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3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等值诊断联合考试2013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第卷(选择题)24周
2、王东迁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周王都要依赖强大的诸侯国,社会的政治 秩序被彻底打破。其根源在于 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 C铁犁牛耕的出现D宗法关系的疏远25在中国古代,君主制和官僚制虽然相互依存,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就没有冲突和矛 盾,中国的官僚虽然在今天看来好像是皇帝的雇员,官僚体系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却总 是有点别扭,直到清朝,皇帝才明确地将士大夫的野心压下去。其措施是 A军机处的设置 B继承明朝内阁制 C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使用 D扩大理藩院职责26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盛唐气象的是BAD图6C27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1935年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3、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281912年上海实业家方液仙创办中国最早的日用化工企业,因小作坊生产和销路呆滞被迫歇业。1915年重建,但无力与舶来品抗衡再次倒闭。1920年改善产品装备,在当时社会宣传国货的有利形势下抓住时机,获得发展。如此反复者三,方液仙企业成功的重要原因是A晚清政府的新政影响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C反帝群众的支持国货 D创业精神的艰苦实干29金冲及在毛泽东传中说到:“中国人从五四运动前后接受马克思主义起,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在抗日战争
4、时期,独立自主的立起了新民主主义这面旗帜。”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B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革命C抗日战争时期两党分歧渐趋消除D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是公有制30著名法学家江平认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那么应当怎样来理解和认识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呢?A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定应首先复兴西方古典法律制度B从强调统治阶级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本位C权力自主的经济本位应完全服从于国家至上的国家
5、本位D立法从罗马法的经验主义为基础到借鉴出“摸着石头过河”31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代民主制的复兴与发展,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既是对古代文明的承继,又是一次全新的发展。关于代议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代议制的核心是政府如何行使权力的问题B体现代议制间接民主原则的最好途径是完善普选制。C美国为议会主权代议制形式的典型代表D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对古代文明的彻底否定32到十八世纪基督时代为止,世界文明以农业为基础已有一千年了,然而,在十八世纪,人们离开了原始的生活基地,进入到从未梦想过的新天地。这场革命在十九世纪还未结束之前,就控制了整个世界。刘易斯芒福德写道;“机械学成了新宗教,
6、给世界带来了一个新的救世主”。“这场革命”是指 A工业革命B经典力学C启蒙运动D宗教改革33苏格拉底和孔子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苏格拉底说过:“我愿意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下列孔子思想中与苏格拉底该观点相似的是A有教无类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温故而知新 D因材施教34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应A坚持主导地位为前提 B提倡和遵循贸易一体化C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和条件 D加强政府控制职能是根本途径35钱穆曾
7、强调不得志、失败者的重要,他们虽不表现于当时的历史舞台,当时也未建立事功,但是比得志的、成功的还要伟大。因为他们的影响和价值在后续的事业中得以实现,从而穿越时空而不朽。材料体现研究人物史注重的角度是A重视对衰世乱世人物的研究B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C从无为中揭示有为D从人物主观能动性出发第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国民日日报发
8、刊词(1903)材料二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1909年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1918年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1919年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1924年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1932年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1938年申报香港版出刊。刊登毛泽东著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46年申报将股权51%让与国民政府,成为官商合办,并改组公司董事会。
9、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材料三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图11(1)材料一中,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7分)(2)根据材料二,申报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进步现象提供了哪些视角?并简要说明理由。(9分)(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图10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 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 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
10、而陈志武教 授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 银行的发达程度已经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者 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 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 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 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 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 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2012.2评材料中关于“掠
11、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讨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选考题】图1545(15分)【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一、广
12、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材料三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请回答:(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据材料一综述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8分)(2)俄、日、中三国的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及其局限性说明了近代化发
13、展进程的什么特点?(7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4、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5年前后中国人对宪法态度的变化及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宪政的意义。(7分)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等老
15、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材料二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指出矛盾所在。(8分)(2)材料二中列宁所做的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7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明袭暗杀)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
16、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二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材料三杰出人物,只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却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只是由于这种趋势才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有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有哪些。(6分)(2)材料二是康煕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过的一段话。依据材料二,归纳康煕帝对自己的评价。(6分)(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
17、物的基本原则。(3分)2013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协作体等值诊断联合考试2013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4【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周朝社会政治经济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历 史现象的分析能力【答案解析】周王东迁后,作为政治制度的分封制崩溃,而其崩溃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出现使得私田大量产生,冲击了井田制,进而使得政治秩序破坏。【参考答案】C25【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分析,君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矛盾之一,所以历代王朝大都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18、相权威胁皇权的措施,而真正彻底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清朝政府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皇权高度集中,因此矛盾得以解决。 【参考答案】A2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答案解析】题干要求能够反映唐朝的信息图片,D项正确,通过图中的邸店、东市等信息能够反映题干要求。A项是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B项是宋代瓷器,可以通过冰裂纹分析。C项是元代的行省在东北地区的设置图。 【参考答案】D27【命题立意】该题考查学生再现史实,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能力。通过题意可知是将临时救济和制度保障相结合。 【参考答案】A28【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
19、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处理能力 【答案解析】从题干中可知,1920年社会宣传国货的有利形势下抓住时机获得发展。C项 【参考答案】C29【命题立意】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理论的分析理解能力【答案解析】A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政党,需要在当时提出一个鲜明的理论能够指导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作。B项正确,C项在抗日战争时期两党之间有着明确的党派差别,两党分歧是根本上的阶级差别。D项新民主主义时期经济不是公有制。【参考答案】B30【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分析和迁移能力 【答案解析】A选项错误,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定应从西方古典法律制度中吸取经验而不是简单复兴,B项正确
20、,C项 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制定应具有相应的自主权利,提倡私法精神就是要在中国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中,特别是在契约法律中规定一定数量的任意性规范,D项,罗马法的制定是在高度理性主义基础之上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法也不应是“摸着石头过河”,应改变“重实践,轻理论” 【参考答案】B31【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政治制度的分析能力【答案解析】A项错误,代议制的核心是人民如何行使权力的问题。B项表述正确,C项美国为人民主权代议制。D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资产阶级代议制对古代文明有所继承。【参考答案】B32【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答案解析】从题干内容可以分析人类的农业文明时代进
21、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因此选A。【参考答案】A33【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思想史内容,意在考查东西方思想家的比较分析能力。【答案解析】题干中苏格拉底的观点与孔子的有教无类相符合,故A正确,B、C、D项属于孔子教育思想中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参考答案】A34【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完整、准确、合理解读能力。 【答案解析】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故A错误。B项应为提倡和遵循贸易自由化,C项正确,D项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答案】C35【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学生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答案解析】题干说明钱穆研究历史的
22、角度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人物对历史所做的贡献应予以承认,发展的看待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而不是只关注历史人物的时代推进作用。故选B. 【参考答案】B40【命题立意】文化反应社会状况,以文化作为切入点,考察当时的社会状况。【答案解析】(1)由材料概括;结合材料内容和出处时间。 (2)通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用材料中的史实加以说明。 (3)找到明显变化的三个阶段。结合史实对应时间段分析原因。【参考答案】(1)信息:表达民意,启蒙民众,挽救民族危机。(3分)特征:西方启蒙思潮传入,民权思想盛行;爱国思潮。(4分)(2)视角与理由:视角一:近代政治。申报对20世纪上半期国内政治大事的报道和评论。
23、视角二:近代新闻业。申报新闻编辑方法、报纸内容拓展的历史。视角三:近代民族工业。申报作为商业性报纸,在印报技术、投资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历史。视角四:近代教育。申报开设教育新闻等栏目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历史。(写出其中三个视角并说明理由,即得9分,其中“视角”1分,“理由”2分。“理由”不得照抄材料。如答其他视角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3)变化特点:19401944年,总体不高;19441946年,迅速增加;19461947年,快速下降。(3分)原 因:19401944年正处于抗战时期,以团结抗日为主要任务;19441946年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追求和平民主成为人民的主要诉求;1946
24、1947年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严重打击了人们的民主热情。(6分)41【命题立意】考察论从史出,史证论,史论结合。 【答案解析】表明观点。用史实证明观点。【参考答案】(一)观点一:掠夺在前,发展在后,掠夺促进西方崛起。(3分)史实:黑奴贸易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殖民扩张与掠夺,给欧洲带去了大量的资金和原料,促使欧洲经济产生重大变革;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殖民霸权,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殖民扩张,为欧洲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与原料产地。(9分) (二)观点二:发展在前,掠夺在后,发展是西方崛起的基础。政治:古希腊罗马的民
25、主法制思想为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英国17世纪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进了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经济: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荷兰、英国组建大型商业公司,促进海外贸易发展。科技: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是西方崛起的精神因素。45【命题立意】该题从改革影响切入,意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答案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俄、日、中近代史上进行的改革。第(1)问据材料中“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必须废除农奴制”说明基本态度是都主张废除农奴制;原因可以从农民、贵族、自由派等方面思
26、考作答。第(2)问,影响据所学知识作答;近代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分析三国不同的改革方式及结局即可得出相应解答。【参考答案】(1)基本态度:主张废除。(2分)原因:农民起义威胁沙皇的统治;(2分)农奴主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2分)农奴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想通过改革保存自己的权利和土地。(2分)(2)影响: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分)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加快了日本的经济近代化;(2分)中国的戊戌变法尝试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未果,却传播了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分)特点: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和近代化道路
27、的多样性。(1分)46【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学生准确通过历史事实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答案解析】第(1)问考查对宪法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答案均可依据材料进行分析;第(2)问答题时要注意结合两则材料进行回答。【参考答案】(1)变化:1895年前很少有人了解;(2分)1895年后明确提出立宪。(2分)原因:1895年前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2分)1895年后维新变法的需要。(2分) (2)意义:康有为提出君主立宪主张,为维新变法提供了政治理论,促进了思想解放。(3分)民国立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限制袁世凯专权,促进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4分)47【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比较、归纳历史问题的能
28、力【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1)问,材料一中的前两句话反映了英美的矛盾,后两句话反映了法德矛盾,材料二反映了美日之间的矛盾;第(2)问,可以将问题转换成“华盛顿体系不能长久维持的原因”。【参考答案】(1)矛盾:美国与英法争夺世界霸权;法国企图通过严厉制裁德国确立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德国不甘心失败,试图东山再起,冲破凡尔赛体系;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8分)(2)判断正确。(2分)原因: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暂时独霸,引起了日本的不满,日本因而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会议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火种。(5分)48【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进行综合分析、解读,进而得出客观评价的能力。【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帝王的评价。第(1)问只要能够正确划分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即可;第(2)问,注意是帝王对自己的评价,不能辩证地分析;第(3)问实际考查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还要看其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参考答案】(1)经验:善于用人;(2分)善于纳谏;(2分)平等的民族政策。(2分)(2)评价:一心为国为民;(2分)保国安邦,恩威并济;(2分)勤勉努力。(2分)(3)原则: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