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443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配套文档: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四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学习目标定位1.掌握我国旱灾的类型、特点、时空分布与灾情。2.掌握我国受台风、寒潮影响的主要地区及其危害。3.理解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一、我国的旱灾1.特点: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2.区域差异(1)旱灾多发中心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江淮多发季节春季夏秋四季夏季(2)不同区域,旱灾特点不同3.时空特点:与涝灾4.灾情(1)表现:农牧业灾情重;工矿、城市受旱灾危害巨大。(2)原因a.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b.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1.为

2、什么西北干旱区很少发生旱灾?答案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所以,不同的区域,旱灾的特点不尽相同。在这里关键是“灾”字的理解与含义。所谓“灾”应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的事件。而西北地区的受灾体稀少,甚至有的地方基本没有受灾体,形不成多大的破坏,所以干旱不等于旱灾。1.据教材P46图2.31中国1972年干旱程度,分析1972年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答案从图中可知1972年重旱区有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其中旱灾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因为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大且地表径流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人类生产生活对水的需求量

3、大。一旦干旱,易成严重旱灾。2.为什么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答案(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均,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我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形成旱灾的自然原因迁移应用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材料一干热风又称“火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初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时期,干热风导致植物蒸腾急速增大,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而减产。材料二如图示意华

4、北平原近50年来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1)描述华北平原年平均干热风日数的分布特征。(2)提出华北平原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具体措施。答案(1)中部日数多,南北部少(或北部日数多,南部少);平原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或北部日数中间多周边少,南部西多东少)。(2)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适当施用化学药剂,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解析(1)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要先总体、后个体(即特别之处)表述;(2)材料一中提示会带来干旱和风,则要合理灌溉和营造防护林,另外也可从作物品种角度分析。二、我国的台风和寒潮灾害(一)台风灾害(二)寒潮灾害1.发

5、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发生在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2.源地与路径3.山脉走向对寒潮活动的影响4.寒潮影响的地区差异2.为什么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寒潮不易侵入?答案寒潮在南侵过程中,受沿途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势力不断减弱,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区,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少。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所以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则因海拔特别高而使寒潮不易侵入。据教材P48图2.33中国东部影响严重的登陆台风次数(19492000年)、图2.34中国东部台风经济损失(19912000年)分析1.我国台风登陆

6、次数较多的省区有哪些?答案台风登陆次数较多的省区有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2.分析台风对我国的影响有哪些区域差异?答案台风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其影响程度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总体来说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三)气象灾害多发区1.华北地区灾害种类: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2.华北地区多发原因3.华北旱灾(1)特点: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灾情最重。(2)类型:春旱、初夏旱、春夏连旱、夏秋连旱、春夏秋连旱甚至连年干旱。(3)灾情a.变化b.原因:国家首都所在地区,各类产业发达,工程设施密集,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都很大。4.

7、华北沙尘暴(1)时间:多发生于春季。(2)内涵: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3)界定: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4)灾情:华北地区损失十分严重。3.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2月以来,西南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20毫米,其中云南大部、四川大部、贵州西部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

8、比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同时,西南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以上,其中云南大部、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气温偏高2.4。材料二云南省干旱灾害分布图。(1)据图描述云南干旱灾害的分布特点。(2)依据材料一,试说明2013年2月以来,云南省干旱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答案(1)地区分布不均;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旱情逐渐加重。(2)大气环流异常:降水比常年同期异常偏少;气温比常年同期异常偏高,导致蒸发旺盛,形成干旱。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知,云南干旱灾害分布不均,大致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加重。第(2)题,云南干旱面积不断加大,主要是大气环流形势异常造成降水减少、蒸发旺盛导致的。干旱灾害(1)特点:出现次数多、持

9、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2)(3)危害(4)分布主要集中于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活动集中的东部季风气候区。华北、东北地区:春旱、春夏连旱;长江以南地区:伏旱;西南地区:冬春连旱。迁移应用22014年4月19日,一场沙尘暴席卷了华北地区,下图为“沙尘暴发生的天气示意图及沙尘暴生消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沙尘暴席卷时的华北地区受_(天气系统)控制。(2)如图乙所示,丙地会形成_(地貌景观),试阐述其形成原因。答案(1)锋面气旋(锋面、冷锋)(2)沙丘离沙源地较近;气候干旱,多大风;携带沙尘的大风,在风力减弱或受阻的情况下,产生风力沉积作用,形成风积地貌。解析第(1)题,影响华北地区

10、沙尘暴天气的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第(2)题,丙地会形成沙丘,成因为风力沉积作用。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冬季风的通道;接近沙源地;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增加;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读下图,完成13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黄淮海平原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2.上述地区干旱表现为()A.以伏旱为主 B.全年干旱C.春旱和春夏连旱 D.冬春连旱3.关于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11、()A.降水量高于平均值就出现干旱B.北方水少、耕地少易造成干旱C.降水年际变化小的地方发生干旱的几率大D.人口增长、工农业的发展,生活和生产用水量提高答案1.B2.C3.D解析第1题,干旱频次越高的地区干旱灾害越严重,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淮海平原地区的干旱灾害最严重。第2题,黄淮海平原地区,由于降水变率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常出现春旱和春夏连旱。第3题,降水量低于平均值才易出现干旱;北方耕地少与形成干旱无关,且北方耕地多于南方;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方发生干旱的几率大。新浪网2015年10月5日报道:强台风“彩虹”已于昨日中午在湛江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是有气象记录以来

12、十月份登陆广东最强的台风。据此完成46题。4.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海重,北方轻 B.内陆重,沿海轻C.沿海重,内陆重 D.沿海重,南方重5.下列各组区域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A.桂、滇、黔 B.粤、闽、浙C.赣、鄂、湘 D.冀、晋、豫6.台风导致人员死亡和房屋倒塌是因为 ()特大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狂风刮倒建筑物,吹翻船只风暴潮引发洪水低温冷害A. B.C. D.答案4.D5.B6.D解析第4题,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第5题,东南沿海各省受台风影响最大,内陆地区较小。第6题,

13、台风灾害主要是由狂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带来的损害。7.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是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下图为旱灾频次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分析原因。(2)简要说明防御C地区旱灾的主要措施。答案(1)此地冬季降水少;为喀斯特地貌区,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少;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速度快,留存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2)兴修水库等水利设施;南水北调;增强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政府加大抗旱资金投入。解析(1)读图可以判断,B地区是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此地为喀斯特地貌区,冬季降水少,

14、多溶洞和地下洞,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少。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速度快,留存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加重了干旱程度。(2)读图,C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应兴修水库等水利设施,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问题。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可实施南水北调,解决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应增强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政府应加大抗旱资金投入。教材P47思考提示: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也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

15、,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教材P49思考提示: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地带。台风带来的强风、特大暴雨以及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教材P54思考提示:1.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可以理解为: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

16、;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2.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季节,降水少可能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的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害。所以没有“冬旱”之说。基础过关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12题。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 B.台风C.洪涝 D.寒潮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 B.甲3、4、5月C.乙5、6月 D.乙12、1、2月答案1.A2.B解析第1题,

17、由图可知,该类自然灾害以华北、华南最为严重,西南地区次之,故可判断该灾害为干旱。第2题,甲处为华北平原,以春旱为主,多发于35月;乙处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伏旱为主,发生在夏季(7、8月份)。3.我国北方地区在不同季节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有()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春季和夏季的干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春季和秋季台风袭击华北地区春季和夏季的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A. B.C. D.答案A解析我国北方地区春季一般不会有台风袭击,也很少出现洪涝灾害。2009年11月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较强冷空气横扫河北,其中省会城市石家庄市降下了该市54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雪,达到暴雪级别。河北省气象台发布

18、了暴雪红色预警信号,发布了道路结冰的红色预警信号。据此回答45题。4.在冬季,影响我国北方的强冷空气,除了能够带来大量降雪以外,还会出现()A.大风、降温 B.暴雨、寒潮C.沙尘暴、干旱 D.地震、泥石流5.在我国北方冬季,出现上述天气时,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其主要作用是()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D.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促进小麦生长答案4.A5.B解析第4题,在我国北方冬季,强冷空气南下,往往会形成寒潮,伴随着大风、降温、暴雪等恶劣天气,与此同时,还可以缓解旱情;暴雨是在夏季形成的;地震与气象没有必然联系。第5题,燃烧柴草释放二氧化碳

19、,可以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2012年伊始,整个欧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经历了罕见的寒冷天气影响,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据此完成67题。6.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山东、台湾、海南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7.对于华北南部地区来说,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发生在()A.冬半年 B.春末夏初C.秋季 D.秋末冬初答案6.D7.D解析寒潮是北方冷空气南下引起的急剧降温,对我国北方地区影响最大,南方受其影响则较小。华北南部地区以旱作农作物种植为主,秋末冬初突然爆发的强冷空气对晚秋作物影响极大。8.低温冻害主

20、要是因为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分布图”。对比东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差异,并说明原因。答案差异:东北地区平均年冻害次数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原因:冻害发生在冬半年(主要在春、秋两季);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冬半年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农作物耐寒能力强;东北地区人们防冻意识强。解析由图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平均年冻害次数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寒潮引发的冻害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冬半年东北地区非常寒冷,但冬季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寒潮降温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少;长江中

21、下游地区纬度低,冬半年农业生产活动仍然较多,一旦寒潮来临,低温冻害会对农作物造成一定影响,强降温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多。能力提升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完成911题。9.图中等值线M可能的取值是()A.20或30 B.20或25C.25或30 D.30或3510.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A.年降水量小的地方B.河流径流量小的地方C.年平均气温高的地方D.降水变化大的地方11.图中地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A.河流径流量小 B.受高压控制C.地下水位下降 D.工业用水量增大答案9.C10.D11.B解析第9题,M位于25和3

22、0之间的一条闭合的等值线上,根据等值线原理,其数值有两种可能,即和两边的等值线的数值相等。第10题,我国的旱灾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因为这里农业发达,降水变化大,农作物极易受灾。第11题,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旱灾多发生在78月的原因为此时该地受到西太平洋高压的控制,降水较少,形成伏旱天气。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12.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13.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A.人口稀少 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答案12.A13.C解析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降水区域也由南向北推进,

23、若夏季风推进速度异常,则往往造成南北此旱彼涝的现象。东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且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因而旱涝灾害严重。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导致的气象灾害,直径一般为550毫米,最大的可达10厘米以上(如下图)。雹的直径越大,破坏力就越大。中国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2014年以来,我国冰雹天气较为频繁:4月1日和5日云南文山遭受冰雹灾害,一人被灾害夺去了生命;4月17日,四川省广安市遭到冰雹袭击,冰雹堆积厚度达6cm,为历史同期罕见。试分析冰雹天气所导致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答案危害:影响农作物生长;危害人身安全;影响交通通讯设施。措施

24、:(1)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2)多雹灾地区降雹季节,农民下地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如竹篮、柳条筐等,以减少人身伤亡。(3)成熟的作物及时抢收,增种抗雹和恢复能力强的农作物。(4)在多雹地带,种植牧草和树木,增加森林面积,改善地貌环境,破坏雹云条件,达到减少雹灾目的。解析(1)材料中显示的冰雹天气导致的危害有危害人身安全,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农作物生长、影响交通通信设施。(2)防灾和减灾的主要措施为灾前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防御,如加强天气监测和预报、成熟作物及时抢收,增种抗雹和恢复能力强的农作物;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如多雹季节随身携带防雹工具;灾后积极恢复和重建。15.下图为2001年4月6日

25、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答案沙尘暴。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解析图中虚线范围内为锋面气旋系统中的冷锋。在我国北方春季易形成沙尘暴灾害。其形成的天气条件,图文信息给的很全面,如我国北方春季气温回升快,表土解冻,地表干燥,故沙源丰富;地表干燥,说明降水少,由图知该区域大部分处于强低压控制下,气流上升,沙尘易被扬起,据图中虚线区域等压线分布及密集情况知该地偏西风势力强劲,因此该地易形成大范围沙尘暴天气。- 1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