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530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地球运动规律 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讲+练(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一 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最新考纲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核心素养1.综合思维:结合图表材料分析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2人地协调观:结合我国西北荒漠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的开发等问题,分析其成因,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学生用书P58考点一区域资源开发主干精讲理主干抓关键1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条件评价(1)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开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优先开采);市场条件(

2、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交通运输条件(对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开采)。(2)能源资源开发的分析思路能源资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2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1)衰落原因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传统产业衰落。(2)转型措施实行战略性转移。这类城市一般随资源开发而兴起,随资源枯竭而衰落,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例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例如,从资源主导

3、到科技主导、从开发矿山到开发旅游,使经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绿化、美化环境,治理环境污染。3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1)能源储量多少。(2)距消费市场远近。(3)开发难度大小。(4)开发技术高低。(5)开发资金是否充裕和基础设施是否完备等。典题探究析典题学技法(2019高考江苏卷)(多选)2019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下图为“某市人口与支柱产业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有()A环境恶化B交通拥堵C资源枯竭 D产业萎缩(2)面对城市收缩,该市宜采取的措施有()A优化产业结构B加快工业化进程C建

4、设新城区吸引农村人口D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思路导引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工业发展的区位变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难度一般,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木材的产量一开始比较平稳后来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11年以后大幅度下降,钢材是呈先大幅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材料可知,木材和钢铁是该区域的支柱产业,要瘦身强体意味着规模缩减或者是产量缩减,因此可能是由于某些森林资源和铁矿石面临着资源枯竭,可开采量减少的问题。也可能是钢铁产能过剩或者市场达到过饱和的状态,产业发展出现了萎缩,因此需要相应的减少产量。正确答案选择C、D。产量的下降和交通拥堵无关,环境恶化通

5、常是指出现了环境污染而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而支柱产业发生收缩根本原因一定是资源本身或者是受经济社会、市场的影响,而非环境问题。A、B错误。第(2)题,该市的支柱产业发生了收缩应该采取的措施,应当是振兴产业的发展,尤其要优化产业结构,或者是延长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选项A正确。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应当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相协调,而不应该盲目加快工业化进程,选项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城镇人口总量下降,有可能出现了城市中心萎缩的现象,因此要加大城市中心的建设,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振兴中心城市,D正确。吸引农村人口要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交通运输条件

6、的改善,而并不是通过盲目建设新城区来吸引农村人口,选项C错误。答案(1)CD(2)AD对点演练练类题提能力(2019宁夏大学附中五次月考)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引发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之一,发电、采暖和供热是地热能利用的主要方式。冰岛是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岛国,水能、地热能和风能资源丰富,发电主要以水电和地热为主,风电仅占约0.1%。目前,冰岛招商引资发展电解铝工业具有很强竞争力。下图示意冰岛的活火山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冰岛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 )A由南向北延伸的断裂带B从西南到东北的火山带C中南部城市密集分布区D环岛屿的沿海平原地区2冰岛风能资源丰富但没有大规模发展风电,其主要原因是( )

7、A水电和地热发电技术要求较低B风电设备制造技术落后C水电和地热发电量大且价格低D风向和风力季节变化大3冰岛招商引资发展电解铝工业具有很强竞争力,主要是由于冰岛( )A电价低廉 B科技先进C政策支持 D资金雄厚解析:1.B2.C3.A第1题,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引发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读图分析可知,冰岛处于板块交界处,且图中的火山带呈西南东北走向,说明该地多火山、地震,地热资源丰富,B项正确、A项错误;地热资源分布与城市和平原的分布无关,C、D项错误。第2题,据材料分析可知,水电和地热发电、风能发电对技术的要求都比较高,冰岛属于发达国家,风电设备制造技术并不落后,A、B项错误;冰岛地形以山地

8、为主,河流短小急促,加之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水电和地热发电量大且价格低,C项正确;冰岛位于欧洲的西北部,风向和风力季节变化不大,D项错误。第3题,电解铝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冰岛能源丰富且廉价,因此招商引资发展电解铝工业具有很强竞争力,A项正确;其他选项不是其具有竞争力的主要原因。(2019河南郑州三模)干热岩是一种新兴地热能源,是一般温度高于200、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经过多年研究与探索,美国、法国、德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在干热岩发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4图中干热岩的发电过程,利用的地理

9、原理是()A生物循环 B水循环C岩石圈物质循环 D大气环流5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极低,其制约因素主要是()A地形 B市场C技术 D气候6与风力发电相比,利用于热岩发电的最大优势是()A受天气影响小B受地域影响小C电站建造成本低D技术简单便于操作解析:4.B5.C6.A本题组考查有关干热岩发电的知识点。第4题,生物循环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间物质往返流动的过程,图中不符合,A不对;根据图示,发电原理是冷水下压,被岩石加热,变为水汽蒸发到换热器,是通过水的液态和气态的转化来实现的,即利用水循环原理,B对;岩石圈物质循环指岩浆转化为岩石,最终再转化

10、为岩浆的过程,不符合题意,C不对;大气环流指大气的运动,不符合题意,D不对。故选B。第5题,从干热岩的发电过程看出,发电过程在地下进行,与地形、气候没有关系,A、D不对;中国对能源需求量大,市场不是限制因素,B不对;根据材料,“经过多年研究与探索,美国、法国、德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在干热岩发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说明干热岩发电对技术要求很高,C对。故选C。第6题,与风力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在地下进行,受天气影响小,A正确;干热岩发电必须在有干热岩石分布的地区,受地域影响大,B不对;干热岩一般埋深数千米,需要建造注水井和蒸汽井,和地上的设施连成一体,因此电站建造成本高,技术要

11、求高,C、D不对。故选A。考点二区域生态建设主干精讲理主干抓关键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材料中出现“植被破坏”“过度樵采”,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2)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具体如下:区域特征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地区荒漠化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且植被稀疏的地区水土流失山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平原

12、耕作区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干旱、半干旱草原区土地荒漠化(3)根据统计图表要素判断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果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2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原因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产生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13、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措施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典题探究析典题学技法(2019高考江苏卷)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1)(2)题。(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

14、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BC D(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起伏 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 D水土保持思路导引(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该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上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图,由图可知黄河干支流的分布和主要水文站的分布。下图为年输沙量比较图,由图可知不同水文站不同年份年输沙量的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输沙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考查

15、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内植被覆盖状况以及流量大小密切相关。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年至2015年潼关输沙量急剧减小,是因为其上游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固沙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弱。其次,河流流量相对减少,是因为上游地区引水灌溉,入黄河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搬运能力减弱,因此,正确,选B。上游地区并没有削山平地,而且坡面径流减小也不会导致输沙量急剧下降。输沙量急剧减小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和气候变暖,暴雨强度降低无关。错误。第(2)题,从第二幅图可以看出,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的输沙量大幅度减少,是因为三门峡、小浪底修建了水库,水库可

16、以拦蓄泥沙,中游地区水库大坝相对较少,因此下游水库拦截泥沙作用更加明显,正确答案选C。下游地区相对于中游地区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人为因素引起的,而非地形的起伏,地形对输沙量影响不大,A错误。流域的面积大,输沙量也应相对较大,下游地区流域面积大于中游地区,输沙量应该也大,B错误。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较明显,而非下游地区,因此D错误。答案(1)B (2)C对点演练练类题提能力(2019安徽A10联盟检测一)我国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为冲积性黄土母质在海浸母质上沉淀而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当地发展了“上农下渔”农业模式,即挖土成塘,注水养鱼,堆土成台,在上耕作。图示意该三角洲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

17、土和底层土壤盐碱状况,图示意“上农下渔”的农业模式。据此完成13题。1关于该三角洲盐碱地的分布特征,正确的是()A表层土壤含盐量低于底层含盐量B灌木林含盐量高于乔木林含盐量C三角洲滩涂裸地底层含盐量最高D乔木林表层和底层含盐量差最大解析:B图示两条含盐量数值线,均为灌木林高于乔木林,则B正确。滩涂裸地表层含盐量高于底层,则A、C错误;表层与底层含盐量差最大的是草地,则D错误。2台田的盐碱程度一般比普通农田低,其原因可能是()A台田气温低,蒸发弱B台田降水量大,利于排盐C台田地下水埋藏较深D台田土壤板结,盐分不易上升解析:C依据材料可知,台田高于普通农田,则台田面与地下水位距离较大,即台田地下水

18、埋藏深度大;使地下土壤中的盐分不易被地下水带到地表土层中,从而盐碱程度较低。3限制该三角洲“上农下渔”模式大面积推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 B地形C水源 D热量解析:C该模式消耗水量较大,而黄河三角洲淡水资源短缺,限制了该模式大面积推广。(2019山西二模)龙感湖与鄱阳湖古时曾连为一体,东汉时分离。湖区有众多的藻类、丰富的微管束植物和多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等,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该湖区人类活动少,水质优良,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下图示意龙感湖地区位置与范围。据此完成46题。4推测龙感湖与鄱阳湖分离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旺盛 B泥沙淤积C地壳抬升 D围湖造田解析

19、:B图示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所携带泥沙进入湖区后,在江水和湖水的顶托作用下,泥沙在河流入湖口地区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水下堆积体持续接受堆积最终露出水面,使龙感湖和鄱阳湖分离。5目前龙感湖地区湿地最主要的作用是()A净化水中污染物质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C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D维持生物多样性解析:D由“湖区内有众多的藻类、丰富的微管束植物和多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等”“是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之一”,可知目前龙感湖地区湿地最主要的作用是维持生物多样性。6龙感湖地区能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候鸟越冬地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温和多雨人类活动少,环境好食物来源充足水质好,无捕食动物A BC

20、 D解析:C龙感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候温和,但降水较少,排除;龙感湖地区作为自然保护区,而人类活动少,对环境影响小,正确;除气候温和外,食物来源充足是候鸟越冬地的重要条件之一,正确;鸟类一般处于食物链的底端,该地区应该有以候鸟为食的其他动物,排除。学生用书专题强化练(十一)P133(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陕西西安期中)玉门隶属酒泉市,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2009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玉门风能资源丰富,有“陆上三峡”之称,1997年玉门建成了甘肃省首个示范型风电场,经过20年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投产风电场20个。据此并结合

21、图完成13题。12003年4月始,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玉门市驻地搬迁的最主要原因是()A石油资源面临枯竭B新城区风能资源丰富C新城区靠近铁路干线D新城区位于绿洲边缘2风电产业成为玉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希望,然而已建成的风电机组运行率不足70%。玉门风电场“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是()A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B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C本地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D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3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其作用是 ()可实现“风”“光”互补可增强风电储能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可解决“弃风”现象ABC D解析:1.A2.C3.B第1题,从材料看玉门石

22、油资源枯竭,原有的资源优势降低,玉门市实施了政府驻地迁址工程,A对;风能资源丰富不是建设城市的条件,B错;靠近铁路干线和位于绿洲边缘不是主要原因,C、D错。故选A。第2题,风速变化大,风力发电不稳定,可以利用其他形式发电进行调节,不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A错;本地经济落后,人烟稀少,电力需求少,外送能力弱,电力市场小,是“弃风”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C对;技术水平低,设备维修率高, 风力发电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B、D错。故选C。第3题,近年来,玉门市尝试在风电场配套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小,光照好,可实现“风”“光”互补,对;光伏发电不能增强风电储能,错;同时建设两种

23、发电,可集约利用土地,降低成本,对;“弃风”现象主要是市场问题,建设光伏发电不能解决“弃风”现象,错,故选B。(2019四川遂宁三模)读 2018 年我国部分省区发电量及其构成表(单位:亿度),完成46题。 省区山东江苏内蒙古A四川总发电量5 608.24 933.54 828.34 369.63 498.6全国排名12345构成火电5 367.74 477.34 138.43 260.1447.8水电4.332.634.7146.52982.2其它236.2423.6655.296368.64.A 省最可能是()A山西 B广东C河北 D贵州5江苏总发电量大,但水力发电量却远小于四川,主要影响

24、因素是()A径流量 B地形C市场 D政策6有关内蒙古电力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力发电量将会大幅增加B火力发电站很多建在煤矿附近C电力大量供应京津唐地区D其他发电量的主体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解析:4.B5.B6.A第4题,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电能需求量大,2018年全年发电总量在全国排名第四;广东是中国最大核电发电省份,西部与北部山区水能丰富,因此在能源构成中其他能源数量较大,故B正确。第5题,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河流水量虽大,但地形平坦,水流缓慢,因此水能贫乏;而四川省地势起伏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故B正确。第6题,内蒙古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丰富但水能

25、资源贫乏。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为缓解煤炭运输的压力,在煤矿附近多建火力发电站,因此A说法错误,B、D正确。内蒙古发电量大于当地需求,距离京津唐地区较近,因此电力大量供应京津唐地区,C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项,故选A。(2020广东深圳一模)以中国不同自然带的700余个流域面积小于1 000 km2的代表性流域的实测资料为基础,将它们分为若干组,然后计算各组的平均值,得到了年径流深(年径流量平铺在其流域面积的水层深度)与产沙模数(流域单位面积年产沙量)的关系。据此完成78题。7对应的植被类型分别是()A森林、荒漠灌丛、草原B草原、荒漠灌丛、森林C荒漠灌丛、草原、森林D荒漠灌丛、森林、草原解析:C

26、图示年径流深很小(低于10 mm),说明降水多,可能为荒漠灌丛;年径流深较大,说明降水多,可能是森林;年径流深较小,可能是草原。8年径流深为40 mm左右的自然地带,产沙模数最高,最可能的原因是()A降水量最大B地形崎岖、地面坡度最陡C地表物质最为破碎、疏松D植被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弱解析:D由上题可知,年径流深为40 mm的自然地带,一般有一定的降水,但植被较差而对地表土层的保护作用弱,从而产沙模数高。(2020福建厦门一模)内蒙古河套灌区某地耕地与盐荒地相间分布,地下水自由流动。当耕地灌水时,不仅耕地的土壤含盐量发生变化,还引起相邻盐荒地的土壤含盐量变化。耕地除了农作物生长期灌水外,还在每年1

27、011月作物收割后进行秋后灌。下图示意该地6月灌水前后耕地和盐荒地土壤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911题。9图中表示耕地灌水后的曲线是()A BC D解析:A干旱区地表土壤盐碱含量较大,而灌溉能对表层土壤起到淋盐作用,从而使地表土壤盐度降低、土壤下部盐度相应增大;如图示曲线符合。10该地6月灌水后,土壤含盐量()A耕地上升,盐荒地下降 B耕地、盐荒地都上升C耕地下降,盐荒地上升 D耕地、盐荒地都下降解析:C灌水后,耕地因水的淋盐作用而使土壤含盐量下降。周边盐荒地因地下水位上升,把较深层土壤中的盐类物质带到表层;6月气温高、蒸发强,最终表层土壤水分蒸发而盐类物质富集,则盐荒地的土壤含盐

28、量上升。11该地实行秋后灌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土壤蒸发 B种植越冬作物C储水补墒淋盐 D便于茬地翻耕解析:C秋后灌一方面可以补充土壤中的水分,保持土壤墒情,利于春季的春播;同时也能对耕地表层土壤中的盐分起到淋盐作用,降低土壤中的含盐量。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20贵州贵阳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泥炭又称草炭或泥煤,是一种经过数千年演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质聚集物。泥炭应用广泛,可为种植业和园艺业的发展提供天然肥料,可作为化工原料的添加剂、能源等。下图所示地区泥炭资源丰富,当地泥炭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并大量出口。(1)分析图示区域泥炭资源丰富的原因。(8分)(2)简

29、析里加发展泥炭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3)简述当地泥炭资源开发带来的影响。(8分)解析:本题以泥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材料背景,考查泥炭资源的成因、开发的区位优势及其开发的影响,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1)题,由材料可知,泥炭又称草炭或泥煤,是一种经过数千年演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质聚集物,则其成因可以从水分充足、有机质富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图示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和海洋的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温带森林与草原分布区,有机质来源丰富;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存在冻土层,气候寒冷,蒸发微弱,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第(2)题,

30、泥炭资源开发的区位优势可以结合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从资源的赋存量、开采技术、交通、市场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区域,即里加泥炭资源丰富;紧靠欧洲发达国家,市场需求量大;拥有港口,交通便利;开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是首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等。第(3)题,泥炭资源开发的影响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分析,可以类比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对当地的影响。泥炭资源开发的有利影响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出口可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利影响是泥炭开采可能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过度开采易造成泥炭资源枯竭;

31、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湿地萎缩,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等。答案:(1)受西风带和海洋的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温带森林与草原分布区,有机质来源丰富;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存在冻土层,气候寒冷,蒸发微弱,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2)泥炭资源丰富;紧靠欧洲发达国家,市场需求量大;拥有港口,交通便利;开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首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等。(3)有利影响: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利影响:泥炭开采可能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过度开采易造成泥炭资源枯竭;造成一定的污染;湿地萎缩,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功能减

32、弱等。13(2019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2分)吉林省珲春市(见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1)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6分)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2)据图文信息,对该市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条件予以评价。(10分)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3)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6分)解析:本题通过吉林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为背景,考查分析聚落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评价商业贸易的区位因素,分析区域内河流的水

33、文特征变化等知识点。第(1)题,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聚落很少”,解题方向“自然原因”。可以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中的地形地势、气候、水源、生物植被、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第(2)题,该题属于评价分析类题,关键词“发展进出口贸易”,解题方向“条件予以评价”。说明要阐述评价观点,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具体可以归结为所学的商业贸易的区位因素中的交通运输条件、生产条件和货物来源,市场和经济腹地、政策等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条件:有贸易口岸;有政策支持;有铁路、公路通往邻国。不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条件:缺少我

34、国自己的海港(不能与其他国家直接通航;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距商品的主要供应地和消费地较远(服务范围较小)。第(3)题,该题属于特征描述类题,关键词“植被的恢复”,解题方向“水文特征”。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位、水能等进行分析。结合材料有森林植被的恢复,影响到的一般是流量水位和含沙量,从这两个角度组织答案: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答案:(1)地表坡度大;地势高,气温较低;水源相对不足;森林茂密;土层较薄。(答出三点即可)(2)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条件:有贸易口岸;有政策支持;有铁路、公路通往邻国。不利于进出口贸易的条件:缺少我国自己的海港(不能与其他国家直接通航;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距商品的主要供应地和消费地较远(服务范围较小)。要求:评价必须涉及有利、不利两方面,答出4点即可。(3)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