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单元 第44讲近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恩格斯在评价克里米亚战争时说,“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这里的“觉醒”指人们认识到俄国()A制度腐朽 B吏治腐败C经济凋敝 D军备落后答案A解析沙皇政府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了惨败,而惨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落后,是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前所未有的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制度腐朽,故选A项。2(2019全国高三课时练习)亚历山大二世时期,俄国地主大都使用农民而不愿意使用机器打谷。原因是“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这种现象反映了()
2、A机器生产不适合俄国农业B使用农民的生产效率更高C农奴制阻碍了工业化进程D农民与地主关系非常密切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原因是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可知,俄国地主不愿使用高效的打谷机,而愿使用不花钱、效率低的农民,说明农奴制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C项正确。3(2019山东潍坊高二期末)下表是1854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价格变动情况(单位:卢布)省名18541859年每俄亩的平均价格1861年每俄亩定出的赎买贷款1861年每俄亩农民事实上支付沃罗涅日25.9333.1169.26由此可知()A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制度变革促进了俄国农业迅速发展C改革未给农民带来任何好处
3、D农奴制改革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赎买土地事实上付出的价格远高于土地实际价格,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俄国通过对农民残酷的剥夺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故D项正确。农奴制改革并未改变封建地主土地占有制,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农奴制改革对农民的剥削,不是促进农业的迅速发展,B项错误;C项表述过于绝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使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享有公民的权利;通过交纳赎金而得到了自己的土地,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4美国学者肖尔说:“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应。日本人相对迅速取得成功,主要不应归
4、功于外因,应该从其内部特点去寻找原因。”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黑船事件”构成明治维新主因B岛国的小国特征催生明治维新C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情况特殊D西方的力量太过强大惊醒日本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部危机刺激日本革新,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实行明治维新,因此当时日本社会的特殊情况是日本成功的主要内因,故C项正确。A、D两项是外因,排除;岛国特征是不变的因素,改革前后都存在,因此不是构成日本在当时学习西方的原因,排除B项。5(2019上海闸北八中高一期末)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说:“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
5、这个观点反映近代日本的一个特点,即()A脱亚入欧 B文明开化C师夷长技 D尊王攘夷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可知,福泽谕吉主张“脱亚入欧”,故选A项。6(2019上海松江二中高一期末)1871年,天皇宣布废除260余藩,设置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府和县,目的是()A加强天皇专制统治 B消除封建割据势力C削弱西南强藩势力 D学习中国封建体制答案B解析日本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和消除封建割据势力,建立府、县、道地方行政区划是改革的具体措施,故B项正确。“废藩置县”是地方管理措施,与加强天皇专制统治无关,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才是要加强天皇权威,
6、排除A项;削弱西南强藩势力是手段而非目的,排除C项;日本明治维新实际是要脱亚入欧,全盘西化,D项错误。7(2019山东潍坊高二期末)大久保利通在上奏天皇时指出:“苟财用不足,上下奔走衣食,自无暇得顾其他也。果如此,即令仅有海陆军备之严、学校教育之盛,亦徒属虚美,国无其国者,古今万国不鲜其例。”为此,大久保利通主张()A发展经济,民富国强 B重视教育,加强军备C上下一体,富国强兵 D四民平等,废藩置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苟财用不足,上下奔走衣食,自无暇得顾其他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久保利通认为民富才能国强,主张殖产兴业,发展经济,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
7、排除。8(2012海南高考)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答案B解析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抵御外来侵略,没有突破封建思想的樊篱,其思想不具有“即中即西”的特点,故A项错误;康梁的维新思想一方面宣传西方的政治学说,一方面受封建旧思想影响,具有“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特点,故选B项;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陈独秀
8、等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他们的主张主要来自于西方,不具有“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特点,故排除C、D两项。9(2018河北辛集中学高二课时练习)与维新派关系极为密切的帝党官僚翁同酥,在日记中记载:“上命臣索康有为所进书,令再写一份递进。臣对:与康不往来。上问:何也?对以:此人居心叵测。曰:前此何以不说?对:臣近见孔子改制考知之。”由此可见()A官僚集团反对维新变法B官僚集团在争夺变法的主导权C维新变法缺乏群众基础D维新派与帝党的改革目的不同答案D解析A项“反对”不符合史实,而且材料也没有阐述官僚集团反对维新变法,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变法主导权与群众基础问题,故排除B、C两项;根据
9、材料“此人居心叵测”“臣近见孔子改制考知之”可判断维新派与帝党的改革目的不同,因为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而帝党则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10(2019北京101中学高二期末)清制,具有一定品级的官员方可向皇帝上奏折。1898年9月2日,光绪帝颁布上谕:“士民有上书言事者,著赴都察院呈递,毋得拘牵忌讳,稍有阻格。”该上谕反映出()A清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变法鼓励官民上书言事C百日维新受到军机处阻挠D变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光绪帝有开明的言论观,以上谕形式,准许官民上书言事,B项正确。材料强调光绪帝鼓励官民上书言事,与君
10、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百日维新受到军机处阻挠,排除C项;维新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11(2019山东潍坊高二期末)1898年,光绪帝下诏创立京师大学堂,其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谨遵此次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从中可以看出()A传统教育得到稳定的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办学以培养西学人才为主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所谓的“通才”指的是具有封建伦理道德观和熟练运用西学艺能之人,这表明清末教育制度正处于转型时
11、期,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传统教育的发展情况,A项错误;此时期新式学堂教育刚刚起步,尚未得到普及,B项错误;清政府意图培养“通才”,并非只是精通西学的人才,C项错误。12(2019河南洛阳高二期末)从1976年7月1日到10月1日,中国高层出访总次数为79次。而此后到1977年6月30日,出访次数为252次。与1977年相比,1978年的出访次数增长了27%。1976年至1978年中国高层频繁出访主要是()A为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创造条件B为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作准备C为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D为改善中美关系寻找突破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76年7月1日到10月1日”“1977年6月30日”
12、“1978年的出访次数增长了27%”可知,此时正值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这一时期中国高层频繁出访目的是为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做铺垫,B项正确。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1971年10月25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既已推行,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时间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后,故排除A、C、D三项。二、非选择题13(2020江苏泰州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
13、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材料二1873年日本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凡土地持有者均要交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不因年景的丰歉有所减,地税一律用现金缴纳,而不以产品的价格变动为转移,土地价格由政府规定,而政府规定的价格很高,甚至与幕府时代的封建地租不相上下。土地持有者除地税外,还要交纳村费(地价的1%),地税加村费,相当于土地持有者每年收获量的34%农村佃农数量大量增加,而新兴的地主则将负担转嫁到广大佃农身上,佃农每年劳动果实近70%被政府和地主夺去。
14、摘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的世界通史(1)概括材料一中作者关于1861年改革的观点。并据材料一论证此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政府地税改革的影响。(3)综合上述两国农业政策的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观点: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论证:促进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2)影响:政府财政增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原料、市场、劳动力;农民负担沉重;农民贫困,国内市场小,刺激日本对外侵略。(3)认识:政策的调整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调整适应生产力;关注民生。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
15、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可知,作者认为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从农业现代化、自由劳动力、农产品商品化等方面论证此观点。第(2)问,根据材料二“地税一律用现金缴纳,而不以产品的价格变动为转移地税加村费,相当于土地持有者每年收获量的34%佃农每年劳动果实近70%被政府和地主夺去”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增加财政收入、为资本主义发
16、展提供条件、农民负担沉重、国内市场狭小,影响日本对外策略等方面分析明治政府地税改革的影响。第(3)问,综合上述两国农业政策的材料及相关所学知识从政策的调整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调整适应生产力、关注民生等方面谈论认识。14(2020湖北部分重中起点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在协定关税下,晚清中国税率维持在5%的水平。清末民初,政府多次尝试提高关税,均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1928年6月,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关税自主是其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形势,美国率先与中国签订了新的中美关税条约。随后英、法也与中国达成新的关税条约。到1936年,中国平均进口税率达到31.2%,最高税率达80%。此外
17、,政府还降低出口税率,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抑制了外货倾销。虽然海关总税务司仍然由英人担任,但一些口岸税务司开始由中国人负责,税款也开始由中国中央银行储存保管。摘编自孙健中国经济通史中卷(1840194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发动关税自主运动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关税自主运动的影响。答案(1)背景:中国长期无关税自主权,关税税率低;历届政府争取提高关税的努力受挫;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国家实现形式上的统一;南京国民政府发动“改订新约”运动;民族工业发展萧条。(2)影响:积极:关税税率提高,增加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族工业,抵制了
18、外国经济侵略;收回了部分主权,是中国近代外交的重大突破;为日后的长期抗战做了财经和物质准备。局限:海关行政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关税未取得完全自主。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在关税协定下“晚清中国税率维持在5%的水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长期无关税自主权,关税税率低;“清末民初,政府多次尝试提高关税,均未取得实质进展”可知历届政府争取提高关税的努力受挫;根据材料“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发动“改订新约”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这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国家实现形式上的统一及民族工业发展萧条等方面回答。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关税自主运动有利于关税税率提高,增加财政收入;根据材料“政府还降低出口税率,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抑制了外货倾销”可知,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族工业,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关税主权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主权,关税自主运动有利于收回部分主权,是近代外交的重大突破;为日后的长期抗战做了财经和物质准备等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海关总税务司仍然由英人担任”可知,海关行政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关税未取得完全自主,收回国家关税主权可谓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