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代史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775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古代史试题.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单元测试 班级_学号_姓名_得分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各项能比较完整的反映氏族公社全过程的是 ( )A、山顶洞人遗址 B、河姆渡氏族遗址 C、半坡氏族遗址 D、大汶口氏族遗址2、下列各项最能代表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A、开始使用磨制石器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C、出现了原始农业和手工业D、出现原始文字的符号3、构成原始社会“天下为公”局面的最基本原因是 ( )A、人们过集体生活共同劳动与消费B、生产力极端低下C、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氏族公社D、没有战争,人们和睦相处4、夏朝与尧舜时期比较本质的不同点是 ( )A、使用奴隶 B、财产私

2、有 C、王位世袭 D、贫富分化5、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6、下列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盘庚迁殷国人暴动武王伐纣商汤灭夏A、 B、 C、 D、7、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发展了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的统治。导致这种不同结果的根本因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诸侯争权夺利 D 、井田制的破坏8、西周时期,受封的诸侯臣下向周王交纳的物品,最为确切的表述是 ( )A、贡赋 B、赋税 C、田赋

3、D、地租9据中国文化知识精华介绍,周武王灭商朝之后,商朝的遗民没有可耕种的土地,生活非常艰难。为了维持生活,他们就东奔西跑地做起买卖来,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业”。由此可见 ( )A、商品经济兴起于奴隶社会的商朝 B、商品经济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周朝C、商业是奴隶社会比较固定的职业 D、商业是奴隶社会比较低贱的职业10、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历史情况 ( )A、三代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B、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C、目前所知最早的夏朝青铜器是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D、商周青铜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11、古书上说的“陆行乘

4、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最早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的交通情况?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12、学者们认为商朝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主要是因为它 ( )A、已能组成近五百字的文章B、已经出土十五万片以上C、已具备六书构字规律D、能记载祭祀、农事等史事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出自 ( )A、论语 B、尚书 C、周易 D、左传14、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中,最本质的是 ( )A、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B、诸侯国林立,兼并战争频繁C、由分裂走向统一D、由各派别学说出现到百家争鸣15、“围魏救赵”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 ( )A、城濮之战 B、

5、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6、春秋无义战是就春秋时期争霸战争性质而言的,正确理解是奴隶主 ( )A、要结束周王朝的统治 B、要结束分封制实现统一C、要促进民族融合 D、要掠夺土地和人口17、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的政治新格局是 ( )A、春秋争霸 B、分封诸侯 C、战国七雄争霸 D、楚汉之争18、下列叙述与战国历史相符的是 ( )A、周王室派代表参加葵丘会盟B、齐晋楚秦等国争霸C、诸侯国内卿大夫执掌朝政D、南方楚国率军到洛阳问鼎19、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合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 )A、兼并战争 B、铁器的使用C、各国变法 D、商业兴盛20、先秦时代,“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

6、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 )A、打制石器的使用 B、弓箭的使用 C、铁农具的使用 D、牛耕的使用2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显著提高的表现包括 ( )铁农具广泛使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创造出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出现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A、 B、 C、 D、 22、史记苏秦列传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对这段文字的深刻理解是 ( )A、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值,人口增长B、临淄人喜欢音乐、赌博和旅游C、临淄人好吃懒做,整天游手好闲D、战国时期,有钱人整天享乐,一般百姓为生计而奔

7、波 23、标志着奴隶主贵族转变为封建地主的两个条件是 ( )取得对私田的所有权将公田转化为私田采取封建的剥削方式井田制的瓦解A、 B、 C、 D、24、“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 (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和支持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D、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25、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 )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26、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在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上明显对

8、立的是 ( )A、法家和道家 B、墨家和儒家 C、儒家和道家 D、法家和儒家27、以下观点属于法家思想的有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完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刑罚之可以治国也。”“不别宗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A、均正确 B、不正确正确C、不正确正确 D、均不正确2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名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科技生产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A、 B、 C、 D、

9、29、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较早出自于 ( )A、道德经 B、墨经 C、周易 D、春秋30、用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来说明舍生取义道理的是 (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二、材料解析(31题20分,共2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北山材料二有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大田 材料三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制造车马的手工业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材料四夫范、中

10、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请回答: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从材料中可见这一土地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出现于何时?材料三、四分别说明了当时社会经济方面的什么现象?结合材料三、四分析材料二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中所述现象给当时的生产关系带来怎样的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请举两例说明。三、问答题(32题20分,共20分)32、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文化的繁荣昌盛表现在哪几方面,并分析其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BBCC 610 BAADA 111

11、5 ACCAB1620 DCCAD 2125 AACBB 2630 CBCBB二、材料解析题31、(1)井田制(2分);这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分赐给臣下享用)(2分) (2)现象:私田的大量出现。(2分)时间:春秋战国时期。(2分) (3)材料三说明铁制工具在当时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材料四说明原来用于祭祀的牲畜当时被用于农业生产(即农业生产上牛耕的使用。)(4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荒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2分) (4)变化:私田的出现导致当时社会出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2分)措施:各诸侯国先后进

12、行变法。(2分)例如:春秋时期有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战国时期有秦国的商鞅变法等等。(2分)三、问答题32、(1)主要表现:思想上的“百家争鸣”,科技方面天文历法、医学和物理学成就;文学方面有诗经、离骚和诸子百家散文;,以及艺术方面的绘画、青铜艺术和音乐的精湛技巧。(8分) (2)原因:以铁器时代的到来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显著进步;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继承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勃兴;诸侯争霸中民族融合;社会逐渐趋向统一。(6分) (3)影响:各种哲学思想流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学艺术成就在中国及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在冶铁、天文、

13、地理、物理、医学等科技领域的成就为后世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分)中国古代史第二章单元测试班级_学号_姓名_得分_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秦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据此回答16题1、秦国能够统一中国,主要是因为统一条件基本成熟。这表现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区域之间联系加强长期战乱,人民厌恶战争,渴望统一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增强秦国击退北方匈奴,收回河套地区 ( )A、 B、 C、 D、2、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在 ( )A、公元前2世纪前期 B、公元前2世纪后期C、公元前3世纪前期 D、公元前3世纪后期3、秦始皇推

14、行“书同文”的措施 (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 B、用隶书取代其它文字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 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4、资治通鉴记载,西汉时期匈奴“往往入寇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关市(边关贸易),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对以上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战争没有阻断民族间的经济交流 B、匈奴接受了汉朝先进的生产方式C、经济交流符合双方人民的利益 D、匈奴对汉的物产有较大的需求5、班超和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 )A、促进了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有利于中国与西亚、欧洲的友好往来C、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D、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6、秦汉时期

15、,下列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云贵地区 河套地区 西域地区 ( )A、 B、 C、 D、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和初步发展时期。据此回答714题7、下列关于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制度的建立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C、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从而控制了人事权D、该体制导致了秦的暴政,因而是历史的倒退8、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三公”,其中丞相的职权是 ( )A、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B、负责国家监察事务C、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D、掌管司法及财政开支9、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16、,而郡县长官的产生是通过 ( )A、察举推选 B、朝廷征聘 C、皇帝任免 D、科举考试10、两汉基本沿袭秦朝制度,但又有所损益变化,下列各项不属于“汉承秦制”的是(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C、察举制度 D、三公九卿制11、秦汉时期下列官吏的职责相同的一组是 ( )A、御史大夫、刺史 B、丞相、御史大夫C、太尉、刺史 D、太尉、廷尉12、汉武帝以后,汉朝的封国实际上相当于 ( )A、独立的割据政权 B、中央直辖的郡县C、州一级行政单位 D、汉朝的附属国13、汉朝实行编户制度,主要是为了 ( )A、加强对百姓的管理 B、防止农民随意流动C、与豪强地主争夺人口 D、征收赋税、兵役和徭役14、秦

17、朝统治者打击儒家,汉朝统治者推崇儒家,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现实需要的变化 B、农民战争的推动C、儒学自身的发展 D、统治者个人的好恶两汉时期为适应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重视人才的选拔。据此回答1516题15、汉代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这被称为 ( )A、皇帝征召 B、乡举里选C、公府与州郡征辟 D、岁举孝廉16、东汉时期,门第族望日渐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原因是 ( )A、豪门望族中人才辈出 B、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C、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的形成 D、皇帝重视并依靠世家望族的支持17、汉初出现“布衣将相”局面原因有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统治 秦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

18、主阶级 农民起义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 ( )A、 B、 C、 D、18、东汉末年出现地方割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B、黄巾大起义的沉重打击C、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D、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在两汉大一统局面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据此回答1921题19、下列各项不属于两汉冶铸业成就的是 ( )A、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 B、创造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C、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D、发明并推广了低温炼钢技术20、两汉时期农田水利的地区特色明显,其中黄河流域是 ( )A、以营建灌溉渠为主 B、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C、以排水筑堤、湿淤之地变良田为主 D、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

19、井渠21、汉代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六辅渠、白渠的修筑 汜胜之书的撰写 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冶铁业发展,冶铁技术水平高 ( )A、 B、 C、 D、在汉代,中国开始了走向世界的进程。据此回答2225题22、汉代时中国已开始了走向世界的进程,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 )A、大秦安敦王朝派出的使臣到达东汉B、中国的丝绸和养蚕缫丝等技术传往中亚、欧洲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D、中国与西亚、欧洲、非洲的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23、“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出土,说明了 ( )A、汉朝承认倭奴国统一日本 B、倭奴国成为汉朝的属国C、中国与日本很早就有密切交往 D、汉代中日

20、之间以政治交往为主24、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最能说明的事实是 ( )A、中国与印度有了直接交往 B、中国与印度的文化往来频繁C、丝绸之路发挥了传递文化的功能 D、汉政府重视佛教25、两汉时期,从中国输往西亚和大秦的最重要的外贸商品是 ( )A、丝织品 B、茶叶 C、陶瓷器皿 D、纸张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开始影响世界,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逐渐传入中国。据此回答2630题26、汉朝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最远到达 ( )A、中亚 B、西亚 C、南亚 D、欧洲和非洲27、下列关于汉赋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B、其形

21、式朴实自然,语言深刻通俗C、特点是讲究排比 D、西汉时的代表作是子虚赋等28、两汉时期的下列科技成就中,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发明地动仪C、华佗发明麻沸散 D、西汉记录太阳黑子29、我国古代宗教在两汉时期形成新格局,主要是由于 ( )A、儒家学说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B、董仲舒和王充对立哲学观点的形成C、玄学的出现和道家神仙体系的建立 D、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的产生30、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化大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对先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B、大规模地吸取了外来文化C、国家统一,经济发展 D、中国的科学技术居于世界先进行列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1

22、题22分,32题18分,共40分)31、以下材料出自柳宗元的著名政论文封建论,请仔细阅读。 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然降于夷王(周第九代君主),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按西周的制度,天子不应下堂迎接朝觐的诸侯)。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材料三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丧之不暇。然封建之始,郡邑居半

23、,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请回答: 上述材料主要评论的是什么问题?归纳作者的基本观点。(4分)材料一认为“周之败端”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分析秦亡原因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材料三中的“矫秦之枉,徇周之制”指什么?根据材料指出汉初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做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后来是如何解决的?(10分)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2分)32、结合史实对比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匈奴政策的不同点,并指出汉武帝对匈奴政策的结果及成功之处。第二单元测试题(秦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DABD 610 DDCCC 1115 ABDAB 1620 BBDBA2125 ADCCA

24、 2630 DBADD二、非选择题31、分封制和郡县制。反对分封制,为郡县制辩护。(4分)原因:分封制造成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局面,诸侯不听命于中央,周已名存实亡。(2分)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秦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导致民怨沸腾造成的,与郡县制无关。(4分)指:汉初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2分)原因:汉初统治者总结周、秦兴亡的教训,认为秦朝推行郡县制而导致速亡,周实行分封制而统治长久,因而恢复分封制。(2分)结果:王国实际上与封建割据无异,形成威胁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的“王国问题”。(2分)解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25、,分割王国势力,又颁布“附益法”,限制诸侯王的活动,基本解决了汉初实行郡国制带来的问题。(4分)从历史发展趋势看,郡县制是进步的,有利于国家统一;各朝代的兴衰都有其具体原因,与郡县制无关。(只要言之合理即可得2分)32、不同点:秦始皇以防为主,攻防结合派大将蒙恬发兵30万出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以抵御匈奴;(6分)汉武帝以军事进攻为主,辅之以孤立匈奴的外交政策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率兵对匈奴展开长达十年之久的军事反攻,同时,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西域各国夹击匈奴。(6分) 结果:使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2分) 成功之处:汉武帝对匈奴的军事进攻首先在于其保护了中原经济的发展;其次在于建立起与

26、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使天山南北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为西域归属中央和疆域的拓展奠定基础;同时还开辟了丝绸之路,从而开始了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与中国交往的历史。(6分)隋唐部分补考卷 2004.11.25一、选择题(有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各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隋朝建立的重要政治制度有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租庸调制( )A B C D2、隋文帝与隋炀帝是隋朝仅有的两代帝王,对二人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隋文帝治武功,是有名的贤君 B隋炀帝残暴无比,毫无建树C隋文帝时期出现“开黄之治” D二人行为均为后世提供借鉴3、“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的共同点是 ( )A社

27、会经济繁荣 B民族关系融洽 C国力十分强盛 D社会较为稳定4、下列不属于武则天采取的措施是 ( )A首创武学和殿试 B设北庭都护府 C创“自荐”求官制度 D推崇道教5、唐朝通用的货币是 ( )A五铢钱 B开元通宝 C半两钱 D交子6、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原因是 ( ) 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 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 政治、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A B C D7、以下对隋唐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火药的配方在唐朝中期就有,唐末开始用于军事B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成熟的是僧一行的大衍历C堂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D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

28、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8、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是 ( )A适应洛阳商业发展的要求 B适应了国家统治中心东移的需要C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D为镇压北方农民起义提供了运输通道9、下列属于唐太宗政绩的有 (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载汰僧尼,禁建新佛寺A B C D10、对武则天的统治应予以肯定的主要理由是 (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严厉打击了士族势力C她替多病的堂高宗处理政事 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11、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 ) A堂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前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12、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朝

29、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 )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加强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13、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调整 B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C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D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14、募兵制代替府兵制最主要的进步意义在于 ( )A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B加强军队的战斗力C保证了国家的税源 D有利于将领指挥作战15、唐初租庸调制规定的纳绢代役制的最大作用是 ( )A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放松了农民的人身控制C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D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16、唐朝实行两税法的目的是

30、 ( )A改变收税标准 B增加财政收入C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调整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17、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应该是 ( )两税法实施 土地兼并严重 均田制破坏 租庸调制无法实行 A B C D18、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有 (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江南经济的发展 广大人民渴望统一 隋文帝决策正确 A B C D19、617年,经水路从余杭到长安,以此经过 ( )广通渠 永济渠 通济渠 江南河 邗沟A B C D20、隋炀帝的暴政统治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最根本的是 ( )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C人民生活痛苦 D生产严重破坏21、秦末、隋末农民起义可以说明,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促进作

31、用主要表现在 (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调整了生产关系,使之基本适应生产力状况C打乱了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D消灭了大批官僚地主22、唐朝政府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不同,采取“挟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唐朝 ( ) A国力十分强大 B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C需要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 D民族政策比较开明23、史载,唐太宗时曾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曰“安事劳民”。对这一史实理解错误的是 ( ) A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失去防御作用B唐太宗重视发展经济,不愿浪费人力物力C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数民族的进攻D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24、唐朝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32、的含义,正确的是 ( ) A唐朝实现了对吐蕃的有效管辖 B汉藏两族的融合进程大为加快C唐蕃之间建立起了牢不可破的军事政治同盟 D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巩固25、唐代中外交流十分频繁,最根本原因是 ( )A唐代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对外交流发达C统治阶级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D唐代重视对外贸易26唐朝时,中国和阿拉伯贸易频繁,下列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大食三十多派使节来中国 B有的大食商人在唐政府中任职C当时的长安、广州等地有伊斯兰礼教寺D当代考古中在阿拉伯半岛发现大批中国瓷器,包括唐三彩27、唐玄宗派使节出使新罗时说:“新罗号为君子国,颇知书礼。有类中华,以卿数术,善以讲论,故选使至此

33、。”这放映了 ( )新罗文化十分发达 新罗与唐朝关系密切 中国文化对其影响很大新罗以用印刷术A B C D28、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体现出唐文化的 ( )A高度繁荣的特征 B影响巨大的特征C兼容并蓄,对外开放的特征 D处在世界领先地位的特征29、魏晋南北朝至唐代佛教盛行造成的后果有 ( ) 麻痹了人民,避免了社会矛盾激化 佛教建筑石窟艺术得到许速发展统治者信佛使佛教思想取代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A B C D30、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 ( )A 尚书 中书 门下 B 中书 门下 尚书C尚书 门下 中书 D 门下 中书 尚书31、唐朝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

34、成就不包括 ( )A 活字印刷术 B 僧一行实测地球子午线C 唐高宗时主持编修的唐本草 D 火药发明和应用32、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的著名僧人是A 鉴真 B 义净 C 玄奘 D 一行33、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 ( )A 鲜卑 B 突厥 C 回纥 D 吐蕃34、温庭筠烧歌中写道“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对此现象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放火烧山使土地资源得到开发利用B 放火烧山使垦田面积得到增加C 放火烧山使自然资源受到破坏D 放火烧山使北方人民大量南迁35、隋唐时期,手工业发达,与前代相比,其特点不包括( )A 具有外来风格 B 生产的规模大C 分工细品种多 D 全

35、部是政府经营36、松赞干布是吐蕃杰出的赞普,以下活动与之有关的是( )仿唐制设官职统一青藏高原迎娶金城公主创制吐蕃文字吐蕃与唐会盟A B C D 37、下列各项属于隋文帝的历史功绩的是( )A 修筑大运河 B 兴建东都洛阳C 修筑驰道 D 兴建大兴城38、唐朝王室奉老子李耳为祖先,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道教地位 B 宣言道教教义C 追求长生不老 D 借以神化王权39、下列关于唐诗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初唐诗人称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B 胜唐时期,诗歌成就最大,诗人辈出C 唐诗中李白、杜甫成就最高D 晚唐诗歌倡导要反映生活40、隋唐书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下列关于隋唐书画的

36、表述不准确的是( )A 山水、花鸟成为当时绘画的主题B 展子虔、阎立本都是当时的杰出画家C 隋唐书法融合了南北朝时期南北书法的不同特色, 创出新的风格D 唐朝颜真卿的草书书法飘逸俊美,人称其为“草圣”二、问答题(20分)汉唐两朝出现过哪些封建盛世?归纳并用史实说明汉唐初期经济繁荣和长治久安的共同原因。并谈谈对你的启示?嘉兴一中实验学校高三历史月考(一) 2004、10 姓名_ 一、选择题(有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 ( )A、代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C、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 D、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2、下

37、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西周分封诸侯的政治制度B、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随从作战,享用封国内的租税C、它曾经使西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D、该制度崩溃的重要表现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3、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最大的不同是 ( )A、领地的大小 B、国家的实力 C、政权的性质 D、对周王的态度4、鲁宣公十五年,“民不肯尽力于公田”,说明的根本性问题是 ( )A、井田制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农民用怠工的办法对付贵族的剥削C、农民都有自己的私田可以耕种 D、农民徭役负担太重,无力耕种公田5、商鞅变法在秦国实行“为田开阡陌封疆”的主要意义在于 ( )A、促进了土

38、地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B、在法律形式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D、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原因的是 ( )A、华夏族与周边各民族逐渐融合 B、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变革时代C、统治者几乎没有推行文化专制 D、思想家著书立说没有什么限制7、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政治作用是 ( )A、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B、便利了经济的发展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D、巩固了国家的统一8、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政治作用是 ( )A、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B、便利了经济的发展C、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39、9、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主要着眼于 ( )A、分割王国领地 B、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C、削夺王侯的爵位 D、限制诸侯王的活动10、匈奴是两汉时期主要的少数民族,下列对匈奴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秦汉之际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B、汉武帝时,匈奴受到重创C、西汉末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D、东汉初,匈奴控制西域11、两汉时期,中国从朝鲜输入檀弓、果下马等,中国的铜镜、漆器、铁制生产工具等输往朝鲜,从中可见 ( )A、朝鲜以畜牧业为主,中国以农业为主 B、中朝之间的贸易是不对等的C、中朝之间的贸易频繁 D、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比朝鲜要先进12、两汉时,海上丝绸之路不可能经过 ( )A

40、、马六甲海峡 B、河西走廊 C、马来半岛 D、孟加拉湾13、下列史实,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有记载的是 ( )A、城濮之战 B、班超出使西域C、汉朝设西域都护 D、“附益之法”的颁布14、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封建国家由分裂到完成统一 B、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C、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D、士族成为社会上的特殊势力15、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A、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 B、大量荒地得到开垦,耕地面积扩大C、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广泛种植业 D、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16、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较低,但南方的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其主要客观

41、原因是 ( )A、南方经济基础相对较好 B、南方政权比较重视商业C、南方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D、南方相对要安定17、下列著作,既是学术专著又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有诗经史记论衡水经注 ( )A、 B、 C、 D、18、隋朝广设仓库,到唐朝建国20年时,隋朝的库藏尚未用尽,这反映出 隋朝经济繁荣 隋朝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较重 唐朝很少动用隋朝的库藏 唐朝百姓非常节俭 ( )A、 B、 C、 D、19、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也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原则是 ( )A、以农为本 B、以民为本 C、无为而治 D、君主专制20、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

42、,而其统治后期却爆发了安史之乱,这一现象给予后世的重要启示是 ( )A、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B、得人者昌,失贤则亡C、必须处理好民族关系 D、创业难,守成更难二、选择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21、西周时期,受封的诸侯臣下向周王交纳的物品,最为确切的表述是 ( )A、贡赋 B、赋税 C、田赋 D、地租22、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西周青铜铸造业进一步发展的是 ( )A、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B、铸造出830多公斤重的司母戊方鼎C、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 D、青铜产品主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23、商朝的文化成就远远高于夏,战国的文化成就大大超过了春秋。这说明 ( )A、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的发展导致

43、文化的繁荣B、商朝和战国都重视文化的发展C、商朝和战国时期文化氛围好 D、上层建筑常常同经济基础脱节24、秦朝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这种“有利”主要是指 ( )A、有利于农业经验的推广 B、创造了有利于生产的安定环境C、结束混战,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D、统一有利于各地的交流25、汉代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所承担的主要负担有田租 人口税 地租 徭役( )A、 B、 C、 D、26、秦汉时期的文化具有气势恢弘的特点,下列各项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 B、秦始皇陵兵马俑C、司马迁的史记 D、张骞出使西域27、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待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发展状况,总的趋势是 ( )

44、A、环境状况恶化 B、环境状况良好C、环境破坏缓解 D、环境破坏加剧28、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科技文化继续得到较显著的发展,其原因有 社会较为安定 民族大融合 南北处于长期对立 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 )A、 B、 C、 D、29、乾陵无字碑表明武则天希望自己的功过由后人去评说,今天,史学界基本上肯定她的统治,这主要是因为她 ( )A、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 B、能够破格用人,广揽人才C、反对贵族政治,发展科举制度 D、统治期间经济发展、国力上升30、秦末、隋末农民战争表明,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改朝换代 B、改变封建社会的内部阶级结构C、迫使统治者调整

45、统治政策 D、破坏了旧的生产方式三、材料解析题(有2小题,共3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道人(南朝对僧人的称谓)又有白徒(非正式僧人),尼则皆畜养女,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多服罗纨,(易)皆使还俗附农,罢白徒养女,听畜奴婢。婢唯著青布衣,僧尼皆令蔬食(种蔬菜和粮食)。如此,则法兴俗盛,国富人殷。不然,恐方来处处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复国有! 摘自南史郭祖深传 材料二 浮屠(佛教别称)害政,桑门(佛教的僧侣)蠢俗。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

46、以至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寺院),其流莫已,其病已垠。若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耕而食,食不可穷也;蚕以衣,衣不可尽也;下有余以奉其上,上无为以待其下,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为己,可以为人,可以匡国,可以霸君,用此道也。范缜神灭论请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 (2分)结合材料一分析这种现象对封建国家的统治有何危害?(2分)材料二中,范缜对上述历史现象持何态度?根据材料概括作者持这种态度的原因。(6分)针对上述现象,材料一、二各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法?他们的主张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进步意义?(8分)32、阅读

47、下列材料材料一 贞观四年(630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常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戒。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问,心中岂不长惧!恐惧既多,亦有因死致。大丈夫岂得苟财物,以害及生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材料二 上(唐太宗)作帝范十二篇,以赐太子且曰:“修身治国,务在其中,一旦不讳(死),更无所言矣。”又曰:“汝当更求古之哲王以为师;如吾,不足法矣。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吾居位以

48、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益多损少,故人不怒。功大于过,顾业不堕。然比之尽善尽美,固多愧矣。汝无我之功勤,而承我之富贵;竭力为善,则国家仅安;骄惰奢纵,则一身不保。且成迟败速者,国也,易失难得者,位也。可以慎哉!”请回答:概括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的告诫。(2分)概括材料二唐太宗对太子的告诫。(2分)结合史实回答,唐太宗的以上言论来自于哪些实践?(4分)结合史实分析,唐太宗的这些观点对唐朝贞观年间及其以后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4分)四、问答题(共2题,共30分

49、)3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争频繁,对这些战争,有的人评价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则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地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试结合春秋战国的相关史实评述以上观点。(14分)34、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法家统治思想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体现出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要依靠被统治者默默的同意。”请回答:(1)结合秦统一中国前后的相关史实,举例说明法家的哪些思想为秦的统一及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6分)(2)费正清所说的“孟子的一个

50、思想”指的是什么思想?秦朝是如何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的?(4分)(3)孟子这一“正确思想”在秦以后各朝代的统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请举一例予以证明。(6分) 嘉兴一中实验学校高三历史月考(一)答卷 2004、10 班级_学号_姓名_得分_一、选择题(有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选择题(有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三、材料解析题31、 32、33、34、(1)(2)(3)参考答案一、12345678910BBCABADCAC1112131415161

51、7181920DBDADDDABB二、21222324252627282930ACABBDCDDC31、历史现象:佛教盛行。(2分)危害:使国家税收减少,国库空虚,危及国家政权。(2分)态度:反对。(2分)原因:佛教造成了社会的经济负担;破坏了家庭和伦理关系;妨碍了政府的行政活动。(4分)解决方法:材料一提出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材料二提出君子、小人各务本业。(2分)共同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2分)进步意义: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2分)32、(答)不要贪赃枉法,以免危及自己和贻害子孙。要学习以前有作为的帝王,不要效法唐太宗奢侈淫乐的行为;太子无建国之功,只有勤于政事,才

52、能保住皇位。其一来自于唐太宗亲身参加了隋末农民起义,能够从隋亡中总结教训;其二来自于其自身一生的统治实践。唐太宗的这些观点使其在统治中格外注意爱惜民力,约束自己,从而使唐朝在其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以及此后一直到开元盛世的持续繁荣局面。33、(答)春秋战国的战争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的兼并战争,因此战争无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战争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因此“春秋无义战”之说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又忽略了战争的客观作用。列宁的话适合于对春秋战国战争的评价。首先,战争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新旧制度的更替、社会的进步,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和变法,如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等;其次,战争中大国吞并小国,使诸侯国数量逐步减少,地区性的局部统一为秦的统一提供了前提;第三,战争中中原华夏各国之间及其与周边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为以后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34、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