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586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刷题首选卷:第一篇 专题三 水体及其运动 .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三水体及其运动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吉林市调研)2017年吉林省西部白城新区建设了“海绵城市”工程,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当地素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之说,也有“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下图是“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据此完成13题。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直接作用最显著的是()A水汽输送 B降水C下渗 D蒸发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信息“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可知,该工程主要直接影响水循环的下渗环节。2白城利于海绵城市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2、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排水C降水集中,多暴雨D有季节性冻土,保水量大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可知,该地多雨年水体下渗不畅,排水设施不完善,排除B项;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不利于水体下渗,排除C项;季节性冻土不利于水体下渗,排除D项;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山脉平原区,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利于下渗,故A项正确。3白城地区采取海绵城市建设可能带来的效益有()减轻洪涝灾害增加空气的湿度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减轻风沙影响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A BC D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白城受洪涝灾害影响大,海绵城市建设可减轻洪涝灾害,正确;海绵城

3、市建设可增大晴天时的蒸发量,有利于增加空气湿度,正确;读图可知,海绵城市建设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正确;该地原有“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情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可减轻风沙灾害,正确;海绵城市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但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错误。(2019四川南充一模)金沙江位于川藏交界的河段山高谷深、谷坡陡峻。位于该段的叶巴滩水文站2018年10月1013日测得了流量的异常变化。下图为叶巴滩水文站流量的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41013日流量异常变化的原因是()A局地暴雨,洪涝成灾B天气反复,融雪水量骤变C水电建设,大坝截流D山体滑坡,阻塞河道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1

4、1日012时流量快速减少,11日1224时水量减少为0,这说明该水文站上游河流出现了断流;12日024时水量逐渐增加,13日012时水量快速增加,13日1224时水量快速减小,并恢复正常水平。局地暴雨会使水文站水位快速升高,水量迅速增加,后来洪水退去,水量恢复正常,不会出现水量减小甚至断流的状况,故A项错误;天气反复、冰雪融水增加,河流水量会持续增加,故B项错误;水电建设、大坝截流在几天内不可能完成,排除C项。水文站上游地区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并形成堰塞湖,导致河水不能流入水文站,导致水文站水量快速减少,并出现断流现象;经过河道整治,堰塞湖消失,积聚的湖水汇入水文站,使水文站水量快速增加,积聚

5、的湖水完全经过水文站后,水文站水量便会快速减少,直到恢复先前水平,故D项正确。5河流流量的异常变化对沿岸的最大危害是()A影响发电 B妨碍供水C冲毁房屋 D淹没牧场答案C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受滑坡的影响,形成堰塞湖,河流水量快速上涨,易形成洪涝灾害,可能会冲毁沿岸的房屋和其他生产生活设施,故C项正确;对发电、供水影响不大,排除A、B两项;金沙江沿岸不是主要畜牧业区,对牧场影响很小,排除D项。(2019湖南湘潭二模)每年有大约400座冰山完成从格陵兰岛始发的漫长行程,最终漂入纽芬兰岛附近的温暖水域,威胁着航道上的船只安全。读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完成68题。6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

6、量最少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D解析冰山是指从冰川或极地冰盖临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较暖的天气使冰川或冰盖边缘发生分裂的速度加快,冬季气温低,冰川或冰盖边缘分裂少,故冰山数量最少,D项正确。7北大西洋60N附近,甲海域平均水温比乙海域低,主要是因为()A盛行风来源不同B洋流性质不同C距大陆的远近不同D人类活动的密度不同答案B解析甲海域附近为东格陵兰寒流,乙海域附近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故甲海域平均水温比乙海域低,B项正确。8为了防范漂浮冰山对过往船只造成威胁,可以()A炸毁冰山B把冰山牵引至安全海域C人工融化冰山D监测冰山位置,加强预报答案D解析冰山往往体积较

7、大,炸毁冰山、把冰山牵引至安全海域和人工融化冰山的可能性较小,可以监测冰山位置,加强预报,避开冰山的威胁。(2019四川资阳中学一诊)下图示意某年6月琼东沿海某地理事物分布(图甲)和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图乙)。据此完成911题。9A处水温低的原因是()A冷海水上泛 B距陆地近C太阳辐射弱 D阴雨天气多答案A解析6月份,该地盛行西南季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海南岛东部海域海水向东北方向流去,下层海水上泛,使表层海水降温,故A项正确。10推测此时(图示)琼东沿海的盛行风是()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答案C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盛行西南季风。11与甲图所示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最相似的海区

8、是()A澳大利亚西部沿海 B索马里东部沿海C秘鲁西部沿海 D美国东部沿海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上题分析可知,离岸风形成的上升补偿流能从深海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使浮游生物繁盛,形成丰富的渔业资源。四个选项中,索马里东部沿海、秘鲁西部沿海、澳大利亚西部沿海和琼东沿海的地理位置相似,都受到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流,促进渔场的形成;结合时间分布的特点,只有索马里东部沿海夏季盛行离岸风,而秘鲁西部沿海和澳大利亚西部沿海常年盛行离岸风。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9全国统考调研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衡水湖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地处河北省衡水市境内,由古黄河、古漳河、滹沱河、滏阳河等

9、多条古河流在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的洼地积水而成。衡水湖面积268.342平方千米,海拔1825 m,水域深度的空间差异明显。曾经的衡水湖湖水主要来自滏阳河补给。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衡水湖水位急剧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滏阳河污染严重,为了减少对衡水湖的污染,关闭了与滏阳河相通的闸门。目前,黄河下游已没有断流现象,衡水湖水源补给主要靠每年定期从黄河买水来维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完成后,长江水成为其主要的补给水源。下图为衡水湖水系分布图。(1)说明衡水湖周边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判断依据。(8分)(2)据图推测衡水湖水域深度的空间差异,并说明理由。(8分)(3)分

10、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衡水湖水位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6分)(4)请从水循环角度,说明目前衡水湖湖水与其他地表水之间补给的季节关系。(8分)答案(1)特点: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或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判断依据:衡水湖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湖区周边河流多由西南流向东北方向。(2)差异:东北部水域较深,西南部水域较浅。原因:西南部有多条河流注入,泥沙沉积量大;东北部河流注入较少,泥沙沉积量少。(3)滏阳河水污染严重,关闭了与滏阳河相通的闸门,水源补给量减少;周边地区人口增多,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用水量增大;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4)夏秋季节为雨季,大气降水

11、多,河流径流量大,水位高于衡水湖,河流水补给湖水。冬春季节为旱季,大气降水少,湖水量减少,引黄河水补给湖水。解析第(1)题,衡水湖周边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可根据文字材料和河流流向判斯。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第(2)题,衡水湖水域深度的空间差异可从河流分布、流向、含沙量等角度判断。第(3)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衡水湖水位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从衡水湖水源补给量、生产生活用水量、气候变暖等角度分析。第(4)题,衡水湖湖水与其他地表水之间补给的季节关系主要从湖水输入与季节变化的角度来说明。衡水湖地处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大气降水多,河流水位高、水量大,河流水补给湖泊;

12、冬春季节降水少,湖水减少,需要人工引水补给湖水。由于衡水湖距离黄河较近,且黄河经过治理,冬季已无断流现象,21世纪初引黄工程竣工,故冬春季节需抽黄河水补给湖泊。13(2019陕西汉中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不仅是人类也是海豚、鲨鱼、海鸟的美食,厄加勒斯浅滩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每年5月至7月,当一股低温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数十亿条沙丁鱼都会从非洲南部穿过寒冷的大西洋水域,跋涉1 000多千米迁徙到温暖的印度洋水域产卵。下图为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1)推测每年57月厄加勒斯浅滩低温沿岸流的形成过程。(10分)(2)说明沙丁鱼迁徙

13、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8分)(3)推测沙丁鱼迁徙期间开普敦的气候特点并简述原因。(8分)答案(1)57月,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西风带北移;西风漂流增强并北移至此,导致海水温度骤降,势力强劲的西风漂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受地转偏向力和陆地轮廓的影响,海水在厄加勒斯浅滩沿岸继续向北流动,形成低温沿岸流。(2)路途遥远,迁徙时间长;沿途有天敌大量捕食;渔民大量捕捞;所经海域有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路线经过,污染较严重。(3)特点:温和多雨。原因:开普敦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区域;西临大西洋,沙丁鱼迁徙期间,开普敦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解析第(1)题,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14、受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发生季节移动,进而影响洋流的季节移动。每年57月,西风带北移,导致西风漂流北移,导致厄加勒斯浅滩沿岸地区海水温度骤降;受地转偏向力和陆地轮廓的影响,南半球向左偏,使海水在厄加勒斯浅滩沿岸继续向北流动,形成低温沿岸流。第(2)题,迁徙线路长、天敌捕食、人类捕捞、水域污染都不利于沙丁鱼迁徙。第(3)题,沙丁鱼迁徙期间为每年57月,为南半球的冬季,开普敦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江苏高考)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

15、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1015千米 B1520千米C2025千米 D2530千米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距市中心1520千米处,2015年与1989年之间不透水面比例的差值最大,说明1989年到2015年,该城市距市中心1520千米处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地下水水位上升地表气温升高生物多样性增加地表径流增多A B C D答案C解析城市不透水面增加会导致“热岛效应”加剧,使地表气温升高;城市不透水面增加会导致地表径流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水位下降;城市不透水面增加,会导致

16、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2019全国卷)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答案D解析堆积性游荡河道,必须要具备含沙量大、冲淤变化剧烈等特点。含沙量大为淤积提供了基础条件,流量季节变化大为冲淤的季节变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只有冲淤的不断变化,才能导致河道的游荡(改道),

17、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4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水流量支流汇入沿岸地貌两岸岩性A B C D答案C解析若河流处于深、窄的地形中,且两岸岩性不易受侵蚀,则河流游荡范围会受到限制,反之河道游荡范围会扩大,正确;河水流量和支流汇入主要影响河道的宽度和深度,错误。故选C项。5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答案C解析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渭河从黄河小北干流南部汇入。因此,在主汛期,支流渭河洪峰会使干流流量增大,水位上升,进而导致干流的

18、上(北)游与下(南)游河段的落差变小,流速减缓,泥沙淤积增强,C项正确;流速减缓,携带泥沙能力减弱,含沙量下降,泥沙淤积增强,河床抬升,A、B、D三项错误。(2019湖北武汉4月调研)秘鲁鳀是一种栖息于东南太平洋的小型中上层鱼类,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秘鲁鳀主要被用来制作鱼粉(一种蛋白饲料)。下图示意南美西岸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区域水温会有异常变化。据此完成68题。6图示时段内,在甲、乙、丙、丁四片海域中,最有利于秘鲁鳀栖息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海域为南美洲西海岸。秘鲁鳀生长的环境是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

19、因此秘鲁鳀应分布在水温较低的海域。读图可知,丁海域温度较低,适合秘鲁鳀的生长,D项正确。7有经验的渔民会追随鱼群捕捞。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最能反映渔民捕捞秘鲁鳀线路变化的是()A向北 B向南C向西 D原地不动答案B解析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减弱,因此冷海水上泛的速度以及范围都有所减弱,冷水整体区域偏南,因此鱼群分布整体偏南,所以最能反映渔民捕捞秘鲁鳀线路变化的是向南,B项正确。8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世界大豆价格上涨 B当地大量渔民失业C食鳀海鸟大量死亡 D当地鱼粉加工繁忙答案D解析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减弱,冷海水上泛减弱,带来的饵料较少,鱼群可

20、能减少,导致渔民失业,当地鱼粉加工减少,食鳀海鸟大量死亡,世界大豆可能会减产,价格上涨。(2018衡水金卷)海水中的悬浮物的粒径一般在几至几百微米之间,其数量取决于海水的运动、人类活动的强度以及入海河流的水文特征等因素。我国黄海及东海北部大陆架海区是世界上悬浮物浓度最高的区域,显现出悬浮物数量多、质量浓度高、物源丰富多样、季节性变化明显等特点,下图是该海区春季表层海水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9图中海域悬浮物质量浓度高的原因是()A洋流状况复杂 B季节水温变化大C入海河流较多 D人类活动强度较小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图示海域悬浮物浓度在河流入海口处最大,向外递减,故图中海域悬浮物质

21、量浓度高的主要原因是入海河流较多,C项正确。10影响该季节近岸悬浮物浓度总体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距河流入海口的远近 B洋流的流向C离岸风较强 D海底地形复杂答案A解析据上题分析可知,河流入海口处悬浮物浓度大,悬浮物浓度由河流入海口向外海递减,故影响该季节近岸悬浮物浓度总体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距河流入海口的远近,A项正确。11关于洋流对悬浮物浓度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流向与浓度等值线弯曲方向一致B洋流丁增加悬浮物浓度C洋流乙对悬浮物浓度增加影响明显D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对悬浮物浓度均有影响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并非所有区域洋流流向与浓度等值线弯曲方向都一致,洋流丁流经的海域悬浮物浓度较低,洋流乙

22、流经的海域悬浮物浓度并没有明显增加,洋流的性质和流向对悬浮物浓度均有影响。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9考试大纲调研卷五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材料一伊塞克湖为世界最大的山地湖泊之一,湖面海拔1 608米,面积6 236 km2,平均水深278米,最大深度约700米,被称为“热湖”,湖东、西岸是水鸟过冬之地。有90多条河流汇入该湖,但无一条流出。湖水含盐量较高,又被称为“盐湖”。湖区年降水量约250 mm,年蒸发量为700 mm左右。湖中生存着20多种鱼类,年渔获量900吨左右。伊塞克湖州农业产值比重略高于工业。全州80%以上的农业用地为牧场。工业原来主要是农产品初级加

23、工,现在正向多个部门发展。气候、土壤条件适宜栽培苹果、梨、桃等水果。下图为伊塞克湖及周边地形略图。材料二玄奘西行,曾路过伊塞克湖(在中国古代称“热海”“大清池”),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之为“大清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写道:“清池亦云热海,见其时凌山不冻,故得此名,其水未必温也。”(1)请从湖泊的形成方式和补给两方面分析伊塞克湖的类型。(6分)(2)写出伊塞克湖湖水的补给方式。(8分)(3)分析我国古代称伊塞克湖为“热海”“大清池”的原因。(10分)(4)请你围绕伊塞克湖湖区的开发,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答案(1)由伊塞克湖位于山间盆地、海拔高、湖水深,可推断其为构造湖(断陷湖);有90多

24、条河流汇入该湖但无一条流出,可推断伊塞克湖为内流湖。(2)河流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雨水补给。(3)称为“热海”的原因:四面环山,夏季不易散热,冬季山地阻挡了冬季风入侵,且气流下沉增温;盐度高,湖水深且面积大,蓄积热量多;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称为“大清池”的原因:为内陆湖,湖水较平静,泥沙和杂质沉积快,湖水含沙量小;鱼类种类多,可清除浮游生物。(4)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疗养基地,发展旅游业;发展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利用牧场发展畜牧业;发展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等。解析第(1)题,从伊塞克湖位于山间盆地,海拔高、湖水深,可以推断其为构造湖(断陷湖);根据多条河流汇入该湖

25、,但无一条流出,推断伊塞克湖为内流湖。第(2)题,内陆地区的湖泊的补给方式主要有河流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雨水补给。第(3)题,“热海”名称的由来可从地形、盐度、湖水深度和面积等方面分析。“大清池”名称的由来主要从含沙量小,鱼类种类多,可清除浮游生物等方面分析。第(4)题,伊塞克湖区的开发既要考虑湖泊本身的开发,又要考虑滨湖地带的开发。主要从环境保护、发展旅游业、畜牧业、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分析。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鄂霍次克海(位置见图一)是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冬季大部海域的海冰南下至北海道沿岸,会形成著名的流冰景观。每年1月末到3月初是北海道流冰的

26、最佳观赏季节,但流冰现象具有不确定性,常有游客无功而返。海域西部的黑龙江是注入鄂霍次克海的最大河流,其水量丰富,有机质含量高。海域东侧的堪察加半岛是虎头海雕的重要栖息地,虎头海雕常在浮冰上捕食鱼类(图二)。每年冬季,虎头海雕伴随流冰,从堪察加半岛向北海道迁徙越冬。(1)说出鄂霍次克海海冰边界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2)描述北海道流冰的形成过程。(6分)(3)分析流冰对虎头海雕迁徙越冬的积极作用。(8分)答案(1)变化特点:海冰边界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从近岸海域向远岸海域扩展;西部海域海冰边界扩展速度快。形成原因:冬季,陆地降温速度快,近岸海域先结冰;北部海域纬度高,降温早,先结

27、冰;受寒流影响,西部海域先结冰;黑龙江注入大量淡水,海水盐度低,(使海水表面形成了低盐分的水层,)西部海域易于结冰。(2)鄂霍次克海海冰丰富,为流冰提供冰源;受冬季风和寒流影响,海冰南下,形成流冰。(3)虎头海雕以流冰为载体南下,节省体力;流冰为虎头海雕提供捕食场所;流冰将黑龙江输送的大量有机质携带至北海道海域,藻类和鱼类繁多,为虎头海雕提供食物保障;海洋表层的流冰对下层海水起到保温作用,利于冬季鱼类的生长。解析第(1)题,鄂霍次克海海冰边界的变化可从边界线走向、变化方向与快慢角度描述。据图可知,海冰边界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从近岸海域向远岸海域扩展;西部海域海冰边界扩展速度快。冬季,因陆地降温速度快,近岸海域会先结冰;而北部海域纬度高,降温早,会先结冰;受寒流影响的西部海域先结冰;海水盐度低的海域易于结冰。第(2)题,据材料可知,冬季海冰南下至北海道沿岸,会形成著名的流冰景观,说明首先鄂霍次克海海冰丰富,为流冰提供冰源;其次受冬季风和寒流影响,海冰南下,形成流冰。第(3)题,据材料可知,积极作用体现在“迁徙”与“食物”两方面。可从载体、捕食场所、食物保障等方面分析。- 1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