总数87%的广大人口(包括产业工人、小农、小店主)仅占有8%的财

12、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生产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B人们生活水平急剧下滑C生产和消费间矛盾激化 D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增加20、1918年列宁认为“大量分散的小商品生产者、小私有者(农民)是垄断破坏者”,但到1921年后却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多数的国家里,要向社会主义过渡,农民已成了决定性的因素”。列宁这一认识的变化( )A. 强调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B. 顺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C. 推动了苏俄经济政策转变 D. 促进了农业集体化运动21、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重新整顿农村经济关系,建立各种经济核算组织,改组农工综合体管理 机构为经济实体,广泛推行租赁承包制等。此举旨在( )A. 使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

13、B. 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 延续新经济政策的做法 D.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2、自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至今,世界银行的行长均是美国人,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除现任总裁约翰利普斯基是美国人外,其余都是由欧洲人担任总裁。此现象反映出( )A. 美元在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得以确立 B.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C. 战后金融体系是欧美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D. 国际经济组织的功能合一并日趋同质化23、下面是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据此可知( ) A. 欧洲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B. 亚洲、非洲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欧洲C. 区城集团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

14、展重要趋势 D. 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的矛盾不可调和24、21世纪以来,不仅各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数量大量增加,而且欧盟“东扩“以及亚大经合组织制度化,原有的区域经济集团也不断取得新发展。这表明( )A. 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 B. 经济全球化得到发展C. 南北经济合作日益频繁 D. 新兴经济体发展迅猛25、下面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 A. 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起决定性作用 B. 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C. 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D. 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

15、进行作答。 26、国家经济政策的背后总是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1782年,马萨诸塞州首次为了保护本州内的国内生产者抵制英国进口,提高了州关税率。1784年,纽约州政府规定,进口货物如果由外国船只运至纽约,将被收取比美国船只运送高出一倍的进口税,并且对外国船只征收的吨位税也比美国船只高。1787年宪法规定“一切关税、输入税、货物税应全国统一对于任何一州输出的货物,不得课税或征收关税”。第一届联邦国会于1789年7月通过了第一个关税法案,征税商品81种,对部分货物如布匹、烟草、靛蓝、食盐等则征收高达50%的关税。1816年又颁布了新的关税法案,对铁制品征收3

16、0%的关税,对棉织品和毛织品征收25%的关税,而且对部分工业原料进口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特别关税。 据李江铜墙铁壁保护下的美国崛起之路、邓峰论美国关税法的演变等整理材料二 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仍然不顾强大政敌的反对,实现大规模的赤字开支。(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一一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运营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材料三 克林顿政府实行了以新贸易主义为核心的外贸政策

17、一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政策既强调维持开放的贸易体系,又积极帮助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为此,克林顿政府积极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及全球经济合作。其目的是为了利用美国的经济优势,通过全球化进程谋求美国经济利益。克林顿时期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研究者后来把克林顿推行的一系列振兴美国经济的政策称为“克林顿经济学”。 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公债统计图(单位:百万美元)据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第6卷)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建国初期主要的内外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历史背景。(4分)(2)指出材料二中、两处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点“改进和补充”的表现

18、。(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克林顿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概括其积极影响。(6分)2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一 1 9世纪中后期,伦敦持续发展的同时,英国各地方城市也迅速崛起。许多新城市并不是在原有的封建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具有资本主义特征的工业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矿业资源丰富的城镇、工矿区,借助便捷的运河、港口、铁路的交通优势,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批无家可归的农民产业工人。城市的繁荣则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批发、运输业、仓储、旅店等商贸服

19、务业,信贷业务也发展起来。同时,大量失业工人生活居住条件恶化,死亡率上升,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 摘编自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等材料二 中国城市由传统城市走向近代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通商贸易成为开埠城市的经济主体,城市商业得到发展,洋行大量出现。兴办近代工业使中国城市化发展加快。这些城市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编自侯蕊玲论中国近代城市产生发展的几个特点等 材料三19

20、74年,联邦德国出台了联邦污染防治法,主要对大型工业企业进行法律约束,制定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如今在德国,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对不少德国人来说,在城市里能坐城铁等公共交通就没必要开汽车,垃圾分类必须仔细,投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已成潮流。 据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城市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病出现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德国环境污染治理采取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城市使生活变得更美好。(6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21、3分)材料一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材料二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广泛的反全球化现象呢?可以做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在1960年约占世界总收入的2.3%,而今天则为1.1%。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和公司全球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过程。全球民族主义者则从反对美国称霸世界、反对美国化的角度来反对全球

22、化反全球化运动应该明确,它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不应该是全球化本身。反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摘编自蔡拓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8分)(2)据材料二,概括反全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反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的理由。(5分) 历史(答案1、【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汉代铁制农具在我国多个地区大量出土,种类全、式样多、规格统一,这说明汉代铁制农具的生产规模大并且相对规范,呈现标准化、系列化的趋势,故选B;材料没有说明铁农具产自于官营手工业还是私营手工业,故排除A;铁犁牛耕技术在战国时期开

23、始普遍推广,故排除C;材料没有对北方与其他地区冶铁技术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北方领先的结论,故排除D。2、【答案】A【解析】材料“将金银薄片刻制成各种人物、花卉等纹样,用胶粘在打光滑的漆胎上”“泥塑为佛胎,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漆干后,反复再涂,最后把泥胎取空”体现的是漆器制作受到当时文化的影响,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3、【答案】C 【解析】材料显示,与唐代相比,宋代城市娱乐业更加发达并成为城 市经济的支柱,这与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催生了富裕繁华的城市息息相关,而城市经济发展必 然推动市民阶层的兴起与壮大,从而扩大了娱乐消费群体,带来了城市娱乐业的发达,故选C项。材料无法得出宋代改

24、变了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宋代坊市制度已遭到破坏,排除B项。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材料涉及的时空范围为两宋时期,另也无法从材料中 得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结论,排除D项。 4、【答案】D【解析】根据“重农抑商政策使职业分工呈不合理状态,社会全员消费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消费产品农业化致使社会中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是低水平的”可以看出,材料主旨都是在强调重农抑制商政策的局限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故D项正确;A项与主旨无关,排除A;重农抑商政策是为封建专制服务的,排除B;C项与主旨无关,排除C。5、【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在论述远航的影响时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突出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25、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故A项正确。把美洲纳入世界大家庭虽然是远航的影响,但是不是材料突出强调的内容,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在远航之前就已经产生,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题干新航路开辟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A。6、【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掠夺使大量金银流入殖民国家,殖民国家出现价格革命,消费品价格上涨,故答案为C项;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消费品价格指数迅速增长是由于大量金银的输入,而不是生产萎缩,排除A项;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的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属于商业革命的范畴,不会带来材料信息反映的价格

26、上涨,排除D项。7. 【答案】B【解析】据材料,自1832年至1928年拥有普选权的民众范围不断扩大,据所学,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政治的民主化改革,故选B项;据材料“1918年,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获得选举权”反映女性在取得政治权利的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男女政治不平等现象依旧存在,排除A项;据材料,直至1928年英国年满21岁的公民才都获得选举权,在此前非工业群众和无财产女性长期被忽视,说明人民民主原则在英国近代并非被广泛认同,排除C.D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限制,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

27、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美国和德国,英国的经济发展慢于美德,所以是美国,与材料中“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相符,故选D项;西班牙在16世纪支持新航路开辟,发展较早,但很快衰落,排除A项;在殖民扩张中,17世纪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所以应该是荷兰,排除B项;18世纪中期英国取得殖民霸权,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美国和德国,英国的经济发展慢于美德,所以是英国,排除C项。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近年欧洲农产渐复其战前原状”可知是在一战之后,从材料信息“我国洋庄销路早已绝迹”“所产面粉销路甚滞”“

28、华粉销路悉数被侵占”等可知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打击,故一战结束后,民族面粉业陷入了萧条,B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强调一战结束后,民族面粉业陷入了萧条不符,排除。材料强调一战结束后,民族面粉业陷入了萧条,与抗战胜利后,美国商品涌入了中国市场不符,排除C;材料强调一战结束后,民族面粉业陷入了萧条,与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无关,排除D。10 【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从1870年到1936年,市场商品总量不断增加,这说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故D正确;外国商品始终未能打开中国市场的说法错误,排除A;材料信息并不能完全反应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B;材料并不能看

29、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加快,排除C。故选:D。11【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得社会主义改造后,公有制经济逐步占主导地位,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故A项正确;B是1960年开始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到1965年基本完成,排除;C不是经济变化方面的内容,排除;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21世纪,排除D。12【答案】D【解析】通过题干“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意思理解可以得出答案为D.13、【答案】A【解析】据材料“翻马列经典在列宁全集中查到相关的论述后,就将土地批租给了外商”并结合所学知识,这说明当时对外开放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束缚仍然较严重,需要引用马列经典才敢于实践,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并

30、不是强调特区成为了引进外资的窗口,故B项错误;引用马列经典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是两个概念,故C项错误;建立特区与马列主义精神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故选A。14、【答案】A【解析】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画面中的女学堂和男子长袍、辫子等信息体现近代中国城市社会生活的土洋并存、新旧杂陈,因此选A。画面未体现出近代男子传统服饰的变革,反映的仍是传统服饰,B项错误。女子普遍获得受教育权利中的“普遍”表述不当,C项错误。“光绪三十三年”是1907年,与维新运动中批判纲常名教不符合,D项错误。15、【答案】A【解析】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2年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诞生,

31、符合题意,故选A;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排除C;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排除D。16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最早产生于英国的广播剧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广泛流行,中国此时诞生了一大批宣传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广播剧作品,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日本的侵华,中国文艺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的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上反映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历史学术研究,故B项排除;材料无法反映现实主义的发展状况,故C项排除。故选D。17、【答案】B【解析】由材料“把上街

32、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等信息可知,凯恩斯主张消费是生产的动力,鼓励消费以扩大内需,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故选B;凯恩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这不等同于计划经济,排除A;材料表述的是消费对生产的作用,而非生产对消费的影响,排除C;D项与材料“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的描述相悖,排除。18、【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实行“政治庇护制”是指不通过“功绩制”的文官分类办法,直接用政治手段来任命文官的原则,其目的是用行政领域的改革来保证“新政”措施得到高效率地贯彻和执行,体现其迫切希望美

33、国摆脱经济危机,B项正确。罗斯福实行的“政治庇护制”的目的是贯彻“新政”措施,与危机期间失业问题的严重无关,排除A。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国家干预取代自由放任,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19. 【答案】D【解析】根据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1926年关于国家财富及收入的报告可知,当时少数的资产阶级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而广大产业工人、小农、小店主收入微薄,这种悬殊的贫富差距会限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引发经济危机,故选D项;题干反映的是当时美国的贫富差距比较大,没有反映生产结构的信息,排除A项;根据美国20世纪20年代经济的繁荣程度可知,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

34、了很大的提高,并没有急剧下滑,排除B项;当时美国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尚未激化,排除C项。20、【答案】C【解析】从“大量分散的小商品生产者、小私有者(农民)是垄断破坏者”到“农民已成了决定性的因素”可以看出,列宁意识到恢复与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因此此时要实行新经济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说明其政策已经转变,故C项正确;材料与工农联盟无关,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农业,排除B;D项是斯大林时期,排除D。21、【答案】D【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体现在进行独立经济核算,减少行政指令管理,加强市场因素,使农民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调动农民积极性,故D项正确;长期以来的优先发展重工业使

35、得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材料中未涉及对工农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并没有延续新经济政策的做法,C项错误。22、【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二战后成立的两大世界金融机构分别由美国人和欧洲人长期把持,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染指,体现了欧美的斗争和妥协,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影响,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但材料并未体现,B选项错误;两大组织职能不同,并未趋向同质化,D选项错误。故选C。23、【答案】C【解析】由表格内容可知,世界各大洲都成立了很多区域性经济合

36、作和一体化组织,说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故选C;根据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的数目不能说明欧洲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也不能说明亚洲、非洲的经济发展水平就落后于欧洲,排除AB;“不可调和”的说法明显过于夸张,不符合当今经济趋势的发展,排除D。故选C。24、【答案】B【解析】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经阶段,21世纪以来区域集团得到较快发展,说明经济全球化得到发展,B正确;区域集团发展意味着贸易壁垒在不断被打破,排除A;区域集团发展不能证明南北经济合作日益频繁,排除C;题干中的经济集团并未特指新兴经济体,排除D。2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发达国家之间的

37、贸易所占百分比较大,发到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变化不大,说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着二战后的世界贸易,故D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武断,贸易往来是影响国家关系的因素之一,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而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比重整体上在扩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而是强调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故C项错误。26、【答案】(1)经济政策:内:建立国家银行,稳定(整顿)货币;统一国内市场。外:实行贸易(关税)保护政策。历史背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对美国大量输入商品;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联邦制度建立,成为真正统

38、一国家。(4分)(2)内涵:市场经济机制(或者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改进和补充”指:国家干预经济。(4分)表现: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如写具体法案等内容亦可得分)(4分)(3)主要内容:“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及全球经济合作(如回答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也可得分);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影响: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实现了财政平衡(或财政盈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6分)【解析】(1)经济政策: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成立之初对内政策主要包括

39、建立国家银行,稳定(整顿)货币,统一国内市场外:根据材料“1782年,马萨诸塞州首次为了保护本州内的国内生产者抵制英国进口,提高了州关税率”和“第一届联邦国会于1789年7月通过了第一个关税法案,征税商品81种,对部分货物如布匹、烟草、靛蓝、食盐等则征收高达50%的关税”可知,美国成立之初实行贸易(关税)保护政策。历史背景:根据材料“1782年,马萨诸塞州首次为了保护本州内的国内生产者抵制英国进口,提高了州关税率”可知,当时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对美国大量输入商品,因此美国实行关税保护;根据材料“1787年宪法规定一切关税、输入税、货物税应全国统一对于任何一州输出的货物,不得课税或征收关税”可知,

40、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联邦制度建立,成为真正统一国家。(2)内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主要是对原有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调整,实行国家干预经济,因此指的是市场经济机制(或者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改进和补充”指:国家干预经济。表现: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罗斯福在金融、工农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措施即可。(3)主要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克林顿时期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根据材料“克林顿政府实行了以新贸易主义为核心的外贸政策一一战略性贸易”可知,美国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根据材料“克林顿政府积极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及全球经济合作”可知,克林顿政府推进区域

41、经贸合作及全球经济合作(如回答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也可得分);根据材料“克林顿时期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影响:根据材料“克林顿时期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为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并结合柱状图可以看出,美国的公债规模在克林顿时期下降,说明这一时期使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实现了财政平衡(或财政盈余);根据材料“克林顿政府积极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及全球经济合作”可知,美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27、【答案】(1)表现:伦敦发展同时,地方城市发展,形成多城市巾心;工业化推动下新城市产生,并非在原

42、有封建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交通运输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各种商贸和金融服务业发达,各种基础服务设施完善;贫富分化等各种城市病也产生。(任答3点即可)(3分)原因:两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的利用;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任答2点即可)(4分)(2)特点:具有半殖民地特征;空间分布不均衡;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起步晚;发展艰难。(2分)影响: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近代经济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任答4点即可)(4分)(3)措施:政府主导、制定相关立法;注重新型能源开发;环保理念成为共识。(

43、3分)做法:坚持以人为中心、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科技创新、科学规划、先进理念互融;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注重环保;落实法治保障。(言之有理均可给分,任答3点即可)(3分)【解析】 (1)第1小问,基本可以从材料中分析得出答案。难度在于第2小问,分析英国城市病产生的原因。要注意环境污染严重是两次工业革命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是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但这两个弊病的产生都脱不开政府的不作为、自由放任政策。(2)第1小问的内容从材料中基本可以得出。第2小问中国近代城市化的影响,除根据材料外,还需要大量结合所学知识,尤其是需要结合必修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相关内容。城市中有商

44、业贸易和近代工业,因此会促进近代经济发展,加速自然经济瓦解,自给自足更加被打破。有洋行,因此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因此会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变迁。(3)第1小问相对简单,基本可以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2小问属于启示类型题,需要综合三则材料和上述三个问题才可得出答案。从材料一和第一题城市病,可得出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注重环保。从材料三可得出科技创新、科学规划、先进理念互融,要落实法治保障。28、【答案】(1)原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认可;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两极格局

45、的瓦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任意四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2)原因: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美国霸权主义。理由:因为反全球化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非本身。【解析】(1)“原因”,据材料一信息“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得出: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由材料信息“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得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认可;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极格局的瓦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等角度补充。(2)“原因”,据材料二信息“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在1960年约占世界总收入的2.3%,而今天则为1.1%”得出: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由材料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和公司全球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过程”得出: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由材料信息“全球民族主义者则从反对美国称霸世界、反对美国化的角度来反对全球化”概括得出:美国霸权主义。“理由”,依据材料信息“反全球化运动应该明确,它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不应该是全球化本身”得出:因为反全球化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非本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