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一、单选题:共30题 1下图为雾霾的主要成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金属离子可导致蛋白质变性B.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C.向空气中大量排放SO2和NxOy都能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之一【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与常见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有关的化学常识。A.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变性,故A正确;B.含有苯环的烃是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故B正确;C.SO2能引起酸雨,不能引起光化学烟雾,故C不正确;D.汽车尾气含有氮氧化物、碳的颗粒等是雾霾的成分,故D正确。 2设NA为阿
2、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 g,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NAB.向NH4Al(SO4)2稀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Al3+2+ 2Ba2+ 5OH2BaSO4+ 2H2O+NH3H2O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3 molL-1的溶液中,Fe2+、Cl、Na+、可能大量共存D.葡萄糖(C6H12O6)溶液中:、K+、H+ 可以大量共存【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有关离子反应的知识。A.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其中比铜活泼的杂质铁、锌等会在铜失去电子之前失去电子被氧化,故A不正
3、确;B.向NH4Al(SO4)2稀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Ba(OH)2溶液,与OH生成NH3H2O,Al3+与过量OH生成,与Ba2+生成BaSO4沉淀,故B正确;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3 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若为酸性,H+、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为碱性,OH与Fe2+发生沉淀反应,故C不正确;D.葡萄糖具有较强还原性,在H+存在的溶液中被氧化,故D不正确。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属于烃B.乙醇既能被氧化为乙醛,也能被氧化为乙酸C.苯与溴水在Fe3+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D.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铵溶液均可使蛋白质溶液变性【答案】
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组成、性质。A.植物油属于酯,故A不正确;B.乙醇能被氧气氧化为乙醛,继续被氧化为乙酸,故B正确;C.苯与单质溴在Fe3+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苯与溴水难以反应,故C不正确;D.硫酸铜溶液可使蛋白质溶液变性,硫酸铵溶液可使蛋白质溶液盐析,故D不正确。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B.C.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实验方案的评价。金属钠与水或乙醇反应都是金属钠与羟基氢之间的互换反应,故符合题意;CH2=CHCHO中的醛基也可以使KMnO4酸性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故不符合题意;苯会萃取溴水中的溴而引入新的杂质,故不符合题意;SO2的漂白性是
5、指将有机色素褪色,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只能证明SO2的还原性,故不符合题意;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液,金属离子被还原成单质在阴极析出的顺序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恰好相反,故符合题意;根据“越弱越水解”,由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的相对大小,得出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关系,再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成酸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得出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故符合题意。故选D。 5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辛烯和3甲基1丁烯B.甲苯和乙炔C.1氯丙烷和2氯丙烷D.甲基环己烷和己烯【答案
6、】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A.辛烯和3甲基1丁烯互为同系物,故A不符合题意;B.甲苯和乙炔的最简式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1氯丙烷和2氯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不符合题意;D.甲基环己烷和己烯的最简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符合题意。 6下列情况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A.1溴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B.氯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C.乙醇与浓H2SO4共热至140D.2,2二甲基-1-丙醇与浓H2SO4共热至17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A.1溴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等,故A符合题意;B.氯乙烷与NaOH的
7、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等,故B不符合题意;C.乙醇与浓H2SO4共热至140,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醚等,故C不符合题意;D.2,2二甲基-1-丙醇没有-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则一定条件下该物质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酸性KMnO4溶液新制的Cu(OH)2悬浊液 溴水 金属钠 金属镁,下列组合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所以能与反应;该有机物分子中不含有醛基和羧基,所以不能与反应;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与反应;该有机物分子中含
8、有羟基,所以能与反应;该有机物分子中不含有羧基,所以不能与反应。故选B。 8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加氢后的产物结构简式如图,这种炔烃的名称为A.5甲基3乙基1己炔B.5甲基3乙基2己炔C.4甲基5乙基2己炔D.2甲基4乙基5己炔【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有机物的命名。由两相邻碳原子分别去掉两个氢原子,得到对应的炔。对该炔的命名,首先找出包括三键在内的最长的碳链作主链,主链含有6个碳原子;其次对主链碳原子从离三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三键在第一位,甲基在第5位,乙基在第3位;最后写出名称,简单的取代基写在前面,名称为5甲基3乙基1己炔。故选A。 9某学生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
9、却,滴入AgNO3溶液,结果未见到浅黄色沉淀生成,其主要原因是A.加热时间太短B.不应冷却后再加入AgNO3C.加AgNO3溶液前未用稀HNO3酸化D.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Br【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后,冷却,溶液呈碱性,滴入AgNO3溶液,发生OH与Ag+的反应,不能发生Br与Ag+生成浅黄色沉淀AgBr的反应。因此,要先加入稀硝酸中和氢氧化钠且过量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故选C。 10将Wlg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W2g。实
10、验时由于所插入的物质不同,铜丝的前后质量变化可能不同,下列所插入物质与铜丝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石灰水W1W2D.乙醇溶液W1C6H5OH,所以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而不是,故B不正确;C.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故C正确;D.乙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发生银镜反应,醛基被氧化成羧基,羧基再中和成羧酸盐,银氨离子被还原成单质银,故D正确。 13某款香水中的香氛主要由以下三种化合物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桂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B.柠檬醛和香叶醇是同分异构体C.香叶醇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D.三种有机物的一氯代物均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答案】C【解
11、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中共面问题、同分异构体。A.月桂烯分子中的单键碳原子结合的四原子指向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所以这些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A不正确;B.柠檬醛和香叶醇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不正确;C.香叶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醇羟基,所以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酯化反应,故C正确;D.月桂烯的一氯代物有7种,柠檬醛的一氯代物有6种,香叶醇的一氯代物有7种,故D不正确。 14一定量的某有机物溶解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煮沸5 min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再加入盐酸显酸性时,沉淀出白色晶体。取少量晶体放入FeCl3溶液中,溶液呈紫色
12、。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B.C.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一定量的某有机物溶解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煮沸5 min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说明过程中生成酸性物质,符合这一条件的有机物要含有酯基;取少量晶体放入FeCl3溶液中,溶液呈紫色,说明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综合考虑,符合题意的选项是A。 15分枝酸在微生物、植物的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系统中作为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枝酸的分子式为C10H10O6B.1 mol分枝酸最多消耗3 molNaOHC.分枝酸分子中含2个手性碳原子D.一定条件下,分枝酸可
13、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和聚合反应【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组成等。A.分枝酸的分子式为C10H10O6,故A正确;B.分枝酸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所以1 mol分枝酸最多消耗2 molNaOH,故B不正确;C.手性碳原子结合的四个基团均不相同,所以分枝酸分子中含2个手性碳原子,故C正确;D.分枝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羧基、醚键、醇羟基,所以一定条件下,分枝酸可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和聚合反应。 16组成和结构可用表示的有机物中,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共有A.10种B.16种C.20种D.25种【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氯代烃和醇都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14、。ClC3H6-可以看作Cl与二价甲基-C3H6-结合。二价甲基-C3H6-有5种结构,所以ClC3H6-有5种结构。C2H5O-有以下四种结构:-CH2CH2OH、-CH(OH)CH3、-OCH2CH3、-CH2-O-CH3。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共有45=20种。故选C。 17已知2Fe3+2I2Fe2+I2、Br2+2Fe2+2Fe3+2Br。现向含有FeBr2、FeI2的某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按Br2、Fe3+、I2的顺序氧化性逐渐减弱 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不能确定通
15、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 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加入CCl4后静置,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Fe2+、Br均被完全氧化A.B.C.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可以判断2Fe3+2I2Fe2+I2、Br2+2Fe2+2Fe3+2Br中,氧化性:Br2Fe3+I2;还原性:BrFe2+Al(OH)3,所以按照、的顺序依次与H+发生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H+H2OAl(OH)3(1)+H+ (2)+H+H2O+CO2 (3)A.上述反应(1)
16、先进行,可见对应a曲线,故A正确;B.上述反应(2)发生时,逐渐减少,同时逐渐增多,可见对应 b曲线和c曲线,故B正确;C.上述反应(1)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3)对应曲线d,沉淀一直未溶解。nAl(OH)3=n(HCl)=1molL10.05L=0.05mol,mAl(OH)3=0.05mol78g/mol=3.9 g,故C正确;D. n()=n()=n(HCl)= 0.05mol,故D不正确。 19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
17、,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B.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熔沸点高C.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WZD.RY2、WY2通入BaCl2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所以X位于第三周期的最左端,X是钠;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要求满足mn,可以确定n=2,结合m+n=8确定m=6,判断出Y是O,Z是Si;W元素是与Z元素同主族的短周
18、期元素,所以W是C;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所以R是S。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是Na2O、Na2O2,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故A正确;B.Y的氢化物为水,R的氢化物为硫化氢,因为氧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所以水比硫化氢稳定,因为水有氢键,所以水的熔沸点比硫化氢高,故B正确;C.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硅酸、碳酸和硫酸,酸性强弱顺序是硫酸碳酸硅酸,故C正确;D.RY2、WY2是SO2、CO2,它们通入BaCl2溶液中不发生反应,故D不正确。 20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组合中不符合该关系的是【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无机物的单质及
19、其化合物的性质。A.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浓盐酸在加热时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氯气,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A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故B符合题意;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故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二氧化硫在溶液中被氯气氧化成硫酸,亚硫酸钠与少量的硫酸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故D不符合题意。 21常温下,pH=1的某溶液A中还含有NH4+、K+、Na+、Fe3+、Al3+、Fe2+、Cl-、I-、 中的4种,且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现取该溶液进行有
20、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乙一定有BaCO3,可能有BaSO4B.实验消耗Cu 14.4 g,则生成气体丙为3.36 LC.该溶液A中一定有、Al3+、Cl-D.生成的甲、乙、丙气体均为无色的易溶于水气体【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反应。pH=1的溶液呈酸性,由此排除。白色沉淀甲是氢氧化铝,可确定Al3+,排除Fe3+、Fe2+。红棕色气体丁是二氧化氮,由气体丙一氧化氮氧化而来,一氧化氮由铜与硝酸生成,由此可以确定含有。在、H+共存时,可以排除I-、Fe2+。已确定的离子是H+、Al3+、,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判断还要
21、有Cl-、。A.沉淀乙一定有BaCO3和BaSO4,故A不正确;B.条件未确定为标准状况,气体体积无法确定,故B不正确;C.正确;D.生成的甲、乙、丙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氨气、一氧化氮,其中一氧化氮不易溶于水,故D不符合题意。 22在25.1.01105Pa下,将22g CO2通入到750 mL 1.0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x kJ热量。在该条件下1molCO2通入到2 L 1.0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 kJ热量,则CO2与NaOH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CO2(g)+NaOH(aq)NaHCO3(aq) H=(2yx) kJmol
22、1B.CO2(g)+NaOH(aq)NaHCO3(aq) H=(4xy) kJmol1C.CO2(g)+NaOH(aq)NaHCO3(aq) H=(2xy) kJmol1D.CO2(g)+NaOH(aq)NaHCO3(aq) H=(8x2y) kJmol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热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将22 g CO2通入到750 mL 1.0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x kJ热量。n(CO2)=mol=0.5mol,n(NaOH)=0.751.0mol=0.75mol,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3NaOH(aq)NaHCO3(aq) +Na2C
23、O3(aq) H=4x kJmol1 (1)1molCO2通入到2 L 1.0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ykJ热量,n(CO2)=1mol,n(NaOH)=21.0mol=2mol,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2NaOH(aq)Na2CO3(aq) H=y kJmol1 (2)则CO2与NaOH反应生成NaHCO3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由热化学方程式(1)-(2)而得,为CO2(g)+NaOH(aq)NaHCO3(aq) H=(4xy) kJmol1。故B符合题意。 23如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组成为Cm(H2O)n的物质一定是糖
24、类B.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D.正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电池原理。A.分子组成为Cm(H2O)n的物质还可能是羧酸、酯等,不一定是糖类,故A不正确;B.微生物所在电极区生成二氧化碳,碳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B不正确;C.放电过程中,H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故C不正确;D.正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故D正确。 24电解法是处理工业废水的一种重要方法。如酸性含()废水就可以采用电解法进行无害化处理。电解时采用Fe作阳极,惰性电极作阴极。已知:氧化性:Fe3+ ;被还原生成C
25、r3+;KspCr (OH)3=6.310-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材料也可以是CuB.阴极每产生3 molH2,则有1 mol被还原C.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发生反应+6Fe2+14H+2Cr3+6Fe3+7H2OD.电解最后阶段需要加碱,使溶液中的阳离子转化为沉淀【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池原理。A.电解时采用Fe作阳极,生成Fe2+,将还原生成Cr3+。阳极材料如果是Cu,生成的铜离子没有还原性,不能还原,故A不正确;B.阴极每产生3 molH2,同时阳极产生3 molFe2+,则有0.5 mol被还原,故B不正确;C.一段时间后溶液中Fe2+与发生反应+6Fe2+14H+2Cr
26、3+6Fe3+7H2O,故C正确;D.电解过程中阴极消耗H+产生H2,同时生成OH-,所以不需要加碱,就可使溶液中的阳离子转化为沉淀,故D不正确。 25已知溶液中:还原性I,氧化性I2 。向含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的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反应的还原剂是NaHSO3,被氧化的元素是碘元素B.b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3OH3+I+3H2OC.c点到d点的反应中共转移0.6 mol电子D.往200 mL 1 mol/L的KIO3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反应开始时的离子方程式是5+ 2I2+5+3H+H2O【答
27、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A.还原性I,a点反应的还原剂是NaHSO3,被氧化的元素是还原剂中的硫元素,故A不正确;B.NaHSO3溶液显酸性,3+3OH3+I+3H2O出现OH,故B不正确;C.c点NaHSO3耗尽,c点到d点氧化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I+6H+3I2+3H2O,3I25e,生成0.6 molI2,所以转移1 mol电子,故C不正确;D.往200 mL 1 mol/L的KIO3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反应开始时一定是KIO3与NaHSO3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5+ 2I2+5+3H+H2O,故D正确。 26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
28、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象如下:分析图象,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B.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C.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A.根据PH=2的溶液中压强与时间的关系知,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增大,说明该装置发生析氢腐蚀,则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正确;B.pH=4的醋酸溶液中压强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小,说明发生吸氧腐蚀,pH=4的醋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正确;C.根据压强与时间关系图知,pH=2的溶液和pH=4的溶液中,变化相
29、同的压强时所用时间不同,前者比后者使用时间长,说明吸氧腐蚀速率大于析氢腐蚀速率,错误;D.两个溶液中都发生电化学腐蚀,铁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确;本题选C。 27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与20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 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A、B两点时容器中,n(A)总:n(B)总 4:5B.A、C两点都表示达到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tCC.设B、C两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B、KC,则KBtC,
30、故B不正确;C.反应物的起始用量一定,B、C两点,CO的转化率都是0.5,所以KB=KC,故C不正确;D.在不改变反应物用量的情况下,降温、加压将甲醇从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结果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CO的转化率提高,故D正确。 28常温常压下,将a mol CO2气体通入1 L b mol/L的NaOH溶液中,下列对所得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A.当a2b时,随着CO2气体的通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有如上图变化关系B.当ab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OH)c()c(H)c(H2CO3)C.当2ab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c(OH)c()c(H)D.当1/2a/b1时,所得溶
31、液中一定存在:c(Na)c()c()c(H2CO3)【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反应。随着CO2气体的通入,CO2越来越多,依次发生下列变化:当2ab时,生成碳酸钠,发生的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O (1)当ab时,生成碳酸氢钠,发生的总反应为CO2+NaOHNaHCO3 (2),过程中先发生上述反应(1),后发生的反应为Na2CO3CO2+H2O NaHCO3 (3)。A.当a2b时,随着CO2气体的通入,先发生的上述反应(1)生成碳酸钠。由于氢氧化钠抑制水的电离,碳酸钠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生成碳酸钠使得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后来发生的上述反应(3)生成碳酸氢钠。虽然碳酸氢钠
32、也能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但是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因此生成碳酸氢钠使得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整个过程,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有如上图变化关系。故A正确;B.当ab时,最终得到NaHCO3溶液,溶液中存在下列变化:H2OOHH 、H、H2OH2CO3+OH分析上述方程式可得c(OH)c()c(H)c(H2CO3),故B正确;C.当2ab时,得到碳酸钠溶液, 溶液中存在下列变化:Na2CO3=2Na+ H2OOHH H2OHCO3-OH 、H2OH2CO3+OH,分析上述变化可以得到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c()c(OH)c()c(H),故C正确;D.当1时,得到Na2CO3和
33、NaHCO3的混合溶液,从化学式中Na和C的组成比可知 c(Na)c()c()c(H2CO3)不成立,故D不正确。 29已知:下表为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图表示常温下,稀释CH3COOH、HClO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 c(ClO-) c(CH3COO-) c(OH-) c(H+)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 H2OHClO+C.图像中a、c两点处的溶液中相等(HR代表CH3COOH或HClO)D.图像中a点酸的总浓度
34、大于b点酸的总浓度【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溶液中的离子平衡。A.因为酸性CH3COOHHClO,所以相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溶液中,NaClO的水解程度大,因此c(ClO-)HClO,所以不能与NaClO反应生成,可知ClO+CO2+ H2OHClO+不正确,故B不正确;C. 曲线表示的是弱酸的变化,弱酸的电离常数K=,=,因为K、Kw在温度一定时保持不变,所以图像中a、c两点处的溶液中相等。故C正确;D.曲线表示的酸较强,曲线表示的酸较弱,pH相同的两酸溶液稀释相同程度,较强酸的浓度较小,即图像中a点酸的总浓度小于b点酸的总浓度。故D不正确。 30在一定温度下,将等
35、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和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2Z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V(),则容器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A.看图可知达到平衡时,Z减少了1.8 mol、X增加了1.8 mol、Y增加了1.2 mol,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3X2Y,故A不正
36、确;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V(),说明两容器的压强P()P(),则容器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t0。故B不正确;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也就是两容器达到同一平衡状态,说明平衡状态不受压强的影响,反应中气体物质的量不变,要求Y为固态或液态。故C正确;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升高温度时,压强保持不变,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无法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故D不正确。二、实验题:共2题31七铝十二钙(12CaO7Al2O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3和MgCO3)和废Al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下:(1)煅
37、粉主要含MgO和 ,用适量的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若溶液I中c(Mg2+)小于510-6 molL-1,则溶液pH大于 (Mg(OH)2的Ksp=510-12);该工艺中不能用(NH4)2SO4代替NH4NO3,原因是 。(2)滤液I中的阴离子有 (忽略杂质成分的影响);若滤液I中仅通入CO2,会生成 ,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3)用NaOH溶液可除去废Al片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电解制备Al(OH)3时,电极分别为Al片和石墨,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 。(5)一种可超快充电的新型铝电池,充放电时和 两种离子在Al电极上相互转化,其它离子不参与电极
38、反应,放电时负极Al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1)CaO 11 加入(NH4)2SO4会生成CaSO4微溶物,在过滤时会被除去,造成生成的CaCO3减少。(2) Ca(HCO3)2(3)2OH+Al2O32 +H2O(4)2Al+6H202Al(OH)3+3H2(5)Al3e74【解析】本题以工艺流程为载体,主要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1)CaCO3受热分解成氧化钙,所以煅粉主要含MgO和CaO;c(Mg2+)110-3molL-1,c(H+)11;该工艺中不能用(NH4)2SO4代替NH4NO3,因为生成微溶物CaSO4,过滤时被除去,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
39、2)滤液I中的阴离子只有;若滤液I中仅通入CO2,会生成Ca(HCO3)2,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3)Al片表面的氧化膜是Al2O3,用NaOH溶液可除去废Al片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Al2O32+H2O。(4)电解制备Al(OH)3时,电极分别为Al片和石墨,阳极Al被氧化成Al3+,在阴极上水被还原成H2,同时生成的OH与Al3+结合成Al(OH)3,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2Al+6H2O 2Al(OH)3+3H2。(5)负极Al被氧化成Al3+,Al3+要结合相对含有较多Cl-的生成,所以负极Al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74。 32目前,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
40、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CH4(g)4NO2(g)4NO(g)CO2 (g)2H2O(g) H574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 H2O(g)H2O(l) H44.0 kJmol1,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2)酸性KMnO4溶液能与草酸(H2C2O4)溶液反应。某探究小组利用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快慢的方法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前首先用浓度为0.1000 molL-1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
41、酸。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 。若配制酸性KMnO4标准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测得的草酸溶液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通过滴定实验得到草酸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1。用该草酸溶液按下表进行后续实验(每次实验草酸溶液的用量均为8mL)。写出表中a 对应的实验目的 ;该小组同学对实验1和3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分析上述数据后得出“当其它条件相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越小,褪色时间就越短,即反应速率就越快”的结论。某同学认为该小组“探究反应物浓度对速率影响”的实验方
42、案设计中存在问题,从而得到了错误的实验结论,请简述改进的实验方案 。该实验中使用的催化剂应选择MnSO4并非MnCl2,原因为(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答案】(1) CH4(g)2NO2(g)N2(g)CO2(g)2H2O(1) H955 kJmol1。(2) 2+5H2C2O4+6H+ 2Mn2+ 10CO2+ 8H2O A 偏低 探究不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其它条件相同时,利用等量且少量的高锰酸钾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足量草酸溶液反应,测量溶液褪色时间 2+ 10Cl-+ 16H+ 5Cl2+ 2 Mn2+ 8H2O【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分析。(1)
43、+2 得到,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N2(g)CO2(g)2H2O(1) H955 kJmol1。(2)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5H2C2O4+6H+2Mn2+ 10CO2+ 8H2O。用草酸滴定高锰酸钾溶液,要使用酸式滴定管,手握过玻璃塞操作,所以选A。若配制酸性KMnO4标准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得所配KMnO4标准溶液偏高,会使测得的草酸溶液浓度偏低。本题实验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1号和2号实验的区别是温度不同,所以表中a 对应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避免不同浓度
44、KMnO4溶液越浓褪色越快的麻烦,把KMnO4溶液的体积和浓度给定,改进的实验方案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利用等量且少量的高锰酸钾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足量草酸溶液反应,测量溶液褪色时间。该实验中使用的催化剂应选择MnSO4并非MnCl2,原因为KMnO4在酸性溶液中会把Cl-氧化成Cl2,离子方程式为2+ 10Cl-+ 16H+5Cl2+ 2Mn2+ 8H2O。本题实验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1号和2号实验的区别是温度不同,所以表中a 对应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避免不同浓度KMnO4溶液褪色快慢不同,把KMnO4溶液的体积和浓度给定,改进的实验方案是:其它条件相同时,利用等量且少量的
45、高锰酸钾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足量草酸溶液反应,测量溶液褪色时间。该实验中使用的催化剂应选择MnSO4并非MnCl2,原因为KMnO4在酸性溶液中会把Cl-氧化成Cl2,离子方程式为2+ 10Cl-+ 16H+ 5Cl2+ 2 Mn2+ 8H2O。三、综合题:共1题33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 R1CHO + 1 mol B经上述反应可生成2 mol 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RNH2+H2O回答下列问题:(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46、2)D的化学名称是,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3)G的结构简式为 。(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5)由苯及化合物C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反应条件1所选用的试剂为,反应条件2所选用的试剂为,I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1) 消去反应(2) 乙苯 (3)(4)19 或或(5)浓硝酸、浓硫酸铁粉/稀盐酸【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合成。(1)从反应条件可以看出由A(C6H13Cl)生成B的反应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根据1 mol B经上述反应可生成2 mol 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
47、应,可判断出A是2,3-二甲基-2-氯丁烷,B是2,3-二甲基-2-丁烯,C是丙酮,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2)根据D属于单取代芳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可知,D的化学名称是乙苯,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表明D的硝化反应发生在对位,F为对-乙苯胺,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3)C为丙酮,F为对-乙苯胺,由C、F生成G,G的结构简式为。(4)在书写F的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时,可以先确定对应芳香烃的结构,再用NH2-取代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表明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结构环境的氢原子,峰面积比为6221,表明对应氢原子的个数比是6221。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1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21的是(或或)。(5)反应条件1所选用的试剂为浓硝酸、浓硫酸,反应条件2所选用的试剂为铁粉/稀盐酸,I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