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C豌豆的紫花和红花D菊的黄花与菊的重瓣花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体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纯合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C杂合体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杂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3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两个基因不可能是等位基因B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种性状的基因不可能是等位基因C位于两个染色体相同位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DNA片段
2、互为等位基因D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肯定具有相同的碱基数量4下面是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5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对于其需要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DF2的性状分离比是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6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C雌雄配子的分离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
3、生分离7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Bb)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体(bb)的比例为()A B C D8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9下列基因型不可能是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AABBabCBbDaB10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 哪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
4、A图A和图CB图B和图CC图A和图DD图B和图D1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1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完全显性)独立遗传,则后代中()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5、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13下列各遗传系谱中,肯定不是伴性遗传病的是(分别为患病男、女)()A B C D14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能稳定遗传的既抗倒伏又抗病的类型的比例为()A B C D15牵牛花的红花(R)对白花(r)是显性,阔叶(M)对窄叶(m)是显性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得到F1,F1再与某牵牛花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阔:红窄:白阔:白窄=3:1:3:1,则某牵牛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R
6、rMmBRrmmCrrmmDrrMm16某同学在做“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先用低倍镜找出各时期的细胞B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C能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D能观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17图中和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B和的形成是由于DNA分子复制C和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D和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18下列对于人体性染色体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只存在于精子和卵细胞中B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7、C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D只存在于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中19在减数分裂中,往往发生部分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A同一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一个四分体任意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任意两条染色体之间D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20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依次发生在()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精子细胞形成精子ABCD21如图处于细胞分裂的某个时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进行有丝分裂B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C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8、的分裂D此图所示的细胞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22下列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在有丝分裂中不出现的是()A分裂间期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B出现同源染色体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D形成四分体23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
9、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4黄色猫与黄色猫杂交,子一代中黄猫与黑猫的比例为3:1(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用子代黄猫与子代黑猫交配,得子二代黄猫与黑猫的比例是()A3:1B2:1C1:1D1:025某人不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A祖父父亲弟弟B祖母父亲弟弟C外祖父母亲弟弟D外祖母母亲弟弟26一对夫妇生的“龙凤”双胞胎中一个正常,一个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XBY、XBXbBXbY、XBXbCXBY、XbXbDXbY、XbXb27落花生是闭花受粉的植物,果实(花
10、生)的厚皮对薄皮为显性;果子狸毛色深褐色对浅灰色是显性,要鉴定一株结厚皮果实的落花生和一只深褐色果子狸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A自交、测交B杂交、测交C自交、自交D杂交、杂交28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B用以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29噬菌体在繁殖后代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A噬菌体的核苷
11、酸和氨基酸B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C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D细菌的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30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除了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外,还间接证明了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能进行自我复制 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ABCD31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G与C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连接起来的?()A氢键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C肽键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32如图表示DNA复制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B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C从图可知,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
12、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D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链33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模块A:C:T:G为1:2:3:4,则该双螺旋模型中上述碱基模块的比应为()A1:2:3:4B3:4:1:2C1:1:1:1D2:3:2:334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每个DNA分子中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数C双链DNA分子的一段,若含有100个腺嘌呤,就一定会同时含有100个胸腺嘧啶D每个核糖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35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
13、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A330B660C990D132036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BDNA分子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
14、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38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
15、配子39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40基因型为HH的绵羊有角,hh的绵羊无角,Hh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现有一头有角母羊生了一头无角小羊,则该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为()A雄性、hhB雌性、HhC雄性、HhD雌性、hh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如图分别是某
16、动物雌性个体(2N)细胞减数分裂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细胞甲是,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2)图中细胞乙是,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3)图中细胞丙是,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丙细胞最终能形成个成熟生殖细胞(4)上述曲线中d处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的结果(5)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所在的曲线段是42根据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统计了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结果,并进一步进行研究:认为豌豆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用图解分析
17、杂交实验:P(DDdd)F1(Dd)F2(1DD:2Dd:1dd);巧妙设计测交实验:测交(Dddd)测交后代(1Dd:1dd);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在试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叫,其基本步骤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上述过程中第项是孟德尔作出的假设(2)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在受精时雌
18、雄配子要,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和43某植物花色有红、白两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现有甲、乙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分别与一纯合的红花品系丙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请回答杂交组合组合1组合2P甲丙乙丙F1类型及比例全是红花全是红花F2类型及比例红花:白花=9:7红花:白花=3:1(1)两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甲,乙(2)杂交组合1的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种;杂交组合2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类型所占比例是(3)针对上述情况,科学家提出假设:“该植物同时具有A和B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色”现有纯合的红花品系和隐性纯合的白花品系,某研究小组欲设计
19、遗传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方案:让红花品系与白花品系做为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回交),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44如图是两只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类型和比例;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B、b)、红眼与白眼(R、r)分别为一对相对性状请回答:(1)控制黑身与灰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2)雌性亲本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雄性亲本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3)子代雄蝇中,灰身白眼的基因型为,黑身红眼的基因型为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
20、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C豌豆的紫花和红花D菊的黄花与菊的重瓣花【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答】解: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豌豆的紫花和红花符合“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菊的黄花与菊的重瓣花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
21、: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体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纯合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C杂合体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杂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纯合子是指遗传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aa,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是指遗传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Aa,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纯合体杂交,后代只有一种基因型,所以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B、纯合体自交,后代均为纯合体,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
22、错误;C、杂合体杂交,后代有可能发生性状分离,如Aa和Aa杂交,C错误;D、杂合体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如Aa自交后代为AA、Aa和aa,D错误故选:A3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两个基因不可能是等位基因B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种性状的基因不可能是等位基因C位于两个染色体相同位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DNA片段互为等位基因D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肯定具有相同的碱基数量【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1、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3、基因突变包括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因此互为等位基因的2个基因的碱基数量可能不同;2、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是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一般来说,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两个基因相同,但是DNA复制时如果发生基因突变或者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时可能是等位基因【解答】解:A、一般来说,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两个基因是复制而来的,不是等位基因,但是当细胞分裂间期发生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时可能是等位基因,A正确;B、一对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种性状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如D(d)控制豌豆茎的高度,D控制高茎、d控
24、制矮茎,是等位基因,B错误;C、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不是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的基因,则不是等位基因,C错误;D、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的碱基数量可能不同,D错误故选:A4下面是关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本题需从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着手考虑一般基因型决定表现型,但是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解答】解:A、如AA和Aa两种基因型的个体,它们的表现型相同,即均为
25、显性,A正确;B、基因型决定表现型,因此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B正确;C、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也相同,则表现型相同,C正确;D、在相同环境中,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均为显性性状,但是基因型不同,D错误故选:D5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对于其需要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DF2的性状分离比是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有:F1形成的配子数目
26、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解答】解: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这样才遵循遗传定律,才能实现实现3:1分离比,A正确;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等,B错误;C、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实现3:1分离比的条件,C正确;D、子代数目较少时,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所以统计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出现3:1分离比的条件,D正确故选:B6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C雌雄配子的分离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
27、因子发生分离【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解答】解:A、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属于性状分离,是现象而不是实质,A错误;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分离,从而使后代出现性状分离,B正确;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受精卵,C错误;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个体是纯合体,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错误故选:B7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Bb)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体(bb)的比例为()A B C 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杂合子自交n代,后
28、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的比例为()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n,其中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1()n】【解答】解: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杂合子(Bb)逐代自交n代,在Fn代中纯合体比例1()n若自交3次,则F3代中纯合体(BB、bb)比例为1()3=,其中纯合体(bb)的比例为=故选:C8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考点】基因的分离规
29、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玉米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解答】解:豌豆在自然情况下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以间行种植彼此之间互不影响,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都是隐性个体;而玉米自然条件下既可进行同株的异花传粉,又可进行异株间的异花传粉,所以隐性个体上产生的F1既有显性也有隐性故选:B9下列基因型不可能是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AABBabCBbDa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30、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A和a、B和b是两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产生四种配子,即AB、Ab、ab、aB【解答】解:A、A和B是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同时出现在配子中,A正确;B、a和b是非等
31、位基因,可自由组合同时出现在配子中,B正确;C、B和b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不会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C正确;D、a和B是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同时出现在配子中,D错误故选:C10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 哪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A图A和图CB图B和图CC图A和图DD图B和图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后代出现4种表型必须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产生两种表现型,另一对相对性状杂交也产生两种表现型;后代出现6种基因型必须是一对相对性状杂交
32、产生两种基因型,另一对相对性状杂交产生三种基因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逐对分析法的应用,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解答】解:图A只能产生1种配子,图B能产生4种配子,图C能产生2种配子,图D只能产生1种配子因此,A、图A和图C代表的个体杂交,即AABBAabb,后代有11=1种表现型,21=2种基因型,A错误;B、图B和图C代表的个体杂交,即AaBbAabb,后代有22=4种表现型,32=6种基因型,B正确;C、图A和图D代表的个体杂交,即AABBAAbb,后代有11=1种表现型,11=1种基因型,C错误;D、
33、图B和图D代表的个体杂交,即AaBbAAbb,后代有12=2种表现型,22=4种基因型,D错误故选:B1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考点】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黄色圆粒豌豆实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
34、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产生4种配子【解答】解:A、1个F1个体能产生YR、yr、Yr、yR4种配子若干个,比例为1:1:1:1,A错误;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数量比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少,即雄配子多于雌配子,B错误;C、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C错误;D、F1产生的精子中,共有YR、yr、Yr和yR4种基因型,比例为1:1:1:1,D正确故选:D1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完全显性)独立遗传,则后代中()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
35、:3:1;基因型6种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已知两对基因(完全显性)独立遗传,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分别考虑每对基因杂交的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情况来答题【解答】解: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分别考虑:第一对基因Aaaa,后代表现型由2种,比例为1:1,基因型有2种,即Aa:aa=1:1;第二对基因BbBb,后代表现型由2种,比例为3:1,基因型有
36、3种,即BB:Bb:bb=1:2:1;再将两对基因综合考虑用乘法定律,所以后代的表现型有22=4种,比例为(1:1)(3:1)=3:1:3:1;基因型有23=6种,比例为(1:1)(1:2:1)=1:2:1:1:2:1故选:A13下列各遗传系谱中,肯定不是伴性遗传病的是(分别为患病男、女)()A B C D【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37、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解答】解:A、该系谱图中,双亲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病儿子,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该系谱图中,双亲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病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正确;C、根据该系谱图无法确定其遗传方式,C错误;D、根据该系谱图无法确定其遗传方式,D错误故选:B14假如水稻高杆(D)对矮杆
38、(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中出现能稳定遗传的既抗倒伏又抗病的类型的比例为()A B C 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则纯合高秆抗瘟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纯合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的基因型为ddrr它们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DdRr,F1自交产生的F2代:D_R_:D_rr:ddR_:ddrr=9:3:3:1【解答】解:F2代中出现矮秆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
39、dRR、ddRr,其中能稳定遗传的ddRR是符合生产需要的基因型,占故选:B15牵牛花的红花(R)对白花(r)是显性,阔叶(M)对窄叶(m)是显性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得到F1,F1再与某牵牛花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阔:红窄:白阔:白窄=3:1:3:1,则某牵牛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RrMmBRrmmCrrmmDrrMm【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杂交结果,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3:1:3:1,可知两对性状分离比分别是红花:白花=1:1和阔叶:窄叶=3:1,分别是测交和自交实验的结果,因此可判断亲本基因型【解答】解:根
40、据题意可知,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1为红花阔叶牵牛花植株(AaBb),让其与“某牵牛花”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是3:1:3:1,分析子代中红花:白色=1:1,阔叶:窄叶=3:1,说明前者是测交,后者是杂合子自交,所以与AaBb杂交的“某牵牛花”基因型为rrMm,表现型为白花阔叶故选:D16某同学在做“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先用低倍镜找出各时期的细胞B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C能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D能观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考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分析】阅读题干信息
41、,本题是对显微镜和减数分裂的考查,根据选项描述分析做出判断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分裂2次,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是着丝点一分为二【解答】解:A、显微镜的使用原则是先用低倍镜观察,能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找出各时期的细胞,故A正确;B、在高倍镜下放大倍数大,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进而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故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时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而且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故C正确;D、蝗虫是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得到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
42、中期观察不到同源染色体,故D错误故选:D17图中和表示某精原细胞中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所在的染色体都来自父方B和的形成是由于DNA分子复制C和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D和形成后,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题图:已知图中和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组妹染色体单体的相同位置上,所以和所在的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和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的,属于基因重组【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而和分别位于
43、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组妹染色体单体的相同位置上,说明和所在的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错误B、和的形成是由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C、和的形成属于基因重组,因此它们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重新组合,C正确;D、和形成后,先被分配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而不是立即被平均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D错误故选:C18下列对于人体性染色体位置描述正确的是()A只存在于精子和卵细胞中B只存在于体细胞中C存在于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D只存在于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中【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人体的性别决定是XY型性别决定,男性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Y
44、,体细胞含有XY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X,体细胞中含有XX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男性产生的精子中含有X或Y染色体,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解答】解:性染色体与性别有关,但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XX或XY作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也有故选:C19在减数分裂中,往往发生部分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A同一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一个四分体任意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任意两条染色体之间D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45、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A、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错误;B、交叉互换发生早一个四分体任意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错误;C、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C错
46、误;D、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D正确故选:D20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依次发生在()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精子细胞形成精子ABCD【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着丝粒分裂,复制的基因分开,移向细胞两极,分配到2个精细胞中去【解答】解:(1)基因M和M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即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
47、中;(2)M和m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3)基因m和m的分离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即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过程中故选:B21如图处于细胞分裂的某个时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进行有丝分裂B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C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D此图所示的细胞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分析图解可知,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分裂,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又由于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解答】解:A、由于细胞中没有同
48、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分裂,所以此图所示的细胞不可能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B、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分裂,应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B正确;C、由于该细胞的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因此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C正确;D、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的,所以此图所示的细胞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D正确故选:A22下列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在有丝分裂中不出现的是()A分裂间期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B出现同源染色体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D形成四分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49、(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
50、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会发生组成染色体的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A错误;B、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同源染色体,B错误;C、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C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后形成四分体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故选:D23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
51、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
52、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解答】解: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这说明基因和染色体之间有平行关系,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这也体现了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B正确;C、DNA的双螺旋结构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C错误;D、基因和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都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这体现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平行关系,D正确故选:C24黄色猫与黄色猫杂交,子一代中黄猫与黑猫的比例为3:1(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用子代
53、黄猫与子代黑猫交配,得子二代黄猫与黑猫的比例是()A3:1B2:1C1:1D1:0【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黄色猫与黄色猫交配,子一代中黄猫:黑猫=3:1,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黄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则亲本中两只黄色猫的基因型均为Aa,子一代为AA(黄色):Aa(黄色):aa(黑色)=1:2:1【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子一代为AA(黄色):Aa(黄色):aa(黑色)=1:2:1,由此可见,黄色猫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子一代黄猫与黑猫(aa)交配得子二代,子二代中黑色猫的比例为=,因此子二代中黄猫与黑猫的比例是(1): =2:1故选:B25某人不色盲,
54、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弟弟是色盲,那么色盲基因传递的过程是()A祖父父亲弟弟B祖母父亲弟弟C外祖父母亲弟弟D外祖母母亲弟弟【考点】伴性遗传【分析】色盲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又叫“交叉遗传”,只要女性患色盲,后代中儿子一定患色盲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弟弟是色盲,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母亲正常,外祖父母也正常,则母亲的色盲基因来自外祖母,所以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外祖母母亲弟弟故选:D26一对夫妇生的“龙凤”双胞胎中一个正常,一个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AXBY、XBXbBXbY、XBXbCXBY、XbXbD
55、XbY、XbXb【考点】伴性遗传【分析】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女性色盲为XbXb,女性正常为XBXB、XBXb,男性色盲为XbY,男性正常为XBY【解答】解:一对夫妇生的“龙凤”双胞胎中一个正常,一个色盲,所以有两种可能:男性正常女性色盲,则双胞胎的基因型为XBY和XbXb,所以双亲为XbY、XBXb男性色盲女性正常,则双胞胎的基因型为XbY和XBXB或XBXb,若女性为XBXB,则双亲为XBY、XBXb若女性为XBXb,则双亲为XBY、XbXb或XBY、BXb或XbY、XBXb故选:D27落花生是闭花受粉的植物,果实(花生)的厚皮对薄皮为显性;果子狸毛色深褐色对浅灰色是显性,要鉴定一株结厚皮果
56、实的落花生和一只深褐色果子狸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A自交、测交B杂交、测交C自交、自交D杂交、杂交【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解答】解:(1)由于落花生是闭花受粉的植物,所以要鉴定一株结厚皮果实的落花生纯合与否,需要将厚皮落花生自交,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
57、(2)由于果子狸是雌雄异体动物,所以要鉴定一只深褐色果子狸的纯合与否,应让深褐色果子狸与多只隐性个体交配,若后代全为深褐色,则可认为是纯合子;若后代有隐性个体出现,则是杂合子故选:A28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B用以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
58、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通过与不加DNA酶的实验组进行对照,从而得出结论,DNA如果被水解,就不能发挥遗传物质的作用【解答】解:A、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目的是为了证明DNA的作用,A错误;B、DNA不是细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B错
59、误;C、不能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C错误;D、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NA酶处理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使DNA水解,结果R型细菌没有发生转化;这两组实验形成对照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的水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D正确故选:D29噬菌体在繁殖后代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C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D细菌的核苷酸和噬菌体的氨基酸【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
60、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直接培养,必需营寄生生活噬菌体繁殖成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的原料都来自细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把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进入细菌体内的是DNA,然后以自已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子代噬菌体蛋白质是在噬菌体DNA指导下以细菌的氨基
61、酸为原料合成的因此,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故选:B30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除了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外,还间接证明了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能进行自我复制 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ABCD【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
62、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实验中没有检测噬菌体的变异情况,因而不能证明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错误;注入的噬菌体DNA能利用细菌的原料,通过复制产生大量的新DNA分子,因而能间接地说明DNA进行自我复制,保持亲代和子代的连续性,正确;注入的噬菌体DNA能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蛋白质外壳,所以实验间接地说明了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正确;噬菌体中只含有DNA,不含有RNA,因而不能证明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错误故选:B31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G与C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连接起来的?()A氢键B脱氧核
63、糖磷酸脱氧核糖C肽键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解答】解:在双链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碱基G和碱基C是通过氢键连接起来的;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G与C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起来的故选:B32如图表示DNA复制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BDNA分子的复制
64、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C从图可知,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缩短了复制所需的时间DDNA分子的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链【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根据箭头方向可知DNA复制是双向复制,且形成的子链的方向相反DNA复制需要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所以首先需要解旋酶断裂两条链间的氢键,还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此外还需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和能量【解答】解:A、DNA复制过程的第一步是解旋,需要用解旋酶破坏DNA双链之间的氢键,使两条链解开,A正确;B、由图可知,DNA分子的复制具有
65、双向复制的特点,且生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相反,B正确;C、图中DNA复制只有一个起点,不能说明DNA分子具有多起点复制的特点,C错误;D、DNA分子的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片段,D正确故选:C33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模块A:C:T:G为1:2:3:4,则该双螺旋模型中上述碱基模块的比应为()A1:2:3:4B3:4:1:2C1:1:1:1D2:3:2:3【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所以A=T、C=G【解答】解:用A1表示一条单链中A所占的比
66、例,A2表示另一条单链中A所占的比例,已知一条链上A:C:T:G=1:2:3:4,即A1:C1:T1:G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C2:T2:G2=2:1:4:3则该双螺旋模型中A:C:T:G=: =2:3:2:3故选:D34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每个DNA分子中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数C双链DNA分子的一段,若含有100个腺嘌呤,就一定会同时含有100个胸腺嘧啶D每个核糖上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
67、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A、一般来说,每个DNA分子中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A正确;B、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因此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B正确;C、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互补配对的碱基数目相等,因此双链DNA分子的一段,若含有100个腺嘌呤就一定会同时含有100个胸腺嘧啶,C正确;D、在DNA
68、分子中,一个脱氧核糖可连接一个含氮碱基和两个磷酸,D错误故选:D35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A330B660C990D1320【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本题是关于DNA分子结构特点和DNA分子复制的计算型题目,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数量相等,DNA分子的复制是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伴保留复制过程,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个【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DNA片段是500对碱
69、基,即1000个碱基组成,G+C=1000100034%=660个,G=C=330个;该DNA片段复制2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2=4个,增加了3个DNA分子,因此该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是:3303=990个故选:C36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BDNA分子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
70、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解答】解: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A正确;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错误;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C正确;D、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B3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
71、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答】解: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故A错误;B、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故B正确;C、基因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
72、遗传信息,也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故C正确;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且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间期或末期)或2个DNA分子(分裂期),故D正确故选:A38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最终结果应当是()A两者产生的配子全部都不正常
73、B前者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后者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C两者都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D前者产生全部不正常的配子,后者只产生一半不正常的配子【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解答】解: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均不正常(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多一条染色体,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少一条染色体),因此这两个次级精母
74、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也均不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则这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均不正常,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均正常故选:D39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
75、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假说:(1)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类型,且数目相等;(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为4种【解答】解: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是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故A错误;B、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作出的解
76、释是: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故B正确;C、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但雌雄配子数目并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是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故D错误故选:B40基因型为HH的绵羊有角,hh的绵羊无角,Hh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现有一头有角母羊生了一头无角小羊,则该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为()A雄性、hhB雌性、HhC雄性、HhD雌性、hh【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基因型和性状之间的关系:表现型基因
77、型(公羊)基因型(母羊)有角HH、HhHH无角hhHh、hh【解答】解:根据现有一只有角(HH)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说明其所生小羊一定是H_,而且此H_的小羊无角,一定不是公羊(公羊H_表现为有角),所以其基因型也不可能是HH,如果是HH,则表现为有角,由于Hh的母羊是无角的,因此此小羊是Hh的雌性个体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如图分别是某动物雌性个体(2N)细胞减数分裂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细胞甲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de(2)图中细胞乙是卵细胞或极体,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ef(3)图中细胞丙是初级卵母细胞,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
78、cd,丙细胞最终能形成1个成熟生殖细胞(4)上述曲线中d处DNA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结果(5)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所在的曲线段是cd【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c段表示减数分裂间期、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末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1)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de段(
79、2)细胞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称为卵细胞或极体,与之相对应的曲线段是ef(3)细胞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称为初级卵母细胞,所以对应的曲线段是cd;C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后最终能形成1个成熟生殖细胞和3个极体(4)曲线d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DNA含量减半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导致的(5)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所在的曲线段是cd故答案为:(1)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e(2)卵细胞或极体 ef(3)初级卵母细胞 cd 1(4)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5)cd42根据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孟德尔利用
80、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统计了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结果,并进一步进行研究:认为豌豆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用图解分析杂交实验:P(DDdd)F1(Dd)F2(1DD:2Dd:1dd);巧妙设计测交实验:测交(Dddd)测交后代(1Dd:1dd);发现基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在试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叫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上述过程中第项是孟德尔作出的假设(2)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
81、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自由组合,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等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抗锈无芒感锈有芒和抗锈有芒感锈无芒【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1、孟德尔根据F2呈现出一定的性状分离比,提出了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
82、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并通过测交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解:(1)孟德尔在试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叫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检验得出结论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有: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对应题干中的内容(2)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
83、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从理论上讲,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自由组合,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相等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抗锈无芒感锈有芒和抗锈有芒感锈无芒故答案为:(1)假说演绎法 设计实验 (2)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随机结合 相等 抗锈无芒感锈有芒 抗锈有芒感锈无芒43某植物花色有红、
84、白两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现有甲、乙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分别与一纯合的红花品系丙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请回答杂交组合组合1组合2P甲丙乙丙F1类型及比例全是红花全是红花F2类型及比例红花:白花=9:7红花:白花=3:1(1)两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甲aabb,乙AAbb或aaBB(2)杂交组合1的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杂交组合2的F2中,能稳定遗传的类型所占比例是frac12(3)针对上述情况,科学家提出假设:“该植物同时具有A和B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色”现有纯合的红花品系和隐性纯合的白花品系,某研究小组欲设计遗传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方案:让红
85、花品系与白花品系做为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回交),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3,则说明该植物同时具有A和B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色【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在实验组合1中,由F2类型及比例红花:白花=9:7,符合9:3:3:1,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且F2中,红色基因型为AB,白色的基因型有Abb、aaB、aabb;在实验组合2中,由F2类型及比例红花:白花=3:1,可知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解答】
86、解:(1)在实验组合1中,由F2类型及比例红花:白花=9:7,符合9:3:3:1,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之间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1的基因型为AaBb,且F2中,红色基因型为AB,白色的基因型有Abb、aaB、aabb甲、丙都为纯合,所以甲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在实验组合2中,由F2类型及比例红花:白花=3:1,可知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又由于丙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2)杂交组合1的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杂交组合2中,F1的基
87、因型为AABb或AaBB,所以F2中,能稳定遗传的类型所占比例是(3)由于实验组1采用自交法,所以验证时可采用测交法即让红花品系与白花品系做为亲本杂交得F1,F1与隐性纯合的白花品系侧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故答案为:(1)aabb AAbb或aaBB (2)5 (3)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3,则说明该植物同时具有A和B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色44如图是两只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类型和比例;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B、b)、红眼与白眼(R、r)分别为一对相对性状请回答:(1)控制黑身与灰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2)雌性亲本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BbXRXr 灰色
88、红眼,雄性亲本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BbXRY 灰色红眼(3)子代雄蝇中,灰身白眼的基因型为BBXrY、BbXrY,黑身红眼的基因型为bbXRY【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说明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身相对于黑身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子代雌蝇全为红眼,雄蝇中红眼:白眼=1:1,说明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XRYXRXr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解答】解:(1)根据分析可知,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说明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身相对于黑身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子代雌蝇全为红眼,雄蝇中红眼:白眼=1:1,说明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2)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表现为灰色红眼(3)子代雄蝇中,灰身白眼的基因型为BBXrY、BbXrY,黑身红眼的基因型为bbXRY故答案为:(1)常染色体 X染色体(2)BbXRXr 灰色红眼 BbXRY 灰色红眼(3)BBXrY、BbXrY bbXRY2016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