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1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解析:材料信息的意思是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这反映了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A是诗经的历史地位,材料没有体现;C、D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B2当代历史学家普遍开始关注“忧愤”这一情感因素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如果要选择“忧愤之死”进行研究,最适合提供素材的古代文学家应是()A屈原B班超C杜甫 D白居易解析:
2、战国时期,在秦国攻陷楚国都城的公元前278年,屈原悲愤绝望,投汨罗江而死。答案:A3某位老师在制作有关唐诗的课件时,选用了下面一幅图片。从诗的风格来看,该诗的作者应是()A李白B王勃 C高适D杜甫解析:题目中的诗反映了百姓的悲惨生活,反映出唐朝已由盛转衰,这符合杜甫诗歌的特点。答案:D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后人为纪念一位豪放派词人而作的楹联。这位词人是()A李白 B白居易C辛弃疾 D陶渊明解析: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是继苏轼之后著名的豪放派词人。答案:C5“能把一只猴子写得活灵活现,并且使之成为中国艺术史上恒久不衰的典型形象者,非天才异禀之人莫属
3、”。这位天才是()A罗贯中 B施耐庵C吴承恩 D曹雪芹解析:本题抓住关键信息“能把一只猴子写得活灵活现”,可知描述的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该作品是吴承恩的小说。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
4、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清)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的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解析:第(1)题,从材料信息可知统治阶
5、级喜欢“赋”,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联系汉代大一统的社会现实回答“特征”。第(2)题,回忆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知识回答。第(3)题,从材料信息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其影响力之大,据此回答“特点”。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因素”。第(4)题,比较三则材料可知文学已经下移。从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角度回答“认识”。答案:(1)现象:赋成为汉代的代表性文体;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特征:大一统。(2)原因: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
6、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基础巩固1仔细观察下图,其中的“骚”指()痛饮读骚图A诗经B楚辞C汉赋 D散曲解析:屈原的离骚是楚辞体裁的代表作品,人们又称楚辞为“骚体”。答案:B2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下列对联以唐代诗人杜甫为刻画对象的是()A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B青山有幸
7、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C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解析: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变,被称 为“诗史”。答案:C3有人对下图中的人物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图中的诗人应是()A孟浩然 B王勃C李白 D白居易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相关的诗人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C项正确。答案:C4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深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政
8、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解析: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生活在社会变迁的宋代,由于国家分裂,各少数民族政权与宋朝对峙,人民生活困苦,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较为深厚的忧患意识。答案:D5“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上述揭露当时黑暗现象的古代文学名句的作者是()A屈原 B李白C苏轼 D关汉卿解析:从题干材料的句式特点可以判断是元曲,选项中只有关汉卿是元曲的代表人物。答案:D6一定时期的文化必然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明清文学的主流是章回题材的小说,这一文学形式反映了明清时期()A封建专制达到顶峰
9、B明清政府对文化的重视C科举制度盛行D商品经济发达和市民阶层扩大解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章回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答案:D7作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浒传的问世客观上反映了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B水浒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C水浒传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D水浒传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解析:水浒传刻画了一群被逼上梁山的草莽英雄的形象,但从最终梁山好汉接受招安的结果看,还是体现了作者的封建正统思想,故C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答案:C8中国古代文学表
10、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解析: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逐渐平民化、世俗化等特征,但文学形式并不是由落后到先进。答案:B能力提升9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A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B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C雅的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
11、故事D雅的主要内容是记叙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解析:诗经中的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民歌,它们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感情,A项正确,B项错误;诗经中的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们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C、D两项错误。答案:A10宋人洪迈在容斋续笔中曾感叹说:“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样“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实质上反
12、映了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答案:C11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解析:“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都说明元曲是适应市民生活需要的文学形式,有着适合市民阶层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答案:A12历代统治者都把水浒传视若毒品,明清两代均有严禁水浒传的诏令。这主要是因为该书()A揭露八股取士的腐朽 B肯定人民的抗争精神C提倡民主平等的思想 D抨击罪恶的专制制度解析:水浒传是一部著
13、名的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统治者害怕该书鼓动并教导人民起来造反,因此对其严厉禁毁。答案:B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材料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材料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材料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请回答:(1)按所给材料的顺序写出材料的文学体裁。(2)指出材料二中文体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原因。(3)指出材料四文体的特点,并举出三位代表人物。解析:第(1)题应结合所掌握的文学知识,由材料明确是谁的作品或作品的特色,进一步明确是什么体裁。第(2)题分析历史原因应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政府的政策等。第(3)题在明确是什么体裁的基础上,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楚辞;唐诗;元曲;宋词。(2)政治上:唐朝开明的政治和文化政策以及科举“以诗取士”,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直接促进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经济上: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文化上:民族、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3)特点:词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