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8030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德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一、现代文阅读(一)名著阅读1.填空三体1中,三体文明建造了一个科技产品来对地球进行技术锁死,这个发送到地球上的东西叫_,在三体1最后,为了获得三体世界的资料,切割“审判日号”行动代号是_。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的结局体现了作家的道德信念“_”。【答案】 (1). 智子 (2). 古筝计划 (3). 善恶必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经典作品有关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解答本题时考

2、生不仅要对名著的主要情节、重点人物有所了解,还要对与主要情节、重要人物有关的细节内容保持必要的关注,做题时都要认真审题,仔细作答。三体大致情节如下:叶文洁的父亲被害,母亲背叛,以及后续发生的一些列事件,让叶文杰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是对人类失去了信心。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三体,并向三体世界发送了地球的坐标,对人类失去希望的她,显然是想通过外星人来“拯救”这个世界。但是由于两地距离很远,需要500年的时间,三体舰队才能抵达地球。在这期间,三体担心人类的科技超过了自己,无法完成统治,像地球发射了两颗“智子”并制作了一款游戏,并通过游戏来选出“人类小帮手”,帮助自己消除一切危害自己统治的人和事。

3、这里对“智子”有必要说明一下,可以把这个东西想象成为一种微观粒子,1.无处不在,并有着“监控”的作用,它可以让三体人无时无刻的监视地球上的一切。2.它还可以干扰科学的开展,让人类除了现有的科学理论之外,无法提升。3.还有一个附加作用,它虽然无法对人类造成直接伤害,但是却可以通过与光粒子的作用,让人类在视觉上产生一些“幻觉”。当人类知道了三体的存在,并采用靠纳米技术的“古筝计划”除掉了由人类组成的“三体组织”后,经过对这个组织的情报解析,人类终于知道了智子的存在,也终于明白了科学家们的“自杀”事件的原因。大卫科波菲尔这部小说里各类主要人物的结局,都是沿着这种脉络设计的。如象征着邪恶的希普和斯提福

4、兹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善良的人都找到了可喜的归宿。狄更斯希翼以这样的道德观来改造社会,消除人间罪恶,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这部小说里各类主要人物的结局,都是沿着善恶必报脉络设计的。如象征着邪恶的希普和斯提福兹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善良的人都找到了可喜的归宿。狄更斯希翼以这样的道德观来改造社会,消除人间罪恶,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大卫科波菲尔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

5、爱之心。这样的结局体现了作家善恶必报的道德信念。2.以下对三体中两个星球文明之间的猜疑链理解,选择正确的一项是A. 互相猜疑你是否善意,善意的话就进行交流;B. 互相猜疑你是否恶意,恶意的话就消灭你;C. 与善恶无关,只要发现对方的存在,为了自己的生存,就要隐藏自己清理对方;D. 以上解释都不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经典作品有关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解答本题时考生不仅要对名著的主要情节、重点人物有所了解,还要对与主要情节、重要人物有关的细

6、节内容保持必要的关注,做题时都要认真审题,仔细作答。三体中,两个个体在没交流前对对方的猜疑,比如,你会猜疑我是怎么想的,我会猜疑你是怎么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猜疑在没有进行交流前会一直循环下去,形成一条链。因为缺乏交流以及文明之间的差异巨大,这样的猜疑链可以很长,使得宇宙文明之间缺乏信任,这就是宇宙文明相互毁灭的原因之一。故选C。3.下列对三体系列小说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被视为硬科幻的代表作品,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B. 在三体三部曲中,第一部最有历史感和现实

7、性,主角是汪淼;第二部结构最完整,也最华丽好看,主角是罗辑;第三部则把宇宙视野和本质性的思考推向了极致,主角是程心。C. 以虚拟游戏的方式展示三体世界的历史是三体1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游戏表现了一个遥远的星际文明一百次的毁灭与重生,其中轮番登场的角色全是中外名人。D. 面对三体人强大的科技和前来毁灭地球的庞大舰队,人类举全球之力制订了“面壁计划”,由四位面壁人各自独立设计了一套构思独特,气势磅礴的反击方案。E. 三体3始于一个近乎琼瑶式的爱情故事:一个人为自己的暗恋对象买一颗遥远的星星,这故事浪漫唯美,最终,这颗星星将给无尽的黑暗森林带来一丝光亮。【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经典作品有关

8、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解答本题时考生不仅要对名著的主要情节、重点人物有所了解,还要对与主要情节、重要人物有关的细节内容保持必要的关注,做题时都要认真审题,仔细作答。B项“主角是汪淼”,错误,汪淼主要是个引子,引出了三体的宏大世界观,主角应该是应该是叶文洁。故选B。4.在三体2中出场的罗辑,他的人生在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两本书中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请按阶段简要概括其经历及性格特征。【答案】罗辑是一个大学教授,为人浪荡不羁,虽然有学识但给人一种不适的感觉。

9、罗辑是叶文洁女儿杨冬的同学,在一次给杨冬扫墓的时候遇到了叶文洁。受到叶文洁的启发,创立并且完善了宇宙社会学!在危机纪元中,参与面壁计划,并成为第四位面壁者,参透了黑暗森林法则,并且发射了恒星诅咒。罗辑威胁三体人建立了引力波发射装置,从而人类进入了威慑纪元。罗辑成为了第一位执剑人,使地球人类在三体危机面前免于覆灭,最后死在二向箔打击中。性格特征:自我认知清晰,面对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工作立刻拒绝,且心理素质异常强大,发现拒绝不了后宁愿滥用资源用来享受生活也不会做无谓的尝试以浪费资源。极高职业道德操守。为了完成执剑工作,他抛妻弃女,远离幸福、隔绝交流,过着最低限度的清苦生活。精神力异常强大。54年处

10、于不见日光、枯燥无味的低刺激封闭环境中,神经时刻保持高度专注而没有崩溃。强烈社会责任感。他在尝遍世事炎凉后内心深处依然认为人类是值得被拯救的,哪怕在妻女离世之后也未曾放弃的原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和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考生不仅要对名著的主要情节、重点人物有所了解,还要对与主要情节、重要人物有关的细节内容保持必要的关注,做题时都要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概括文章内容大致可以分成四个层次:罗辑是一个大学教授,为人浪荡不羁,虽然有学识但给人一种不适的感觉,创立并且完善了宇宙社会学。参透了黑暗森林法则,并且发射了恒星诅咒,罗辑成为了第一位执剑人,使地球

11、人类在三体危机面前免于覆灭,最后死在二向箔打击中。分析人物形象,要紧扣故事情节概括作答:面对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工作立刻拒绝,且心理素质异常强大可概括为;为了完成执剑工作,他抛妻弃女,远离幸福可概括为;神经时刻保持高度专注而没有崩溃可概括为;在妻女离世之后也未曾放弃拯救人类可概括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借面安勇半年前我爸意外去世后,这个家就抽去一根顶梁柱子,那年我才9岁。所有的重担一下子都压在了母亲的肩上。但地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那时我不懂事,看到别的人家吃面条,馋得直流哈拉子。每次听我这么说,母亲的心都酸酸的不是滋味。但家里的白面几个月前就已经吃光了,除了伸手向别人借

12、,母亲想不出什么别的办法。母亲切完给猪吃的菜,看一眼天上的太阳,就拿着一只空瓢出了门。母亲在东院二婶家的门前停下来,犹豫了片刻,理一理额前的头发,硬着头皮推开了院门。母亲是个要强的人,过去还从未向人伸过手。二婶正站在房门口喂鸡,嘴里“咕咕咕”地叫着,手里的玉米粒撒到地上,一群鸡就争抢着跑过来。二婶见她进来,脸上堆满笑亲热地打了声招呼。母亲喊一声“二妽”,脸上就飞起了一片羞涩的红晕。那句话在喉咙口打了几个滚儿,狠狠心还是说了出来。二婶听说要借面,脸上的笑就消失得不见了踪影,一拍大腿说:“哎呀妈呀!你咋不早说呢,头天晓上还有点儿,今儿个早晨刚吃没。你要是不信,我拿面口袋来给你看。”二婶说着话,就转

13、身进了屋。母亲的脸更红了,愣了一下,就赶忙转过身逃跑似的往外走。母亲一溜儿小跑,走出了几十米,脸还在火烧火燎地发烫,屈辱的感觉像块磨盘似的重重地压在她的心上。她甚至对儿子升起了一丝怨恨,怪他不该嘴馋,平白无故地想什么面条吃。也怪他都9岁了,还不能体谅家里的难处。这些想法在她的心里翻了几个来回,最后,咬一咬牙,还是推开了胡大嫂家的院门。胡大嫂正在灶前做午饭,听到院门响,看见她手里拿着的那只空瓢,就猜出了了八九分她的来意,赶忙操起一只空盆迎了出去。胡大嫂不等她开口,愁眉苦脸地扬一扬手里的那只盆说:“大妹子,你瞅瞅俺家这日子过的,吃了上顿没下顿,我正想着出去借点儿米,先把晌午饭答兑到锅里去。”听到胡

14、大嫂的话,她的头突然一晕,眼前就转起了一因金星。直到胡大嫂又说了句:“你来,是有啥事儿吧?”她才猛然反应过来,嘴上忙不迭地答,“没事儿,没事儿,没啥事儿!就急三火四地往回走。走到院门口时,胡大嫂的话又追了上来,“有啥事儿别抹不开不吱声,咱左邻右舍地住着谁跟谁啊!”母亲没有应声,深深低着头,脚步匆匆地往家走,泪珠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转。她已经打定主意,说什么也不会再向人借面了,如果儿子回来就告诉他,以后也别再馋什么面条吃。母亲一路走一路想,不提防和一个人撞在了一起。抬起头,母亲就看到了西院的三奶。三奶已经六十多岁,走路颤巍巍的,还拄着一根棍子,家里的日子过得也很不好。母亲见是三奶,忙掩饰住心里的委

15、屈,艰难地露出了一丝微笑。三奶看一眼她的脸色,再看一眼她手里拿着的那只空瓢,心里就明白了她的遭遇。一把抢过她手里的瓢问:“是米,是面,还是盐?”母亲忙摇头否认。三奶却突然生了气,噘起了嘴,用棍子指着她说:“到底要什么,你痛快地说,不说就是瞧不起你三奶,拿三奶当外人。”母亲只得从牙缝儿里挤出了一个“面”字。三奶二活不说,转身就往家里走,再出来时,手上抖抖地端了一瓢面。三奶拍拍她的肩膀说:“以后有啥难处,就和三奶说,有我锅里的,就有你碗里的。”母亲接过面时,再也忍不住,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面条擀好了,锅里的水翻起了花,母亲并不急着下面,伸手去陶罐里摸出一只鸡蛋,打进开水里。想了想,又摸了一只打了进

16、去。晌午,我正饿得慌时,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刚好盛进了碗里,上面还躺着两只元宝似的鸡蛋。我吃得匆匆忙忙,吃出了一头的白毛汗。边吃还边说真解馋。吃完面条我把碗放在窗台上,招呼一声就跑出了门。母亲拿起窗台上那只碗时,见里面竟然还剩下了半碗面条,看来儿子只吃掉了两只鸡蛋和半碗面。就在心里埋怨一句儿子,让自己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却一点儿都不懂得珍惜。母亲随手拿起筷子,打算把剩下的面条打扫干净。母亲手中的筷子伸进面条里时,忽然触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翻开面条时,她先看见了第一只鸡蛋,再往下翻一翻时,她又找到了第二只。母亲的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落进了碗里。(有删改)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17、,正确的一项是A. 二婶见到母亲推开院门,一开始脸上堆满笑容,后来听说母亲借面,笑容消失殆尽,通过表情的变化,写出了二婶善变、小气、势利的性格。B. 小说注重写出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如母亲借面,先是犹豫,羞于启齿,未借着面后是委屈、埋怨,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向三奶借面,借着面后欣喜感激。C. 小说善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如对胡大嫂这个人物就大量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方法,充分展现了她虚伪自私的性格。D. 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突出的特色,在与二婶和胡大嫂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三奶善解人意、慷慨热情的美好形象显得更加鲜明。6. 小说在刻画母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18、7. 小说三次写到了母亲的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答案】5. D 6. 坚强。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挑起全家重担,脸上还总是挂着笑。自尊。母亲过去从未向人伸手借面,碰壁后决定不再借面。爱子。为了儿子放下自尊去借面,煮面给儿子加鸡蛋。隐忍。借面两次碰壁,忍气吞声,也是内心的委屈。 7. 表现和心情:第一次流泪是“泪珠 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转” ,两次借面失败,,母亲自尊心受挫,难受,委屈。第二次流泪是“泪水再也忍不住,一下子涌了出来”, 母亲为三奶的善良 慷慨而感动。第三次流泪是“母亲的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似的,落进了碗里”,感受

19、到儿子对自己的爱,感到欣慰。效果:丰富母亲形象。突出小说主题。【解析】【5题详解】试题分析:A项,“势利” 性格推理不准确;B项,“下定决心向三奶借面” 错误,原文说,“她已经打定主意,说什么也不会再向人借面了”, 选项与原文内容不符;C项,姐夫大嫂没有用心理描写。【6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挑起全家重担,脸上还总是挂着笑”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坚强”的性格特征。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

20、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坚强”“自尊”“爱子”“隐忍”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小说和散文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小说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

21、、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徐志摩的另一面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

22、,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

23、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

24、,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瀲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

25、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摘编自韩

26、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相关链接: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仿”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谢冕云游)8. 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 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文化人,与父亲提供的家庭环境是紧密相关的。B. 徐

27、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广有涉猎。C. 胡适和徐志摩,一为新月社的领袖,一为新月社的灵魂,对于新月社而言,两人的地位与发挥的作用都很重要。D.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E. 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作品是他的最高文学成就。9. 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8. AD 9. 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求学于名校,受教于名师,结交名流贤达,是徐志摩学有所成的重要原因。具有远大的抱

28、负: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的宏愿,是徐志摩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投身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海纳百川的学术素养: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努力好学,勤奋热情,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视野与眼光。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创办新月社,主编新月杂志,使五四精神得以赓续,也使新月社产生了广泛影响。【解析】【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

29、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A项,“与父亲提供的家庭环境是紧密相关的”理解不当,原文是“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D项“就创作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于文无据。故选AD。【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

30、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从“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

31、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等语句可以具体把握徐志摩先生成功的具体缘由。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

32、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率来告良。”沛公曰:“孰与

33、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鸿门宴节选)10.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 沛公军霸上 军:驻军B. 沛公欲王关中 王:称王C. 沛公奉卮酒为寿

34、为寿:祝福健康长寿D.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道谢11. 文中加点词语词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山东:泰山以东B. 少长:年少年长C. 婚姻:男女婚事D. 出人:出去进来12.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长达五年斗争的开端,一开始从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对比,可以看出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B. 刘邦本来是一个贪财好色之人,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范增认为这是他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的宏大志向的表现。C. 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密报,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但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又让我们看到刘邦很有心计

35、,善于随机应变的一面。D. 刘邦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可见刘邦对项羽由衷地尊敬;答应项伯第二天亲自到鸿门更见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13. 翻译下列句子。(1)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2)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答案】10. D 11. B 12. D 13. (1)您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地对待他。(2)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本题中,D项,谢,“道谢”错误,应为“谢罪”。故选D。【11

3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文中加点词语词意表述正确的一项”,这是文言实词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本题中,A项,“山东”是“崤山以东”的意思。C项,“婚姻”是“结为儿女亲家”的意思。D项,“出入”偏义复词,古 “进入”的意思。故选B项。【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本题中,“由衷地尊敬”“ 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理解错误,只是为了“化解危机”。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

37、力。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为”作介词,可译为“替、给”;“得”可译为“应该、要”;“兄”作“事”的状语,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第(2)句中的“急”是形容词作名词,译为“危急的事”;“亡”动词,译为“逃走”;“义”即不守信义; “语”是 “告诉”。译文:刘邦驻军霸上,还没有能和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让子婴(ying)做丞相,珍宝全都被刘邦

38、占有。”项羽大怒,说:“明天犒(kao)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这时候,项羽的军队40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军队10万,驻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沛公在崤山的东边的时候,对钱财货物贪恋,喜爱美女。现在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我叫人观望他那里的气运,都是龙虎的形状,呈现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气运呀!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是韩王派给沛公的人,现在

39、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够用来抵挡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不如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您亲自告诉项伯,说刘邦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

40、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

41、”项王答应了。【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二)古代诗歌阅读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读陆放翁集梁启超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注:本诗作于他一八九九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出走日本期间。结合诗歌内容,

42、说说本诗中包含作者的哪些感情?【答案】这首诗歌颂了陆游爱国尚武的精神,并表现了自己的志趣。前二句以诗坛千年以来的靡靡之风作一铺垫,后两句则歌颂陆游诗中建功沙场的精神。通过前后比照,突出陆游卓立千古的爱国奇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

43、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本诗中,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指出千百年来诗坛柔弱不振的总趋势。在这种柔媚纤弱的风气笼罩之下,那种刚健雄直的战斗性和勇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也消亡了。唯有陆游的诗集里,十分之九都是抒写卫

44、国从军的渴望和欢慰的。所以末句“亘古男儿一放翁”,使足笔力推崇陆游爱国奇志。【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

45、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这些显性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

46、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三)名句名篇默写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恰同学少年,_,_,书生意气。(2)烛之武阐明了晋国对秦国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_,_”。(3)怀王与诸将约曰,_。【答案】 (1). 风华正茂 (2). 书生意气 (3). 阙秦以利晋 (4). 唯君图之 (5).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解析】【详解】本题主

47、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意”“阙”“唯”,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第卷三、语言文字运用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端倪(n) 赁(ln)屋 愤懑(mn) 殒(yn)身不恤B. 砥(d)砺 攒(cun)射 运载(zhi) 叱咤(zh)风云C. 憧(chng)憬 桀骜(o) 创(chung)伤 长歌当(dng)哭D. 气馁(li) 猱(ru)躏 相称(chng) 言简意赅(gi)【

48、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本题中,B项,“运载”的“载”应读zi,指装载和运送。C项,“创伤”中的“创”应读chung,指身体受伤的地方。 “长歌当(dng)哭”的“当”应读dng,意思是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D项“气馁”的“馁”应读ni;“相称”的“称”应读chn。故选A。【点睛】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

49、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善用排除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17.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 漫溯 云采 旗竿 世外桃园B. 弥满 殴打 恶耗 引吭高歌C. 谗言 执拗 淬火 摘星揽月D. 气概 和霭 屠戮 绿草如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没有错

50、别字的一项”,然后依据语境来辨析字形正误。本题中,A项有三个错误,“云采”的“采”应为“彩”,“旗竿”的“竿”,应为“杆”,;“世外桃园”的“园”应为“源”。B项,“水蒸汽”的“汽”应为“气”B项两个错误,“弥满”的“满”应为“漫”;“恶耗” 的“恶”应为“噩”。故选A。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B. 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C. 90个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

51、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D. 歼-31在珠海航展的公开亮相,表明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备出口隐身战斗机能力的国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主语残缺,没有“墨宝”的主语。偷换主语,前半句主语是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被国人称为“墨宝”句子主语是我国水墨画。B项,“反而”用在这里是不合适的,承接上文的逻辑,这里没有转折的意思,应该是因果的关系,用“从而”。C项,“每个

52、缶”和“均价”表述重复。故选D。【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四、作文19.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一位老奶奶在学校附近租房照顾读高三的

53、孙女。一个星期天放假,老奶奶吃力地提着买的菜。孙女低头玩着手机。一位路人看不过去,提醒了孙女,奶奶这么大年纪照顾你。孙女白了一眼路人,我这是在照顾她。请以“照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书写规范,卷面整洁。2.运用描写手法;写人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3.字数不得少于800字。【答案】妈妈的陪伴妈妈的爱是平凡而伟大的,它存在于妈妈对我们每一天的照顾中。妈妈,是您用无私的爱照顾我,滋润着我。千言万语我只想对您说:“妈妈谢谢您的照顾,您辛苦了!”妈妈,从我记事开始,就总是看到您一天到晚忙碌的身影。每天早晨,当我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桌上早已摆好了飘香的饭菜;上学时,您总是目送我走进校园,才会安

54、心的离去;放学后,接我 回到家中,您总是陪在我的身边,耐心地帮我解答学习中所有的难题;晚上,等我们全家人都睡了,而您一个人却还在不停的忙着,您总有洗不完的衣服,干不完的家务,让我们每天都能生活在整洁舒适的家庭里。“啪嗒”摁下床头灯的开关,抓起书本,开始每天早上几乎例行的“晨背”,都说早上记忆力好,背的东西记得牢。看了看钟,才5:05分,便有意压低声音,希望不要惊扰了父母。读了约摸二十分钟,隐约听见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心想,大概是爸爸或妈妈起来上卫生间了吧,不管他,继续读。过了一会儿,门被轻轻推开,妈妈手上拿着一杯热水,放慢脚步走了进来。“读累了吧,喝点水。”妈妈把水放在我的床头柜上,脸上写满

55、心疼。我不解道:“妈妈,你怎么知道我已经醒了,是我声音太大了吗?”“不是的,刚才起床,看见你房间有光,就知道你肯定起床了。”妈妈,感谢您始终细致地观察我的动态,使我感受到最需要的温暖。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用她的大手抓着我的小手,仔细地帮我剪指甲,边剪还边打趣我:“这么大了,还不会自己剪指甲,真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后来,上学背的书包越来越重,我的力气也越来越大,妈妈帮我剪指甲的温馨场景,却在我的脑海里不愿抹去。妈妈的爱总是最无私伟大的,不计回报。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我也开始模仿着妈妈照顾我的样子去照顾妈妈。那天妈妈病了,我先给妈妈端一杯水,再拿一片药,让她吃了后安心地休息。有时和妈妈一

56、起睡在床上,我总是先钻进妈妈的被子,等被子暖了,我再叫妈妈钻,让她感觉暖和。虽然,我只给妈妈端了一杯水,拿了一片药,暖了暖被窝,但是,从妈妈微笑的表情上我能感觉出来她已经很满足了。 母亲无时无刻不关心着我,照顾着我,长大后我也要成为母亲背后坚强的后盾。母亲的爱将永远陪伴着我!我爱我的母亲,我因我的母亲而自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命题作文,题目之后有提示,写一篇记叙文。写作前,要仔细阅读提示内容,从中受到思路的启发,比如从提示中的“照顾”中我们这样理解,照顾是指特别注意,加以优待的意思,语出朱子语类卷九四:“才有照顾不到处,这便是恶。古之圣贤战战兢兢过了一生,正谓此也。

57、”写作时涉及到的方面可以很多。如写学校同学的照顾,妈妈的照顾,照顾老人、照顾弱者。我们可以想想,学校生活中还会有什么,有上课、有实验、有实践活动,有老师同学。这些都是我们可写的内容。按此去考虑,我们可写的内容就更多了。不过,在思考时一定要注意,要把选材确定在“熟悉”这个角度上,因为只有熟悉的内容,我们才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因为熟悉的内容,我们写起来才更好驾驭。如,亲情、友情等这类主题的作文是我们常写的,写得较熟的,那么,我们就尽量把选材和立意拉到这些方面来。在此基础上,找出凡而不俗的材料完成自己的习作。立意:爸爸的另类照顾、妈妈的照顾、照顾老人、照顾弱者任何文章都是现实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反映,作

58、文话题不管形式怎样变化,它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要写好它,必然要使自己的行文内容回归现实,反映现实。素材: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千辛万苦到西天取得真经,假如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路照顾,遇山开路,遇水搭桥,斩妖除魔,出生入死,说不定他走不了多远,唐僧肉就会被魑魅魍魉们生吞活剥。正是有了三个徒弟的陪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唐僧才胜利的取回真经,佛教才得以在中国流传。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成功的故事,验证了一个道理:“欲成大事者,必定要有得力的左膀右臂相助。”正如俗语所说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刘备成就帝业,假如没有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没有能征善战赤胆忠心的五虎上将,冲锋陷阵,把生死置之

59、度外,哪有后来的三足鼎立?唐太宗李世民,假如没有魏征这样的敢于直谏的大臣,就不会出现唐初的清明政治-贞观之治;新中国的成立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独木不成林,一花独秀不是春,成大事者需要有人陪伴与照顾,我们普通人的成长历程,每一步都离不开陪伴。我们一出生,陪伴我们的是父母亲人爱怜的目光和无限的亲情。当你还在襁褓里,母亲的奶水和怀抱,照顾着你成长;当你蹒跚学步时,父亲的臂膊给予你无穷的力量;当你上学时,父亲自行车的后座,托着你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酷暑严寒;当你离开家乡在外求学,母亲的牵挂和呵护,陪伴你度过一个又一个风霜雨雪电闪雷鸣;亲人的关爱与陪伴,让我们的

60、人生路,充满阳光与温暖。在学校,有老师与同学的照顾,才是我们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真情与乐观。结婚后,有爱人的照顾,生活的每一天,才变得温馨缠绵而多情;生活中,有子女照顾,日子才会过得有滋有味有盼头;工作中,有同事照顾,,时光才过得开心而充实。快乐的时候,有人分享;痛苦的时候,有人承担,生命之花才不会因孤单而过早的凋零。有人陪伴真好!曾经因家人病重请假在家,每天担惊受怕的陪伴着昏迷中的亲人,心灵上经历着难以承受的痛。情绪低落的时候,朋友的一句问候,同学的一个电话,领导的一个探望,同事的一个祝福,心灵的陪伴,都给予我无穷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力量。一个人请假在家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是一只离

61、群索居的大雁,恨不得马上回到工作的团队中,因为那里有快乐陪伴。议论文层次:拟一个隐含观点的题目,比如谢谢妈妈的照顾开头段,简引材料或者名言,亮明观点。主体部分,分析问题: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一组排例(三个以上的概括事例),首尾部分要有总结升华的中心句或观点句;3个左右详写的新颖典型的事例(点例),也要有总领或总结的议论性文字,谨记,画龙还要点睛。一组排例,不能简单重复上文事例的角度或内容,力求多角度多侧面举例,正反假设对比以突出观点。联系现实生活解决问题,提出方法措施,使文章具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结尾段,照应材料以及题目和开头,总结全文,明确或升华深化观点,发出号召,提出希望。使用祈使句或者

62、呼告修辞。【点睛】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要注意如下几点。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 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面对一件事情,我们首先应当“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探究其内在原因。也就是说,面对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首先可以考虑从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立意。二、辩证角度析问题:时事类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三、明确主体作分析:众所周知,一件事情会涉及不同的主体。因此,对于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涉事主体出发,引发不同的议论角度。组织成文时,可以其中一个角度为主,其他角度为次;也可几个角度的议论内容平分笔力。四、联系现实求拓展:为了增强作文的思想深刻性,使作文更具现实意义,时事类作文还须在就事论事之外,联系现实作拓展议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