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51KB ,
资源ID:287441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744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学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4第1单元 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学参考》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4第1单元 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doc

1、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玄武门之变1晋阳起兵材料一是时,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相告,惧不见听。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材料二十三年,为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将高君雅为副。群贼蜂起,江都阻绝,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俄而马邑校尉刘武周据汾阳宫举兵反,太宗与王威、高君雅将集兵讨之。高祖乃命太宗与刘文静及门下客长孙顺德、刘弘基各募兵,旬日间众且一万,密遣使召世子建成及元吉于河东。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解读】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是记载唐代历史的主要著作,各有特点。旧唐书较为冗长,新唐

2、书在旧唐书的基础上有所删减,并且补充一些史实。欧阳修的新唐书是在宋代儒学复兴后的背景下完成的,有强烈的儒家伦理标准。旧唐书和新唐书在文字上繁简不一,通过对比阅读,能对唐代历史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唐太宗的皇位不是合法继承得来的,而是通过杀兄逼父取得的。这种行为不合乎封建法统和封建伦理,在统治者看来,是不能贻给子孙,垂为法鉴的。因此,唐太宗在夺取皇位后,就着手修改国史,为自己辩护。贞观史臣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时,大事铺陈太宗在武德时的功绩,竭力抹杀太子建成在创建唐朝过程中的贡献,并且大大贬低高祖的作用。所以从晋阳起兵到玄武门之变,其中的史实多被太宗集团篡改或删除,乃至歪曲,甚至虚构。因此,对于

3、这一时段的史料在解读的时候要注意甄别。通过对比旧唐书和新唐书,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端倪。晋阳起兵是反隋的活动,是在极端隐蔽的情况下策划的,其真相本不易知,及贞观史臣篡改国史以后,就更加难以探明其究竟,所幸史料还不算少,通过比较模糊的记载还是能窥探其大略。材料说明:唐太宗在起义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的是唐高祖李渊起兵时,唐太宗才18岁;而他的哥哥李建成已经26岁了,在阅历和经验上要比李世民丰富,可以独当一面。李渊让李建成独自去经营河东地区,说明李建成在王朝的建立之中也起了较大的作用。2李建成、李元吉与李世民之间的冲突材料一秦王世民既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以洛阳形胜之地,恐一朝

4、有变,欲出保之,乃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荥阳张亮将左右王保等千余人之洛阳,阴结纳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武德九年材料二太宗将诛萧墙之恶,以匡社稷,谋于卫公李靖,靖辞;谋于英公徐勣,勣亦辞。帝以是珍此二人。唐刘隋唐佳话卷上材料三后(建成)又与元吉谋行鸠毒,引太宗入宫夜宴,继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高祖幸第问疾,因敕建成:“秦王素不能饮,更勿夜聚。”是时,日夜阴与元吉连接后宫,谮诉愈切,高祖惑之。太宗惧,不知所为。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四李建成传材料四高祖平京师,秦王引为府兵曹参军,俄迁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属多外迁,太宗患之。北宋欧阳修

5、新唐书卷九六杜如晦传【解读】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花了十九年时间,把从战国到五代(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间错综复杂的历史写成了编年体的著作。本书以记载政治史为主体,专取关于国家盛衰,生民所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而成。所以,本书对历史上一些重大政治事件记载较为详细。隋唐佳话是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的儿子刘所著,记载了南北朝至唐开元间一些历史事件。以上材料说明:李世民在和李建成争夺王位中,充分准备,在京城和地方树立了自己的势力。用武力解决皇位问题是李世民早已预谋好的计划。贞观史臣虚构了许多史实,把兵变责任推到李建成一方,把李世民塑造成一个无辜者。实际上,李建成要下毒毒害李

6、世民,根本就不可能让他活着出宫,所以有些材料是杜撰的,在阅读时要注意鉴别。李建成等人在争夺皇位过程之中,注意取得了高祖妃嫔中的支持。李建成逐渐削弱李世民的势力。【注释】形胜之地:指地理位置很重要的地方。山东:崤山以东,大致是今陕西东部,河南西部一带。俟:等待。萧墙:兄弟之争。连接:收买。谮诉:说坏话诬陷控诉。3玄武门之变经过材料一会突厥郁射设将数万骑屯河南,入塞,围乌城,建成荐元吉代世民督诸军北征;上从之,命元吉督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救乌城。元吉请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府右三统军秦叔宝等与之偕行,简阅秦王帐下精锐之士以益元吉军。率更丞王密告世民曰:“太子语齐王:今汝得秦王骁将

7、精兵,拥数万之众,吾与秦王饯汝于昆明池,使壮士拉杀之于幕下,奏云暴卒,主上宜无不信。吾当使人进说,令授吾国事。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孰敢不服!”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武德九年材料二庚申,世民帅长孙无忌等入,伏兵于玄武门。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建成召元吉谋之,元吉曰:“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建成曰:“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乃俱入,趣玄武门。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武德九年材料三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

8、,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武德九年【解读】以上材料说明:李世民收买了李建成手下,虽然不是重要人物,但能发挥重要作用,说明李世民计划更缜密。李建成利用突厥犯边,向高宗推荐李元吉作出征统帅,想借此把秦王府的精兵和骁将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人移到自己手里,然后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发动兵变之前,已经控制了宫中侍卫,收买了李建成属下,所以能在玄武门设兵。【注释】率更丞:太子属官,从七品以上。彀:射中。4对于玄武门之变的评价材料一臣光曰: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

9、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九一唐纪七武德九年材料二臣祖禹曰:立子以长不以有功,以德不以有众,古之道也。王魏以辅导东宫为职,当劝建成以孝于高祖,友于秦王,则储位安矣。秦王有定天下之功,高祖苟欲立之能为太伯,不亦善乎。且建成既为太子,则国其国也,安在于有功乃使之击贼以立威,结豪杰

10、以自助?是导之以争也,祸乱何从而息乎!夫以王魏之贤,其为建成谋,犹如此,况庸人乎!北宋范祖禹唐鉴卷一高祖【解读】范祖禹所著唐鉴评论了唐代自高祖到唐亡近三百年间治理国家的得失,对唐代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以上材料说明:嫡长子继承制是儒家一贯的政治主张。司马光对唐太宗先发制人不是很赞成。唐高祖在兄弟之争中立场不明,对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唐太宗武力夺权开启了一个坏的先例,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使得唐代以后出现了几次类似的兵变。司马光和范祖禹的观点有一定不同,司马光主张李建成让贤;范祖禹主张李世民让贤。【注释】隐太子:李建成。泰伯:又做太伯;周朝先祖古公有三个儿子:太伯

11、、虞仲、季历。季历生儿子昌时有圣瑞,昌被古公认为是光宗耀祖的人物;因此想立季历以传昌。太伯和虞仲知道后就主动逃走。王魏:王珪和魏征。贞观之治的出现5唐太宗对魏征的任用材料一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早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材料二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唐刘隋唐佳话卷上材料三太

12、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藏于怀。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微以讽谏。语久,帝惜鹞且死,而素严敬征,欲尽其言。征语不时尽,鹞死怀中。郑公尝扫拜还,谓太宗:“人言陛下欲幸山南,在外悉装了,而竟不行,因何有此消息。”帝笑曰:“时有此心,畏卿嗔,遂停耳。”唐刘隋唐佳话卷上材料四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刘隋唐佳话卷上【解读】材料说明:唐太宗任人唯贤,即使是敌对阵营中的人才也为他所用。魏征为人刚直,即使自己是失败的一方,也敢于说实话。唐太宗对魏征的意见,还是比较尊重的。【注释

13、】阋:争吵。文德后:长孙皇后。郑公:魏征。嗔:生气。梁公:房玄龄。6唐太宗对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任用材料一进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更封魏。帝曰:“公为仆射,当助朕广耳目,访贤材。此闻阅牒讼日数百,岂暇求人哉?”乃敕细务属左右丞,大事关仆射。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九六房玄龄传材料二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及事捷,与房玄龄功等,擢拜太子左庶子,俄迁兵部尚书。后晋刘昫

14、等旧唐书卷六六房杜传材料三史臣曰: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谋猷允协,以致升平。议者以比汉之萧、曹,信矣!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裨谌草创,东里润色,相须而成,俾无悔事,贤达用心,良有以也。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六房杜传【解读】以上材料说明:房玄龄和杜如晦在唐太宗夺取政权中发挥重要作用。唐太宗知人善用,扬长避短。【注释】牒讼:法律诉讼公文。细务:细小的事情。7唐太宗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材料一贞观二年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15、。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十六年,太宗以天下粟价斗值五钱,其尤贱处,计斗值三钱,因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欲常赐天下之人,节是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农时。”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八务农材料二太宗方锐意于治,官吏考课,以鳏寡少者进考,如增户法;失劝导者以减户论。其凶荒则有社仓赈给,不足则徙民就食诸州。尚书左丞戴胄建议:“自王公以下,计垦田,秋熟,所在为义仓,岁凶以给民。”太宗善之,乃诏:“亩税二升,粟、麦、粳、稻,随土地所宜。宽乡敛以所种,狭乡据青苗簿而督之。岁不登,则以赈民

16、;或贷为种子,则至秋而偿。”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此高祖、太宗致治之大略,及其成效如此。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一食货志【解读】贞观政要,唐吴兢著,分十卷四十篇,分类编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之间的问答、大臣之间的争议与大臣的奏疏以及这一时期政治上的措施等,为研究唐太宗以及唐初政治提供了不少史料。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重视农业,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意不夺农时。即使在天下安定,农业恢复,年成较好的时候,唐太宗仍然重视农业,提倡节

17、俭。唐太宗在地方官吏的考核中,农业是否发展、人口是否增加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唐太宗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歉收后农民流离失所,以维护社会稳定。由于唐太宗重视农业,使得生产发展,社会稳定,取得良好效果。【注释】丰稔:丰收。考课:官员考核。宽乡:人口少的地方。狭乡:人口多的地方。赍:携带。8刑法材料一太宗即位,又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学士法官,更加厘改。戴胄、魏征又言旧律令重,于时议绞刑之属五十条。免死罪,断其右趾,应死者多蒙全活。其后蜀王法曹参军裴弘献又驳律令不便于时者四十余事,太宗令参掌删改之。弘献于是与玄龄等建议,以为古者五刑,刖居其一。及肉刑废,制为死、流、杖、笞凡五等,以备五刑。今复设刖足,昌

18、为六刑。减死在于宽弘,加刑又加烦峻。乃与八座定议奏闻,于是又除断趾法,改为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二年。从之。自是比古死刑,殆除其半。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刑法志材料二贞观元年,太宗为侍臣曰:“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今司法覆理一狱,必求深刻,欲成其考课。今作何法,得使平允?”太宗又曰:“古者断狱,必询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自今以后,大辟罪,皆令中书、门下四品已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如此,庶免冤滥。”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八刑法材料三贞观五年,诏曰:“在京诸司,比来奏决死囚,虽云三覆,一日即了,都未暇审思,三奏何益?纵有追悔,又无所及。自今后,在京诸司奏决死囚,宜二日中五覆奏,天下诸州三

19、覆奏。”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八刑法材料四贞观中,有河内人妄为妖言,大理臣张蕴古以其素狂病,不当坐。太宗以有情,令斩之,寻悔,已无所及。自后每决覆刑,皆令五覆奏。唐刘隋唐佳话卷中【解读】以上材料说明:唐代法律中,有关死刑的条款比前代大为减少。而且酷刑也有所废除。唐太宗用刑比较宽松,反对苛刻的做法。唐太宗对死刑采取谨慎的态度,要求多次认真复核才能执行死刑。【注释】厘改:修改。断趾:一种酷刑,砍掉脚趾。加役流三千里:一种刑法,把犯人流放到三千里之外的边远地区,并且还要为当地官府服役。大辟:死刑。坐:处罚。9唐太宗科举取士材料一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20、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负倜傥之才,变通之术,苏、张之辩说,荆、聂之胆气,仲、由之武勇,子房之筹画,弘羊之书计,方朔之诙谐,咸以是而晦之。修身慎行,虽处子之不若;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材料二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材料三元和十一年,岁在丙申,李谅公下三十三人皆取寒素。时有诗曰:“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五代

21、王定保唐摭言卷七好放孤寒【解读】五代王定保所著唐摭言主要记载了唐代有关科举考试的一些制度、轶事等,是研究唐代科举重要的史料。以上材料说明:科举取士后,由于进士科地位提高,使得社会推崇进士,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风气。社会中出现尚文之风,对中国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等有深远的影响。通过科举取士,笼络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科举取士,改变了以往贵族门阀政治,使得出身低微的人也有机会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注释】大业:隋文帝年号;永徽:唐高宗年号。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唐代科举分明经科和进士课。明经科主要考查记忆能力,考查是否熟悉经典,录取名额也多,故考上比较容易,考上的都是一些年龄较小,所以有“三

22、十老明经”之说;进士科主要考诗赋策论等,难度较大,录取人数较少,一科才十几人,所以五十岁考上进士还算是年轻的,故有“五十少进士”。苏、张:苏秦和张仪。荆、聂:战国时期著名刺客荆轲与聂政。仲、由:西汉初期游侠田仲和孔子学生子路。子房:张良。弘羊:西汉理财家桑弘羊。方朔:东方朔。寒素:出身低微。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10唐太宗对突厥等周边少数民族的政策材料一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唯拓拔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九安边材料二贞观八年三月甲戌,高祖宴西突厥使者于两仪殿,顾谓长孙无忌曰:“当今蛮夷率服,古未尝有。”是岁,

23、阅武于城西,高祖亲自临视,劳将士而还。置酒于未央宫,三品已上咸侍。高祖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遣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夏四月丁酉,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以献捷。自是西北诸蕃咸请上尊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材料三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三地理志七羁縻州【解读】以上材料

24、说明:唐太宗时期,比较好地解决了周边民族问题。唐太宗对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在朝中为官,没有采取歧视的态度。唐太宗的地位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共同承认。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就是历史上惯称的羁縻政策。所谓羁縻政策,就是不改变被征服民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任命他们的贵族做羁縻州府的官员,继续统治本民族。这些地方不编户口,不向唐中央纳税。【注释】暨:达到。11对西藏的政策材料一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筑馆河源王之国。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归国,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公主恶国人赭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袭

25、纨绡,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又请儒者典书疏。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一五吐蕃传上材料二高宗嗣位,授弄赞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赐物二千段。弄赞因致书于司徒长孙无忌等云:“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并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置太宗灵座之前。高宗嘉之,进封为宾王,赐杂彩三千段。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并许焉。乃刊石像其形,列昭陵玄阙之下。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上材料三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大好为打球,比令亦习,曾一度观之。昨升仙楼有群胡街里打球,欲令朕见此胡,疑朕爱此,骋为之。以此思量,帝王举动岂宜容易。朕已焚此球以自戒。”唐丰演丰氏

26、见闻记卷六打球【解读】唐丰演所著丰氏见闻记对研究唐代前期政治、文化、风俗提供了较多材料。上述材料说明:在和亲后,一方面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传入到西藏地区;另一方面西藏地区也主动到内地学习中原文化。西藏地区的文化如球类也被传入到中原地区。二地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注释】昏:通“婚”。赭面:在脸上染色。开放的对外政策12唐太宗时玄奘印度取经材料一亲践者一百一十国,传闻者二十八国,或事见于前典,或名始于今代。尔其物产风土之差,习俗山川之异,远则稽之于国典,近则详之于故老。邈矣殊方,依然在目。无劳握椠,已详油素,名为大唐西域记,一帙十二卷。窃惟书事记言,固已缉于微婉,琐词小道,冀有补于遗阙。秘书著作

27、佐郎敬播序之云尔。唐辩机大唐西域记序材料二奉诏翻译梵本,凡六百五十七部。具览遐方异俗,绝壤殊风,土著之宜,人伦之序,正朔所暨,声教所覃,著大唐西域记,勒成一十二卷。编录典奥,综核明审,立言不朽,其在兹焉。唐辩机大唐西域记序二材料三省书,具悉来意。法师夙标高行,早出尘寰,泛宝舟而登彼岸,搜妙道而辟法门,宏阐大猷,荡涤众罪。朕学浅心拙,在物犹迷,况佛教幽微,岂能仰测。请为经题,非己所闻。新撰西域记者,当自披览。全唐文卷八答玄奘法师进西域记书诏【解读】玄奘法师去天竺取经回国后,口述沿途所见所闻,由其弟子辩机记录整理而成大唐西域记。以上材料说明:大唐西域记所记叙的地域极广,而且材料比较真实。唐太宗对大

28、唐西域记比较重视,打算阅读,了解西域风土人情。13唐太宗对朝鲜和日本的政策材料一贞观二年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傅,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四方儒生负书而至,盖以千数。俄而吐蕃,及高昌、高丽、新罗等诸夷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学。于是国学之内,鼓箧升讲筵者,几至万人,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材料二明年,遣子文王及弟伊赞子春秋来朝,拜文王左武卫将军,春秋特进。因请改章服,从中国制,内出珍服赐之。又诣国学观释奠、讲论,帝赐所制晋书。辞归,敕三品以上郊饯。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二十东夷传新罗【解读】以上材料说明:贞观时期,崇尚儒学,吐蕃、高昌、高丽、新罗等国也学中国文,儒学大兴。新罗人在服饰上也

29、学习中国。【注释】高昌:当时在新疆建立的一个小国。箧:小箱子。晚年的反省14唐太宗晚年奢侈材料一吾在位以来,所缺多矣。奇丽服玩,锦绣珠玉,不绝于前,此非防欲也。雕楹刻桷,高台深池,每兴其役,此非俭志也。犬马鹰鹘,无远必致,此非洁心也。数有行幸,以亟人劳,此非屈己也。斯数事者,吾之深过也。唐李世民帝范后序材料二皇甫德参上书曰:“陛下修洛阳宫,是劳人也;收地租,是厚敛也;俗尚高髻,是宫中所化也。”太宗怒曰:“此人欲使国家不收一租,不役一人,宫人无发,乃称其意。”唐刘肃大唐新语材料三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徭役相望,兄去弟还,往来远者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陛下虽诏减省,而有司不

30、得废作,徒行文书,役之如故。四五年来,百姓颇嗟怨,以为陛下不存养之。今京师及益州诸处,营造供奉器物,并诸王妃主服饰,皆过靡丽。陛下少处人间,知百姓辛苦,前代成败,目所亲见,尚犹如此,而皇太子生长深宫,不更外事,即万岁后,圣虑之所当也。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九八马周传【解读】上述材料说明:即使在贞观之治这种封建社会比较清明的年代,老百姓的负担也是比较重的。太宗虽然颁布了许多诏书和诏令,但具体实施还有一定的差距。【注释】亟:屡次。有司:有关部门。徒行文书:指法令政策等并未有实施,只是一纸空文。15唐太宗晚年的反省材料一夫食为人天,农为政本。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乏则忘廉耻。故躬耕东郊,敬授民时。莫若禁绝

31、浮华,劝课耕织,使民还其本,俗反其真,则竞怀仁义之心,永绝贪残之路,此务农之本也。唐李世民帝范务农篇材料二夫功成设乐,治定制礼。礼乐之兴,一儒为本。弘风导俗,莫尚于文;敷教训人,莫善与学。是以建明堂,立辟雍,博览百家,研精留意。端拱二知天下,无为而鉴古今,飞英声,腾茂实,光与天下不朽者,其唯为学乎!唐李世民帝范崇文篇材料三夫圣代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以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茂茨不剪,采椽不,舟车不饬,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此节俭之德也。唐李世民帝范崇俭篇【解读】帝范作于贞观末年,共十二篇。专门讲

32、做皇帝的规范,以赐太子李治。除了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外,还总结了自己即位以来的国史,以告诫太子不要效法他的缺点。以上材料说明:要重农抑商,农业是国家的根本。重农还对形成淳朴的社会风俗有一定作用。战争结束后要重视文治。节俭对治国安邦具有重要作用。【注释】躬耕:古代帝王为了劝农,于规定的时间内亲自进行耕田的活动。浮华:从事工商业等经营活动。功成设乐:指战争结束。治定制礼:天下安定,应制定耕种规章制度。弘风:弘扬教化。敷:宣传。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辟雍:指学校。矜物:恃才傲物。斵:雕饰。大羹:古代祭祀所用的肉汁。比屋可封:家家都有可封爵之德行。16唐太宗晚年服药古诗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

33、误。”自秦皇、汉武之后,固共知服食金石之误人矣!及唐诸帝又惑于其说而以身试之。贞观二十二年,使方士那罗迩婆娑于金飙门造延年之药。(旧书本纪)高士廉卒,太宗将临其丧,房玄龄以帝饵药石,不宜临丧,抗疏切谏。(士廉传)是太宗实饵其药也。其后高宗将饵胡僧卢伽阿逸多药,郝处俊谏曰:“先帝令胡僧那罗迩婆娑依其本国旧方合长生药,征求灵草异石,历年而成,先帝服之无效。大渐之际,高医束手,议者归罪于胡僧,将申显戮,恐取笑外夷,遂不果。”(处俊传)李藩亦谓宪宗曰:“文皇帝服胡僧药,遂致暴疾不救。”(宪宗本纪)是太宗之崩实由于服丹药也。清赵翼廿二史剳记卷十九唐诸位帝多饵丹【解读】清赵翼所著二十二史剳记全面研讨了历代正史,比较各朝正史编撰得失,考辨订正了一些重要史实。追求长生不老,延年益寿是每个人的渴望。中国古人想通过服丹药来达到长寿的目的,但是古代的丹药之中,多含汞、铅、砷等有毒物质,长期服食这类丹药,不仅不能延年益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毒物质在人体中积聚,反而损伤身体,寿命缩短。唐太宗晚年也因为服食丹药而殒命。【注释】金石:古代帝王贵族服食的所谓仙丹的成分中往往含有金属汞和云母粉玉石之类的物质。旧书:指旧唐书。文皇帝:是唐太宗谥号,太宗是庙号。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