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习题 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单元综合测评9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898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习题 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单元综合测评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习题 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单元综合测评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习题 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单元综合测评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习题 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单元综合测评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习题 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单元综合测评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6-2017学年高中人教版历史习题 选修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单元综合测评9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综合测评(九)(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是两个词语结构相近的概念,它们表明中日两国在早期近代化的路径选择中拥有着类似的文化处境,即必须处理好强势文化的引入与本土文化的保存问题。材料二昔彼得(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学于船匠,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败,步武泰西,改纪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盛强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含义。(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的主

2、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并指出其观点产生的主要背景。(11分)【解析】第(1)问,“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是中日两国在处理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时的态度,都体现了用“洋才”“西用”来巩固、维护“和魂”“中体”的目的。第(2)问,康有为以俄、日变法取得成功来坚定光绪帝变法的决心,又因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从而把日本作为变法仿效的对象;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答案】(1)含义:“和魂洋才”指日本明治维新在教育改革方面以本土传统文化为灵魂(或答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的思想),同时培养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中体西用”指以中国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3、,同时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为补充,来挽救封建统治(或答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观点:俄、日改革,由弱变强;日本改革成效显著;中日是近邻,很多情况更相似,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完善。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

4、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梁启超全集材料二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 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7分)(2)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概括这一事件的历

5、史地位。(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等信息进行归纳判断;第二小问,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大批现职官员”“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从4月14日开始到5月8日才结束”“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态度一:支持变法。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态度二:反对变法。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2)特点: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 上书时间长,次数多;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

6、。地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戊戌时期维新派思想家所建构的新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参中西之新理”,而且“合经子之奥言,采儒佛之微旨”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材料二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言实施政策,则注重君权。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且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况以君权积久如许之势力,苟得贤君相,因而用之,风行雷厉,以治百事,必有事半而功倍者。先生之议,谓当以君主之法,行民权之意。南海康先生传(1)指出材料一中维新派所建构理论体系的特点及作用。(6分)(2)材料二中“先生”实施变法的策略是什么?这与变法最终的

7、结果有什么关系?(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根据“参中西之新理”“合经子之奥言,采儒佛之微旨”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注重君权谓当以君主之法,行民权之意”“苟得贤君相,因而用之必有事半而功倍者”归纳即可;第二小问,需要回答这些策略与变法结果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特点:兼顾中西,托古改制。作用:变法从传统中找到理论依据,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2)策略:注重君权,以君权促民权;不发动群众而是借助皇帝推行变法。关系:该策略的实施成为改革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98年,(一系列)挫折激发

8、了雄心勃勃但过早夭折的百日维新。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的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化工业社会。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梁为“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化工业社会”而追求的核心。(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康有为通过“重新解释儒家思想”,为实现近代中国“巨变进行辩护”的原因。其做法与百日维新“过早夭折”有何内在联系?(9分)【解析】第(1)问,19世纪末中国在甲

9、午战争中战败,宣告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不能使中国富强,康有为和梁启超当时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变法图存,核心是改革中国的社会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第(2)问,第一小问,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原因是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康有为为减少变法阻力而采取的策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第二小问,结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答案】(1)核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2)原因: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减少变法阻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联系:维新派未能与封建因素(势力)彻底决裂,

10、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5在1898年的晚清时期,以康有为为首的一批官员进行了一系列以维新为目的的变法,内容包括对当时传统教育制度进行大幅改造,并涉及对具有上千年历史的科举制度的调整以及新式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一次次地向晚清帝国展示着他们的坚船利炮、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康有为透过这些表面现象看到了背后的本质。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有坚船利炮、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是因为他们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而且“立科以励智学”。“才智之民多则强国,才智之士少则弱国”,而当时的中国依然以科举八股评判知识分子才智之高下,导致各种

11、专业人才非常匮乏。因此,“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中国要走富强之路,必须从教育入手,积极培养一大批具有变通求新的素质与能力的人才。这是康有为变通求新思想的根本所在。李永贤康有为变通求新思想中的教育创新之智慧(1)在康有为看来,当时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近代教育具有怎样的重大差距?(6分)(2)结合材料回答,在光绪帝颁布的定国是诏中,是怎样体现康有为教育改革思想的?(9分)【解析】第(1)问,要注意找到中西教育比较的角度,据此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实际上要求答出百日维新在文教方面的改革措施。【答案】(1)在学习内容上:中国主要是四书五经;西方主要是近代科技与民主思想。在教育作

12、用上: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实际有用的人才;西方教育推动了军事、科技以及物质文明的发展。(2)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筹设铁路、矿务和医科等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政变前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政治权力关系存在着两种制度:其一是事后报告制度,每日将当日重要折件及简要相关谕旨上报慈禧太后,其中个别折件光绪帝对慈禧太后有所隐瞒;其二是事前请示制度,主要是在光绪帝面见慈禧太后时,须将重大政治决策和高级官员任免,先行请示慈禧太后,但也有例外,如任命军机四章京,对此慈禧太后

13、事后虽为不平,但无法推翻光绪帝的“擅自”决定。摘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材料二慈禧曾表示,“变法乃素志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然推之太后之心,未必不愿皇上能励精图治也,未必不愿天下财富民强也。至法当变不变,未必有成见在胸也。摘自苏继祖戊戌朝变记材料三康有为主张:“尊君之道,非去太后不可。”他拒绝了翁同龢“调和两宫”的主张为了实施政变计划,康有为将当时的会党领袖人物毕永年邀请到北京来,要他前往袁世凯的幕府任参谋,然后协助袁世凯包围颐和园,并带亲信百人往执西太后而杀之。摘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维新派争取清政府上层应采取的有效做法并说明理由。(6分)(2)根据材

14、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有为实际采取的做法及效果。据此指出改革者应具备的素质。(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知,清政府上层主要指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通过材料一所示信息光绪帝“任命军机四章京”可知维新派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通过材料二信息“变法乃素志”可知维新派得到了慈禧有限度地支持;第二小问原因的分析可以从当时的权力归属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尊君之道,非去太后不可”,可以得出康有为的做法是除掉太后,仅依靠光绪帝推行变法;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康有为的做法直接导致了慈禧太后的反扑,戊戌变法失败;第三小问,结合材料信息“他拒绝了翁同龢调和两宫的主张”及力主扑杀慈禧,导致戊戌政变发生,说明改革者应该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成熟的政治谋略。【答案】(1)做法:改革应同时取得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支持。理由:光绪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也有一定的权力;慈禧握有实权且有限度地支持改革。(2)做法:单纯依靠皇帝而排斥太后,增加了改革阻力。效果:“围园杀后”的冒险举动直接导致了慈禧太后的反扑,戊戌变法失败。素质:改革者应该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成熟的政治谋略。(或要善于利用改革的有利条件,减少变法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