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测内容:绪言第一单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化学研究物质变化,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如:超纯的半导体材料单晶硅;抗压耐腐蚀的蛟龙号外壳材料;稳产高产的杂交水稻;能骤冷骤热又轻又透气的特殊衣料。上述选项属于化学研究项目的是(D)A B C D2(海南中考)2021年5月29日,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成功发射。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A火箭转运 B总装调试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3(绥化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sdo5(A.点燃酒精灯) 4(兰考期末)物质在下列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A电灯发光B镁能在空气
2、中燃烧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C)A用冰块制冷 B用铁锅烧饭C用木炭取暖 D用棉花纺纱6一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4.5 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A)A减少药品 B向右盘加砝码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7下列对实验操作的解释正确的是(C)A用纸槽将粉末状药品送到试管底部防止打破试管底部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着人防止加热时不便观察C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防止引起爆炸D检验时不能用手直接取用药品防止药品黏在手上造成损失8下面是一学习小组完成科学探究的几个步骤: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呼出的气体中一定
3、有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进行排序,其中正确的是(B)A BC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9(4分)根据下列仪器,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A B CD EF(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用_C_。(2)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A_。(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_E_。(4)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所用的仪器是_E、F_。10(5分)小光同学想完成“取3 mL水并加热至沸腾”的实验,请和他一起回答这个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他应该选择的实验仪器是
4、_bcefh_(填字母)。a烧杯b试管c酒精灯d玻璃导管e试管夹f量筒g漏斗h胶头滴管(2)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先_对试管预热_,然后_对准有液体的部位加热至沸腾_。(3)实验结束后,小光发现试管炸裂了,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至少举出两条):_加热时试管接触了灯芯_;_没有对试管进行预热(合理即可)_。11(3分)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发生反应,常被用于饮用水处理。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多。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臭氧的物理性质:_天蓝色_(填一条即可)。(2)臭氧处理饮用水
5、时,利用了臭氧的_化学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由氧气制得臭氧是_化学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三、实验题(共22分)12(6分)为探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还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设计实验。人在吸气时,应打开弹簧夹_b_(填“a”或“b”),关闭另一个弹簧夹,呼气时调换两个弹簧夹的开关;其中锥形瓶的作用是_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_;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_。将上述实验反复操作就能证明二氧化碳是来自人的新陈代谢而不是空气。13(16分)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
6、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及小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猜想与假设】都是化学变化;_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_。【收集证据】 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a._烧杯内壁出现水雾_;b手摸烧杯壁有发烫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2)将烧杯迅速倒转,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_。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水和二氧化碳_,蜡烛燃烧为_化学_变化。(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通电前通电中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_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热_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物理_变化。【获得结论】 猜想_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