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快乐考生》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课时作业:第29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678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考生》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课时作业:第29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快乐考生》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课时作业:第29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快乐考生》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课时作业:第29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快乐考生》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课时作业:第29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快乐考生》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课时作业:第29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快乐考生》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课时作业:第29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29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1(2013辽宁沈阳质检)北宋时期理学形成,并逐渐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北宋时期理学形成并得到发展的原因有()佛、道思想的发展给儒学带来巨大冲击但又为儒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想来源藩镇割据以来的思想混乱局面不利于巩固北宋的局部统一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理学强调伦理道德、重视人伦血缘关系,适应了农耕文明的发展ABCD解析:是思想来源,是统治需要,是政策保障,是自身优势。故选D。答案:D2(2014郑州模拟)下图墓砖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融合的发展B宋代佛教取代儒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C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D宋代“三教

2、合一”潮流盛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由“僧、俗同乐”以及图片内容可判断宋代“三教合一”的现象。答案:D3(2014河南八校联考)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张载的名言并没有提到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答案:C4(2014金华模拟)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又说:“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这表明

3、在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B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C从天人感应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理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所以朱熹的理学开始从世界的本原出发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答案:A5(2014内蒙古包头模拟)某位思想家对皇帝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解析:本题考查朱熹的“格物致知”,意

4、在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认为皇帝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但也并未随理观事,因此行动之间会有怀疑,听纳进谏时不免被蒙蔽,治理效果也不会太显著。他认为皇帝应“随理以观理”,即对事情进行探究以获得真知。B、C、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A项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原理以获得知识,符合题意。答案:A6(2013河南六市一模)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D强化了儒

5、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据材料可知对“传统的重新发展”即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发展;“全新的创造”指的是适应时代的创新,宋代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就是创新。A、D是宋明理学的影响和目的,B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来源。故选C。答案:C7(2013银川一中模拟)2010年12月23日传奇王阳明一书在北京正式出版。王阳明的思想在东亚文化圈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解析:解题关键是认识王阳明的心学实质。克服“私

6、欲”,以“致良知”是针对社会动荡、世风日下提出的,目的是想通过整治人心,挽救封建统治危机。其余选项是目的之一。答案:B8. (2013济南模拟)右图为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重现了朱熹与陆九渊辩论的场面。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解析:朱熹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

7、九渊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A项是二者最大的分歧。答案:A9(2014河南洛阳二模)历史学家黄仁宇评述明代思想家李贽时指出:“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李贽倡导的)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这段材料意在说明李贽的思想()A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有限B民主色彩淡薄C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束缚D遭到统治者的摧残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李贽倡导的“人的廉洁和诚信”不能形成“丛林”,即李贽倡导的思想不可能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故选A项。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答案:A10(2014吉林质检)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

8、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B倡导经世致用,反对思想一统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解析: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是说做学问,探求知识,每个人应该自己体会运用,才能学到真正的学问,而不能人云亦云。可见,黄宗羲反对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答案:D11(2013河北石家庄一模)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

9、则天下有风俗。”在此,顾炎武()A提倡“经世致用”B主张以德治醇化社会风气C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阐述的根本问题是“众治”解析:材料信息的大意是:“廉耻,是士人优良的节操;风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天下才有良风美俗。”可见,顾炎武主张通过德治醇化社会风气,故选B项。答案:B12(2014陕西质检)下列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完整的新儒学体系ABCD解析: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从各个方面提出了改造社会的见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并未形成完整的新儒学体系。答案:A13(201

10、4浙江六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二: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三:程颐说:“天下只是一个理

11、”;“万物皆是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请回答:(1)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相同处?(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只要各答出两条即可)对此,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第(1)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对“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解;第(2)题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也承认“理”的存在,也是为统治者服务的。第(3)题可取和不可取实际是指出其积极和消极影响,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地继承。答案:(1)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致良知”。(2)陆

12、王心学和程朱理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3)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和谐的意识。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去伪存真。14(2014西城模拟)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

13、,而“以德治国”是我党反复强调的重要方针。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上述图片中的人物的主要主张有哪些?他们的主张所反映的本质是否一致?为什么?(2)图片中后三人的人物思想主张有着继承与发展的特点,请简要说明。(3)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德治与儒家传统思想的德治有何本质区别?答案:(1)孔子主张实行“仁”和“礼”;董仲舒主张“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不一致。原因:孔子主张维护奴隶制,后三者主张维护封建统治。(2)都继承了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董仲舒增加了“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朱熹将儒学发展为理学;顾炎武着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反对君主专制的种种主张。(3)本质区别: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为基本内容的;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的。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维护封建统治;后者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