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中国史纲要载: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出现这些变化主要是因为A. 土地兼并之风的盛行B. 贫富分化不断加剧C. 新兴地主阶级的壮大D.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
2、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等信息可知,战国时期土地买卖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据所学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土地私有制确立,故D正确;据所学可知,土地兼并盛行的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允许土地买卖,而故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因为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A不准确;据上分析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土地私有制确立,土地买卖的频繁,贫富分化不断加剧,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B、C错误。【点睛】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形式是奴隶主土地所有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又先后形成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这三种土地私有制的共同特
3、点是农业劳动者和土地占有者相分离,劳动者无地,有地者不劳动。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处于对立地位,两者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此外,虽然也存在着处于从属地位的个体农民的私有土地,但往往成为大土地所有者兼并的对象。2.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这表明当时A. 庶族掌控铸币实权B. 民间力量制约皇权C. 商品经济仍具活力D. 抑商观念上下背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晋和东晋虽然长时间没有铸钱,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钱币,所以汉的五铢钱和各种旧钱仍然在民间流行,由于钱荒甚
4、至出现盗铸铜钱,表明当时商品经济仍具活力,故选C;当时长时间没有铸币,A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皇权受到制约,B错误;D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排除。3.据文献典籍记载,汉代出现了大量以出产地命名的特色商品,如鲁缟、齐纨、蜀锦、济南剑。西北出土的肩水金关汉简和居延汉简里也出现“河内甘两帛”“广汉八稷布”等字样。此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官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B. 国家统一促进商品流通.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 区域长途贩运开始兴起【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反映的西北地区出现内地生产的商品可以看出,汉朝时期国家统一促进了商品流通,故答案为B项;材料主旨不是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排
5、除A项;材料涉及到的商品多为手工业产品,且“商品化程度提高”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区域长途贩运现象是在明清时期出现,排除D项。4.有学者研究指出,汉代骆驼文物寥寥无几,且形象非常稚拙或粗糙;唐代则出现大量骆驼文物,骆驼两侧挂有袋囊长颈瓶、毡毯等,非常写实。骆驼形象的变化表明A. 汉代骆驼尚未进入中原B. 唐代丝路贸易日趋繁荣C. 三彩制作技艺日趋成熟D. 汉唐经济格局变化明显【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骆驼的原产地是北非、阿拉伯和中亚细亚。汉代骆驼文物寥寥无几,且形象非常稚拙或粗糙,这说明汉代丝绸之路已经开通,但贸易不太繁荣;唐代则出现大量骆驼文物,骆驼两侧挂有袋囊长颈瓶、毡
6、毯等,非常写实,这说明唐代丝路贸易日趋繁荣,故B正确;由材料推知,汉代骆驼已经进入中原,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唐三彩制作技艺,故C错误;材料和汉唐经济格局变化无关,故D错误。5.汉武帝时期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币制改革:一方面集中货币的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另一方面统一货币,由中央另铸新钱,把前各地方所造质量参差的旧钱收回熔销。这在当时A. 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B. 有利于保障政府财政收入C. 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D. 不利于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汉代把地方铸币权收到中央,并统一法币,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规范了国家金融,增加了财政收入,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农民负担
7、,排除A项;地方经济发展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排除C项;统一货币有利于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排除D项。6.明洪武二十六年,在全国赋税收入中,粮食近2000万石,而钱钞仅46000锭,占赋税的比重不到1%。明中期后,银两成为主要的财政核算单位。到清康熙中期,实物赋税与货币赋税的比例已达1:2。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 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B. 货币发行制度出现重大调整C. 财政收入支出已经基本实现货币化D. 赋税征收与经济结构特征存在反差【答案】D【解析】【详解】明清时期商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货币使用日益普遍,“明中期后,银两成为主要的财政核算单位”,在此背景下,实物赋税仍然占据较大比例,说明赋税征收
8、与经济结构特征存在反差,故答案为D项;A项中的“重大变革”说法夸张,排除;材料没有反映货币发行制度的变化,排除B项;实物赋税仍然占据较大比例,没有实现货币化,排除C项。7.据九章算术记载,汉代牛价很高,“牛一头直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粟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A. 田庄经济推动粮食增产B.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 精耕细作方式不断发展D. 先进耕作方式推广受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汉代粮食价格较低,但是牛的价格过高。依据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可知,汉代采取铁犁牛耕的方式,但农民收入不足以买到牛,使得先进的生产方式的推广受到了阻碍。D正确;材料信息不
9、能看出田庄经济对粮食增产的推动,A错误;材料只反映了粮食的价格,不能证明当时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错误;材料反映的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受到了阻碍,精耕细作方式不断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故选D。8.从明史所载田赋征收的品目来看,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是麻布、丝绢和米麦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这一现象A. 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B. 延缓了社会经济的转型C. 体现了重农抑商特点D. 导致了税收政策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是麻布、丝绢和米麦等”“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等信息可知,田赋征收和里甲正役中绝大部分用实物,很
10、少用钱钞,这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转型,即延缓了社会经济的转型,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田赋征收和里甲正役中实物征派居多,钱钞占少数,与加重劳动人民负担无关,A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指重视农业的发展,抑制商业的发展,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C项错误;税收政策的变化与当朝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有直接的关系,这时期田赋征收和里甲正役中实物征派居多不能导致税收政策的变化,D项错误。9.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或登报“声明作废”,公告示人。这说明当时A. 报纸涉及面广广告功能增强B. 民众普遍拥有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C. 政
11、论性报刊广受民众的欢迎D. 报纸已成为少数群众利益的代言人【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或登报“声明作废”,公告示人。”可知,晚清时期一些店铺利用报纸进行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或者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或登报“声明作废”,公告示人,这些说明晚清时期一些人已经用报纸这种大众传播媒介维护自身利益,D正确;据材料没有体现报纸涉及面广,A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一些店铺,因此说民众普遍拥有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是以偏概全,B错误;据材料反映的不是政论报刊,而应是商业报刊,C错误。【点睛】
12、报纸的种类:传播洋教西学为主的报纸;商业报纸;政论性报纸;通俗性报纸。10.明朝中期人李诩记载了地主谭晓的事迹:用低价购买空闲的沼泽地,雇佣乡民把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的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材料表明当时A.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B.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 农业已经出现多种经营D. 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雇佣乡民把部分土地改造为良田”,并开展多元化的种植、养殖业,这体现了当时的农业已经出现多种经营,C正确;“雇佣乡民”与雇佣关系并不一致,因此并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无法体现其发展状况
13、,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人们的生活水平,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人地矛盾问题,排除D项。11.清朝乾隆年间,在松江府下属的州、县,种稻谷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棉花者则有十之七八。这一现象说明当时松江地区A. 工商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B. 重农政策有所松弛C. 自然经济出现了解体的趋势D. 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答案】A【解析】【详解】种棉花者较多,能够为纺织业提供原料,说明当时的松江地区的工商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故答案为A项;棉花属于农作物,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排除B项;自然经济的解体发生在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棉花种植,看不出种类繁多,排除D项。12.同治年间,广州城内的圩市增
14、加到29个,宣统末年,广州南海县圩市数从明代后期的19个增加到269个,其中包括桑市、茧市、谷市、猪市、花市、卖书坊、灯市等33个专业市场;同时的番禺县圩市也达132个。说明当时的广州地区A. 草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 农副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C. 手工业产品竞争力增强D. 经济的封闭性进一步减弱【答案】D【解析】【详解】圩市和专业市场的增多,说明进入市场进行交换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增多,产品交流的扩大化进一步减弱了经济的封闭性,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不是草市,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农副产品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手工业竞争力的变化,排除C项。13.民国时期,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
15、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这一现象反映了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C. 对西方文明盲目的效仿D.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京沪铁路公司瞄准了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这一市场,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可知,由于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京沪铁路公司效仿西方推广“蜜月旅行”,这反映了由于铁路等近代交通的发展,婚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D正确;据材料反映的是青年男女热衷的蜜月旅游“婚礼铁路”,与民主共和观念无关,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京沪铁路公司效仿西方推
16、广“蜜月旅行”,使得“婚礼铁路”成为时髦的象征,与近代中国交通的殖民地特征无关,B错误;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不是对西方文明盲目的效仿,C错误。14.据统计从1934年1月到10月,设在上海的外国银行向国外运出白银2.35亿元,1934年10月国民政府开始征收白银出口税,但白银的走私进一步剧增,1935年仅白银向国外走私额就在1.5亿至2.3亿之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B.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C. 国民政府币制改革不彻底D. 官僚资本大肆聚敛财富【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设在上海的外国银行向国外运出白银2.35亿元,1934年10月
17、国民政府开始征收白银出口税,但白银的走私进一步剧增,1935年仅白银向国外走私额就在1.5亿至2.3亿之间。”可知,中国白银出口和走私现象严重,这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下,西方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制,普遍实行不兑换的纸币制度并采取本币贬值的措施,实行外汇倾销,以争夺世界市场,而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大肆搜刮金银以保持本国货币价值,故B正确;据所学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国的对外贸易开始处于入超,A错误;据所学可知,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C与材料不符,C错误;据材料反映的信息是外国银行向国外运出白银或走私,与官僚资本无关,D错误。【点睛】货币战亦称“货币战争”。西方国家或集团之间
18、为争夺世界市场,在货币领域展开的斗争。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西方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普遍实行不兑换的纸币制度,为货币战提供了条件。初期的斗争表现为西方主要国家采取本币贬值的措施,实行外汇倾销,以争夺世界市场。30年代末期形成“英镑集团”、“美元集团”等货币集团,40年代又形成“英镑区”、“美元区”、“法郎区”等,以此展开竞争。15.1952年3月,南京首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召开,会议宣布南京地区农村互助合作组发展到2442个,农户达到17983户,占全郊区农户总数的55.9%,做到了乡乡有互助组。这表明南京地区A. 出现了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B. 探索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劳动组织C
19、. 是全国农业改造运动的开端D. 彻底地变革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会议宣布南京地区农村互助合作组发展到2442个,农户达到17983户,占全郊区农户总数的55.9%,做到了乡乡有互助组”可知,南京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出现了农村互助合作组和乡乡有互助组,这说明南京地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积极探索农村迅速发展的新路径,B正确;据上分析可知,1952年南京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出现了农村互助合作组和乡乡有互助组的发展新模式,而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出现,是南京地区积极探索的结果,A不合题意;据所学可知全国农业改造运动开始于1953年,C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据材料体现的是农业
20、的经营模式,未涉及变革土地所有制形式,D错误。【点睛】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是恢复经济,巩固政权阶段;1953-1956年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三大改造阶段。16.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往往受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图ABCD四个选项中,与“主要是因国际因素”而引发的“GDP增速放缓”相对应的“点”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D项时间点是1989年,对应的国际事件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影响到了国内经济建设速度,因此才有了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以改变“GDP增速放缓”
21、。故选D项;“增速放缓”意为还处在增速,只不过增长速度慢了下来而已,A项是负增长,故不选;B项增长到了一个新高度,并非放缓,排除;C项为70年代,是文革造成,属于“国内因素”,排除。17.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的宣传画领土地证。该作品反映出当时A. 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被消灭B. 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转变C. 保障了工业化战略顺利实施D.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答案】A【解析】【详解】题目中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故选A;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延续传统,没有发生转变,排除B;土
22、改运动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恢复,而非保障工业化战略,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与题意无关,排除CD。故选A。18.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成功的经验”是指A. 多种经济责任制取代公有制B. 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调动【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中心环节就是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D正确;据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
23、是坚持土地公有制,A错误;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B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十四大提出,与材料信息不符,C错误。19.1987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23.6公斤,比1978年减少59.1公斤,下降32.3%。肉类从人均19.2公斤增加到29.9公斤。到80年代末,农民每吃5公斤粮食中,有4.075公斤是大米,白面。这些现象说明A. 城市农村消费水平已经基本相同B. 城市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C. 民众膳食结构和生活水平的改善D.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1987年北京居民人均消费粮食123.6公斤,下降32.3%。肉类从人均19
24、.2公斤增加到29.9公斤。到80年代末,农民每吃5公斤粮食中,有4.075公斤是大米,白面。”可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活水平较之1978年前均有改善,C符合题意;据材料反映的是北京市民人均消费粮食减少,肉类增加;而农村是粮食中大米、白面增加,没有涉及肉类,A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民众膳食结构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没有体现城市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B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D错误。20.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党提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战略;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
25、用。可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A. 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B. 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全面调控C. 发展多种所有制调整产业结构D. 促进国际国内市场相互衔接【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些消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十四届三中全会前强调的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后期强调的是市场的基础作用,即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材料不仅没有强化政府的作用,而是突出了市场的基础、决定作用,B错误;
26、据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调整,C错误;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市场的作用,没有涉及国际国内市场相互衔接,D错误。21.如图所示为现代中国某一时期迅速发展的几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些组织A. 促进了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B. 导致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C. 改变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D. 有利于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有大户带头、部门牵头、产品批发中介、供销社改造以及龙头企业联结4,这些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利于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D正确;题干涉及的区域和群体是农村和农业,而非工业,排除A;通过不同类型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带动,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解决就
27、业,而非向城市转移,排除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是农民掌握土地使用权,题干所列的合作组织并未对土地制度进行变动,因此未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C。22.19801993年间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指数变化表年份农产品类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类19802.000.310.8219851.530.250.7919900.940.481.1819930.700.521.16【注:“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中国出口商品比重与世界出口商品比重的比值,比值大于1,表示国际竞争力具有优势;比值小于1,则表示竞争力相对较弱。】上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A. 进出口贸易发展缓慢B.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C. 产
28、业结构在优化升级D. 对外开放格局完全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资本密集型出口商品比重上升,工业制成品类的出口也在上升,传统的农产品比重下降,这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后产业结合在不断优化,C正确;材料只涉及到出口商品的类别,而没有体现数量,故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A项;B项是21世纪初,排除;“完成”表述错误,排除D项。23.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殖民地运输货物至英国或另一殖民地,或欧洲商品运送英国及英国的殖民地,均须使用英国船只装载。这规定反映了A. 西班牙丧失了海外殖民地B. 法国的海上利益受到侵犯C. 英国与荷兰商业竞争激烈D. 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
29、位【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并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英国为打击荷兰人的海上贸易,于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C正确;据所学可知,在殖民霸权的角逐中,西班牙丧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但是仍保留有大量的海外殖民地,A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法国的海上利益受到侵犯,B错误;据所学可知,17世纪晚期,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故D错误。24.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这说明A. 英国媒炭储量巨大且主要用于生活B.
30、动力革新推动交通工具发明C. 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D. 新能源的采用提高了生产力【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可知,工业革命后,由于蒸汽机的发明,煤炭被大量开采,工业生产动力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至于出现了材料中的“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正确;据材料没有体现媒炭主要用于生活,A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动力革新推动交通工具发明,B错误;材料的主旨反映的是动力革新,故没有涉及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
31、场,C错误。25.路德维希艾哈德提出:“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作者意在说明A. 国家鼓励企业竞争和垄断行为B. 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机会C. 国家对经济干预必要但需适度D. 应把计划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可知,主张国家对经济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
32、策,即计划导向作用,而不能把企业变成单纯的执行机器,实际上是主张国家对经济干预必要但需适度,否则就会使经济发展失去动力,C正确;据材料可以看出,主张国家对经济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即计划导向作用,而不能把企业变成单纯的执行机器,材料体现的是在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发挥市场作用,A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就业机会,B错误;材料主旨体现的是主张国家对经济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即计划导向作用,而不主张把企业变成单纯的执行机器, D错误。26.19世纪晚期,随着大型高炉的问世,一些炼钢工厂开始经营他们自己的矿山或者买下矿山的全部产权,要不然就将煤矿和铁矿置于附属地位;部分钢铁厂在生产钢
33、的同时还生产钢铁制品,如轮船、铁路设备、军舰和军火等。这样,从采矿到结束生产,全部过程就集中在一个“纵向的”整体里了。这一现象说明A. 资源垄断是生产集中的前提B. 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关系调整C. 土地兼并是资本的内在要求D. 生产集中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从采矿到结束生产,全部过程就集中在一个纵向的整体里了”并依据所学可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产关系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B正确;材料体现的生产与资源的结合,并非资源垄断,A排除;材料未涉及土地的兼并,C排除;材料指的是科技进步对生产的关系的调整,没有体现生产集中,D排除。故选B。27.生活在1925年的苏联普
34、通农民,在他们心中始终存在一种困惑。“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会不会从贫农队伍中被除名,转而被贴上富农的标签,被人当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这反映了当时A. 农民对集体农庄抵制抗拒B. 粮食税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 工业化政策引起农民不满D. 新经济政策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民担心自己经营改善后的身份问题,反映出新经济政策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还无法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故D项正确;集体农庄是斯大林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农民,与工业无关,排除C项。28.下表是
35、1938年苏联和英国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人均生铁产量人均钢产量人均用电量苏联87公斤107公斤233度英国145公斤226公斤620度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应该是A. 苏联二五计划实现了国家工业化B. 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有制度优势C. 英国的主要经济总量远远超过苏联D. 苏联的生产力水平并未超越西方强国【答案】D【解析】【详解】从数据对比来看,苏联在人均生铁产量、人均钢产量、人均用电量方面均低于英国,说明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并未超越西方强国,D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判断苏联工业化发展程度,排除A;题干信息并不能反映出经济体制方面的优劣,而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苏联的成就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排除
36、B;题干数据是人均量,而非经济总量,在没有人口数据的情况下,无法判断两国经济总量差距,排除C。29.大多数学者认为,日本近代以来的民族扩张,是为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和商品销售市场。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A. 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B. 世界历史的基本线索C. 全球史观的研究应用D. 日本近代化的特殊性【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可知,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资金等不顾其他民族的生存权力,对其他国家展开了扩张、侵略,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材料“日本近代以来的民族扩张,是为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和商品销售市场”符合这一规
37、律。A正确;世界历史经历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而日本的扩张,仅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组成部分,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日本的民族扩张,不符合全球史观,C错误;日本为了资源、资金等对外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的规律,而不是日本独特之处,D错误。故选A。30.1932年,恰逢美国国父华盛顿诞生两百周年,美国举行了长达9个月的纪念活动,声势浩大,史无前例。最后还出版了5大卷纪念专集。这一纪念活动旨在A. 帮助人民树立信心渡过难关B. 宣扬美国的普世价值观C. 迎合了大众推崇英雄的需要D. 强化美利坚民族的认同【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时间“1932年”并结合美国的状况可
38、知,此时美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家遭到巨大的打击,美国试图通过纪念华盛顿来增强人民渡过危机的信心。A正确;美国的普世价值观指的是美国的价值观念适合全世界的价值观,材料不能反映,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增加人民对抗危机的信心,迎合了大众推崇英雄的需要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1932年的美国面临的是经济危机,而不是民族认同问题,因此该活动并不是为了强化美利坚的民族认同,D错误。故选A。31.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从西方国家获得了贷款,还引进了一些设备、技术和人才。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苏联A. 抓住有利时机推进现代化B. 改变了斯大林模式的发展方向C. 经济发展依赖于国际资本D. 继续以新经济
39、政策为指导方针【答案】A【解析】【详解】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期间,西方国家爆发经济危机,资本家在本国投资环境恶劣,苏联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了苏联的现代化,故答案为A项;斯大林模式没有改变,排除B项;C项中的“依赖”说法绝对,苏联只是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排除;新经济政策已经放弃,排除D项。32.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一起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这主要得益于A. 国际格局整体趋于缓和B. 全球产业的升级与转移C. 世界经济体系的制度化D. 区域集团化的不断发展【答案】B【解析】
40、【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新加坡、韩国在60年代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抓住机遇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使得经济得到发展。B正确;20世纪6080年代美苏处于争霸时期,国际局势较为紧张,A错误;世界经济体系的制度化有利于美国的主导地位,与新加坡、韩国无关,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新加坡、韩国对全球产业的升级与转移的国际状况的把握,区域集团化的不断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故选B。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
41、工业相结合,相对封闭。生产出未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摘编自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1)据材料概括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材料二 宋代以前,绝大多数城市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政中心,它们的商业意义远远比不上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宋代开封城中出观坊、市,巷名并列,形成了工商与居民杂居,面街而居,呈现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的景象。商人为扩展营业范围出现了“侵街”现象,当官史向侵街的店铺收税时,说明政府已经承认了侵街设店的合法性,古典的坊市制走向瓦解。随着宋代城市人口的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宋政府把汴京临安等大城市贴近城郭的草市当作城镇的一部分来对待,这样,城
42、市就容纳了更多的作坊和行铺。宋代的城市转型,标志着中国古代城市一个新发展阶段的开端。摘编自略论宋代城市商业的发展(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转型”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材料三 徽商,指徽州府籍(包括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溪六县,即古代的新安郡)商人的总称,俗称“徽帮”。徽商保持着聚族而居,立祠祭祖的习俗,族长不仅是宗族的首领,又是商人组织的头目。徽人经商,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徽商竭力发挥“贾为厚利,儒为名高”的杜会功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而集于一身,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
43、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摘编自徽商的由来(3)据材料指出徽商经营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作用。【答案】(1)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男耕女织;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2)表现:北宋时期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店铺可随处开设,分散在街巷形成街市;城市的规模扩大;工商业市镇兴起。原因:两宋时期国家走向统一,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商品交易的限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两宋时期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3)突出特点:聚族而居,立祠祭祖,族长既是宗族的首
44、领,又是商人组织的头目;起源悠久,足迹遍布海内外;徽商本质是儒商。作用:加强了全国经济之间的联系;由于徽商的纽带作用,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徽商注重诚信,义利兼顾,对社会风气具有教化作用;受到了较深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利于儒学的传播发展。【解析】【详解】(1)据材料“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可知,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据材料“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可知,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据材料“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可知,男耕女织;据材料“相对封闭。生产出未的产品用来自己消费或缴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可知,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2)表现
45、:据材料“宋代以前,绝大多数城市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政中心,它们的商业意义远远比不上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可知,北宋以前,绝大多数城市是因为属于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大;北宋以后城市的经济意义逐渐增大;据材料“宋代开封城中出观坊、市,巷名并列,形成了工商与居民杂居,面街而居,呈现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的景象。”可知,商业发展突破了汉唐以来坊市分开的限制,店铺可随处开设,分散在街巷形成街市;据材料“随着宋代城市人口的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宋政府把汴京临安等大城市贴近城郭的草市当作城镇的一部分来对待,这样,城市就容纳了更多的作坊和行铺。”可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
46、扩大,宋政府把大城市贴近城郭的草市当作城镇的一部分,工商业市镇兴起。原因: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国家走向统一,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据材料“商人为扩展营业范围出现了侵街现象,当官史向侵街的店铺收税时,说明政府已经承认了侵街设店的合法性。”可知,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商品交易的限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据材料“宋代开封城中出观坊、市,巷名并列,形成了工商与居民杂居,面街而居,呈现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的景象。”可知,商品经济繁荣;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以钱代役”的实施,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利于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两宋时期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3)突出特
47、点:据材料“徽商保持着聚族而居,立祠祭祖的习俗,族长不仅是宗族的首领,又是商人组织的头目。”可知聚族而居,立祠祭祖,族长不仅是宗族的首领,又是商人组织的头目;据材料“徽人经商,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可知,起源悠久,活动范围遍布海内外;据材料“徽商竭力发挥贾为厚利,儒为名高的杜会功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而集于一身,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可知,徽商本质是儒商。作用:据所学可知,徽商以长途贩运的形式互通有无,使全国各地区间的商品流通渠道畅通,扩大和加强了全国商品市场之间的联
48、系;由于徽商的纽带作用,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据材料“徽商竭力发挥贾为厚利,儒为名高的杜会功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而集于一身,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可知,徽商注重诚信,义利兼顾,受到了较深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利于儒学的传播发展。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28年,苏联工业发展已经超过1913年沙俄帝国的水平,但与同期西方国家的差距过大。围绕推进工业化的任务,苏联政府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明确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足够的国防基础;国家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集中一切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工业部门;“一五”计划还注重
49、经济增长速度;在苏联的亚洲地区新建工厂与工业城市;从美国和德国引进大量的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方式,建立航空工业、装备制造业等新的工业部门。但轻工业品生产计划仅完成了80%,消费品生产投资下降,城市各类商品供应紧张,不得不再次实行商品配给制。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东欧卷材料二 1952年,中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26.7%,人均钢产量2.37公斤,发电量人均2.76度。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以苏联帮助中国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围绕能源、原材料、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展建设,在东北建成鞍钢等重工业企业,在上海重点发展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西北和西南地区成为国防工业建
50、设要地,通过公私合营企业,用和平的方式,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在这一时期,中国许多尖端科技项目,如:原子能、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开始起步。“一五”计划完成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五年内提高1/3,工资制代替供给制,劳动保险、公费医疗等福利费用大幅度提高,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经济。为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物质基础。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卷三)(1)根据材料一、二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与新中国“一五”计划中工业化战略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在“一五”计划中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意义。【答案】(1)同:都制定经济发展计划;都注重优先发展重工
51、业,建立国防基础;都重视工业布局均衡,都高度重视发展速度;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借鉴和引进先进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新兴工业。异:工业基础不同,苏联启动工业化战略,有沙俄时代奠定的工业基础;新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经济十分落后。方式不同,苏联采取强硬的、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整合资源,推行工业化发展战略;中国以国有工业为主导,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和平改造私营企业,引导其参加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不同,苏联跻身世界工业强国的行列;中国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对民生重视程度不同,苏联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普通百姓的物质生活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在不断增加农业生产、保障人民
52、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轻、重工业比较均衡的发展。 (2)意义:实施以“一五”计划开启的工业化战略,是中国从农业国定向工业国道路的重大转折;国家掌握主要工业部门,主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奠定了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基本完成,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了国防力量,保障国家安全。【解析】【分析】【详解】(1)同:由材料一“苏联政府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和材料二“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描述可知,二者都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由材料一“明确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足够的国防基础”和材料二“围绕
53、能源、原材料、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展建设”的描述可知,二者都注重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防基础;由材料一“一五计划还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在苏联的亚洲地区新建工厂与工业城市”和材料二“在东北建成鞍钢等重工业企业,在上海重点发展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西北和西南地区成为国防工业建设要地”的描述可知,二者都重视工业布局均衡,都高度重视发展速度;由材料一“从美国和德国引进大量的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方式,建立航空工业、装备制造业等新的工业部门”和材料二“以苏联帮助中国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中国许多尖端科技项目,如:原子能、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开始起步”的描述可知,二者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借鉴和引进先
54、进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新兴工业。异:由材料一“1928年,苏联工业发展已经超过1913年沙俄帝国的水平,但与同期西方国家的差距过大”和材料二“1952年,中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26.7%,人均钢产量2.37公斤,发电量人均2.76度”的描述可知,二者的工业基础不同,苏联启动工业化战略时,有沙俄时代奠定的工业基础,而新中国的经济则十分落后,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且还缺乏建设经验;由材料一“国家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集中一切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工业部门”和材料二“通过公私合营企业,用和平的方式,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的描述可知,二者在方式上存在不同,苏联采取强硬的
55、、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整合资源,推行工业化发展战略,而中国是以国有工业为主导,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和平改造私营企业,引导其参加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由材料一“轻工业品生产计划仅完成了80%,消费品生产投资下降,城市各类商品供应紧张”和材料二“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五年内提高1/3,工资制代替供给制,劳动保险、公费医疗等福利费用大幅度提高”的描述可知,二者对民生重视程度不同,苏联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普通百姓的物质生活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中国是在不断增加农业生产、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轻、重工业比较均衡的发展;最后,结合所学可知,二者所取得的成就不同,苏联是跻身进了世界工业强国的行列,而中
56、国则只是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2)意义:由材料“1952年,中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26.7%,人均钢产量2.37公斤,发电量人均2.76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实施以“一五”计划开启的工业化战略,是中国从农业国定向工业国道路的重大转折;由材料“通过公私合营企业,用和平的方式,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可知,一五计划实施的工业化战略助推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材料“在东北建成鞍钢等重工业企业中国许多尖端科技项目,如:原于能、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开始起步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五年内提高1/3”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在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
57、步改善的同时,还使得重工业得以优先发展,加强了国防力量,保障了国家安全;由材料“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经济。为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物质基础”可知,一五计划的实施使国家掌握了主要工业部门,主导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奠定了中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中国初期,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实行“包下来”政策。同时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政府明确失业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办法,稳定就业,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开始,新中国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的劳动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民就业”。
58、“大跃进”后,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带来沉重压力。于是1961年政府实行“精简职工、鼓励返乡”和“支工”“支农”的政策,但效果不明显,1968年,中央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亦工亦农”的独特就业模式。进入新时期,我国就业政策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的鲜明特征。摘编自谢秀军、陈跃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及主要原因。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公开保证将承担起不让任何人挨饿的责任。1933年,罗斯福签署联邦紧急救助法,并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直接供应救济物品和以工代赈。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规定了
59、对受保人及其家属提供适当的保健和医疗服务等内容,力图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颁布经济机会法,推出了许多提高贫民能力的培训项目,尤其是那些受到歧视的黑人。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实施大幅度的减税,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又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福利和救济开支。克林顿时代通过的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调整法案,大幅度减少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的比例,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摘编自冯英、聂文倩外国的社会救助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到2
60、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答案】(1)特征:新中国初期实行稳定就业政策;50年代开始实行统包分配;六、七十年代实行“亦工亦农”的就业模式;改革开放后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特征。原因: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民经济调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2)变化:从20世纪30年代把临时救济与开启制度保障相结合到60年代以后逐渐完善和系统化;从资助实物、医疗等主要方式向资助教育和提高技能等方式转变;从开始强调国家责任到更注重个人责任,即从加强政府干预到逐渐减少政府干预;从为贫困者提供最基础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全社会公民的福利制度。
61、变化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国力不断增强;黑人运动高涨及民权运动的发展;70年代经济陷入“滞胀”,政府财政负担加大,凯恩斯主义政策束手无策,新自由主义适应了这一需要;第三次科技革命,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的兴起。【解析】【详解】(1)特征:根据“政府明确失业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办法,稳定就业,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得出新中国初期实行稳定就业政策;根据“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劳动管理制度”得出50年代开始实行统包分配;根据“1968年,中央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亦工亦农”的独特就业模式”得出六、七十年代实行“亦工亦农”的就业模式;根据“进入新时期,我国就业政策呈现
62、多元化、市场化的鲜明特征。”得出改革开放后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特征。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民经济调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等方面概括。(2)变化:根据“力图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得出从20世纪30年代把临时救济与开启制度保障相结合,根据“推出了许多提高贫民能力的培训项目”得出到60年代以后逐渐完善和系统化;根据“大幅度减少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的比例,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得出从资助实物、医疗等主要方式向资助教育和提高技能等方式转变;根据“同时,又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福利和救济开支”得出从开始强调国家责任到更注重个人责任,即从加强政府干预到逐渐减少政府干预;再结合所学可得出从为贫困者提供最基础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全社会公民的福利制度。变化原因:根据所学,从国力不断增强、黑人运动高涨及民权运动的发展、“滞胀”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等方面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