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能力测试.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292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能力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能力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能力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能力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能力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能力测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能力测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单元能力测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照片记录了历史的瞬间。右图记录的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是A与苏联等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首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国际会议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照片记录的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史实,故C正确。与苏联等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1949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排除。首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国际会议,在1954年,故B排除。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于图片信息不符合,故D排除。2由新中国提出,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是A独立自主和平

2、外交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 D“求同存异”的方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由新中国提出,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的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故B正确。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是新中国初期到新时期的一贯的方针,故A排除。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强调反对霸权,没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故C排除。“求同存异”的方针,属于万隆会议的方针,故D排除。3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当年英国就首先承认了新中国,并且在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到1964年法国在西方

3、国家中最早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些表明A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并未真正形成 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不断遭受挫折C英法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答案】B【解析】据材料“英国就首先承认了新中国,并且在1954年中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到1964年法国在西方国家中最早和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不断遭受挫折,故B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已经形成,故A错误。英法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过于绝对,在其它许多问题上,英法仍然追随美国,故C排除。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各国接受,过于绝对,故D排除。4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

4、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的方针 B.放弃“一边倒”的政策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答案】C【解析】“另起炉灶”的方针是针对国民政府时代的旧外交关系而言的,主张不承认以前的外交关系,不是针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故排除A;“打扫干屋子再请客”是针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而言的,也不是针对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而言的,故排除D;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对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新中国是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与之的关系的,故应选C。5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

5、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富的语言。这从根本上说明( )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答案】C【解析】“1995年”的“12年后”即2007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由财富杂志否定香港的“一国两制”到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时代周刊肯定香港的“一国两制”,这是因为“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促进了香港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美国吗,不能代表整个西方,故排除;1995年中美关系并不是处在对抗状态,故排除B;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6百年中美潮一书中说:两国的正常关系

6、中断了二十多年。在此期间,双方长达15 年(l955 一l970)的大使级会谈只是各说各话:中国想要解决台湾问题,被美国冻结的资产;美国劝中国放弃武力统一,加入限制武器的谈判。136次会谈只达成了一个协议,西方媒体称之为“聋子的对话”。下列对“聋子的对话”出现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 B.中美之间缺乏沟通的渠道C.朝鲜战争台湾危机等的影响 D冷战思想作祟【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l955 一l970”“大使级会谈只是各说各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两极格局的影响再加上朝鲜战争台湾危机等的影响,从而出现了“聋子的

7、对话”的现象,故ACD项正确;材料“方长达15 年(l955 一l970)的大使级会谈只是各说各话”说明B项错误,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7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视角经过了70 年代浪漫化、80年代天使化、90年代妖魔化、21世纪的中国威胁化的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媒体报道直接影响美国对华政策B.意识形态分歧决定中美关系发展 C.美国媒体充当了对华政策的喉舌D美国政府一直对华采取敌视政策【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中美关系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故AB项错误;从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媒体充当了对华政策的喉舌,故

8、C项正确;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8我国新时期的对外政策不包括( )A奉行不结盟政策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C“一边倒”政策D对外开放【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联系所学,“一边倒”外交政策是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的政策,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9习近平访美时提出中美要构建一种“前无古人,但后有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习近平的提法得到美方的积极回应。美方表示,要以“新答案”解决“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老问题”,“美中两国可以向世界证明,美中关系的未来不会重蹈覆辙”。这

9、表明A. 中美双方“和平共处”达成共识 B. 美国希望与中国共同构建世界格局C. 美国主动放弃遏制中国的政策 D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利于美国的发展【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中美关系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习近平的提法得到美方的积极回应。”,可见中美双方“和平共处”达成共识,故选A;中美国家利益不同,尤其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维护世界霸权地位,不可能与中国共同构建世界格局,排除B;材料没有表明美国主动放弃遏制中国的政策,排除C;中国的和平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排除D。10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10、”其含义是(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D中国在外交上实行不结盟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中国不与苏联、美国结盟,故本题选 D。A、B错在中国并不是对它们持不支持态度。C错误,因为材料并不是在强调三者友好平等交往。112010年1月19日,运送八位中国维和英烈灵柩的灵车经过天安门前时,民众打出“沉痛悼念海地地震遇难的中国维和警察”横幅。中国参与海地维和行动说明当前我国( )A一贯坚持无论大国、小国一律平等原则B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睦邻

11、友好D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规则【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故本题选B。A从题中无法体现。C中的睦邻从材料中无法体现。D中的政治经济秩序规则从材料中无法体现。1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它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改善,故本题选C。A

12、出现于1979年。B与题意和史实不符。D错误,因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并不意味着两国的结盟。13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它反映了求同存异的原则,这与1955年召开的亚非万隆会议相关,故本题选C。A、B、D与此不符。14以下为新中国参加的某一国际会议的5项议程: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判断,这一会议( )A加强

13、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B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C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D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答案】A【解析】本题新中国初期的对外活动,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15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

14、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上述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边倒”【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对外活动,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可用排除法。“求同存异”方针是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是提出的,A项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排除。“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一边倒”是指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6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段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关系,正在向一种“碰撞中

15、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C.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围绕自身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说法错误,多极化趋势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出现;B项错误,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在形成之中;C项错误,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没有得到了西方支持;D项说法正确,揭示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质内容,两极格局瓦解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与合作,取代了过去的对峙与斗争。所以答案选D。17“中国人感到在

16、会谈中赢得了一大胜利。他们在公报中只作了最小限度的让步;而美国则面临微妙的任务:即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承诺。在至关民族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人认为他们没有为了中美和解而出卖原则。”此次中美“会谈”A.加快了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进程 B.标志中美建交C.加快了中日建交的步伐 D.解决了台湾问题【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而美国则面临微妙的任务:即作为执行一项最终撤出台湾的长期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先行实现其减少驻台美军的承诺”可知属于中美联合公报的内容,标志着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推动中国外交出

17、现重大转机,加快了中日建交的步伐,故C项正确。A项是在1971年;B项是在1979年;D项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解决,故错误。所以答案选C。18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影响着两国的全局利益也关系着世界的和平、安全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像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中美关系史1949197

18、2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去戴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材料三 习近平2012年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具体做法不得摘抄原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

19、的应对方针?(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 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3)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请你说说中美两国应构建怎样的双边关系【答案】(1)做法:对中国进行封锁、禁运, 原因: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社会制度的对立。方针: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2分,答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可给分) (2)变化:由敌对到谋求改善关系。行动: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3)结束对抗,加强互信,合作共赢。【解析】(1)本题

20、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的信息归纳作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新中国初期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角度回答;第三小问方针结合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具体方针思考回答。(2)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中“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的信息归纳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20世纪79年代外交史实从“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回答。(3)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

21、料论证观点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中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美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从“结束对抗,加强互信,合作共赢”的角度概括出思考回答。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

22、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

23、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为此,中国政府在外交上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并取得了什么成就?(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指出其变化的主客观原因。(3)你觉得美国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1)政策: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方针: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成就:与苏联建交、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掀起第一次建交高潮(2)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主观: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中国牵制苏联;客观: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根本原因:

24、国家利益。【解析】(1)据材料一“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即可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中国政府在外交上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并取得了什么成就: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与苏联建交、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掀起第一次建交高潮。(2)据材料二“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即可回答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

25、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并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指出其变化的主客观原因:主观: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中国牵制苏联;客观: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结合所学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世界格局多极化等知识即可回答美国不断调整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20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

26、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注解:所以我们要采取安抚、笼络的手法,也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步伐、转换身形。)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传上卷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的三次建交高峰。如下图: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请

27、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清朝的对外态度。(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并列举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时的两项重大外交活动。(3)依据材料三,分析促成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新旧中国不同的外交态度或外交状况的根本原因。【答案】(1)态度:对外态度软弱,畏惧西方列强,不敢维护民族利益;(2)时间:新中国成立后。活动: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3)主要原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需要。(4)根本原因:社会性质

28、不同。【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再结合时间“1844年11月”可知此时的中国已经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对清政府对鸦片战争所造成的长远的危害认识不清,不惜对外妥协退让,委曲求全。(2)回答这个问题需明确“跪倒在地上办外交”是指近代中国的外交,近代社会由于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不能独立自主,受制于列强。当社会性质开始改变时才能改变这样的情况,才能独立自主的办外交

29、。由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在50年代外交事业中取得成绩的会议。故作出上述答案。(3)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分析此题时应该注意结合内因与外因来思考此类问题。由所学可知首先从中国自身角度作答,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次,考虑外因美国与中国关系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新一轮的外交建交高峰。最后,因为国家一切的对外政策均为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进行建交的原因是立足于本国利益。(4)旧中国之所以要“跪在地上办外交”是取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正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制于人,结果不能独立自主进行外交。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后转向社会主义社会,从而使得中国可以获得独立自主的外交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