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安徽淮南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底层文学”由来已久,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诗经。在现代文学史中,无论是五四新文学还是左翼文学,关注的对象依然是“底层”大众。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界又有不少农村题材以及描写城市中低层群体的作品,如刘醒龙的凤凰琴,方方的风景,余华的活着等。他们虽不强调“底层”,但对于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中受到损害的阶层有着相当深入的表现。新世纪“底层文学”创作继承了新文化运动以来特别是左翼文学的理论遗产,延续着90年代中期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余浪,发展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精神,饱含着一种强烈的当代情绪诉
2、求。其实,“底层文学”一词在新世纪被提出,是一种现实性生存焦虑的表达,是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性产物,同时也是中国90年代以来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催生出的结果。但需要强调的是,不少“底层文学”已经开始与单纯的生存困境脱钩,讲述的是特定阶层、个人的命运,表达了对国家发展的思考。“底层文学”以自己的方式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用自己的力量安抚现实中躁动不安的灵魂。简言之,就是以文学的方式参与当前的社会变革,并对社会问题做出的回应。在今天文学市场化甚至娱乐化的背景下,“底层文学”能够敏锐捕捉到社会阶层和群众情绪的新变化,能够以严肃的姿态承担起社会责任并融入人文关怀,既是一种“不平则鸣”,同时也是“时
3、代的和弦”。“底层文学”拒绝了“新写实主义”的“零度情感”,摈弃了“没事偷着乐”的犬儒主义,而是包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然而,只有同情是不够的。作家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景虽然力求用文学的方式交出一份当下历史的记录,但遗憾的是目前“底层叙事”仍无法穿透迷蒙的表象,具有时空超越性的作品相对匮乏。一是讲述“传奇性”的故事,以满足人们的窥视欲望和猎奇心理。二是简单立足于道德批判,以二元对立的叙述模式构建文本。三是沉迷于“苦难展览”,走向单一化和极端化的“苦难书写”,甚至演变为“欲望叙述”、“暴力叙述”,变成了比酷比惨的“苦情戏”。如何让叙事逻辑更加符合生活的真实,在表现“底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观照到他
4、们的精神世界,使“底层”人物不再被扭曲成窥视的对象而得以血肉丰满真实可感,在同质化的苦难中挖掘出被遮蔽的底层生活的丰富性,从而告别肤浅和表面,抵达能够穿越历史的文学的“深度”,这是“底层文学”应该继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作为一种创作还在继续进行中的文学类型,目前对“底层文学”的评价只能是一种带有历史前瞻性的考量和把握,我们期待“底层文学”的创作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但这需要及时的总结和反思,更需要实践的累积与时间的沉淀。(选自史竞男“底层文学”:乡土叙事新景观)1下列对“底层文学”的有关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底层文学”一词在新世纪被提出来,但是,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诗经。B在
5、现代文学史中,“底层文学”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关注的对象仍是“底层”大众。C“底层文学”的被提出表达了一种现实性生存焦虑,是中国文学发展至今的必然产物。D“底层文学”已与生存困境脱钩,讲述特定阶层、个人的命运,表达对国家发展的思考。2下列不属于“底层文学”继续探索和努力方向的一项是( )(3分)A要努力让“底层文学”在叙事逻辑上更加符合生活的真实。B不仅要表现“底层”的物质生活,也要观照他们的精神世界。C“底层文学”应告别肤浅和表面,抵达穿越历史的文学的深度D对“底层文学”的评价一定要从历史前瞻性角度去考量和把握。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刘
6、醒龙、方方、余华等人写出了描写农村和城市中低层群体的作品,他们被称为“底层文学”的先驱。B“底层文学”敏锐捕捉到社会阶层和群众情绪的新变化,承担起社会责任并融入人文关怀,这也是文学对社会变革作出的反应。C目前“底层文学”存在着注重故事的传奇性、简单立足于道德批评、沉迷于“苦难展览”的弊端,因而冲淡了其文学的“深度”。D我们需要及时的总结和反思,更需要实践的累积与时间的沉淀,才能使“底层文学”的创作更加繁荣,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参考答案:1.D 2.D 3.A北京清华附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当反对琐细工匠手法的变革到来之时,出现了王维。他本人也是第一流的山水画家。他把中国诗歌的精神与技巧引入
7、其中,有印象主义、抒情性、气韵的强调以及泛神论。这样看来,这位使中国绘画人享盛誉的“南宗之祖”,是受了中国诗歌的熏陶的。这种绘画世称“士夫画”,又称“文人画”。到了11世纪,由于苏东坡、米芾及其儿子米友仁等宋代学者的影响,这种绘画变得更为简朴,主观性更为强烈。中国的画家们遗留下了卷帙浩瀚、内容深奥的艺术批评论著。他们将“形”(物体的物理形状)、“理”(内部的法则或精神)和“意”(艺术家本人的观念)区别开来。“士夫画”就是对被动的写真手法的反抗。这种手法,古往今来例证俯拾皆是。宋代学者尤重于“理”,即事物的内部精神。单纯追求细节精确的绘画是商业画家们之所为,而真正称得上是艺术的绘画应该致力于表现
8、精神。然而,这种艺术的绘画不是专业艺术家所作,而是文人学士之所为,这一点很有深刻含义。正是这种业余性质,使他们能够用一种轻松愉快的精神去作画。作画是文人学士们娱乐消遣的手段,一如书法与绘画的作用。他们没有沉重的精神负担,似乎文人学士们的书法已经很有造诣,还有更多的精力可以用到其他艺术上去,以之为一种快乐而有趣的调剂。二者所使用的工具完全相同:同样的立轴,同样的笔墨,同样的清水,一切都置于案头,也不需要什么调色板。米芾这个士夫画的大家之一,有时甚至以一卷纸来代替画笔,或用甘蔗渣和莲梗代替。绘画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文人学士的消遣。这种游戏的情绪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绘画的某些特征,这种特征称为“逸”,此词
9、最贴近的英译为“fugitivenelss ”,即“即兴”、“漂泊”等意,但同时也要有“浪漫主义”和“退隐精神”等意。李白的诗篇也正是因这种轻松愉快的浪漫主义特性著称的。这种“逸”的特质被誉为士夫画的最高标准,它来自游戏精神。如同道学一般,它也是人类为逃避喧闹尘世、获得心灵自由而作出的一种努力。如果我们意识到文人学士的精神是如何被限制在道德与政治的框架内的,我们就可以容易地理解他们的这种愿望了。士大夫们至少在绘画上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恢复他们的自由的。(取材于林语堂绘画)14下列各项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王维的绘画有印象主义、抒情性、气韵的强调以及泛神论特点,成为独自享有盛誉的“南
10、宗之祖”。B苏东坡、米芾等宋代学者绘画更为简朴,主观性更为强烈,成为中国“士夫画”的开创者。C文人学士绘画的业余性质,却成就了他们独特的绘画特征:致力于表现精神。D文人学士为突破道德与政治限制进行创作,从而使他们的绘画具备某种道学特征。参考答案:C(题目中红色字内容为解说不当)15根据文意,简要回答:作者认为形成“士夫画”艺术特征的原因有哪些?(5分)参考答案:受诗歌书法艺术的影响;为寄托文人学士获得心灵自由的游戏精神。(5分)福建四校2011届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东方之冠作为世博会主办国建设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11、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梦想。中国馆联合设计团队总负责人兼总建筑师何镜堂院士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代表文化精髓,因此必须从总体意象中提炼。”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高耸其间,形成开扬屹立之势;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之态。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拟斗拱。“匠人营国”中的九经、九纬之道,成为国家馆屋顶平台建筑构架的文化基础。传统建筑中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构造方式,则成为国家馆建筑形态的文化表达。而平卧于国家
12、馆之下的地区馆,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厚重坚实的平台。它的四面或以台阶步道,或以园林小品与周围环境巧妙衔接;建筑外观上还镌刻着古代叠篆文字,悬挑在基地最外侧的环廊立面,印出中国历史朝代名称;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为休憩设置的小品表面,则镌刻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和各地区间的团结与进取。作为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它不仅仅肩负着文化表达的功能,还必须有效诠释出本届世博会的主题。中国馆极度重视在环境与能源问题方面的探讨与贡献。据介绍,中国馆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共由4个部分组成。这座中国馆,能把中国化的可持续发展与人居文明给予形象化的表现。肩负诸多“使命”,的
13、中国馆还关照到国际性的审美,以吸引世界的目光。中国馆为人们之间的自由交流提供了充分的开放空间。而这种开放性、公共性的现代意识,是国际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理念。中国馆对传统元素进行了开创性的现代转译。在这里,中国传统的斗拱造型有了大胆的革新,传统的曲线设计被拉直,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美。中国馆选择了容易被世界理解的中国元素。如中国馆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虹”,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地区馆在建筑边界上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软化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等。时间会对任何建筑有最公平的考验。我们期待着,黄浦江畔的“东方之冠”尽情展现上海海纳百川的情怀,气宇轩昂地印
14、证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盛况,长久地成为面向世界的一个中国舞台。 (选自解放日报)w.w.w.k.&s.510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中国馆体现中国文化内涵的依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馆组成中,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体现了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B国家馆的位置、形状,屋顶平台的设计理念,以及构造上采用斗拱榫卯穿插,层层出挑的传统建筑方式。C地区馆或以台阶步道,或以园林小品与周围环境衔接,外观上还锈刻着古代文字,环廊立面印出中国历史朝代名称。D中国馆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策略体系,能把中国化的可持续发展与人居文明理念形象化地展现给观众。11根据原
15、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代表文化精髓。因此,即使是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馆,也不可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全部。B高度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的中国,在中国馆展示了在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方面的成就,这些经验将为其他国家提供积极而有益的借鉴。C中国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红”这一色彩夺目的中国元素,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是因为这样会比选用其他颜色更容易被世界接受。D既承载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展示了世博主题,走在“古”意“新”风之间的中国馆,必将成为黄浦江畔又一道靓丽的风景。高考3资%源*网12请根据上文内容,试概括一下中国馆的设计理念。
16、(3分) 参考答案:10 D (D项是中国馆对本届世博会主题的阐释)11 C(“比选用其他颜色更”表述过于绝对,“被世界接受”表述有误,应为“被世界理解”)12(1)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梦想。 (2)中国馆肩负着文化表达的功能。(3)中国馆必须有效诠释出本届世博会的主题,重视在环境与能源问题方面的探讨与贡献。 (4)关照到国际性的审美,以吸引世界的目光。(或中国馆从提供的自由交流空间、对传统元素进行了开创性的现代转译等方面关照了国际性的审美习惯。)(答出两点一分,三点两分,四点三分)广东罗定中学2011届高三8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
17、,完成12-15小题。景观意义上的废墟保护贺万里废墟一般是指历史上曾经作为人文景观存在过的、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被毁损后的遗迹。废墟主要由两种因素造成:一种是人类的种种作为,如搬迁、战争;一种是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废墟是人类历史延续存在的一个最真实的重要物证。也就是说,废墟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的表达。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文献去记忆历史,而且可以通过废墟去记忆历史。废墟最真实地显现了我们的历史记忆。废墟是我们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一个确证,并因此而使我们的生存具有一种充实感。实际上,废墟的存在就是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如果我们说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樊城人的后代,却什么废墟遗址都没有,只
18、能到文献故纸堆里找证明,我们的说法就显得苍白无力。当然也可以盖一座漂漂亮亮的新城隍庙,但不能说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群落,在几百年前就有某某信仰了等等,因为证明不了。而废墟恰恰是一种具有真正证实这种文化身份、增加文化认同的实物存在。增加了这种文化认同,我们才具有一种充实感。废墟具有审美情感凝聚意义上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它对于我们的审美情感,具有其他自然事物无法比拟的深刻意义。人类的情感是可以很轻松的,人们可以看看戏,听听歌;也可以是很丰富的,具有深刻的感时伤逝等等历史内涵的审美情感。这种深刻的审美体验可以从废墟中得到。古代诗文中,让我们觉得最深刻的就是感怀废墟的那些,如南朝鲍照的芜城赋,这些诗
19、文把对废墟的感怀和人世沧桑变换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废墟,才可以获得那种感怀伤逝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废墟让生命的涵养、审美的体验变得鲜活和丰富。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废墟这种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对待废墟的态度和做出的城市规划就会不同。扬州也曾在前几年整治过运河风光带,最后运河整治好之后,两岸花红柳绿,草坪、坡阜掩映其间那里成了很人工化的自然风光带。运河是有历史记忆的,但在那里似乎消失了。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许多城市在改造过程中,通过拆迁,旧貌换新颜,却让城市历史中断,让城市记忆从一种很鲜活的存在变成苍白的文献。在拆迁中遇到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包括小码头,甚至那些杂乱的民居,如果从景观意
20、义上来规划,就有可能保存下一个城市的某些历史记忆。因此,从景观设计意义上去规划城市废墟的保存,是与一般意义上讲的城市规划不同的。 (摘自艺术百家2009年第4期,有改动)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废墟只能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某个瞬间,而要全面了解真实的历史,人们只有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才能实现。来源:Zxxk.ComB人们对废墟的价值认识不清,认识不够,其实是造成当今城市发展之中导致大量废墟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C芜城赋之所以比其他的许多诗文更容易让人获得感怀伤逝的
21、审美体验。是因为文中写了对废墟的感触。D如今,人们在规划城市时都会有意识地保护一些古建筑、古遗址,这说明人们开始对废墟的价值有所认识。E从保护义化遗产的角度看,扬州市把运河两岸整治成了很人工化的自然风光带,其实就是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参考答案:12A、D【A无中生有,“废墟只能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某个瞬间”文中无此信息,且“只有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才能实现”的说法绝对化;D曲解原意,“人们开始对废墟的价值有所认识”说法错误,人们对废墟的价值认识早就开始,只是不够重视】13下列对“废墟”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废墟一般指以前的人文景观在长期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遭到毁损之后被保存下来的遗迹。B废
22、墟是一种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的表达,也是人类要记忆历史所必须依据的条件。C废墟是使我们的生存具有一种充实感的客观存在,也是我们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实物存在。D废墟是一种对于人类的审美情感,具有其他自然事物所无法比拟的深刻意义的文化遗产。参考答案:13B【废墟“是人类要记忆历史所必须依据的条件”的说法有误,原文说“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文献去记忆历史,而且可以通过废墟去记忆历史”,意思是废墟只是记忆历史的条件之一】14文中“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一句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4分)参考答案:14人们不了解废墟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作用;【2分】在城市建设当中对废墟不加以重视,甚至出现随意损毁、改造废墟的做法
23、。【2分】15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废墟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15废墟能最真实地显现我们的历史记忆;废墟能增加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废墟能涵养生命,让人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废墟能让历史记忆延续。【每小点1分,意思对即可】广东培英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综合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游民问题与社会的游民化王学泰游民、游民文化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在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史学与文学史研究者有责任揭示这个历史事实,并从中探索其演变规律。在揭示这个事实与总结其规律的同时,还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对于文学创作的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最早的通俗文艺作品是江湖艺人们创作的,所以
24、在早期通俗小说和戏曲中便带有抹不掉的游民生活的痕迹,并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游民对生活和历史的理解。我们从中还可以发现,文学作品尤其是通俗文学作品,由于其受众众多,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巨大。它们简直成为下层社会人们理解生活和学习历史的教科书,更是他们获取政治知识和操作手段的重要渠道。因此,它们不仅促成了游民的社会化和组织化(如明末清初,游民组织的出现),而且成为社会游民化的桥梁(游民的思想意识通过通俗文艺影响到其他阶层)。特别是走投无路的人们在铤而走险之时,这些具有游民意识的通俗文学作品便给他们以鼓舞和力量,甚至成为指导他们战斗生涯的百科全书。唐以前的朝代实行兵农合一、全农皆兵的制度,人人都是兵,
25、农闲,每人都要参加军事训练。唐代实行府兵制,可以说是“全兵皆农”,在所划定的“折冲府”内,大部分农民都是兵,要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宋代和宋代以后,整个社会风气是崇文抑武的,普通的老百姓对于战争、武备是很陌生的。他们只能从反映游民冒险生活的文学作品中吸取武装斗争和反抗的经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下层社会的人们在武装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中的戏剧化、或小说化的倾向。这种情形甚至波及到许许多多有群众参加的社会运动中去。如天地会组织模仿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说唐等小说作品,义和团的斗争生活模仿通俗戏曲。正像张鸣在戏曲文化视野中的义和团的意识走向一文中所说:“也许没有任何一场农民运动能像义和团那样,在其自身的活
26、动中存在着如此明显又随处可见的戏曲映像。我们在义和团的仪式活动、舆论宣传、行为举止、言语服饰中,不时地可以发现戏曲行当、念白、表演做派的影子。”随着这些通俗文艺作品的普及,凡是有群体参加的活动,人们半真半假地排演着戏文。清末民初,土匪遍地,几乎所有的杆子都打着水浒传所树立的“替天行道”的旗号。英国汉学家贝思飞在考察了民国时期的土匪活动资料之后指出:“(水浒传中)描绘了一系列暴力事件,由豪饮的场面和插科打诨作点缀,但是重点在于罗宾汉式的英雄生活,打富济贫,在“替天行道”的旗帜下聚义。正如对世代土匪首领所提供的激励,小说继续把年轻人的梦想引向现实。”作者还说,土匪们正是根据水浒传所提供的标准选取领
27、袖、组织战斗、安排生活,乃至对待弟兄等。不仅缺少文化教养的游民、农民如此,连南明弘光小朝廷为抵抗满洲铁骑南下侵略,在长江边装模作样地举行誓师大典时,也未能免俗,作为兵部尚书的阮大铖参加典礼时所穿的服装就是戏曲里的行头,成为当时的笑柄。真是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在中国,戏往往不像生活,而生活却有时很像戏。12根据文意,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正如社会生活对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一样,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也有巨大作用。B文学史上最早期的小说是由江湖艺人创作的,因此都明显带有游民生活的痕迹。C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说唐等都是典型的具有游民意识的通俗文学作品。D唐以前的朝代全农皆兵,唐代全兵皆农,正是
28、这种制度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游民化。E从宋代开始,社会风气变为崇文抑武,普通百姓只能从通俗文艺中学习军事知识。F水浒传里的好汉行侠仗义、劫贫济富,他们跟英国的侠盗罗宾汉有相似之处。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社会游民化”的是 (3分)A在通俗文学作品的影响下,明末清初,一些游民组织起来反抗暴政。B在水浒传的影响下,清末民初的土匪都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C义和团的仪式、宣传、言行、服饰等方面都明显受到通俗戏曲的影响。D阮大铖身为兵部尚书,参加誓师大典时所穿的服装就是戏曲里的行头。14文章最后引用了一句现代流行语:“在中国,戏往往不像生活,而生活却有时很像戏”。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作者引用这句话
29、有哪些作用。 (4分)15根据文中所述,通俗小说对下层群众来说具体有哪些重要意义? (4分)参考答案:12B D(B项,“小说”应为“通俗小说”。D项,文中没有依据。)13A(“社会游民化”指其他社会阶层受到游民思想意识的影响,A项说明游民本身的组织化。)14说明中国戏曲的程式化、脸谱化的表演和现实生活有较大的距离;说明中国戏曲常见的“大团圆”结局其实是对现实生活的理想化反映。讽刺中国有时会出现一些戏剧化的荒诞、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说明通俗文艺作品对社会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形象地说明游民的思想意识通过通俗文艺的传播广泛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即通俗文艺成为社会的游民化的桥梁。(评分标准:四点三分,五
30、点四分) 15是他们理解生活和学习历史的教科书;是他们获取政治知识和操作手段的重要渠道;是指导他们战斗生涯的百科全书;(或答“他们从中吸取武装斗争和反抗的经验”,“他们从中学习军事知识”。)是他们铤而走险反抗暴政的力量源泉;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和言行举止的模仿对象。(评分标准:四点三分,五点四分)广东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西施亡吴之谜金性尧 吴王夫差是一个亡国之君,却不同于一般昏君,恰恰是个霸才。他的最显著的弱点是刚愎自用,轻敌拒谏。
31、吴越是世仇,都想问鼎中原。越王勾践恰好是个阴谋家。国语越语记勾践曾对范蠡说:“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乱民功,逆天时”云云,这是从敌人方面说的坏话;从国语吴语及史记看,看不出他怎样沉湎于酒色。吴强越弱时,越国遣大夫文种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越人便以美女八人献与太宰嚭,太宰嚭向夫差说了好话,夫差就答应了越国,则受美女的是太宰嚭。这人是从楚国逃亡出来,后来成为吴国罪魁,夫差的致使伤是容许卧榻之侧的强敌安然存在。 说到吴国之亡,自然会想起西施,就像谈唐明皇的出奔,会想起杨贵妃一样,可是在国语和史记中,却一句也没有提到西施。 先秦载籍中,墨子亲士篇曾这样说:“是故比干之殪,其伉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
32、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车)裂,其事(功)也。”这当是最早提到西施名字的史料,但西施为什么会因美而被沉在水中,没有明说。这以后,西施便成为美女的共名,直到今天,也是这样,就像月里嫦娥成为美女共名一样(历史上也有由共名而成为专名的,如漂母)。孟子。离娄的“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之,”西子之称,自孟老始。庄子。天运有西施病心而颦,邻居丑人效之的故事(后来乃有东施效颦之说),荀子。正论里也提到她,这里就从略了。说明在先秦时,西施已成为美人的典型,并且有故事在流传着,流传的地区当在今河南、山东一带。 将西施作为美人计的宠儿,始于后汉人赵晔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王和文中商量后,“乃使相者国中,得宁
33、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乃使相国范蠡进曰吴王大悦曰:越贡二女,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这完全是小说家的笔法,还有是后汉人袁康的越绝书卷八,内容相类,文字更简单。至于馆娃宫、响履廊之类,全出于后人的附会铺张。又据上述记载,越国所进的还有一个郑旦,而西施却独享艳名,现在知道郑旦的人就不多了。 当吴王夫差接受越国二女时,伍子胥立即反对:“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这话原是老生常谈,却又很重要,因为这三个美女,都是被征服部落故意以美女进献的。到了后汉的赵晔、袁康时,由于西施在战国时已享艳名,而赵晔、袁康又是会稽人,也即越人,便把她
34、补了进去,成为亡国之君生活上一种连锁性的取败特征,实际仍不脱女祸论的习见。总之,在国语和史记时代尚无西施亡吴之说,否则,以史公的好奇,岂有不刻画之理?论语里“子见南子”的寥寥四五语,到了史公笔下,就写得帏影珮声,摇曵生姿。至于墨子里“西施之沉,其美也”二语,墨子问诂引苏时学说,以为与吴越春秋所记的“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之说符合,那是以后说来弥缝前说,墨子原意究意如何,尚不可知。来源:学|科|网Z|X|X|K 颇疑“进美女”一度也成为史学界的思潮,而这又是女性意识强化的一种辐射,也是创作心理上很有趣的现象。回到先秦去,那里有看不尽的迷宫,足够我们徘徊流连,而且同样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选自19
35、98年9月27日文汇报)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5分)A作者不同意西施灭吴之说。B作者认可“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已,周亡以褒姒”的说法,因为这是人所公认的事实。C“美女亡国”的女祸论是封建统治阶级推脱罪责的托辞。D史学界、文学界争相研究、撰写“进美女”的文章与小说,是重视女性的一种表现,因而值得提倡。E作者认为吴王成为亡国之君,是由于越王勾践是个阴谋家,更由于吴王自己的弱点。13“说到吴国之亡,自然会想起西施,就像谈唐明皇的出奔,会想起杨贵妃一样”在文中所要表述的意思是( )(3分)A西施和杨贵妃都是美人计的宠儿B西施和杨贵妃都是皇帝的宠妃C吴国之亡,安史
36、之乱,皆缘于女祸。D西施和杨贵妃都在历史上留名14第一自然段“夫差的致使伤是容许卧榻之侧的强敌安然存在”一句,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看其含义有哪些。(4分)15作者不同意“西施亡吴”之说,其根据是什么?分条列举。(4分)参考答案:125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理解重要词语的能力,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级。【参考答案】B、D【试题解析】B项,作者不同意这种说法,见C;D项,是不尊重女性的表现,不值得提倡。133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结合全文内容,侧重对女祸论的讨论。144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
37、生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参考答案】对从楚国逃到吴国的太宰嚭丧失警觉,让其与勾践安然存在,并做了高官,以致因此而使吴国灭亡。接受美女的不是夫差,是太宰嚭,因此,西施亡吴之说是不能成立的。【试题解析】从表层义和深层义的角度理解,表层义在于对“卧榻之侧的强敌”的理解,深层义应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154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参考答案】在国语和史记中没有记载西施的文字。墨子“西施之沉,其美也”的话,也不能作为吴人痛恨西施亡吴,所以把她沉于水中的证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完全是小说家笔法,不足为信。墨子问诂“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的话,是以后说来
38、弥缝前说的,墨子原意究意如何,尚不可知。【试题解析】文中2-5段分别从四个角度阐述自己不同意“西施灭吴”的原因,要求理解各段的主要内容,全面概括。广西玉林高中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9月联考阅读下面文字,回答57题。(每题3分,共9分)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礼记礼运描述当时情形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的“选贤与能”即当时自然而然形成的选拔公职人员的规程。中国古代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具体反映了当时选拔人才的情况。夏商以来,开始了“家天下”。(礼记礼运记述当时“大人世及(即宫位世代相传)以为礼”。尚书盘庚云“古我先王亦惟图任
39、旧人共政”,可以证明这一点。这种官吏“世及”的制度,即世官制。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那些担任王重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均遵照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春秋时,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一些大国突破世官制的框架,实行明贤制度。到了战国,社会变革更加剧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世官制时代终告结束。秦汉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空前的大一统时期。为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统治者在选官方面创立了察举制。此制选官,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荐举的标准,主要看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汉武帝以后,此制逐渐向规范化
40、发展。东汉未,由于“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通典选举二),故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中正制。这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其具体做法就是各州郡县的地方长官,将本地的人才按照丸种不同的等级推荐上来,政府据此授以官职。应该看到,九品中正立制之初,具有选贤用意,但不久即被门阀势力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隋唐之后,九品中正制遂为新兴的科举制所取代。所谓科举制,是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它的基本特点;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就是说白了能否释褐为官要凭考试成绩。此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大发展于北宋。明清时期,科举制达到了极盛。作为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科举
41、与学校教育的完全合流。学校储才以应科目,而科举必由学校。这种“学校一科举”培养选拔人才的模式,从当时世界范围来看,无疑是十分先进的。但由于明清两代的科举完全笼罩在封建文化专制主义之下,加上八股文内容空虚,形式呆板,所以科举制也开始走向没落。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最后的一次科举考试,从此,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便宣告终结。(节选自黄留珠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删改)5下列各项是对我国不同时期选官制的解说,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原始社会时期,考察选拔官员主要依据的是被选者个人的品行与才干。B“古我先王亦惟图任人共政”,夏商以后的“家天下”时期,担任官
42、职的大小贵族有一部分遵照嫡长继承的原则相袭,确保世代垄断官职。 C“天下兴兵,衣冠世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流,遽难委悉。”战争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政府选拔官员困难,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完全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D“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用考试的方式按照规定所写文章的好坏来选拔官员,是科举制与以往官员选拔制比较明显的不同之处。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隋唐以后的依据考试成绩而不论出身来取士的科举制,是对以往门阀势力限制人才的一种有效突破。B春秋战国时期,出于争霸需要而逐步建立的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宣告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C秦汉以来建立的以个人德行才能为衡量标准的
43、察举制,使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日趋规范化,确保了大一统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D,相比起“天下为公”时期任人唯贤的禅让制,“家天下”时期开始的任人唯亲的世袭制是一种明显的历史倒退,没有任何历史意义。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自夏商周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的不同需要,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B从最初的禅让制到最后的科举制,不难看出,无论在哪个朝代,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都是统治者极为看重并着手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C选官制度的改变与更替,体现了不同时代对于人才的不同需求,其中对个人自身的德行和才能的要求始终是第一位的。D相比于我国古代其他的选官制度,科举
44、制形成的时间最晚,它持续的时间最为长久,其人才选拔机制是十分先进的,对我国近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很深远。参考答案:5D A“原始社会时期”在愿文中为“原始社会末期的民主制时期”。B“有一部分”在原文中为“均气C这只是九品中正制建立的原因,而且文中没有说解决了此问题。6A来源:学科网B说法倒置因果,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惟功惟贤的新选官制度才逐步建立起来。C属于无中生有,察举制并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规范化的标志;衡量标准既瞢个人才能和德行,也看家世,逐渐向规范化发展是在汉武帝以后。原文没有提及这种制度确保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D。看重血统和任人唯亲不是一回事,世袭制也不能说就是一种住
45、腿,此项混淆了概念。7C 并不始终是第一位的,说法过于绝对。贵州遵义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王”(图13),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图46),行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高考 资源网多,其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字。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全文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是“王”字;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亦王 字”,“且据所载高考
46、资源网诸文观之,无不谐也”。 “王”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文字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王”;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1936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全文很多“王”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字形看,“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文、金文(图7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最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宜的“一”,而是具有孤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多属斧钺或多属斧钺阑。“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
47、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王曾封周族首领姬昌为西伯,“赐弓斧钺” ,授予他对周围小国的征伐之权。高考 资源网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横置的斧钺呢,这也是由这产生的时代决定的。横置是斧钺实施砍杀功能的状态,而最早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荷马时代的希腊人领袖握有的权力不大,亚里士多德说:“假如阿伽门农王获得在战场上杀死逃兵的权力,那么在战后的评议会上却只能忍受责骂。”这就是“王”要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来表示的原
48、因。 但这一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说文解字“王”字下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这显然是后人的臆测了。 (摘编自罗琨甲骨文解谜)来源:Zxxk.Com5下列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甲骨文中,所谓“戴帽子高考 资源网的”和“不戴帽子的”“ 王”字,是指“王”字最上面有没有一横。 B罗振玉通过比较说文解字的古文“王”字和金文“王”字,释读出了甲骨文的“王字” C对于“王”字的形体构造有种种说法,最后吴其昌提出“王”是斧钺的形象,才解决了这一问题。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们采用像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事首领下列解释和分
49、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所谓“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是说“王”字释读出来以后,含有“王”字的巨子可以读通了,没有不顺畅的B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 C亚里士多德的话是说,荷马时代希腊阿伽门农王的权利仅限于战场上,离开了战场这种权利就不复存在。 D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后代的字形,误解了“王”字的结构,以为期中三横代表了天、地、人三者。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诒让之所以未能释出“王”字,一个原因是刘鹗的铁云藏龟中所收“王”字字形单一,难以进行比较研究。 B在罗振玉之前,由于未能释出甲骨文的“王”,所以
50、人们无法证实卜辞是三千年钱殿王室的遗物。 C.从甲骨文、金文看,最早时候军事首领的权利只限于战场上,不但荷马时代的希腊如此,中国也是如此。D.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释读出甲骨文的“王”字,并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的参考答案:5、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以偏概全或因果颠倒,题中“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错误,以偏概全或无中生有,“所以人们采用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事首领。”因果颠倒,原文说的是“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
51、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 这就是“王:要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来表示的原因。”6、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注意“原始社会晚期”,题中“始终”的说法不准确7、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偷换概念,应该是“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这个时代距离许慎太遥远了。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2、3题。秦朝的“铁路” 近来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发现了古代的“铁路”。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 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秦朝的“铁路”是用木材铺设的。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专家认为枕木的材质比较软,是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经过测量发现,秦朝的“铁路”,枕木之间的距离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
53、,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那么最后又是怎么停下来的呢?专家们的意见是:可能还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平整。到了车站,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 有不少专家认为,该“铁路”是秦始皇灭楚国时修建的,目的是进行后勤补给。 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说秦始皇灭楚国时使用过这条铁路固然不难想象,但这决不是个别的工程。历史上记载的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建设驰道,以前一般认为驰道就是“公路”,现在看来应该是“铁路”。由于马匹在上面飞驰,故称之为“驰道”。依此看,秦始皇在2200年以前就已经在全国修建了一个“铁路网”。 对于秦
54、始皇的“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人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车同轨”各说不一。郭沫若认为是统一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另一些人解释为车轮的距离必须相同。现代的公路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轮子间距各不相同,也未见有什么不妥,为什么秦朝的“公路”上必须使用相同的车轮间距呢?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车子用六匹马来拉,这和普通的一匹或两匹马拉的车子车轮间距显然不会相同。现在发现了秦朝的“铁路”,“车同轨”就有了新的解释。按照这种说法,那时修建“铁路”的当不仅仅是秦始皇了。 秦朝时的车子,其轮子非常奇特,现在对照秦朝的“铁路”,一切都明白了,原来车轮的这种特性,使得它既可以在普通的公路上跑,也可以随时进入“铁路
55、”飞驰。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在古代一般来说道路没有必要这样宽,因此有人猜测是“公路”和复线“铁路”并列而行。车子如有需要,可以随时上“铁路”,也可以随时由“铁路”上“公路”。 专家们认为,秦朝末年的连年战争,对秦始皇的“铁路”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后来,由于严重缺少马匹,铁路被废弛了,绝大部分“铁路”在战后被拆,成了普通的公路。还有,汉朝长期分封诸侯,各地群众也没有长途运输的必要,运输线变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铁路的必要性。秦始皇的“铁路”也就这样逐渐失传了。1. 不能说明秦朝“铁路”在
56、当时是“先进的交通设施”的一项是:(3分)( )A 秦朝“铁路”的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而且还是复线。B 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枕木较软,与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结合紧密,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C 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平整,让马儿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D 轨道使摩擦力减小,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有不少专家认为,“驰道”是秦始皇为了给攻打楚国的军队提供后勤补给而专门修建的。B 秦朝建设“驰道”时,秦始皇对轨道间距作了标准化要求,这就是所谓的“车同轨”。C 奇特的车轮说明秦朝的车子是“公路”
57、“铁路”两用车。D 秦朝的“驰道”可能是公路和复线“铁路”并列而行的,而且“驰道”边还栽种了“行道树”。3. 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现代铁路复线和高速公路复线设计受到了秦朝驰道设计的启发。B 当时秦朝已经拥有远远超过其他诸侯国的“铁路”修建技术。C 秦始皇专车的车轮间距与秦朝“铁路”的轨道间距是一样的。D 秦朝修建“铁路”是长途运输的需要,与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的统治也有一定的关系。参考答案:1C(题干问的是“秦朝铁路”,而当时并未发现“车站”,车站只是下文专家的推断。其余每个选项意思都与原文相同,且都属于“先进的交通设施”)2A(“驰道”是“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
58、在全国建设”的“铁路网”,A项中所指的应该是河南南阳发现的“铁路”的修建目的)3D(与D项有关信息是“汉朝长期分封诸侯,各地群众也没有长途运输的必要,运输线变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铁路的必要性”。A项依据不当,驰道的布局设计是发现了秦朝铁路遗迹后专家的推断,不一定正确;而且专家推断时现代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复线式设计早已出现。B项找不到相关依据,文中只说了秦始皇“车同轨”的措施理解,并不意味着用秦朝技术来取代各国技术。C项据“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车子用六匹马来拉,这和普通的一匹或两匹马拉的车子车轮间距显然不会相同”和文中关于“铁路”用途的解说,可见,“铁路”不是专为秦始皇专车而修,两者的间距当不相同)河
59、南实验中学2011届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中国茶道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茶
60、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w.w.w.k.&s.5*u.c.#om.高.考.资.源
61、.网“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
62、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
63、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1下列不能作为为“中国茶道”下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3分)A.“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D.“和”是中国茶
64、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2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3分)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为了不损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
65、;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D. 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3分)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C. 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别古
66、板严肃,讲究“清寂”,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来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参考答案:1 、C(C 项不能作为正面下定义的证据。因为“ 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属于“ 品茶”;“ 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属于“茶艺”。)【解析】 这是考查“理解并解释关键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它牵涉到关键信息筛选、下定义的方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判定等几个能力点。快速完成这道题目,必须集中注意力选择准确信息,针对原文意思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快速将选项进行比较。2 、B.(A 项不符合原文的意思。
67、原文讲的是中国茶道一直在追求“和、静、怡、真”的境界,并没有说“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C 项,原文说的是中国茶道起点是“ 真”,不是说发源于“真”;原文说它有“ 三重含义”不是说“ 三个具体要求”。D项,原文只是借“武夷山茶痴”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而不是就以此为“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解析】 这是一道准确把握原文信息,对明显的错误信息和可能错误的信息做出准确判断的题目。3 、D(D 项推断错误。“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但是陆羽只是借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来
68、阐述自己的茶道观,即五行相生相克,和合统一的哲学观,而不是“经过中国 茶圣的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解析】 这是一道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想象的考查题。完成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三个步骤:一是推断想象的信息源必须是准确无误的,命题人恰好会将这些信息源故意搞错;二是所进行的推断想象活动必须在原文信息范畴之内,命题人会故意无端扩大或缩小;三是所进行的推断想象必须符合事理逻辑本身,有时候命题人会故意将这些推断失误,甚至不看原文都能够看出命题的痕迹。黑龙江双鸭山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
69、本的文化,是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的出发点的一种文化。这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所区别的。我们从中国远古的神话看起。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中,很多的主要人物都是天上的神灵,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都是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他们在天上俯视着人间,他们为人间恩赐幸福,有时也为人间带来灾难。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就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大禹治水,我们的女娲补天,我们的后羿射日这些神话里的主角都是凡间的人,都是人间某些具有非凡本领的、建立了丰功伟业的杰出人物,是某些氏族首领的代衷。因为他们造福于民,或者为民除害,所以他们的人格就升格为神格,这样才构成了中华的神话谱系。在先秦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各种思想流派都提出
70、了不同的观念,但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是思考社会还是思考自然,他们的出发点在人,他们最后的落脚点也在人,这是一种人本文化、人本思想。 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代影响最大、后来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主流的两派,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上去好像水火不相容,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人。所不同的是,道蒙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所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是在重视个体的基础上更重视群体,重视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所以在价值观方面,儒家与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中国的古人,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
71、,所以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森林里简易地谋生,非常容易地维持生命。我们在黄河流域,在这个水深土厚、气候也不是很温暖的地方而且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理,不治的话就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如果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就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繁衍。因此,以儒家的孔孟之道为代表的这种伦理观念、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精神。也就是说,道家只是一种补充,儒家才是核心。这不是由于儒家特别善于宣传,善于著书立说,或是某个杰出的儒者努力奋斗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 (选自莫砺锋杜甫诗歌讲演录) 1下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华文化是中
72、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的出发点的以人为本的文化。 B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些神话中的人物行为体现了中华义化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C中华文化是一种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在起源上、价值判断的出发点上都完全不同的特有的民族文化 D先秦诸子百家在思考社会和自然的时候,他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人本精神 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文化的神话谱系是由某些具有非凡本领的建立了丰功伟业的杰出人物由人格升为神格而形成们。 B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在于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民族文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人。 C儒家
73、也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只是在此基础上更重视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利益。 D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精神的孔孟之道,是适应中华民族的生存而产生,又适应了中华民族生存而发展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来看,注重群体利益是出于一种民族生存的选择。 B道家所重视的个体生命价值与儒家所重视的群体利益在中华文化中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 C儒家文化在社会发展变化中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这是中华民族生存的自然选择的结果。D因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儒家文化,所以儒家思想的演变,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演变。参考答案:1C(这一说法在文章中
74、没有依据。)2B(文中没有讲“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3D(说“儒家思想的演变,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演变”,过于绝对,儒家文化只是代表,还不能包容全体。)湖北黄冈中学2011届高三8月月考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教一体化,其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政治,最终也是一种文化秩序。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知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
75、国”,但却实践了前现代世界最合理的政教制度。科举千年,以人文化天下,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就社会政治而言,自上而下,面向整个社会的科举,为皇权统治下的官僚体系提供人才,保证官僚体系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自下而上,科举又是一个制度化的流动晋升的渠道,社会基层的优秀分子,由此可以进入社会精英统治阶层,参与管理国家。社会晋升机制,是社会结构的核心。科举构成帝制中国的内在结构性动力,它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 科举不仅是中国社会结构的核心,也
76、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主体,它包含着思想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意义。思想层面上儒家经学化,从一种普通的学说变成圣典;制度层面上,儒家知识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最直接有力地保证了儒家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科举制使儒家思想彻底制度化,制度化保证了真理的权力化,它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明传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科举,而不是西方历史范畴中的封建或东方专制主义。梁启超曾经从四个方面对科举的历史作用做过公正评价。首先,科举使帝制政权充满活力,不断从社会精英中吸取统治人才;其次,促进社会中官民阶层的流动,使社会充
77、满活力;再次,使儒家思想与价值和意识形态制度一体化;最后,使个人有出路,社会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中华文明,是一种科举文明。在前现代世界各国,中国社会结构最具开放性,官僚出身最具平民色彩,教育普及面最大,而所有这些,都是由科举制度造成的。6有关“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来源:学+科+网Z+X+X+KA科举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B面向社会选拔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正常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C构成帝制中国的内在结构性动力,使出身显赫但又不解经书的官宦子弟也可能沦为平民,保证了官僚体系的精
78、英特点。D建立晋升机制,保证了社会优秀分子可能进入封建皇权体系,参与社会管理,维持了社会稳定。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科举保证了帝制政权的活力,从晋升机制的合理性等方面入手,巩固了封建帝制的统治。B科举制度是当时“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的基础,使古代封建统治制度能够“人文化天下”,保证了社会长治久安。来源:Z*xx*k.ComC科举文明促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开放性,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的主要武器,出现了“文人”即“哲人”治天下的局面,实践了前现代世界最合理的政教制度。D科举制度始终自觉坚持传播儒家理想,保证了儒家思想的延续,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最有力保证。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
79、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科举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政教一体化制度,具有建立柏拉图“理想国”的可能性,但这种制度下的中国古代社会还不是真正的“理想国”。B柏拉图的“理想国”看重哲学在政治中的影响,看重人文在天下秩序建立中的教化作用,这种理想在前现代世界的西方并没有实现。C科举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因为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中华文明传统最重要的特征。D借助科举制度,儒家的意识形态与当时的社会结构、当时的文化与政治达到了高度的协调,其原因是真理的权力化得到了保证。9简要阐释“政教一体化”的含义。(不超过40字) 参考答案:6A(原文不是针对社会结构而言,原文
80、是在谈文化核心。)7D(“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最有力保证”有误,原文无据。)8C(A根据利玛窦语言可知“有可能”,第二段知“没有实现”;B第一段中“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重大事实”一句可知西方还没有实现哲人治天下;C成为文化核心是由于科举使儒家文化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体;D第三段中“制度化保证了真理的权力化”可知。)9在科举盛行时代,封建政治与文化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政治也是一种文化秩序。湖北黄冈中学2011届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
81、。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来源:Z#xx#k.Com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纱帽”。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
82、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在明史舆服志上载:“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
83、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改变了,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6下列关于“乌纱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东晋成帝让在宫中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名称的最初由来。B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一至五品官在帽上佩不同的玉饰显示官阶。C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这种帽子成为后代的标准官帽。D到了明朝,“乌纱
84、帽”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参考答案: 解析:C项中的“标准官帽”有误,文中五相关信息。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A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后世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起来。B宋太祖时又改进了乌纱帽,给乌纱帽加了一对饰有花纹的长翅,花纹不同则显示官阶有别。C明朝,官员所戴乌纱帽的双翅宽窄和官阶高低有关,这是第一次通过乌纱帽的双翅来区别官阶。D顺治皇帝入关后,允许地方官员穿明朝朝服并戴乌纱帽,因此收留了众多的降臣,同时也笼络了人心。参考答案:解析:A项无中生有,原文第二段只提到“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C项,用双翅区分官阶在宋代
85、就有了;D项,颠倒因果,由原文“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可见,收留降臣、笼络人心为因,允许穿明朝朝服、带明朝乌纱帽为果。8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C )来源:学*科*网Z*X*X*KA两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宫中官员可以戴的乌纱帽流传开来,连穷困的老百姓都能戴,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B隋朝官员除了服饰有区别外,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也能显示官职的大小,玉饰越少,官职越小,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C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朝官员身着明代朝服,头戴明
86、朝乌纱帽,这不是导演缺乏历史常识,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D乌纱帽的几次修改都和官职高低有关,清朝“红缨帽”代替“乌纱帽”,虽然它没有成为官员的代名词,但却为巩固清初政权起了作用。参考答案:解析:A.原因推断错误,原因应是“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B.“玉饰越少,官职越小”不对,官职在六品以下的官员的乌纱帽上没有玉饰,“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于文无据;D项“巩固清朝政权”错,于文无据。吉林延吉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什么是CPI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化趋势和变
87、动幅度的统计指标,以零售量或居民消费量为权数,反映消费者所付商品的价格水平。 作为一种价格指数,CPI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一方面,CPI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数据,为一国政府分析和制定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科学依据。由于CPI所反映的价格水平和走势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因此,CPI自然也成为衡量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另一方面,国际上通常以CPI为主要指标来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程度。在西方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普遍地、连续地、超过一定幅度地上涨。按国际惯例,当CPI增幅连续超过3时,即意味
88、着发生了通货膨胀;当CPI低于1时,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一国货币就会贬值,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背离,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和生活会受到影响。根据CPI的变动,可计算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背离的幅度,以便在劳资双方签订合同时,提高名义工资以降低甚至抵消人们因实际工资的下降而遭受的损失。此外,因通货膨胀而调整租借合同、退休或残障人士的补贴金,甚至是离婚后对儿童的赡养费时,都有必要用到CPI。 中国自1984年开始编制CPI,中国CPI也包括8大类商品和服务,分别是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共263个基本分类,约
89、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2006年,经例行调整后,8大类产品中食品、服务类、居住的比重分列前3名,其中食品的权数为336,与前两年持平,而居住和服务类的权重有所上升。(节选自读者2007年22期CPI迷局)【注释】在(CPI中,“居住”一项是不包括“买房”的,国家统计局的解释是,房价不计入是国际惯例,且买房属于投资,不是消费。1下列对CPI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CPI是反映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B中国CPI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等8大类的约7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C当CPI低于1,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和生活会
90、受到影响。DCPI以零售量或居民消费量为权数,反映消费者所付商品的价格水平。2下面对CPI的作用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政府分析和制定货币、财政、价格政策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要依据CPI。BCPI是衡量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C因通货膨胀而调整租借合同、退休或残障人士补贴金等,也要用到CPI。D根据CPI的变动,可计算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背离的幅度,抑制通货膨胀。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食品、医疗、服务类消费在中国CPI中所占权重较低,说明我国居民在这几方面消费都很少。B中国CPI中食品权数位列第一,目前肉价上涨会使食
91、品消费在CPI中比重更高。C2007年以来肉价带动食品价格上涨,又带动CPI上涨,意味着职工的购买力上升。D中国CPI中居住的比重位列第三,可见老百姓对居住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消费压力不大。参考答案:1、C(原文是“当通货膨胀发生时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和生活会受到影响”)2、D(CPI没有“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3、B(A本文中找不到“医疗”的相关信息;原文说“食品、服务类、居住的比重”在前三名之列,不是“较低”。C食品价格上涨,CPI上涨后,职工的购买力应该是下降。D“消费压力不大”的推断不对,人们对居住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消费压力也越来越大。)江西修水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云朵中的羌族能否
92、幸存? 四川大地震把羌族推到灭绝的边缘。不过,一些专家希望,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能使这个曾经兴盛的少数民族获得重生的机会。以“云朵中的民族”著称的羌族一直生活在山区和高原地区,如今主要聚居在四川省汶川、茂县和北川等县,而这几个县都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许多专家认为,此次地震对羌族及其文化的影响近乎灭绝之灾。有些人担忧,如果不紧急采取保护措施,可能将意味着羌族文化的消亡。还有些专家指出,羌族文化在地震前很长一段时期就已面临生存的困境,经过世世代代与汉族的共生融合,加之缺乏有效的文化保护计划,其民族传统的日渐淡化也是无可避免的结果。他们预计,此次地震将会进一步削弱羌族文化的民族特色。但认为羌族在地震
93、之前就已在失去其文化特色的专家指出,羌族没有书面语言,且已与汉族一起密切生活了几百年。他们指出,羌族的“汉化”在北川尤为明显,因为绝大多数羌族传统的吊脚楼都在汶川和茂县。北川的建筑都很现代,只有很少的羌族人穿自己的民族服装,能讲羌族话的人就更少了。即使如此,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侯斌认为,北川在地震中损失了许多重要的羌族史料,以及绝顶珍贵的活体记载人。包括北川羌族博物馆珍藏的800件文物在内,许多史料都已永久埋在了废墟下。组建保护羌族文化专家组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羌族文化的宝藏都集中在北川,而研究羌族文化的人如今许多都已罹难。北川县青片乡是少数几个通过发展民俗旅游业保持村民原有生活风貌的乡镇
94、之一,但地震后由于家园被毁,绝大多数人已离家另谋职业。青片乡正河村村主任杨华武认为,全面改革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刻不容缓。他说:“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投入与保护野生动物同样大的精力挽救羌族文化。重建羌族自治区首府是重新展现羌族文化的大好时机。” (选自2008年6月13日香港南华早报)6下列说法不能支持“羌族文化濒临消亡”观点的一项是 ( ) A羌族一直生活在山区和高原地区。 B羌族文化在震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面临生存的困境。 C此次地震加剧了对羌族文化的民族特色的削弱。 D羌族世世代代与汉族共生融合,渐渐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 7下列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羌族文化的宝藏都集
95、中在北川,而研究羌族文化的人如今都已罹难。 B羌族已与汉族一起密切生活了几百年,因而没有自己的书面语言。 C四川大地震对羌族及其文化来说是灭绝之灾。 D有的专家认为在地震之前羌族就已在失去其文化特色。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许多重要的羌族史料在四川大地震中都已经永久埋在了废墟下,这意味着挽救羌族文化的工作举步维艰。 B. 如果不紧急采取保护措施,羌族文化就可能消亡。C. 只要改革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投入与保护野生动物同样大的精力,就能使羌族文化重现生机。D. 由于作为弥足珍贵的羌族文化活体记载的羌民在这次大地震中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因此保护羌族文化困难重重。
96、参考答案:6.A7.D(A项应为“许多都已罹难”;B项错在不构成因果关系;C项应为“近乎灭绝之灾”)来源:Z_xx_k.Com8.C宁夏银川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儒学与书院讲学中国社会由唐以下,因于科举制度之功效,而使贵族门第彻底消失。同时亦因印刷术发明,书籍传播方便,更使文化大流益易泛滥,渗透到社会的下层去。到五代、宋初,雕版印书术正式应用到古代经典上来,书籍传播日易日广,文化益普及,社会阶级益见消融。到了宋代,新儒学崛兴。他们讲的是万物一体之道,故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们的工夫则从“存天理,去人欲”入手。他们的规模与节目,则为古代大学篇中所举的
97、“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他们大率都像范仲淹那样,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他们都抱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他们全都是具有清明的理智而兼附有宗教热忱的书生。这一派儒学,从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始见衰替。前后有七百年长的时期,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下层之更深入与更普及,全由他们主持与发动。他们之间出过不少有名的学者,最为后人敬重的,则如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与这一派儒学相随并盛的,则有“书院制度与讲学风气”。汉、唐两代,国家的公立学校,规制颇为详备,学员亦极盛。只有魏晋南北朝时代,公立学校有名无实,严肃的讲学风气,掌握在佛
98、教的寺院里。宋、元、明、清四代的书院制度,则是一种私立学校而代替着佛寺严肃讲学之风的。书院的开始,多在名山胜地,由社会私人捐资修筑,最重要的是藏书堂,其次是学员之宿舍,每一书院,常供奉着某几个前代名儒的神位与画像,为之年时举行祠典。可见书院规模,本来是颇模仿佛寺而产生的。稍后则几于通都大邑均有书院。有的亦由政府大吏提倡成立,或由政府拨款维持。但书院教育的超政治而独立的自由讲学之风格,是始终保持的。在那时期里,政府仍有公立学校,国立大学与地方州县学均有。尤其如宋、明两代常常采取私家书院规制,模仿改进。但从大体说来,一般教育权始终在书院方面,始终在私家讲学的手里。我们可以说,自宋以下一千年的中国,
99、是平民学者私家讲学的中国,教育权既不属之政府官吏亦不属之宗教僧侣了。说到讲学的风气,最先亦由佛寺传来。宋、明儒的讲学,与两汉儒家的传经,可说全属两事。传经是偏于学术意味的,讲学则颇带有宗教精神。因此宋、明儒的讲学风气,循其所至,是一定要普及于社会之全阶层的。自北宋二程以下,讲学风气愈播愈盛,直到明代王守仁门下,如浙中之王畿,以及泰州之王艮,他们的讲学几乎全成了一种社会活动。同时又因为他们号为“新儒家”,讲的多注重在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因此他们常常不免要牵涉到政治问题。如是则私家讲学常要走上自由议政的路,而与政府相冲突。因此宋、明两代,亦屡有政府明令禁止书院讲学与驱散学员等事,宋代的程颐、朱熹,
100、都曾受过这一种排斥与压迫。最显著的如明代末年的东林党,他们是一个学术团体,而同时被视为一个政治集团,他们虽多半是在野的学者,但在政治上形成了绝大的声势。因此我们若不了解此七百年来新儒家之精神与其实际的活动,我们亦将无法了解近代中国文化动态之枢纽所在。 (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1对文中叙述的“新儒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儒学产生在唐以后的中国贵族门第彻底消失之后。B新儒学以天下为己任,其成员是一群在政治上具有狂热的宗教热忱的书生。C新儒学从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才逐渐衰替,一直延续了七百年的时间。D新儒学使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下层更加普及与深入。2对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理解,正确
101、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教育,先经过国家的公立学校的发展,然后是公立学校有名无实,教育转到佛寺的寺院里,最后发展为私立学校而代替佛寺教育。B古代的书院大多修建在名山胜地,原因是这些地方远离尘嚣,便于学生读书,同时书院选址又体现出新儒学高雅的鉴赏品味。C由社会私人捐资修筑的书院,一般都有藏书堂,有学员宿舍,还常常供奉着某几个前代名儒的神位与画像。D私人建立的书院牢牢控制着中国古代的教育大权,私塾取代公立学校,成为自宋至清一千年来的中国唯一的教育形式。3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院讲学所带有的宗教精神,必然发展到让文化向社会各阶层的普及。B书院讲学所关注的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常常要
102、走上自由议政的路子。C汉儒传经是偏于学术意味的,而书院讲学颇带有宗教精神,多与政治相冲突,屡屡遭到排斥与压迫。D从书院讲学开始的东林党,本身既是一个学术团体,又是一个政治团体。参考答案:1选B 原文是“他们全都是具有清明的理智而兼附有宗教热忱的书生”B项“以天下为己任,狂热的宗教热忱”言过其实了。A项可根据信息“中国社会由唐以下,因于科举制度之功效,而使贵族门第彻底消失。到了宋代,新儒学崛兴。”判断正确。C、D项,可根据信息“这一派儒学,从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始见衰替。前后有七百年长的时期,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下层之更深入与更普及,全由他们主持与发动。”判断正确。2选C A项,根据信息“汉、唐
103、两代,国家的公立学校,规制颇为详备,学员亦极盛。只有魏晋南北朝时代,公立学校有名无实,严肃的讲学风气,掌握在佛教的寺院里。”“在那时期里,政府仍有公立学校,国立大学与地方州县学均有。”可以判断,选项将某一时期的特点说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的教育。可以说是犯了“以局部代替整体”的错误。B项根据信息“书院的开始,多在名山胜地可见书院规模,本来是颇仿佛寺而产生的”可知古代的书院大多修建在名山胜地的原因是模仿佛寺讲学而来的;D项“唯一的教育形式”错,根据信息“在那时期里,政府仍有公立学校,国立大学与地方州县学均有。”可判断国家办的公立学校一直存在。3选D A项,根据文中信息“讲学则颇带有宗教精神。因此宋、明
104、儒的讲学风气,循其所至,是一定要普及于社会之全阶层的。”判断正确;B项,根据信息“同时又因为他们号为“新儒家”,讲的多注重在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因此他们常常不免要牵涉到政治问题。”判断正确。C项,根据信息“如是则私家讲学常要走上自由议政的路,而与政府相冲突。宋代的程颐、朱熹,都曾受过这一种排斥与压迫。”等信息判断正确。D项原文是“最显著的如明代末年的东林党,他们是一个学术团体,而同时被视为一个政治集团,他们虽多半是在野的学者,但在政治上形成了绝大的声势。”根据信息,东林党本身只是学术团体而不是政治团体,而是被人们视为“政治集团”。山东潍坊2011届高三开学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世博
105、会,倾听人类文明进步的足音 每届世博会都留给我们非凡的惊喜。翻阅l50多年的世博史,犹如品读一本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人类文明进步的足音清晰传来 150多年来,美国曾先后l3次举办世博会。“举办世博会的过程,几乎就是美国实现工业化并成为世界强国的过程。”上海世博美国馆副总代表俞天睦表示,“l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认为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强国路。”而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也具有历史意义,它被称为一届“希望的盛会”。从福特、克莱斯勒等灵活的筹资参展方式,到中国、捷克斯洛伐克众多国家争设独立展馆,无一不显示出“越是艰难时刻,越显合作珍贵”。回望历史,俞天
106、睦感慨地说:“l876年的费城世博会,正是美国建国l00周年,那是世博会第一次在欧洲之外举办。当时美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今,世博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无疑对未来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作为世博会的发源地,英国用一朵盛开的蒲公英,向世界诉说一个老工业国对未来、自然、城市的探寻。 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曾给世界带来太多震撼,人们在“水晶宫”里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和工业品:高效的农业机械、印刷机械、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机决定举办这一盛事的维多利亚女王在日记中按捺不住骄傲和自豪:“每个人会热爱这一切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确实让人感动,永远值得纪念。”然而,陶醉于第一次世博会的人还远远不能
107、想象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另一面。严重污染的河流、日渐减少的绿色让人们从对机器的狂热中清醒,开始反思工业化的弊病。“从对物的崇拜转向对人的关怀、从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从追求增长转向推崇可持续发展,世博带给英国的不仅是工业的突飞猛进,更是一场思想与理念的变革。 1970年3月15日,世博会第一次来到亚洲,并且在日本大阪取得了空前成功。欧美尖端技术以及时髦的生活方式的披露,让进入“小康”时代的日本国民大开眼界,其中展出的便携式传呼机、无线电话、视像电话、电动轿车、磁悬浮列车以及罐头饮料、快速食品,迅速商业化和普及化,风靡日本。大阪世博会成功的举办成为日本国家现代化到来的标志。 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
108、首次在中国举办。它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报名参加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为历届之最,志愿者人数最多,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 回望l59年的世博史,中国从“参与者”到成为“东道主”,从一个侧面叙述了一个国家与世界的故事。 l894年春,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办世博会的主张;1910年,出版家张元济在参观同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后对中国简陋的展厅陈设、偏僻的展位深表痛心。回国后,他“掌舵”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有关世博会的书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世博梦想一步步走进现实:2002年,中国郑重申办世博会;经过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世博东道主之梦终于成真。当充满中国元素的“东方之冠”中国馆拔地而起时,也将一个中国的富强梦
109、嵌入了世博会新纪元的扉页。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这个古老而焕发生机的国度,我们坚信:中国在世博历史上将续写新的传奇! (摘自光明日报2010年4月21日,有删改)6关于世博会的解说,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世博会起源于英国,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从世博会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文明的进步。 B世博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它既展现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也包含着人类对思想与理念的变革。 C世博会对每一个举办国来讲,都是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举办国可以借此机会增强本国的实力。 D世博会移至中国举办,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报名参加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志愿者人数最多,园区面积最大,中
110、国首次参加。7关于世博会对世界各国发展的影响,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13次世博会在美国的成功举办,对美国由发展中国家向世界强国迈进具有重要历史作用。 B伦敦世博会带给英国的不仅是工业的突飞猛进,更是一场思想与理念的变革,它让人们从对机器的狂热中清醒,开始反思工业化的弊病。 C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日本国民进入了“小康”时代,它成为日本国家现代化到来的标志。 D通过举办上海世博会,古老的中国将焕发出生机,并将逐步实现自己的富强之梦。8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1876的美国费城世博会启示我们,世博会在中国举办,无疑将对中国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B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称
111、为一届“希望的盛会”,它彰显了各国在艰难时刻合作精神的珍贵。 C早期的中国人曾有过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但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梦想才一步步走进现实。 D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给世界带来了工业革命,l933年在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对当时的世界经济也具有历史意义。参考答案:6D(中国并非首次参加) 7 A(B项偷换概念,“它”并非指“世博会”而是指“工业革命的另一面”。C项表述不当,应为“让进入小康时代的国民大开眼界”;D项将已然变为未然,中国焕发生机为既成事实,并非世博会的作用) 8D(表述有误,伦敦世博会并非给世界带来了工业革命,而是展示了工业革命辉煌的一面)山西河津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一切始
112、于世博会 “一切始于世博会”,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最新潮的产品及概念模式的由衷赞叹。每一届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参与世博会与日本同步,但没有日本学得彻底。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 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历届世博会对促进各国技术创新、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然而,在根本意义上,世博会的功用还不限于单纯的经济和科技交流,而是范围更为广大的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博览会以娱乐休闲、交流沟通为特征,体现着民族
113、和谐的理念。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就宣布藉由博览会实现全体人类之间和平与高尚的竞争,促进彼此相互了解,以增进进人类福祉。其宣示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博览会是一种以教育民众为主要目的的展览活动,它详细罗列了人类满足文明需要拥有的手段,展示人类活动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前景。它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根据以往的经历或者借助未来的曙光来启发思考。此外,促进交流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是博览会的另两个目的。博览会一方面提供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展示与比较,互相学习充实,另一方面有助于接受他人的差异,更好地寻求谅解。 世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1974年斯波坎国际博览会将环境问题作
114、为主题。1982年诺克斯维尔国际能源博览会,首次以能源问题为主题。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城市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理念,该世博会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将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为新技术核心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1851年伦敦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预示着人类建造史上“玻璃时代”的到来;1889年巴黎世博会留下的埃菲尔铁塔,象征着“钢铁时代”的来临。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是通过世博会的介绍而在全球传播开来。作为相对落后的
115、发展中国家,在博览会浓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下,也会相应地开始自身的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从而被纳入世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之中。 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均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进而促进举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上海世博会不仅带来了世博会自身需要的投资建设,而且能加快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借助“世博会效应”,一个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在本世纪迅速崛起。“一切始于世博会”,21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博会为契机而腾飞。(摘编自乔兆红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会与社会发展有改动)1从原文看,下列对于“一切始于世博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
116、一届世博会都云集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成果,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B每一届世博会都给人类带来最新潮的产品,新的概念模式也在展会上涌现。 C日本等国家正是起步于世博会而走向发达,他们效仿西方国家创办博览会。 D作者渴望中国能够借助举办2010年世博会腾飞于世界,并且对此充满信心。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博会让人们在休闲和娱乐的同时,也通过展会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教育和启发人类积极思考,有利于互相之间接受差异。 B世博会虽然是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但它自诞生起就承担了促进人类的和平与交流的责任,各国都是凭借着这一理由成功举办博览会的。 C世博会是世界发展的平台,许
117、多关系到世界未来和发展的重要话题,比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都是通过世博会引起人类的关注。 D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新之举,上海市也因此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的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博会的交流有多个层面,虽然经济和科技交流促进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但最根本的是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 B受上海世博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相对落后的中国将会开始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以融入一体化的世界。 C上海将藉由2010年世博会使自己的城市功能比如基础设施等得以提升,同时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118、 D基于世博会对主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带动作用以及上海的地域位置考虑,上海世博会必将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崛起。参考答案:1.C2.A3.B山西四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势利的“趋”文士其对“趋”字作字形分析,不难发现“走”为其表义符号。与字形构成相符,“趋”字本义则为“走”(说文)。古人所谓“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跑”。然而,“趋”在汉语中,特别是在古代汉语中,又有“攀附权贵”之类的意义。比如“趋势”,即表示“趋奉权势”,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趋附”,也就是今日所谓“趋炎附势”,干宝搜神记卷一:“(孙策)因此激怒,
119、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其他如“趋拜”“趋陪”“趋媚”“趋迎”“趋奉”等古代熟语中的“趋”,也都蕴含着此种意义。对“趋”字意义的这种变异,似乎可以作一种相当简单的理解,即其“攀附”意义就是由其本义“走”直接引发出来的,也就是说“攀附”被视为一种特定的“走”。然而,这种不求甚解之解无疑是很危险的。要作出科学的解释,应该对于“趋”这种行走方式在古代社会的文化意义进行一番深入的探究。在古代社会,“趋”并不是一种普通的行走方式,而是卑贱者见尊贵者、权势者的一种特定的行走礼节。战国策赵策中记载触龙进谏赵太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从中不难发现,官至左
120、师的触龙见到太后也是要“趋”的,虽然脚不方便(病足)也不可免去这一礼节,“趋”得慢了(徐趋),还要道歉(自谢),足见“趋”这种礼节的重要性。左传成公十六年中记载:“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所谓“趋风”,即快趋如风。以快趋如风表敬,正与触龙“徐趋”而“自谢”形成对比。萧何被刘邦赐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则是因为他对汉室具有特殊的功勋而获得了特权。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趋”这种行走礼节在古代社会中非同寻常的意义。由此,我们不难领悟,正是因为“趋”曾经具有敬奉权贵的特殊功用,并在先民心理上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进而致使他们将“趋”与攀附权贵联系了起来。这种心理意识表现在语言文字上
121、,便使“趋”字具有了“攀附权贵”之类的意义。(字脉撩起汉字的面纱第131页)1对文中第二段画线的“不求甚解之解”所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对“趋”字意义的变异作一种相当简单的理解。B“趋”字的“攀附”意义就是由它的本义“走”直接引发出来的。C“趋”这种行走方式是一种普通的行走方式。D“趋”是卑贱者见尊贵者、权势者的一种特定的行走礼节。2引文是为了证明观点的。下列本文中引文和被证明的观点,不匹配的一项是( )(3分)选项引 文被证明的观点A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趋势”即“趋奉权势”B(孙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趋附”即“趋炎附势”C(触
122、龙)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趋”礼重要来源:Zxxk.ComD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快趋如风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A含“趋”的古代熟语,如“趋拜”“趋陪”“趋媚”“趋迎”“趋奉”等,都蕴含着“攀附权贵”的意义。B本文从两个角度阐明了“趋”这种行走礼节在古代社会中非同寻常的意义。来源:学科网ZXXKC“不求甚解之解无疑是很危险的”一句中“危险”指的是误解“趋”在古汉语中“攀附权贵”的意义。D因为“趋”一直具有敬奉权贵的特殊功用,并且在先民心理上造成了深刻影响,进而致使他们将“趋”与攀附权贵联系了起来。
123、参考答案:1D。(D项所言是对“趋”字的正确理解。参见第3段开头:“在古代社会,“趋”并不是一种普通的行走方式,而是卑贱者见尊贵者、权势者的一种特定的行走礼节。”)2D。(D项引文是为了证明“以快趋如风表敬”这个观点)陕西勉县一中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动工。“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宋代
124、书院教育,以其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书院教育直接了宋代学术的发展,成为宋代理学发展的摇篮。一方面,书院中掌教的“山长”,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为书院的教育宗旨,以此来聚集生徒,开展讲学活动。书院生徒在聆听山长集中讲学、向山长请教以外,还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学和学术讨论,这种浓厚的探讨学问的风
125、气为思想和学术的发展留同了很大余地。另一方面,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来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书院因此而成为各种思想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之间更以学术论辩、讲学交流等形式,促成不同思想和学术的深入研讨和互相影响,从而为宋代理学的成熟准备了条件。此外,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推动了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结合的进程,也促进了理学的传播与深入发展。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曾经受邀前往白鹿洞书院讲学,他讲授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都很感动,甚至于有听讲者为之落泪。书院交流的盛况以及书院教育推行理学思想所形成的影响,由
126、此可见一斑。(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5.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宋代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B. 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C. 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D. 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唐代和宋代都有“书院”这一名称。不过,唐代的书院和宋代的书院是名同实异的关系。B. 宋代书院中的生徒要集中聆听山长讲学、向山长请教,并在山长的组织下开展自
127、学和讨论。C. 书院中的私人讲学、学术讨论及书院间的学术论辩、讲学交流,是宋代书院中常见的教育活动。D. 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书院的这种变化,有利于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相结合。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A. 作为教育体制的宋代书院,与此前的古代私学既相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B. 宋代书院中的生徒,对当时朝廷科举考试的总体要求,大致上也能够适应。C. 一些民间思想,往往通过书院教育的途径来实现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目的。D. 在书院的讲学交流中,不同思想和学术相互影响,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完善。参考答案:5、C “人才培养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错,从第一段结尾倒数第二句话可以看出。
128、6、B “并在山长的组织下开展自学和讨论”错,从文段第二段第三句话可以看出。7、C 文中第二段只是提及书院也出现了为官方说接受的思想,并没有说民间思想有意识的把此作为什么途径。四川绵阳中学2011届高三入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木版年画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画。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才会真正地确立起来。木版年画的雏形有辟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
129、、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年画上。其中,金钱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杨家埠、武强和杨柳青的木版年画都有挂满金钱的摇钱树。但这并不能说是一种拜金主义,在物质匮乏的农业社会,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罢了。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特别是在送旧迎新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分外具有感染力和亲切感,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年画中另一层民俗内容是在张贴上。民俗是经过约定俗成,最终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生活规定与文化规范。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其张贴的具体部位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把特定的年画贴在规定的位置上,是一
130、种民俗行为。木版年画往往是在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至于那种无以数计的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
131、。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年画是消费品,没人保存,也没人将其视为历史文化。即使到了20世纪年画走向消亡,仍不为世人重视与收藏。如今只要在民间发现一幅老画或一块古版,竟然大多仍是不曾见过的孤品!存世于中外的年画应该数以万计,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蕴藏着的是我国农业社会民间立体的影像、广角的生活与社会,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以及永恒的人文价值。11下列关于“木版年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版年画都是用木版印刷的年画,是一种年俗艺术。B木版年画是由于民俗的需求才
132、真正确立起来的画种。C木版年画从思想内容上说,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D木板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1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章明确了木版年画的概念,阐述了它的主题、题材和功用等,并强调了它的人文价值。B木版年画中的金钱形象并非表现拜金主义,它只是农业社会人们生话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C木版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具体部位是有严格规定的,已经约定俗成。D木版年画所反映的古代人民的那种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已经过往不复。13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因此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 B从历史上看,木版年画在当时是一种生活消费品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品。
133、来源:学科网ZXXKC木版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许多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这些年画为研究古代戏曲提供了相关资料。 D尽管木版年画在20世纪已走向消亡,但其遗存仍大量散落于民间,发掘与抢救这份遗产是当务之急。参考答案:11C“都是”不妥,以偏概全.从全文看木版年画的思想内容不只有“祈福的愿望”,还有最初的“辟邪”内容和后来的“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而文中的“理想主义”只是针对“祈福”内容的分析。12D文章说“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蕴藏着的是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其中“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仅仅指部分而已。13A文章第二段说“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说明
134、木板年画的传统不是不变的。第五段说“清末民初木版年画一反传统,十分写实”。浙江杭州学军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07年11月,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一座古城遗址良渚古城。考古学界测定,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40005300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尧舜禹时代早期。这个时期由于没有确切的史料留存于世,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良渚文化的一鳞半爪,都是来自先前出土的文物。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古城的发现,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
135、前的那段历史。古城的南北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城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流过,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位于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城墙底部铺垫的石头都很尖锐,由人工开凿而成。上部用纯净的黄土一部分一部分夯筑而成,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应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古城面积约290万平方米,与颐和园相当,而颐和园四分之三为水域。如此浩大的工程,其石料量、土方量及工匠数量可想而知。明代修建的故宫占地只有72万多平方米,却也要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时间。在良渚文化的大型墓葬中,发现了琮、璧、钺等玉器。琮是用来祭祀大地的礼器,形状外方内圆,象征着天地的贯穿。对良渚人来说,琮是象征王
136、权、神权的法器。璧发现的数量众多,其像天圆的形状表示它是祭天的礼器,但众多的璧更像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关于钺,说文解字说它是从斧发展而来的砍伐或打仗用的武器。研究表明,琮、璧的形状和刻纹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时期,而钺在良渚文化时期早期已完成了由石钱向玉钱的转变。钺由石质变成了玉质,功能应该已转化,可能转化成了军权的象征。关于古代用玉等级制度,周礼称:“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郑玄注曰:“全,纯色也;龙、瓒、将,皆杂色也。”经鉴定,在城内反山大墓中出土的玉器,均为真玉中的透闪石软玉;规模稍次一级的上海福泉山九号墓出土的玉器,则真玉居多而杂有假玉;而较一般的浙江海宁荷叶地则真假玉参半。由
137、此可以推断,良渚古城应该是处于当时最高阶层居住的地方,良渚文化已经基本形成用玉的等级制度,被称为夏商周“三代之礼一”的用玉等级制度完全可以上溯到良渚文化时代。在良渚出土的黑陶器上发现过不少的刻划符号,这些刻划符号,都表达了一定的内涵,已经具有文字的性质,在文字的发展历程中,应当处于从原始记事符号到文字产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初期象形文字,在后世的甲骨文中能看到它的影子。专家指出,文字是人类思想成熟的表现,只有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结构完善、统一,才能为文字的出现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来源:学_科_网Z_X_X_K8下列不能作为良渚古城考古发现的一项是( )A良渚古城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138、B良渚文化的用玉等级制度。C良渚古城的政治地位。D良渚文字的发展历程。9下列对良渚文化时期玉器的功用和用玉等级制度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在良渚文化时期不仅是祭祀的礼器和法器,也可能代表着良渚人的财富。B钺由石质变成了玉质后,不再是砍伐和打仗的武器,玉钺已经成为了军权的象征。C从古城大墓中出土的玉器均为真玉推断,良渚古城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统治中心。D中国古代用玉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之前的良渚文化时代。10作者为什么要提到“颐和园”和“明代修建的故宫”?(3分)来源:学+科+网11为什么说“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3分)参考答案:8D(“良渚文字的发展历程
139、”无据)9B(“玉钺已经成为了军权的象征”不对,原文“可能转化成了军权的象征”)10通过对比,说明良渚古城工程浩大:地域面积大,石料量、土方量及工匠数量多。11她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古城遗址;进一步了解良渚文化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状况;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的那段历史。浙江金华一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断桥”考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祜坊而改称宝祜桥。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
140、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诉纷纭。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道“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如金赵秉文墓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邦断桥诗云:“闻到桥名断,从来金勒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断桥”实即“簖桥”,而“簖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
141、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捉。他们把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螃蟹必沿“簖”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当然也有划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椴”亦可作“簖”)之语。清藩衍桐两浙輶轩续录载海盐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
142、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簖桥”,因为那时“断”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穆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
143、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 (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注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9下列选项中关于“簖桥”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簖桥”是与渔人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捕鱼蟹的“簖”相伴的一种桥。B簖桥”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渔人用簖捕捉鱼蟹。C白堤”东端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原是为方便渔人捕捉鱼蟹而设。D簖桥”在张祜的诗中写作“断桥”的原因是那时“簖”字可能还没有产生,也可能很少有人使用。10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簖有所限
144、制。 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的兴起。 C五代以后,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流的现象消失了。 D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张祜的题杭州孤山寺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记载西湖断桥的最早文献。 B西湖十景之“断桥”在南宋时又称宝祜桥,曾因“断”“段”谐音而被称作“段家桥”。来源:Zxxk.ComC第三段列举了赵秉文等人的诗,说明除西湖断桥之外,在古代其他地方也有“不断之断桥”。 D第四段引用海盐才女李壬的诗,说明近代以前江南一带用鱼簖或蟹簖捕鱼蟹的方法很常见。参考答案:9C10D11D浙江温州2011届高三八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45、12分)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来源:学科网ZXXK某种意义上说,“伦理”内在地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
146、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
147、束和规范。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
148、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 当今时代,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愈来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一些人的敬畏感却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这种趋势的存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也相应地滋生、助长了人类病态的痴狂,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加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人类应该有所敬畏
149、。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这种限制和规约,使人类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进而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这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特别是在人的主体性已得到极大张扬的今天,尤为必要。 (原文有删改)8下列关于人类要有“敬畏伦理”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B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C当今时代,一些人的敬畏感
150、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逐渐弱化,这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D敬畏伦理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也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敬畏伦理是人类用以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人们在它的约束下有所为或有所不为。B敬畏感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C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D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不仅是对与人生命有关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10本文第二段和第五段都谈到了“敬畏感”的问题,它们的
151、角度一样吗?说明理由。(3分) 11从全文来看,敬畏伦理有哪些积极作用?请简要概括。 (3分) 参考答案:8【答案】A 【解析】A项只是对“褒扬敬畏感”的具体阐释,不能成为要有“敬畏心理”的原因。注意文句“它”(敬畏感)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9【答案】D【解析】原句陈述对象是“对与人生命有关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而不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10【答案】它们的角度不一样。(1分)第二段是从明确概念的角度阐释什么是“敬畏感” (1分),第五段是从现实针对性角度阐述为什么要有“敬畏感”。 (1分)11【答案】(1)敬畏伦理是人类用以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促使人们有所作为,告诫人们有所不为;(2)敬畏伦理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3)使人类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4)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有助于社会的和谐。 (每点1.5分,答出两点即可)- 4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