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公顷、平方千米教案教学内容:书上第84页 公顷、平方千米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公顷、平方千米是更大的面积单位,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建立1公顷及1平方千米的实际概念,能区分两个单位。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巩固旧知,作好铺垫。1、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 用打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3、 填写正确的面积单位指甲的面 数学
2、书本的封面 黑板的面二、 引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出示:(体育场太大了)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出示课题:公顷、平方千米)三、新授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它们到底有多大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
3、于1公顷。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10000平方米1公顷4、(1)前面,我们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接着我们来认识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平方千米也叫平方公里。先来猜一猜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2)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你能想象的出来吗?(老师给同学们举个例子)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1平方千米100公顷知道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吗?小结: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巍峨的高山,有辽阔的草原,非常
4、辽阔壮美。四、巩固练习。1、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哪儿见过1公顷、2、换算。2公顷(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2平方千米( )公顷 4000公顷( )平方千米3、填空(1)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约合( )平方米。(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是720190平方米,合( )公顷。4、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五、课堂总结请同学们看黑板,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本41页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
5、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2、练习二十第2、4题板书设计: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
6、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公顷、平方千米1公顷=10000平方米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平方千米=10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