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评《孙权劝学》的语言情味.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42211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孙权劝学》的语言情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评《孙权劝学》的语言情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评《孙权劝学》的语言情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评《孙权劝学》的语言情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评孙权劝学的语言情味孙权劝学这篇文章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吴国国君孙权鼓励其大将吕蒙学习的一件事。文章虽寥寥数语,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各个人物的迥异的性格,尤其是作者匠心独运地对语言的凝炼,使人读后不得不为之叹服。下面我就文中人物的语言情味,作一些点水之谈。文章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共出现三个人物:孙权及谋士鲁肃、大将吕蒙。文章的内容就是通过他们君臣三人之间的对话展开的。关于文中的语言情味,我们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首先,孙权作为一国之君,不仅具有君临天下的大智大勇,治国为兵的谨小慎微,而且还有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眼光。这些不仅仅表现在他平时的治国方略,政务处理上,还表现在他对生活

2、中一些微小之事的处理上,比如在鼓励吕蒙学习这件事上。文章开门见山的就直扣文题“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仅十个字,就表明了孙权的态度:吕蒙当权掌事了,该适当的多学些知识,充实自己了。这简短精炼的话语,把孙权的那种明确的观点,坚决的态度表现了出来。那么在这里,孙权的这番话,并不是凶神恶煞的盛气凌人的表现出来,也并未体现出他作为国君的高高在上,而是以一种温婉平和的语态体现出来,我们不难发现,作为贵为君主的孙权,对其大臣的谈话是何等的和蔼可亲,一个“卿”字,就无形中拉近了他们君臣之间的那种等级距离,开场就给人一种舒缓的氛围;接着“不可不学”,更是显得语重心长,发自肺腑,这种谆谆告诫,同时也从一个侧面

3、反应出了孙权对吕蒙的赏识与垂青。那么,面对国君的如此垂青、厚待,吕蒙并没有俯首称是,而是“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找了军中事务多作为理由,推辞了国君的“美意”。他这样做似乎很薄孙权的面子,其实了解吕蒙这个人之后就不会为此诧异了。吕蒙家境贫寒,出身卑微,从小未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完全是靠自己摸爬滚打,武力超群,骁勇善战,才奠定了如今地位,所以,他对于学习来说,可以说是绝缘体,也从未有过学习的渴望。对于这些孙权也是非常熟知的,因此对于吕蒙的推辞他并未大发雷霆,亦或一贬再谪,而是以“一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不懈精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规劝,使得一向鲁莽粗犷的吕蒙也开始痛下决心,奋发学习,并且学有所成。那

4、么,孙权又是何等鞭辟入里的言说和怎样的现身说法来使吕蒙信服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借往事耳!”首先,他用了一个反问句,强调让吕蒙读书学习,并不是要吕蒙成为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为了让他多学些知识,博闻强识,不要像“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涧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接着孙权以自身的多读书,受益颇多的切身经历和体会,坦城布公地讲给了吕蒙,同时也在言语中隐含了对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推辞的批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吕蒙以自己事务多作标榜,孙权于是乘此机会来了个层层推进之法,用一个反问句,否定了吕蒙推辞的理由。“你仅仅是一个武夫,深谙操练兵马,

5、舞枪弄棒之道,这无可置否,你的日常事务也不过如此,除此之外,亦无其他。我作为国君,每天批阅奏章,处理政务,接见使臣等等,朝中事无巨细,都得过问,尽管这样日理万机,我还可以忙里偷闲,每天读书,给自己充电,那么你与我相比,谁更忙呢?”孙权巧妙地用这样一个鲜明对比,言辞恳切,循循善诱地引导使得吕蒙听后惭愧不已,同时也彻底叹服了,于是便开始发奋图强。在这里,孙权鼓励吕蒙学习,并未大动肝火,乃是心平气和,推心置腹的以理服人,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孙权作为封建统治者的高超语言艺术。既不夸大其辞,也不矫揉造作,而是实事求是,情真意切地与吕蒙进行了“同志式”的坦城之谈,使得草莽之夫也开始洗心革面,努力奋进。当然这也

6、是孙权人格魅力的一种侧面折射。吕蒙奋发学习之后,效果何如呢?文中并没有正面铺叙介绍,而是借第三人之口,既孙权的谋士鲁肃过浔阳,与蒙议论之后的感叹而反馈出来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鲁肃与吕蒙交谈之后鲁肃的惊叹之词,他惊诧于这一武夫的才能,开始对“吴下阿蒙”刮目相看了。可见,他的惊讶、惊觉,正是对吕蒙的学习成效的一种肯定,也正是孙权“劝学”的目的。吕蒙听到一向“轻视”自己孤陋寡闻的谋士鲁肃也如此叹服,不觉喜上眉梢。“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他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但又不自满,而是在一种略带指责的语气中,又充满了自豪之气,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言外之意,即当年的吴下阿蒙,也今非昔比了!通过吕蒙学习这件事,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吕蒙的身上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韧劲。他可以从先前的“吴下阿蒙”而成为如今令人刮目相待的“非”吴下阿蒙,这其中,他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这其中有孙权的引导,更有他的辛苦付出。他的这种恒久精神,闪光之点,也正是他后来成为继鲁肃之后又一辅佐孙权治国平天下的谋臣。同时,他的这种精神,也是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学习的典范,古人尚能如此,我们又有何惧?统摄全文,我们发现这篇文章的精妙触动人心弦之处就在于文章的语言情味。它的遣词用句的简短洗炼、鞭辟入里,又不失幽默豁达。以及人物说话时的神情语态,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无不给人留下韵味犹从、意犹未尽之感。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