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讲义: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780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讲义: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讲义: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讲义: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讲义: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讲义: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讲义: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讲义: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讲义: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讲义: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总复习讲义: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必备知识夯基固源 主干知识历史认知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6页一、“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全国1统一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2拓展疆域(1)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2)岭南:平定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3)“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3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二、海内为郡县1形成(1)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2)秦始皇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

2、央控制地方的制度。2内容(1)“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职责。(2)“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3特点(1)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2)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影响(1)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三、百官公卿1皇帝制度(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2)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三公九卿制(1)三公:丞相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2)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3)议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

3、备皇帝裁决。3汉承秦制(1)西汉大体上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2)汉武帝设置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教材拓展补遗】素养感悟唯物史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中国是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农业社会。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利于抵御自然灾害。中央集权体制能够凝聚分散的人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能够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图解历史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信息提取:由三公九卿的职责可以看出:“三公”职责明确,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于皇帝;九卿中很多属于管理皇帝个人和皇室家事的机构,体现了“家天下”的观念。误区警示郡县制最早出

4、现不是在秦朝早在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上已不再进行分封,而是改为设置郡、县;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广泛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各地。因此,郡县制最早出现不是在秦朝。漫画解史秦朝巩固统一信息提取:秦始皇统一六国,并通过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以及建设道路、驿站等措施来强化国家统一,有利于增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对国家的认同。思维点击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材料秦之所以革之(注:废分封制)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柳宗元封建论迁移运用: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作者的观点及秦朝政治体制的意义。提示:观点:秦始皇以郡县

5、取代分封,固然出自“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意义: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沿用。图解历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核心素养重点深化 主题突破提升素养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页主题(一)“家天下”的秦朝中央官制一、“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1官僚政治西周宗法分封制下“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以后的“官”则是皇帝任免,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了完善的官僚政治体系。官僚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成为一种职业,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韩非子主张“主卖官爵,臣卖智力”,官僚政治体系还包括管理官僚、选拔官僚的制度,官僚履行职责、执行政务的

6、制度。【针对练1】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A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D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解析:秦代是古代中国官僚制度的奠基时期,其官僚体系刚刚从贵族政治演变而来,尚处于雏形阶段,故A项错误;在古代中国的地主政权之下,取代贵族政治的只可能是官僚政治而非平民政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官员之下已设置有辅助其履行政务的吏胥,古代中国官僚政治的基本模式业已形成,故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刻意突出“中央”与“文官”的特别地位且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对比,故D项错

7、误。答案:C2朝议制度秦汉时期建立的一种由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朝议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国家制度是封建统治集团普遍实行的一种决策制度,体现了地主阶级内部最高层次的民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二、“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官僚政治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皇权独尊皇权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和皇位世袭;“家国同治”;皇帝称号和使用的物品都具有专一性高度集权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官员以皇权为中心,各司其职、相互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两对矛盾始终贯穿两对矛盾,

8、一是中央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家国同治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是为皇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三、“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史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史料二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下,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

9、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思考上述两则史料反映出秦朝中央官制有哪些特点?教你读史(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阐述了玉玺的分类分别说明了六枚玉玺的用途阐述了秦朝中央官制的内容及各自的职权(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由看出,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反映了秦朝皇帝的权力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提示特点: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主题(二)“公天下”的郡县制一、“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专制主义”与“中央

10、集权”(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2)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针对练2】在春秋末期,中原社会已经变得比较宽容柔和,崇尚优雅和尊严。但秦国长期与戎狄杂处,草原游牧文化中没有“民贵君轻”观念,更没有“为政以德”的仁德概念,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段材料揭示出()A中原文化已经丧失了进取意识B秦文化传统具有专制集权色彩C中原文化传统具有自身局限性D中原文化与草原文明难以融合解析:通过题干

11、草原游牧文化“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知其文化传统具有专制色彩,故B项正确。答案:B二、“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辩证分析郡县制的优劣优势郡县制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育与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由此促进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郡县制为国家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全国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或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战争郡县制为贵族政治模式向官僚政治模式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君主专制、户籍制、监察制、考课制、俸禄制等各项法规,也随着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与不断完善而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郡县制为新型土地

12、关系的形成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弊端,郡县制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充当了“基石”的角色,没有郡县制就很难加强中央集权,更无法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的政治局面郡县制紧紧围绕以君主专制为内核的中央王室即中央政府这个政治中心运转,很容易形成“内重外轻”的模式,从而导致闭关自守的格局郡县制下,逼迫官员只顾上面脸色、不向下面负责,短期化、形式主义、官官相护逐渐成为致命缺陷三、“家国情怀”下的“历史担当”家国情怀郡县制的现实启示郡县制是中国历史上运用时间最长的地方行政制度,它的作用旨在加强对基层的管理,进而加强中央集权,是中央与地方互动的纽带。在郡县制形成过程中,派生出官僚制度、俸禄制度、上计

13、制度,另外与之相应的乡亭组织、什伍组织以及户籍制度也得到发展,这使得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结构,带动行政运作的两端,中国出现不可逆转的大一统。政治的大一统势必会推动中华文化大一统的实现,进而影响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得中国一直处于大一统的格局中。关键能力定向突破 史料考法能力提升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页材料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建立中央行政制度,即三公九卿制,就是

14、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观点思考方向历史结论角度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原因角度2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制度角度3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答案:角度1: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角度3: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

15、所沿用材料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史丞、御史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史。御史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史、监察史,或简称郡监。摘编自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发现问题:秦朝的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秦朝的监察全由中央统一领导。思考:秦朝的御史大夫可否监察皇帝?试答: 答案:不可以。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监察机构听命于皇帝,是为皇权服务的。史料一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

16、。”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史料二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史料三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宋宋敏求长安志史料四东、西、北三面墙内存有夯土台,未发现秦代的文化层,未发现大规模火烧痕迹。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阿房宫考古发现与研究辨析史料:上面的四则史料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房宫的历史叙述。史料一出自史记,此史书成书时间离秦代最近,可信度很高,可作为第一手史料;史料二出自唐代杜牧的作品,是特定时期社会风貌在文学领域的反映,可以作为研究的史料;史料三出自宋代人的作品,作为史料也有参考价值;史料四是现代考古成

17、就,可信度最高,可佐证文献史料的记载。应用:(1)对以上史料认识正确的是()A史料一年代最早最可信B史料二是文学作品没有史料价值C史料四因属考古发现价值最大D都具有史料价值,应综合分析利用答案:D(2)我们从以上四则史料中能认定的史实是什么?答: 答案: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真题感悟模拟演练 真题研模决胜高考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考情分析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全国卷中命题相对较少,仅在2013年高考全国卷中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查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海南卷也仅在2015年考查郡县制的设立,二者都充分体现了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秦朝首创中央集权制度以及对国家统一和疆域拓展的历史贡

18、献符合当前新课标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应重点关注。1命题点:秦国政治体制的创新(2013高考全国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墓葬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材料信息看,秦国除君主墓葬规模宏大外,其余墓葬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说明分封制的等级差别在秦国基本被废除,出现了国君独大和集权统治,C项说法

19、正确。答案:C2命题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开创(2015高考海南卷)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 D宗法制解析:材料中“罢侯置守”指的是罢去分封制的“诸侯”,改行郡县制的“郡守”,因此材料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中“设官分职,不与古同”可知不是分封制,故B项错误;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国有制度,故C项错误;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A1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名称主要职能名称主要职能郎中令宫中警卫宗正皇室宗族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少府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典客

20、少数民族事务太仆宫廷车马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和税收奉常宗教、礼仪和教化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解析:九卿是国家的行政机构,但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等都是主要处理皇家事务的,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色彩,故选D项;九卿的职责分工表看不出国家是否统一,排除A项;官僚政治是在中央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的基础上建立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贵族血缘和世袭基础上的,九卿的任职来源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地方制度,无法判断是否强干弱枝,排除C项。答案:D2“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

21、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解析:依据题干“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选C项;材料不能体现等级制度日趋固化,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出现并逐渐消失,排除D项。答案:C3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

22、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A完善选官制度 B增加政府收入C强化君主权力 D加强中央集权解析:上计制度有力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上计制度是一种监察制度而非选官制度,排除A项;上计制度是地方定期向中央汇报工作,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状况的了解,不能增加财政收入,排除B项;上计制度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直接推动中央权力增强,排除C项。答案:D4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如“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郡邦尉”称“郡尉”,“邦司马”称“郡司马”。这有利于()A隶书的全面推广 B儒家思想的传播C边患危机的解决 D大一统思想的宣传解析:“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属于文化统一的范畴,故选D项;“公室”“王室”称“县官”,“边塞”称“故塞”没有涉及字体的变化,排除A项;“秦朝规定了官方文书的表述标准”不是属于儒家文化,排除B项;“边塞”称“故塞”不是解决边境问题的措施,排除C项。答案:D- 1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