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宏观览要 内容主旨19181929年(1)苏联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经济迅速恢复(2)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和平稳定发展20世纪形成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互相影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世界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20世纪30年代(1)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20世纪五六十年代(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黄金时代”(2)赫鲁晓夫改革,未能彻底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20世纪70年代
2、(1)美国和西欧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进行政策调整,发展出“混合经济”和建立“福利国家”(2)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失败告终20世纪80年代(1)美、英、法等国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起来(2)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苏联困难加剧20世纪90年代(1)“新经济”使美国经济出现持续增长(2)苏联解体,斯大林模式失败第27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课标要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干梳理 认知拓展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2开始标志: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价狂跌。3表现: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剧增。罗斯福新政2两个阶段3措施(1)经济新政(2)社会救济与保障新政措施直接救济开展紧急社会救济,以直接救济为主,即直接向贫困人群发放救济金、食品和其他物资实施“以工代赈”作为一种救济方式,“以工代赈”的最大特点是政府创设工作岗位,让救济对象参加工作,获得报酬,从而解决自己乃至家庭的生计问题制定社会保障法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不久即安排人员起草社会保障方面的法案,要求该法案能使
4、每一个美国公民的生活都有保障作用:社会保障新政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国家干预社会生活,让联邦政府为个人和社会福利承担重要的责任。罗斯福关于社会福利与保障的“一系列立法行动和措施,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3)政治体制新政措施:积极扩充总统的权力;构建“大政府”,设立新的总统办公室;扮演“议长”角色,频频使用否决权;使最高法院成为“罗斯福法院”。作用:使美国国家体制发生重要变化,将“总统中心”或“总统主导”巩固下来并制度化,使以国会为中心的近代总统制向以总统为中心的现代总统制过渡得以实现。(4)外交新政措施:从拒绝承认苏联到美苏建交;从“恶邻外交”到“睦邻外交”;从
5、孤立主义到加入反法西斯同盟并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用:美国与苏联建交,既有抵制德、日、意法西斯的考虑,又有向苏联出售农产品的考虑。美国对拉美实行“睦邻外交”,既有防止法西斯渗入和影响拉美的目的,又有更好控制拉美这一重要的原料供应、商品输出和投资市场的目的。美国介入反法西斯战争,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全速开动军事工业和相关民用工业,既可达到支援反法西斯国家的目的,又可达到彻底解决国内失业问题的目的。4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5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概念: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形成的垄断资本主义。2背景(1)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施及二战的
6、影响。(2)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3目的: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促进资本主义发展。4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5表现: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6.影响(1)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3)各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发展出一种“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3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4发展(1)2
7、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2)1973年经济危机后,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3)20世纪80年代以后,规模缩小。5评价(1)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利益,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作用。(2)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3)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1)科学技术的进步。(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2表现(1)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2)其产值和就业人数迅速上升。3作用(1)以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2)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
8、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3)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新经济”的出现1概念: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2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3实质:信息化与全球化。4意义:推动全球化的进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究1 1929年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2)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使一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全世界。知识拓展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1)繁荣和危机往往相连,
9、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2)要注意适时调整社会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3)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问题探究2 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主流经济思想分别是什么?提示: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问题探究3 “新政”为何能取得成功?提示:(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的客观要求。(2)美国有着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
10、治保障。(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唯物史观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这种调整适应了当时美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经济逐渐走出危机的阴影,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教材拾遗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供给大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而对付经济危机
11、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因此,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之所以被称为“凯恩斯主义”,主要是因为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建立了“有效需求”的理论,对国家干预主义作了最为系统而有力的论证。教材拾遗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兴起的经济学流派。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该学派主张减税和减
12、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能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在凯恩斯主义失灵的情况下,这两个学派的理论为解决“滞胀”提供了新思路。教材拾遗 人民资本主义(1)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无法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2)实质: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是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3)作用: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名词解释 “滞
13、胀”“滞胀”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现象的专门术语。问题探究4 福利制度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按资分配”吗?提示:否。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家国情怀 福利制度是公平、正义的体现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福利制度对保障人民基本需求、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西方福利国家的福利制度进行比较借鉴,可以为我
14、国福利制度改革提供经验教训。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史料精研微解重难微解1罗斯福新政“新”的表现一通过与生产者达成协议或其他自愿方式,规定任何基本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减少其供销的产量,或二者并减,并规定与此有关的地租和津贴报酬,按照农业部长认为公平合理的数额,从供此项报酬的款项中支付。农业调整法二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从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三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地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
15、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雇用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史料解读史料一注意史料的来源;史料二关注政府的职能变化;史料三注意新政涉及的领域,从中得出新政的特点。精研探究上述史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有何“新”的表现?答:提示:史料一反映出罗斯福新政采用立法的手段,调节农业生产,根本上反映了国家对农业的干预。史料二反映出其成立专门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史料三反映出其涉及范围广、领域宽,社会救济与提供就业相结合,政府干预。罗斯福新政“新”的表现(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2)新的特点:具有
16、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微解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煤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它是我们全体国民最大的财产之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英国首相艾德礼工党的展望二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
17、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三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人教历史必修二史料解读上述史料分别从国有化、社会福利保障、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反映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精研探究上述史料反映出战后资本主义出现哪些新变化?答:提示:史料一直接反映的是国有化政策;根本反映的是国家干预经济,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史料二反映出实行广泛的福利政策。史料三反映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表现生产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
18、,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生产关系(1)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2)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产业结构(1)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2)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经济全球化由于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要点突破深化拓展要点一多元史观认识罗斯福新政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
19、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了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例1有学者说,罗斯福新政“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有管制的资本主义”。该学者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A放弃了资本主义自由体制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C调整了政
20、府与市场的关系D是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答案C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体现了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调整,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未强调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学习苏联计划经济,排除D项。要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原因、方式、实质及评价1.原因(1)战争的特殊作用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适应战争需要,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
21、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3)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推动,呼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入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2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发达国家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其目的是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3)财政政策调节。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
22、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3实质:国家干预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评价(1)积极性: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2)局限性: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益低下,后期出现“滞胀”、财政危机等问题。例2二战后,法国政府以“改革”为基调,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这些措施()A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B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需要C促使法国走出了“滞胀”D发挥了指令性计划的优势答案A解析材料中“实现关
23、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体现,故A项正确。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滞胀”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材料中“二战后”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法国虽然实现了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但只是对经济的指导,不是指令性计划,故D项错误。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1(2019全国卷,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答案A解析20世纪70年代,
24、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滞胀”危机,新形势下需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法国总统密特朗上台之后却继续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这样只能加剧经济恶化,不利于经济的复苏和发展,A项正确。“滞胀”危机下,政府加强干预会导致危机加剧,不利于物价的下降,B项错误;“滞胀”危机下,政府加强干预会导致经济危机加剧,通货膨胀加剧,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只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从未放弃经济自由,D项错误。2(2018全国卷,34)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时间类别19291930年19301931年烟煤业12.319.1金属矿业6.618.3制造业7.211.3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
25、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答案C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19291931年间,美国烟煤业、金属矿业、制造业等行业工人周工资处于下降趋势,且19301931年下降幅度超过19291930年,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时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产业结构调整,排除B项。工人工资的高低与国家财政支出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3(2017全国卷,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
26、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针对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的问题,美国总统呼吁“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这体现了美国政府逐步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地方的自主性,以消除国家干预经济带来的弊端,故A项正确。“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并非美国联邦政府的主要意图,故B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旨在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扩大福利政策覆盖的范围正是加强对经济干预的体现,故C
27、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意在“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并非是要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故D项错误。4(2015全国卷,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养老金制度,涉及这一规定的是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故选B项。A项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C项是农业调整法的内容,D项是1938年颁布的公平劳动标准法的内容,均排除。1(2019甘肃兰州一中高二期末)资中筠在20世纪的
28、美国中描述新政时期的某一内容时评价:“过去是从基督教的道德良心出发的私人行为,现在对公民来说是应得的权利,对政府来说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义务,从此以后进入了政府经常性的政策。”新政中可以体现该内容的是()A施行紧急银行法令B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C制定农业调整法D通过社会保障法案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过去是从基督教的道德良心出发的私人行为,现在对公民来说是应得的权利,对政府来说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义务,从此以后进入了政府经常性的政策”可知,材料中强调的是社会救济与保障由自发的私人行为转向官方化、法律化、制度化,结合所学可知,新政中可以体现该内容的是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故选D项。施行紧急银行法令是在金融部
29、门的措施,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顾名思义是复兴工业的立法,B项错误;农业调整法是调整农业的立法,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2下表是根据罗斯托著作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中的有关数据绘制的。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分布简表地区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国美国苏联亚非拉地区占世界工业生产比例100%76%32%19%5%A亚非拉地区落后的根源在于其未发展工业B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未显示成效C罗斯福新政保障了美国工业经济发展优势D资本主义工业国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答案C解析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国所占比例高达76%,而其中美国占比达32%,结合表中时间段可
30、知,罗斯福新政保障了美国工业生产的优势,故C项正确,D项错误。亚非拉地区落后的根源是殖民主义的侵略,A项错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时期取得明显效果,使苏联成为一个工业强国,B项错误。3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在本质上表明()A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B美国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D美国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答案A解析美国政府大量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以及“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说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第三产业、社会福
31、利政策,故C、D两项错误。4(201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有学者在谈及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建设时指出,资产阶级在某些方面的“宽容”,那也不过是“为了赢得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这说明西方国家的“福利建设”()A体现了资本家剥削方式的调整B不利于企业主的资本积累C表现了西方人人平等的价值观D目的在于改善工人的处境答案A解析材料中福利制度是“为了赢得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说明福利制度实质是资本家为了扩大生产鼓励工人的手段,体现了资本家剥削方式的调整,故选A项。“火腿”是比“香肠”更丰厚的利益,所以福利制度有利于企业主的资本积累,B项错误;C项违背了材料的内涵,故排除;D项没有认清福利制度的本质,故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