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989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5页
第45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6页
第46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7页
第47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8页
第48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9页
第49页 / 共50页
2020届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一节 科普类文本阅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0页
第5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近三年江苏高考非连续文本没有考查,由于江苏高考向全国卷靠拢,也相应加大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力度,考查题目形式也趋向于两客观一主观形式。2.2019江苏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了科普文,预计2020年考查这一文体的可能性非常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一步加强,备考时应加以重视。一、(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天津的开合桥茅以升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南运河上有金

2、华桥,子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金钢桥、金汤桥、解放桥。这些都是开合桥。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对陆上交通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

3、。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便是水陆交通之间的一个矛盾。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天津开合桥多,就是这个原因。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

4、下无阻地好过船。一种是“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一种是“吊旋桥”,把一孔桥分为两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这样两叶同时展开,就可让出中间航道,以便行船。一种是“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屉一样,以便让出河道行船。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行。特别是,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既非全开,又非全合,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水陆都不能通行,这在运输繁忙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因此,在桥梁史上,开

5、合桥虽曾风行一时,但在近数十年来,就日益减少了。那么,开合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呢?应当说,有几种改进的可能:一是将桥身减轻,改用新材料,使它容易开动;二是强化桥上的机器,提高效率,大大缩减开桥合桥的时间;三是利用电子仪器,使桥的开合自动化,以期达到每次开桥时间不超过3分钟,如同十字道口的错车时间一样。这些都不是幻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桥是建造在河的两岸有一定坡度的桥,其作用是引导车辆驶上正桥。B.在设计引桥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高度、桥梁造价、城市规划等因素。C.引桥方便了水上交通,但会妨碍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

6、必须绕道。D.在都市里,长度过长、影响太大的引桥是一种障碍物,应该设法消除。解析C项,“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表述错误。原文第2段中的相关表述是“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选项将原文中的“有的”说成“必须”错误,以偏概全。答案C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合桥成为天津的“特产”,与天津河流水位涨落差距特别大密切相关。B.建桥时,正桥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C.除平旋桥之外,升降桥、吊旋桥、推移桥这三种都属于一孔桥。D.改进开合桥的关键是尽可能缩减桥的开合时间,提高通行效率。解析B项,“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表述

7、错误。原文第2段中的相关表述是“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选项将原文中的“洪水时期的水位”改为“平时的水位”,错误。答案B3.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6分)解析题干要求“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通读全文,可确定相关答题区域在第1、2、4段。第1段第1句,开合桥“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这是开合桥的一个优点。第2段写正桥由于自身限制,必须要有引桥,引桥增加桥梁造价、影响两旁建筑、妨碍交通,而开合桥可以消除引桥,这也是开合桥的一个优点。再看第4段,“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行”“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水陆都不能通行

8、”,这都是开合桥的缺点。答案优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无需引桥,经济实用。缺点: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开合过程中水陆交通都停顿。二、(2019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

9、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材料二以温度25 、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 、35 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

10、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1)去酸方案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

11、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2)修复方案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

12、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解析由材料一中“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可知,“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是脱水,应该属于“治理”方面的技术。答案A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13、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B.如果将温度25 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 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解析C项,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三中“(2)修复方案”的第二句可知“纸浆补书机修补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是正确的。但“纸

14、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说法有误,材料三中档案文件修复有“去酸”和“修复”两种方案,纸浆补书机的作用是修补书页,不涉及修复纸张的酸性。答案C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解析根据材料二可知湿度和温度对纸张寿命有很大影响,毛里求斯“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可见毛里求斯气候不利于档案保存。材料三第一段说“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可见档案文件年代久远,又说“文件纸张严重酸化”。根据以上分析分条总结出答案。答案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练后思悟

15、思考1:第1、2、4、5题选项设置上有什么特点?你选择正确答案时是怎样做的?正确率如何?思考2:第3题主观题的答案要点你是怎样从原文中概括提炼的?概括提炼要点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第一节科普类文本阅读题型研训一客观题内容(概念、句子)的理解、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解题策略选择题解题“两方法”科普类文本阅读题的考查,试题有两道综合性选择题,分别从“内容的理解”的角度和“概括和分析”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信息的掌握程度。解答这两道题有两个方法。方法一:找准细比法找准:通读材料和选项,找出选项在文本中的对应处,这是阅读的第一步,这一步的关键是准确,不遗漏。细比:第二步是比对,这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答方式是一致的

16、,也是比对词语、比对关系和比对依据或结论。比对的关键是细心,不粗枝大叶。方法二:切片深析法有些选项,在文中没有对应处,而是着眼于对材料的整体理解,需要对选项进行切片,深入地思考分析,逐句落实正误。典例剖析【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对应题目。雪花秘史刘旸1611年的圣诞节,穷困潦倒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徜徉街头。这位皇家科学家很是沮丧,已经好几个月没领薪水的他正绞尽脑汁思考如何给朋友送上一份礼物。他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仰天长叹:“啊,上帝!除了雪花之外,还能送什么呢?”雪花当然无法相送,这位天才的科学家却突发奇想:他决心写一篇关于雪花形状的文章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朋友。于是这篇题为“论六角形雪花”的

17、论文问世。400年来,每当我们提到雪花研究,都会首推这篇诞生于贫寒与友情的学术论文。天文学家的观察毕竟不拘小节。20年后,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才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雪花的外形。和开普勒一样,这位科学巨人的观察也仅限于肉眼观察。不过,他的眼光非比寻常。除了不同形态的六边形,他还记录了极其罕见的带帽冰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在观察笔记中,笛卡尔赞叹道:“完美的六边形啊!边是如此直,夹角是如此相等,粗手笨脚的人类简直没戏我绝对想象不出来,这些完全对称的六角小精灵如何在自由的空气与狂躁的风中悠闲地降生。咦,或许正是风神信手令小精灵在云朵里上下翻飞,并在那里托住了它们轻盈的身躯,使它们来得及左顾右盼,遵照

18、自然固有秩序的启蒙,把自己琢磨成六片棱角的模样!”时光机继续运转,1885年1月15日的暴风雪中,本特利拍到了第一张雪花的显微镜照片。这种“雪花微距照”产生于冰天雪地中一架连了显微镜的相机匣子。后来,他发表文章说:“虽然给雪花拍照是细致活儿,但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就在于,这项工作必须在零下温度中完成,并且需要身体暴露在严寒中。”此后的数十年中,这位“雪花晶体摄影师”拍下了5 000多幅雪花照片,其中每一片都不尽相同。雪花的研究后浪推前浪,如今的雪花人当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肯尼思利伯布雷赫特。这位物理学家让雪花落在一个收集板上,然后仔细观察,从中找出有趣的样本。他发现,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往往出现在风

19、力小的小雪天,那时的天气特别寒冷。为此,他经常到寒冷的北方地区去等待降雪。除六边形雪花之外,奇特的三角形雪花是大自然中普遍的雪花结晶形式。为揭开这个谜团,利伯布雷赫特及其合作者在实验室中模拟与自然降雪相似的条件以制造雪花,同时记录下各种不同形状的雪花晶体。最后的结果表明,其实一些三角形雪花晶体仍然拥有六个边,之所以看上去是三角形,是因为它们是由三长三短的六条边构成的。利伯布雷赫特指出,在雪花从天降落的过程中,微小的尘埃颗粒等杂质会造成雪花的某个边缘产生倾侧。在风的作用下,向下倾侧的边缘会生长得更快,从而形成三角形。一旦三角形开始形成,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雪花在之后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即使再遭遇颠

20、簸碰撞,也会继续维持这一形态,直至降落地面。2006年,利伯布雷赫特的雪花照片被做成邮票,飘到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那些永远不下雪的角落。如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可以导致巨型雪花形成的大气条件,这对气候研究非常重要。据说,吉尼斯纪录的最大雪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时出现的。当地一个农场工人表示,这种雪花比牛奶平底锅还要大,直径大约有38厘米。遗憾的是,找不到相关证据能够支持他的说法。(有删改)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开普勒写的论六角形雪花的论文,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篇专论雪花研究的学术论文,当然关于这篇文章,还有诞生于贫寒与友情的说法。B.笛卡尔的赞叹形象生动,富有神奇

21、色彩,他说雪花有可能是风神信手令小精灵在云朵里上下翻飞,并在那里托住了它们轻盈的身躯。C.利伯布雷赫特让雪花落在一个收集板上,仔细观察后找出有趣的样本,这位科学家发现了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出现时的风力、天气情况。D.将雪花拍成照片,然后再做成邮票,让这种“雪花”飘到世界各地,包括那些永远不下雪的角落,或许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种想法早已实现。答案A技法运用选项找准细比,深析A项选项当中的关键信息在第段仅仅出现了“于是这篇题为“论六角形雪花”的论文问世。400年来,每当我们提到雪花研究,都会首推这篇诞生于贫寒与友情的学术论文”选项中的关键信息“当时世界上第一篇专论雪花研究的学术论文”在文章中没有涉

22、及,于文无据。选项A错误。B项选项中的关键信息在第段“或许正是风神信手令小精灵在云朵里上下翻飞,并在那里托住了它们轻盈的身躯”把“雪花”比作“小精灵”形象生动,富有神奇色彩。选项B正确。C项选项中的关键信息在第段“这位物理学家让雪花落在一个收集板上,。他发现,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往往出现在风力小的小雪天,”。选项中的关键信息是“这位科学家发现了最完美的雪花晶体出现时的风力、天气情况”,原文中的信息是“往往出现在风力小的小雪天”,其中“风力小的小雪天”就是指的“风力、天气情况”。选项C正确。D项选项中的关键信息在第段“2006年,利伯布雷赫特的雪花照片被做成邮票,飘到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那些永远不下

23、雪的角落”。选项中对原文的理解“或许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种想法早已实现”,这句话中“或许”表示一种猜测,也体现一种准确性。“2006年利伯布雷赫特的雪花照片被做成邮票,飘到世界各地”, 可以判断“这种想法早已实现”是正确的。选项D正确。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开普勒准备送朋友“雪花”作为礼物,是因为他穷困潦倒,已经好几个月没领薪水,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才有了这样的决定。B.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雪花的外形的是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他记录了六边形、带帽冰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C.拍到了第一张雪花的显微镜照片的人是本特利,这种“雪花微距照”产生于冰天雪地中的一架相机匣子

24、。D.作者确认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雪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时出现的,一个农场工人表示它比牛奶平底锅还要大。答案B技法运用选项找准细比,深析A项原文第段“穷困潦倒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徜徉街头”“已经好几个月没领薪水”“他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仰天长叹:啊,上帝!除了雪花之外,还能送什么呢?”。原文第段“雪花当然无法相送,作为新年礼物送给朋友”。选项表述“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才有了这样的决定”而原文“他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仰天长叹:啊,上帝!除了雪花之外,还能送什么呢?”,两相对照,这只是开普勒对上帝发出的慨叹,并不是他的内心决定。A项,曲解文意。B项原文第段“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才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雪

25、花的外形”,“除了不同形态的六边形,他还记录了极其罕见的带帽冰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第一次”,人物和身份“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 “六边形、带帽冰棱柱和十二面体结构的雪花”这些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都是一致的,B项正确。C项原文第段“本特利拍到了第一张雪花的显微镜照片。这种雪花微距照产生于冰天雪地中一架连了显微镜的相机匣子”。选项中表述的是“产生于冰天雪地中的一架相机匣子”,原文第段说的是“一架连了显微镜的相机匣子”,选项中与原文相比,少了“一架连了显微镜的”,表述不准确。C项错误。D项原文第段“据说,吉尼斯纪录的最大雪花是在美国蒙大拿州遭遇一次暴雪时出现的”,“遗憾的

26、是,找不到相关证据能够支持他的说法”。选项中表述“作者确认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雪花是”,而原文最后一段表述“遗憾的是,找不到相关证据能够支持他的说法”,这说明作者没有确认。D项错误。即学即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你在花园里驻足观察那些胖胖的蜜蜂在花丛中起起落落,或者在厨房手拿蝇拍对着狡猾的苍蝇无可奈何时,你一定认同以下观点:把“飞行家”这个名号冠于昆虫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也是最早掌握这项技术的先驱者。地球上的第一次飞行是个什么场景?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早已消失在岩层之中。不过,当年第一批飞行者的后代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星球上,它们就是蜉蝣。蜉蝣这种生物绝

27、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以藻类为食。当它们准备繁殖时,便爬出水面,在水边的植物上蜕皮,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在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不久,雌虫产卵,刚刚脱离水面不过十几小时的蜉蝣们再次落回水中,这也意味着它们个体生命的终结。目前,多数昆虫学家认为,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

28、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昆虫与其他任何飞行动物的标志性区别,在于它们扇动翅膀时高得惊人的速度蜻蜓一般为每秒200次,而蚊子和马蜂则能高达每秒1 000次。不仅如此,如果逐格回放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昆虫飞行影像,你会惊奇地发现,昆虫扑翼飞行可不是简单上下运动,从侧面观察,昆虫的翅膀其实是在画八字形。直到最近,人们把昆虫放进风洞好好研究了一番才发现,其实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是在空气中制造涡流,依靠这些可控的涡流,它们的翅膀在向下和向上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这是鸟与蝙

29、蝠绝对无法做到的。一只小蜜蜂借助这些涡流,产生达到其体重3倍的升力,而向前的推力则是体重的8倍之多,与之相比,一架战斗机的推力与重力大小之比能达到2倍就可以“笑傲江湖”了。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苍蝇能在空中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急转弯了。当然,这一切代价也相当高昂,飞行是件十分费力的活儿。一只果蝇飞行1小时就要消耗掉体重的10%。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儿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料”,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的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 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取材于王冬御风而行)1

30、.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是()A.薄薄的翅由几丁质构成B.不需要骨骼肌肉的支撑C.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D.翅脉增强了昆虫翅膀的刚性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区间在第三段,原文为“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因此C项“柔韧性堪比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说法。答案C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昆虫最初驾驭“风帆”在水面上滑行,后来逐步从滑行演变到在空中飞行。B.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虽然飞行的时间不长,但由此实现了生命的延续。C.

31、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可以使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D.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者家族,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解析B项,“蜉蝣有翅后即升空飞行”错,原文为“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当时机成熟,便在风中舞动,在空中完成婚配”。 答案B3.根据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说明苍蝇的飞行和鹏鸟的翱翔有哪些不同点。逍遥游中“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这几句话,是对鹏鸟翱翔九天的精彩描述。生物学家认为,鹏鸟翱翔时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 解析苍蝇属于昆虫,其飞行的特点应参照文本第

32、四段内容;鹏鸟飞行的特点可参照题干中的这句话“要借助上升气流,翅膀就像固定的机翼”,两者相较可确定比较角度:飞行方式、飞行原理、转向动作等。答案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鹏鸟翱翔时可以不扇动翅膀。苍蝇飞行时借助自身扑翼产生的升力,鹏鸟翱翔时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苍蝇飞行时可做出急转弯的动作,鹏鸟翱翔时无法做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中科院科学家在新疆利用遥感技术探测地下遗迹:追寻湮没的古长城喻思娈曾经的新疆长城遗址因为风沙水流侵蚀,在地表上几乎看不到踪影。而在1000多年前,新疆还有呈点状、片状分布的长城,它们保护着边疆的安定和商路的畅通。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简称

33、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科研人员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分析了长城在该地区的分布情况,并“复原”出新疆古代长城的样貌。遥感考古,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电磁波等传感器对地表及地下遗迹进行远距离观察、探测的手段。航空航天的发展,尤其是遥感卫星分辨率的提高,让遥感考古有了更高精度、更高效的平台和载体。遥感技术如何用于考古?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聂跃平介绍,地面不同植被、土壤、地貌特征等与遗址产生的电磁波波谱特征不同,这些差异通过肉眼看不出来,但在航天飞机、卫星、无人机等遥感平台上,观测设备可以获取它们的电磁波数据。将这些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研究员们就能了解观测地的植被、土壤、地形等状况,进而提取考古目标信息。目前新疆

34、已经发现了600多处古长城遗址,而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中科院遥感地球所副研究员于丽君介绍,我们根据这些遗址已初步勾勒出一条长城资源分布线,并正通过遥感和三维技术“复原”新疆古长城遗迹的样貌。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王心源说,遥感考古就像破案,先发现疑似地点的线索,田野考古再跟进发掘,所以前期案头工作非常关键。他表示在遥感考古过程中,需要使用“组合拳”。比如,在发现米兰古屯田灌溉系统过程中,王心源团队不仅采集、处理了遥感影像,分析了植被指数,还与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比对,确认疑似区域,并在遥感影像的精准导航下,对疑似遗址点实地勘探验证。近年来,随着卫星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可以全天候获得遗址的遥感数据。

35、通过卫星对地面的俯视,从而对一个地区的地貌进行全方位观察,不会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同时,遥感图像成像尺度变化范围大,既可纵览全貌,又能细看局部,有利于人们对所得图片进行研究。曾有人统计,在相同范围内,用遥感技术是传统的踏查方法效率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过去的田野调查主要依靠人力,工作量巨大。如果是大范围普查,就很难看清楚区域的全貌。尤其是遇到沙漠、草原等特殊环境,实地调查已经非常困难,想得到准确调查结果更是难上加难。考古发掘本身就是对文物的一种破坏,但是许多抢救性发掘又势在必行。遥感考古利用遥感图像,可以在尽可能减小文物破坏的前提下,了解遗址和墓葬的构造。在聂跃平看来,目前我国还有大量有待探明的

36、遗址,遥感考古不仅可以高效地探明各种大型古代聚落、古城,而且可以尽可能地对其进行保护和监控。但他同时认为,遥感考古不会代替田野考古,因为它解决不了遗址的年代、出土器物的研究等问题,两者相互补充,才能事半功倍。除了观察地面遗址,探地雷达等技术将遥感探测的触角延伸到地下。比如水下遗址探测,聂跃平介绍,遥感手段能测量水下地形,反演历史条件下的水下地形信息,确定遗址的位置和范围,进而推测古地理、古气候和古代社会的发展情况。聂跃平介绍,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众多遗址,如果仅仅依靠历史记录或偶然发现来寻找是不够的。此外,即使发现了一些遗址,也大多七零八落,难以从整体上和空间上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

37、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1 000多年前,新疆的长城呈点状、片状分布,如今地表上已难见踪影。它们曾发挥保护边疆安定和商路畅通的作用。B.遥感考古就是利用电磁波等传感器对地表及地下遗迹进行远距离观测的手段,航天航空的发展为其提供平台和载体。C.遥感观测设备通过获取考古目标所产生的电磁波波谱数据,然后经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就能得到考古目标的准确信息。D.遥感考古并不是单纯地使用遥感技术,而是多种考古手段“组合”,既需要比对历史文献,还需要传统考古手段的跟进。解析遥感观测设备获得考古目标的电磁波数据,然后经过计算

38、机处理数据,进而提取考古目标信息,而不是“就能得到考古目标的准确信息”。答案C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人们通过科学家根据新疆长城遗址数据初步勾勒出的长城资源分布线,参照样貌复原影像,可以看到部分长城在新疆境内的走向。B.如果遥感和三维技术能够成功“复原”新疆古长城遗迹的样貌,人们就能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在网上如临其境“游览”新疆古长城。C.遥感考古可以高效探明考古目标的植被、土壤、地形等信息,但解决不了遗址的年代、出土器物的研究等问题,它依附于田野考古。D.遥感探测技术在探测地下地形时,在测量水下地形方面更具优势,能够根据水下地形信息精准确定遗址的位置和范围,减少投

39、入。解析D项,原文说的是遥感探测技术比传统考古技术更具优势,没有说遥感探测技术在测量水下地形方面比测量其他地形更具有优势。答案D6.遥感考古具有哪些优势?请简要概括。答案可以全天候获得数据,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覆盖范围广,可纵览全貌,亦可细看局部;工作效率高;节约人力,成本低;对遗迹破坏小。客观题(40分钟24分)题组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衰老过程:随机损害还是基因注定?迄今为止,科学尚未明确阐释衰老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关于衰老的假说在学者之间也存在争议。近年来,有一种名为“一次性体细胞理论(DST)”的假说影响较大。简单地说,DST认为衰老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包含两个

40、方面:随机损害与修复。在生命过程中,机体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伤害,衰老的过程就是损害不断积累的过程。当体细胞修复不能满足需要时,过多的损害终将导致细胞死亡。与此同时,修复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事实上,我们身体的修复功能很强大,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其实可以永远生存下去。可事实并非如此,人终难免一死。生物体为什么会最终死亡而不是永生?这是因为意外死亡难以避免,且维持永恒修复代价过高。迫于自然选择的压力和相对有限的能量,生命需要以死亡和生殖的形式来进行适应和进化,“基因是永恒的,但身体是一次性的”。DST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证据:在自然界,寿命较长的动物修复能力也更好。寿命长的动物往往是更聪明的,体形

41、更大的,能够飞行的(可以有效避免意外死亡);也只有这样的动物,才会把更多的能量投入到生命的维持、修复上去。我们可以用DST来解释为什么女性的寿命比男性更长:女性担负着生殖的任务,由于怀孕、生产和哺乳的需要,女性对身体的修复能力要求更高,这使女性比男性有更好的修复能力,而更好的修复能力自然会带来寿命的延长。这个理论是不是很漂亮?的确,DST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肯定,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学者对它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DST的流行,完全是因为“文章写得天花乱坠,发表在有影响力的期刊(指科学美国人)上”,并且“理解DST不需要任何生物学和医学知识,这使它看上去很有吸引力”。反对者们最有力的证据是,DST根

42、本无法对节食所带来的寿命延长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家发现,限制卡路里摄入(即节食)有明显的延年益寿的效果,从小鼠、大鼠到犬类,这一现象都存在。限制能量摄入后,动物不但活得更久,而且活得更健康;另外,节食被证明能使人避免患一些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然而,这一现象却无法用DST来解释:既然机体修复需要能量,那么多摄入能量应当更有助于修复,因此,吃饱喝足的动物应该更长寿才对,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另外,DST也与进化论似有抵触之处。根据DST,机体会在资源丰富、能量充足的时候倾向于不修复,而在资源不足、能量匮乏的时候选择修复,以使得生命存续得更久。DST从节省能量的角度推论,女性绝经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不过目前

43、普遍认为,绝经并不是一件好事;与动脉硬化一样,绝经不会使女性受益。总体说来,DST并不是一个基于实验的理论,而只是一个基于纯逻辑的猜想。那么实验如何解释节食所带来的影响呢?近些年,针对衰老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雷帕霉素靶蛋白(TOR)的信号传导通路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领域。哺乳动物的TOR通路又称为mTOR通路。当然,在这个信号通路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因子参与,在此不一一详述,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mTOR的功能:mTOR的活化调控着人体的发育和衰老。发育和衰老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机体发育完成之后,TOR的作用就是将生命带向衰老。可见,衰老并不是随机损害累积的结果,而是深藏在我们基因内的一个准编程

44、程序。这样一来,节食的问题也就可以解释了:食物会刺激TOR通路,使得动物在早期加速发育并在发育完成后加速衰老;食物越多,衰老越快。综上所述,针对衰老的过程,DST更倾向于认为衰老是随机损害的积累,而针对TOR通路的研究则指出衰老很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孰对孰错,我们期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能为我们带来更具说服力的衰老新理论。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DST认为衰老是一个动态过程,机体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伤害,衰老的过程就是损害不断积累的过程。B.DST认为,在自然界中,只有寿命长的动物才会把更多的能量投入到生命的维持、修复上去,也往往是更聪明的。C.科学家发现,限制能量摄

45、入,动物不但活得更久,而且活得更健康;节食能使人避免患一些与衰老相关的疾病。D.对DST理论,我们需要包容,更需要质疑,并期待能通过我们的质疑,推进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医疗事业的发展。解析A项,以偏概全,原文是从“随机损害与修复”两个方面来讲“动态过程”的,选项说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答案A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迄今为止,科学家尚未明确阐释衰老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B.衰老是随机损害累积的结果,是深藏在我们基因内的一个准编程程序。C.DST的理论很漂亮,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绝大部分学者的肯定。D.关于DST的文章发表在有影响力的期刊上,所以理解DST是需要一些

46、生物学和医学知识的。解析B项,“衰老是随机损害累积的结果”错,文中说“不是随机损害累积的结果”。C项,因果关系牵强,“绝大部分学者”无依据。D项,理解DST是不需要任何生物学和医学知识的。答案A3.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这样拟题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本文的标题采用了设置疑问的手法,既交代了文章讨论的对象是“衰老过程”,同时也引出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前沿理论,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题组二综合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12分)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胡晓军清冷的北风掠过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大源镇境内的大源盆地,寒意袭人。沿着碎石铺就的小路来到盆地西北端的小荷山脚,垂直陡立的山崖下,

47、一个高近6米、宽近20米的天然山洞赫然入目。步入山洞,如同来到另一个世界。60多米长、20多米宽、3米多高的主洞穴里幽深静谧,空气温暖而湿润,在昏暗多彩的布景灯光映射下,一尊尊远古先民的雕塑或伫立或箕坐于洞穴的各个角落。这里是中国当代考古学上一处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万年仙人洞遗址,它和距离不远的同期吊桶环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1月上旬,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以及王象坤、闵庆文、卢宝荣、张居中、彭适凡等一批水稻科技界、农业文化界、农业历史界和农业考古界的专家学者来到这里。作为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第54期中国科技论坛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的代表,他

48、们经过反复研讨,郑重联合签署了一份被称为“万年宣言”的科学家建议:“我们认为,中国栽培水稻起源于一万年前的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野稻驯化,万年之源,我们建议,这一结论可在国内外宣传、交流上广泛使用。”在这份建议上签名的,还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他虽没能出席此次研讨会,但他在给会议发来的信函中写道:“一万年前,人类成功驯化出了栽培稻,这是人类稻作文化乃至人类农业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端。作为水稻研究人员,要感谢万年保存并保护了这么一个神奇的仙人洞遗址。”水稻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一半人口提供主粮。在人类

49、发展史上,人工驯化野生稻,是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发端,此后逐步形成水稻生产、食用及储藏加工等流程。栽培稻究竟起源于何处?这曾一直是国际学术界持有争议的问题。从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开始,一代又一代中国水稻研究人员和农业考古人员,致力于研究论证中国的栽培稻起源。20世纪60年代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考古发掘,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遗存,有力地印证了丁颖的“水稻起源于中国”的学说。2010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曾多次参与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彭适凡介绍:

50、“这两处遗址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地层都出土了野生稻植硅石,新石器时代早期地层都出土了丰富的野生稻植硅石和栽培稻植硅石以及孢粉遗存,经鉴定,这种水稻兼具籼、粳稻特征,是由野生稻向人工驯化稻演化的古栽培类型,也是世界上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这说明在一万年以前,这里的人们就已经开始采集野生稻及人工种植水稻了。”“稻作起源地要有几个基本条件:该地必须发现有最早的栽培古稻遗存;必须发现当时有栽培稻的野生祖先种普通野生稻;当时要具备适于栽培稻及其生长发育的气候与环境条件;当时该地或其附近要有以栽培稻为主要食品并具有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发展水平和能力的古人类群体,以及相应的稻作农业生产工具。”中国

51、科技大学博物馆馆长、中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博士生导师张居中说,“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具备了所有这些条件。”科学家建议的发布,无疑是对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作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的郑重宣示和科学确认。“以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为代表、以稻作为标志性特征的长江中下游远古农耕文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渐传播到了亚洲广大地区,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古老文明之一。这是得到中国水稻科技界、农业文化界、农业考古界、农业历史界公认的研究成果。”谢华安说。(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彭适凡、颜龙安等人通过对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野生稻植

52、硅石、孢粉遗存等,这坚定了他们对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的看法。B.被称为“万年宣言”的科学家建议有重要意义,它是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作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的郑重宣示和科学确认。C.丁颖是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他曾经研究论证中国的栽培稻起源,并提出了“水稻起源于中国”的学说。D.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中发现了兼具籼、粳稻特征的水稻,这说明在很久以前这里的人已开始采集野生稻及人工种植水稻了。解析“彭适凡、颜龙安等人通过对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错误,文中明确指出彭适凡参与了考古发掘工作,但颜龙安是否参与考古发掘工作,文中并没有提到。答案A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

53、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中第段对江西万年县环境特点的描写、山洞位置的介绍以及对洞口大小的具体说明,可以使读者对万年仙人洞有大致的印象。B.文中第段对万年仙人洞内部远古先民雕塑的介绍,暗示这个洞穴历史悠久,与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称号相吻合。C.文中第段特意引用袁隆平信函中的话,表明科学家建议得到了袁隆平的赞同,同时也赞许了袁隆平对万年仙人洞遗址研究成果的贡献。D.文中第段在内容上介绍了科学家建议的重要意义,在结构上总结了上文内容,并照应了文章的题目。解析C项,“赞许了袁隆平对万年仙人洞遗址研究成果的贡献”无中生有。答案C6.“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的结论令人信

54、服,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认识。(6分)解析本题要求回答文中结论令人信服的原因,一要看这个结论是由何人得出的,有权威性才令人信服;二要看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有科学性才令人信服;三要看这个结论是否符合其成为结论的条件。由原文第段的内容可以看出,得出这一结论的人是“一批水稻科技界、农业文化界、农业历史界和农业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他们的话具有权威性;由第段中的“20世纪9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人工栽培稻遗存,有力地印证了丁颖的水稻起源于中国的学说”可以看出,这一结论以中外考古所得资料作为依据;由第段中的“稻作起源地要有几个基本条件”“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具备了所有这些

55、条件”可以看出,这一结论符合它成立的条件。答案这一结论是由中国水稻科技界、农业文化界、农业考古界、农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经过反复研究后联合发布的,权威性强。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具备“稻作起源地”的所有条件。这一结论是以由中国考古队、中美联合考古队进行考古发掘所得到的考古资料作为充分的证据所得出的,可信度高。题型研训二主观题赏析标题艺术、赏析语言、概括文本内容、探究人文性及有关问题知能精要高效读文“三步骤”步骤一:抓特征,理顺序阅读科普说明文,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本质,要学会从说明对象的形态、性质、结构、功用、制作方法、发展变化等方面去领会。阅读时可从语句、语段中找出事物的特征,也可逐层

56、概括归纳,然后提炼出事物的特征。理顺序,就是理清说明顺序,理清文章脉络。说明顺序一般有三种,即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分析说明顺序时要注意从文中读出语言标志:时间顺序往往有时间名词作标志;空间顺序有空间方位名词作标志;逻辑顺序可以从概括各段落段意入手,来理清文章脉络。步骤二:找方法,品语言找方法,即寻找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貌等。此外,为了增加形象性和生动性,科普说明文还常用拟人、讲故事等方法。我们首先要弄清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然后在阅读时将它们梳理出来,再结合具体语境,体会其作用。品语言,即品味说明语言。首先,品味语

57、言的准确、周密。科普说明文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要准确无误地传播知识,就必须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否则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阅读时要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义的准确性,一般要从它所表示的程度(轻与重)、范围(广与狭)、语气(推测与估计)、数量(多与少)、方位(远与近)等方面着手分析。其次,品味语言的生动、有趣。如运用比喻、拟人、讲故事等方法进行说明,生动形象,风趣活泼,耐人寻味。步骤三:感文本,悟内涵即感悟文本中的人文内涵。文章不是无情物,优秀的科普作品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我们在阅读这些作品时,要重视科学精神的熏陶,关注科学探索的过程,领悟科学家追

58、求真理所体现出的人格魅力,以及科普知识所折射出来的人文情怀。能力提升一赏析标题艺术解题策略鉴赏科普文标题艺术4关注关注标题的关键词 标题的关键词往往揭示了文章的核心内容或思想。分析时一定要将其与文章内容联系起来。关注标题的表达技巧 特别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还要关注引用小故事,化用歌词、古诗等使用情况。关注读者的接受性 好的标题能引人注目,激发读者的兴趣,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 科普文章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以标题为设题点,考查考生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把握、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以及作者在文本中流露的态度、评价。典例剖析【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对应题目。古怪的重水叶永烈1

59、942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于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这家小工厂里,并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只有来自当地水力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1944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但那产品最终还是先后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重水看上去跟普通水差不多,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

60、,它似水而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普通的水在0 结冰,在100 沸腾。然而,重水却在3.8 结冰,在101.42 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4 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 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

61、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据统计,提炼1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

62、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当年德国人在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将原子能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建造了原子能反应堆。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氘来自重水。这样一来,重水更是身价百倍。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

63、有许多优点,比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很大,发电量大,更重要的是,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江湖河海的水中,有数以万吨计的重水,可以大量提取氘。正因为这样,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有删改)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答案(示例一)合适。“古怪”一词形象生动,能够引起读者兴趣。“古怪”准确地表现了重水稀奇少见的特点。正文重点写重水与普通水在特性、功用方面的巨大差异,文题一致。重水有多种用途,它既可以用来制造武器,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可以用于工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答出两条即可)(示例二)不合适。虽

64、写了重水与普通水不同的一些特性,但最终目的是写重水的用途,题文不符。科技说明文应讲究客观性,而“古怪”一词带有主观感情色彩。重水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物质,具有它自身的特性,无所谓“古怪”。重水与水相似,却比水重,所以称为“重水”并不“古怪”。(答出两条即可)技法运用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中“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这一关键信息,已明确此题属于“鉴赏标题艺术”题型。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此题要紧紧抓住“古怪的重水”这一标题,针对此题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1)关注标题的关键词题目“古怪的重水”中“古怪”是一个关键词,这一词语形象生动,能够引发读者兴趣。(2)关注标题的表达技巧“古怪”本身是用

65、来修饰人的,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在说明重水稀奇少见的特点,进而写出与普通水的特性、功能差异,以及重水这种特性决定了它的特殊用途。(3)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本文作为一篇科普文,就是要普及科学知识,让考生了解重水的特性以及由特性决定的利弊功用,让人们更好地利用它。能力提升二赏析语言解题策略赏析科普文的语言“三角度”1.感受语言的整体风格概括与具体,简洁与丰腴,精练与详尽,雅致与通俗。2.品析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从记叙和描写方面考虑。记叙的曲折生动、描写的精彩等。从穿插的趣闻方面考虑。从运用的修辞方面考虑。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品味。从科普文的语体方面和句式方面考虑。如口语的活泼、短句的干

66、净利索等。3.赏析科普文语言的准确(严谨)性、简明性从遣词造句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方面考虑。高考选入的文章在介绍科技成果时,或展望推广应用后的情景,或预示向纵深发展的前景,因而较多地运用“如果”“假如”“可能”“将会”等预测性词语,有时也会运用“基本”“根本”“重要”“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这些都是分析语言的准确性需要关注的。从所运用的专业术语、科学解释准确无误、毫无歧义方面考虑。从所引用的事实确凿、数字具体方面考虑。 典例剖析【典例】 第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原文见“能力提升一赏析科普文的标题艺术”中的典例)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本文是说明文,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67、、简明、平实(朴素)、严谨、生动在文中都有很好的体现。第段运用了大量数字,使说明更准确、严谨;第段运用设问、拟人的手法,将高深的问题说明得生动形象;两段文字都多用短句,口语化,语言简洁,通俗易懂。答案严谨。运用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准确、严谨地说明了重水的特性和功用。简明。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明白。如“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朴素。语言朴素自然,平实客观。如“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读起来亲切自然。生动。有些句子运用了修辞,如“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技法运用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由题干中的“第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68、可知,本题属于“语言分析”题型。第二步:针对3角度分析语言1.从语言的整体风格入手如“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读起来亲切自然,这两段语言特色突出了朴素自然、平时客观的特点。2.抓住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从科普文的语体方面和句式方面考虑。多使用短句,语言简洁明白。如“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从修辞的角度,如“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3.围绕科普的准确(严谨)性、简明性普通水和重水在质量、密度、凝固点、沸点、溶解度方面的比较,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能力提升三概括文本内容解题策略一、整体阅读进一步强化整体阅读意识,提升整

69、体把握文本的能力。考生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往往是囫囵吞枣,缺乏整体把握的意识,文章的结构还没有理清晰,就急于解答题目,因而答案出现离题万里的情况。二、提炼、概括进一步强化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训练。在把相关的文字信息勾画圈点出来之后,注意不能把那些词语或语句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必须对文本语言作必要的调整、删削加工,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同时要学会转述,调整表述的角度。三、规范答题答题要规范。注意作答语句与题干自然衔接;该分点作答时就分点;要避免语病、错别字。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分层读,分点答;概括整合,答后还原。语言

70、表达,要注意语意的清晰明确,学会概括及转换,一般不能不加分析地一味照抄原文。在概括转换原文时,要仔细辨析转换后的表述意思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是否与题目所问一致。典例剖析【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对应题目。在海底装上“眼睛”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新世纪伊始,一个新的科学热点正在出现:这就是海底观测系统。其功能是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迄今为止,人类“入地”的能力仍然远逊于“上天”。海底是最贴近地球深部的去处,从海底“第三个平台”观测地球,将揭示地球系统“运作”之谜。建设中的海底观测系统,是通向新突破的捷径,作为新开的领域,各

71、国都处在起步阶段。中国,正经历着数百年不遇的良机。假如把地面与海面看作地球科学的第一个观测平台,把空中的遥测遥感看作第二个观测平台,那么新世纪在海底建立的,将是第三个观测平台。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部不断扩展视野的历史。古人没有想到海洋有这么大,15世纪重新发现的“托勒密地图”上并没有太平洋,以为欧洲航海西行到亚洲并不遥远,否则哥伦布也许不敢冒这个险。当然更不会知道海底的地形起伏,会比陆地的高山深谷还大,这要等到20世纪中期,有了声波测深技术才能发现。现在我们知道,海水比河水多百万倍,海洋的平均水深3 800米。隔了厚层的水,人类对深海海底的了解,还不如对月亮和火星表面的了解。而地球深处“地

72、幔”里的水,又比地球表面的海水多许多倍。人类视域的突变发生在17世纪:用新发明的显微镜,看到了细胞,看到了微生物;用新发明的望远镜观察行星,提出了“日心说”,导致“哥白尼革命”。又一次突变发生在20世纪:航天技术使人类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第一次看到地球的全貌,开始将地球看作一个整体,将地球上种种现象连结为“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导致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被喻为“第二次哥白尼革命”。这次“革命”对地球科学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浩瀚的大洋。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大都是19世纪晚期以来通过航海从船上取得,这种星星点点、断断续续的观测,带来了许多错觉和误会。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测量海底地形的办法还是用绳子系上重

73、锤抛到海底,用绳子的长度测算水深,如此得来的测点寥若晨星,绘在图上当然只能说明海底平坦,地形单调。再如船上用温度计测量海水表层,只能测了上一点再测下一点,永远也画不出一张同时的海洋温度图来。20世纪出现的遥测遥感技术从卫星获取地球信息,开辟了全新的对地观测系统,能够获取全球性的和动态性的图景。同时得到的不仅有海水表面的温度、风场、海流和波浪,而且有生产力、污染以至浅海地形等各方面的信息。但是遥感技术的主要观测对象在于地面与海面,缺乏深入穿透的能力。隔了千百米厚的水层,遥感技术难以达到大洋海底。现在要问:能不能换一个视角,不要老是从海面看海底?可不可以从海底看海面,把观测平台放到海底去?新世纪伊

74、始,一个新的热点正在出现:这就是海底观测系统。海底的观测平台的功能是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结果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请简要概括建设海底观测平台的意义。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这类题,首先要弄清问题的方向,看问的是什么;然后,要在原文中找准答题的区间,即答案在原文的哪几段中;最后,根据问题在原文中提取有效信息(关键词句)组合答案。答案将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海底观测平台是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使人们换一个角度观察地球。技法运用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由题干中的“概括”可知

75、,本题属于“内容概括”题型,并进一步明确,本题考查内容是“建设海底观测平台的意义”,为下一步定区间找答案提供前提。第二步: 提炼、概括信息在把相关的文字信息勾画圈点出来之后,有些凝练且准确的信息可以直接提取相关语句,比如最后一段“把深海大洋置于人类的监测视域之内,结果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认识海洋的途径,开创海洋科学的新阶段”。有的则需要对文本语言作必要的调整、删削加工,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同时要学会转述,调整表述的角度。比如文章第二段“从海底第三个平台观测地球,将揭示地球系统运作之谜”,倒数第二段“能不能换一个视角,

76、不要老是从海面看海底?这就是海底观测系统”,可以概括为“海底观测平台是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使人们换一个角度观察地球”。能力提升四探究人文性及有关问题解题策略“人文性及有关问题”是科普文章探究的关键点。探究其“人文性”,就是探究科学发现、创造带给人们的启示,带给科学、经济、社会的价值和影响,探究科学技术是怎样改善人们生活、促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探究科普文的人文性及有关问题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带着问题,细读原文 探究性题目的创设,实际上就是考查考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或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只有把所阅读的文本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语句,某一科学事物形成的过程或科学

77、原理都了然于胸,才能对题目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探究。 2.明确思路,选准角度在对文本内容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概念、科学论证步骤或过程、具有什么科学价值等问题都有一个正确理解,细致解析所设题目的关键内涵,才能找准所答问题的方向。3.引述事例,言之有据探究性题目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即个人的看法和认识。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摆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决不能模棱两可。4.规范答案,条理清晰首先要摆明观点,然后采用分条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哲学、思维、科技、经济、社会角度,科学层面、生活层面和实用层面)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典例剖析【典例】 根据文意,你认为建设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能否

78、导致地球系统新科学的产生,从而带来“第三次哥白尼革命”? (原文见“能力提升三概括文本内容”中的典例)解析此题考查探究文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这类题,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有小论文意识,即答题要有理有据,简明、连贯、条理清晰;第二,既要联系文本,又要联系社会现实;第三,要有自己的观点,态度鲜明。答案(示例)能导致地球系统新科学的产生,从而带来“第三次哥白尼革命”。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不断探求海洋的秘密,已经对海洋有了较深的认识,特别是20世纪出现遥测遥感技术从卫星获取地球信息后,人们不仅能探测到海水表面的温度、风场、海流和波浪,而且能了解海洋的生产力、污染以至浅海地形等各方面的信息

79、。另外,人类有“上天”探求月球的本领,就应该有“入地”观测地球的能力,因为,相对而言,“入地”不比“上天”难。建设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能导致地球系统新科学的产生,从而带来“第三次哥白尼革命”。技法运用第一步:明观点,即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抓住题干中关键词“你认为”“能否”“从而带来”,通过题目分析,要回答的问题方向很明确,首先让你摆明对此设问的立场,依据文章内容,回答应该是“能导致地球系统新科学的产生,从而带来第三次哥白尼革命”。第二步:引论据,即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依据第一步摆明的立场“能导致地球系统新科学的产生,从而带来第三次

80、哥白尼革命”,找原文对应的依据,比如“遥测遥感技术”的运用,探测海水温度、风场、海流和波浪,了解海洋的生产力、污染以至浅海地形等各方面的信息。还要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人类有“上天”探求月球的本领,就应该有“入地”观测地球的能力。第三步:作论述,即就所引论据作必要的阐述,以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第二步的分析,可以组织语言,仅仅围绕“能导致地球系统新科学的产生,从而带来第三次哥白尼革命”进行展开,从而证明这一观点。第四步:作小结,即归纳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所以”作结,回归最初的观点,建设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能导致地球系统新科学的产生,从而带来“第三次哥白尼革命”。即学即练一、阅读下面的文

81、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没有天堂赵鑫珊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和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他的任何星球可去!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在别的星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含义。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

82、住。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月球上没有大气,它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 ),白天奇热(99 )。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也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 ,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是个酷热的地狱。今天地表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

83、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之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地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居住的星球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为花园吧!”通篇都是私人的幻想,而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证。如果我们都对火星或者金星的

84、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意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的、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

85、伐的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民认识到,我们必须要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要比现在做得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1.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解析本题是一个探究题,要注意题干中“结合文章”的要求,探究时候紧扣文本,认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答案东西方宗教的“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存。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问题,保护地球。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雾霾与肺癌这几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了,雾霾天也越

86、来越多,对人身体的损害也越来越严重!据权威资料统计,我国吸烟者数量并未增加,可是肺癌患者在过去30年里却增加了45.6%,这与空气污染绝对有关系。雾霾天气致肺癌率高于尼古丁!雾霾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是怎么产生的呢?霾古已有之,尔雅上说,“风而雨土曰霾”,飞扬的沙尘雨雾等脏东西造就了古代意义的霾。如今,我们清晨目光所及之处,经常是灰蒙蒙一片,能见度不高,空气中有时候还有一股怪味。这是雾吗?不是。在城市中,我们眼睛所见的朦胧灰雾,十之八九都是雾霾。霾的本质是“细粒子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气体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二次污染物”。散播到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

87、物等粒子使大气变得混浊,能见度差,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 000米时,人们就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香港天文台称烟霞)。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导致的能见度降低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导致的能见度降低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导致的能见度降低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大,有13千米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

88、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这是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范围中对于灰霾的定义。“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就属于灰霾现象,58千米属于中度灰霾现象,35千米属于重度灰霾现象,小于3千米则是严重的灰霾现象”这是气象学家给予灰霾天气的表述。“灰霾毒雾杀人刀”,以下数据足以令人触目惊心中国每年由城

89、市大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系统门诊病例超过35万,急诊病例680万,而且呈逐年增加之势。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与健康损失占中国GDP的7%。2004年,大气污染造成中国城市近35.8万人死亡。气象科学家吴兑指出:灰霾与肺癌如影随形,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灰霾与肺癌有了“七年之约”。因此,人们说,雾霾是温柔的杀手。雾霾天气如此可怕,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并入大雾作为灾害性天气来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专家提醒人们,冬春季节是我国中东部雾霾多发时节,雾霾天气发生时,喜欢晨练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否则,越是运动,吸入肺部的毒雾越多,无形中成了

90、毒雾的“吸尘器”。如果出行,最好戴上口罩、纱巾。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孩子应该尽量待在室内,以防患上呼吸道疾病。这个时候也应少开窗,因为室内的空气比室外干净。一般雾霾天气昼夜温差会很大,应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这种天气还可能会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持续的雾霾天气也会使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加重,甚至陷入危急状态,要及时救治。健康人群也会出现不适症状,因此外出回来后应该及时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多喝水,多吃新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防止水分的流失,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就个人防护而言,我们也只能做到这些。而根治雾霾的办法是治理大气污染,减少碳排放量。随着治理的加强,相信城市的环境会变

91、得越来越好,雾霾天会逐渐减少。2.结合本文的语言特色,说说科普文章应具有什么样的语言特点,并举例说明。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这是科普文章阅读的常考点。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不外乎两种,一是准确、严密、平实,二是生动、形象、通俗。解答这类题目,要先找到相关句子,然后进行理解分析,再将其特点概括出来。答案语言简洁平实,如“这是雾吗?不是”等句子,使得文章具有简洁平实之美。长句与短句结合,使得文章错落有致,如倒数第2自然段,介绍个人在雾霾天气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时,运用长短句结合的方式将防护措施及防护不当可能引发的后果说得很到位。准确严密,如“一般雾霾天气昼夜温差会很大,应及时增添衣服,

92、注意保暖”等句子中的“一般”“应及时”“注意”等词非常准确。语言很有感情力度。尽管本文是科普文章,但作者寓感情于文中,如“雾霾天气致肺癌率高于尼古丁!”“雾霾天气如此可怕,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等句子既将雾霾天气引发的后果说了出来,又富有感情地提醒大家进行防护。运用了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句子的表达更为生动形象。如“雾霾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是怎么产生的呢?”一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既引起读者的兴趣,又使表达生动;“雾霾是温柔的杀手”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了雾霾对人健康的损害。(任意答出两点即可)3.结合文本,请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雾霾天气。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93、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探究题时,考生要注意不要脱离文本作答,而要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找准原文的信息区间,然后结合文本内容,提出合理化的措施,还要注意言之有据。答案(示例)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出行最好戴上口罩、纱巾。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孩子应该尽量待在室内,以防患上呼吸道疾病。雾霾天气时少开窗。应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外出回来后应该及时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多喝水,多吃新鲜、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政府要积极治理大气污染,呼吁人们减少碳排放量。(注意不要遗漏了政府治理的行为。)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种子的故事种子萌芽从汲取水分开始,种子首先膨胀,胚部接着生长。发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

94、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已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寿命极短,若没有在散播后几个小时内找到湿泥地,就会死亡。热带雨林中,许多树木结的大型种子如果没有在几周内发芽,就会腐败。对这些物种来说,要掌握正确的发芽时机,得先掌握正确的结子时机,因为种子一旦成熟,保存期限是很短的。一年中,若季节气候对种子来说太干燥或太寒冷,不利于发芽,种子就进入休眠,等待不适宜的气候过去。如果将植物行为以精巧度衡量,扁蓄的发芽行为只有初级程度。扁蓄是长在耕地和花园中的杂草,种子先天为休眠型,未经冬天不会发芽。土壤中的种子在冬季感受到低温,打破休眠状态,预备好在春天来临、土壤回

95、暖时发芽。没有在五月发芽的种子,又逐渐进入休眠状态,静待另一波寒意来临,准备好再次发芽。扁蓄的行为其实相当合理,称为初级程度好像不太公平,更何况相似的植物还不少,许多杂草也有依季节循环的休眠期和发芽期。另一种相当常见的杂草则要比扁蓄技高一筹,那就是羊腿藜。羊腿藜在年初结不休眠的种子,产季时则结休眠的种子。有了年初生产的种子,这年的羊腿藜就有更多子代,后来所结的种子则安然保存至明春。一年生植物的种子发芽机制就更精巧了,这些植物会打赌冬天冷不冷。许多冬季一年生植物,像雀麦草,都是在秋天发芽,这样做的风险是冬天的寒霜很可能冻死幼苗。但如果存活下来,就有了回报,以为比起其他春天才发芽的种子,这些幼苗抢

96、先一步发育成长,能长得比较大,结的种子也多得多。冬季一年生植物也懂得分散风险,让部分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发芽。比起熬过冬天的幼苗,这些春天发芽的种子长出的植株比较小、结的种子也比较少,但是存活的几率通常大一些。由于某几年的冬天比较冷,某几年比较不冷,所以有时不休眠种子长得好,有时休眠种子胜算大。目前为止所谈的发芽行为,精巧程度都还不及格。种子还能从其他线索得到更精确的讯息,以决定什么时候发芽。许多像莴苣一类的种子,对光很敏感,在黑暗中不会发芽,即使温度和湿度都很恰当。这样的机制可以避免那些被埋得很深的、没有机会到达土壤表层的种子发芽。而只要一丝阳光,就能让种子自休眠中苏醒。替菜圃翻土会让阳光传

97、递讯息给土壤中许多对光敏感的杂草种子,让它们知道接近土壤表层了。很多种子的招数更了不起。植物可借由远古演化而来的光感受体(即光敏素分子)感知光线。光敏素分子有两种形式,可彼此转换。一种称为Pr,吸收红光后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称为Pfr,Pfr吸收远红光后再转回Pr型分子。Pr对Pfr的比率是由接收多少这两种不同波长的光而定。这种Pr对Pfr的比率提供了地方环境的讯息,对植物来说极为重要。未被遮蔽的日光,红光/远红光的比率为1,然而,阳光穿过树叶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1。植物透过Pr对Pfr比率能预测到光的改变。由此,植物利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生长以避开邻近植物

98、。同样,种子如果暴露在透过叶子照射的阳光中,就不发芽。与其在其他植物的遮蔽下发芽、长出难以存活的幼苗,还不如维持休眠状态。光敏素有个缺点,就是在黑暗环境中无用武之地。因此只有位于土壤表层或接近表层的种子能加以利用,侦测竞争对手是否环伺在侧。不过还有另一种线索,能让深埋土中的种子知道上方有没有一线生机。土壤表层的植物,例如草类,就像一层隔绝物,调节土壤内种子感受温度的范围。光裸的土壤表层没有这层隔绝物,所以底下的种子会感受到强烈的温度起伏,许多种子就从这种温度起伏中得知土壤表面是光裸的。如果感受到温度起伏,种子就会在春天发芽;而如果感受到的温度很平稳,没有高低起伏,种子就不发芽。选自(英)乔纳森

99、西尔弗顿著、徐嘉妍译种子的故事,商务印书馆4.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中句子的语言特色。考查形式为主观简答题,要求简析画线部分语言特色。本题首先把种子的发芽行为比作了人类的分娩,形象贴切;然后把种子合适的发芽条件说成是种子的主动选择,生动形象。答案运用拟人修辞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种子能自主地寻找发芽的机会的特点表达得准确而又生动形象,体现了科普类文章的科学严谨而又通俗易懂的特点。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红光/远光比率的变化准确而具体地说明光的改变。5.作者认为有些种子发芽行为的精巧程度还不及格。请写出这些种子的发芽行为。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

100、构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注意原文的一句话“目前为止所谈的发芽行为,精巧程度都还不及格”,说明答案应该在前边。要理清文章的结构:第二段谈扁蓄的发芽,第三段谈羊腿藜的发芽,第四段谈一年生植物的种子发芽机制。据此可以得到答案。答案有些先天休眠型种子经冬天才会发芽,如扁蓄的种子。有的植物年初结不休眠种子,产季时则结休眠种子,年初生产的种子当年发芽,繁衍后代,后来所结的种子保存至第二年春天发芽,如羊腿藜。许多冬季一年生植物,秋天发芽,度过寒霜存活下来的比其他春天才发芽的种子抢先一步发育成长,如雀麦草。冬季一年生植物有分散风险的本能,部分种子在冬季休眠、春天发芽,春天发芽的种子存活几率大一些。6.翻土可以除掉

101、土壤表层的杂草,但是翻动过的土壤有时反而长出更多的杂草。请用文中观点解释这种现象。解析本题从利用文本中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角度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考查形式为主观简答题,要求利用文中观点解释翻动过的土壤而长出更多的杂草的现象。答案植物利用光敏素察觉邻近植物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生长以避开邻近植物。土壤表层的杂草被除掉之后,红光/远红光的比率为1,种子就开始发芽,因此长出更多的杂草光敏素在黑暗环境中无用武之地,因此只有位于土壤表层或接近表层的种子能加以利用,土壤表层的杂草被除掉之后,光裸的土壤表层没有这层隔绝物,所以底下的种子会感受到强烈的温度起伏,种子也会发芽,从而杂草

102、也更多。主观题(40分钟24分)题组一对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2分)人的眼睛无与伦比的精密相机当神创论者挑战进化论时,人眼的进化是他们常常瞄准的好靶子,这个足以令高端相机望尘莫及的人体构造,精密得令进化论鼻祖达尔文“直打冷战”。它拥有可自动调节光圈(瞳孔)和自动对焦系统(晶状体),内面(脉络膜)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光线四处散射,不仅如此,它的底片(视网膜)灵敏度超高,不论在白天和夜晚都能捕捉影像,无需临时更改感光度,也不用外加滤镜;它还自带Photoshop功能(神经网络),成像之后迅速增强图像反差、调整颜色奇特的是,不论视网膜还是角膜,单独看来都没有任何作用,达尔文理论中那碰运

103、气似的突变和自然选择是如何将这些七零八碎的部件同时拼凑在一起的?今天的这套人眼精密仪器同万年前相比又做了哪些微调呢?地球上生命痕迹刚出现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后来单个感光细胞在生物体表面出现了,于是世界变明亮了。有的科学家说,这件事大约发生在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在进化路上,生物相当随遇而安,不需最好,只要够用。这种知足的性格使得眼睛若干中间产物得以作为不同生物的终点保留下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将各种生物的眼睛从简单到复杂排成一列,便大致推测出眼睛进化的历程。例如,某些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些可以感受光的蛋白,它们见到光就心满意足;有的生物只有一洼小小的眼窝,然而你已经能从这个简

104、单的聚光工具看出高级眼睛的端倪,这些生物只要不撞上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就能高兴活着;高等生物的生存却容不得它们将猎物与敌手看混,于是各自进化出一系列结构,来将世界看清楚,鹦鹉螺和人眼便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策略。前者将眼睛的开口缩小,使它变成一架“针孔照相机”,从而让光准确到达感光细胞,眼前的物体就能边界清晰,在它们这个群体内,估计该是“眼小为美”;但是人类并不甘心采取这种舍弃光强获取清晰度的措施,却另走了一条迂回之道,我们这一进化分支的祖先在眼窝前塞进一个透镜晶状体,它同样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却赋予了我们一个比鹦鹉螺明亮许多的世界。这样,大自然中不同眼睛的集合就如同一个活化石库,我们可以将这些化石理

105、解为人眼进化之路上留下的一串脚印。于是,那个令达尔文困惑了一下的问题至少是有解的。十几年前,两位瑞典科学家甚至将这一过程量化,他们将鱼眼进化拆分为近2 000个步骤,并用计算机模拟了整个过程,经保守计算,他们得出结论说,这一过程的实现理论上只需36万年。现在许多科学家都相信,从一个感光细胞到我们的眼睛,最关键的变化就发生在最初几百万年之内。值得一提的是,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光需要可变焦透镜(晶状体)的作用,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也至关重要。角膜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泪膜,光线接触人眼之后,只有1/3折射依赖后边的晶状体,2/3的折射都在空气及这层泪膜之间发生,这里相当

106、于一个固定焦距的透镜。这便是为什么当你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那个时候这层泪膜和周围的水环境混为一体,在空气中可以发生的折射便不会发生,于是光线就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了。1.科普文的语言特色是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严谨与趣味相结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地球上生命痕迹刚出现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本来表现人的生活过程昏暗,用在这里,通俗形象、生动活泼地说明地球上生命刚出现的时候没有眼睛看清世界;在科普文的语言准确严谨之余,更添其文学性与趣味性。“角膜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泪膜,光线接触人眼之后,只有1/3折射依赖后边的晶状体,2/3的折

107、射都在空气及这层泪膜之间发生,这里相当于一个固定焦距的透镜”,“1/3”“2/3”,用数字准确说明,体现科学的严谨性。“它拥有可自动调节光圈(瞳孔)和自动对焦系统(晶状体)它的底片(视网膜)灵敏度超高”,把人体眼睛的构造比喻成照相机的构件名称,把人体眼睛的不同部分的功能形象、易懂地表达出来。(文中还有很多例子,分析正确即可)2.你认为“人的眼睛堪称无与伦比的精密相机”是进化而来的还是神创造的,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案我认为“人的眼睛堪称无与伦比的精密相机”是进化而来的。大约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出现单个感光细胞,出现感光蛋白,出现眼窝,出现能将猎物与敌手分清的晶状体。经过这四个阶

108、段的进化,发展到今天人体眼睛的精密,科学研究足以证明人的眼睛是进化而来。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相比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有近视、观察角度的局限,不能透视、衰老功能退化等等不足,这也说明人的眼睛不是神创造的。神是万能的,神眷顾人类,为何不给人类创造一双完美无缺的眼睛?人眼的不足,也说明进化的不同阶段是以“够用”为原则的。题组二综合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12分)揭秘“中国天眼”选址过程白皓王景烁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正式投入使用。这个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安放“观天巨眼”的洼地“大窝凼”成为“地球上最

109、美的眼窝”。2002年11月,贵州工业大学教师、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后宋建波接到大射电望远镜台址第二轮选址科研任务。“如果把每个可以建造望远镜的天然洼地比作一个窝,那我们的研究范围内到底有多少窝,这些窝都在哪里?当时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用的技术手段又非常有限,只能用笨办法一个一个找,一个一个数。”宋建波说。科研团队一头扎进了等身高的地形地质图里。从1500 000的地形地质图看起,岩石的分布特征让他们首先确定了“窝”肯定不会出现的地理位置,排除这些之后,其他区域就可能有适合望远镜“安家”的“窝”。2003年7月,经过多次筛选,一个由743个“窝”组成的备选洼地数据库正式形成。紧接着,科研团队拿着一

110、份“苛刻”的指标,评价每一个“窝”的情况。最终,743个“窝”里筛选出82个成为重点考察对象。当时贵州的交通状况很差,有时调查一个“窝”路上要花一天时间,越野车顺着狭窄的山路前进,一边是大山,一边是悬崖,开到实在没办法前进的地方就停下来,大家徒步走到“窝”里。一些地方官员打听到选址消息后千方百计联系科研团队,希望能把建设地址定在自己的县里,一方面在建设周期带动的投资拉动效益巨大,另一方面大射电望远镜项目对当地经济、科技、社会水平的发展影响深远。整个科研团队当时抱着一个信念:哪个地址最合适要靠科学计算成果得出来,选址结果要对历史负责。两个多月的实地调查后,他们计划开发一套仿真系统,立体呈现每一个

111、重点考察的“窝”和大射电望远镜结合在一起的样子,再对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几何、地质、工程等条件进行综合计算。这套系统的学名叫作“洼地三维仿真和台址优选系统”,通俗讲就是用来计算每个洼地最合适建多大口径的望远镜,如果确定要建500米口径的FAST望远镜,那么就计算哪个“窝”建设工程量最小。“这是我们科研团队的首创,以后类似的望远镜选址都能用上,选址难题就能找到解决之道。”宋建波说,这个系统应用起来轻巧,但开发起来比想象中难很多,开发者除了要有地质学的知识外,还需要扎实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功底,“有时还需要一些灵感。”系统最终给出了团队最想要的答案:挖方模型计算误差仅为0.44%,填方模型计算误差为0

112、.66%,系统使计算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系统还能计算出整个望远镜球心的建设位置,这将有利于施工阶段减少误差。计算结果同时显示,“大窝凼”最适宜建设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为546米,最符合FAST500米口径的需求。之后,科研团队对“大窝凼”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研究和计算。2006年,FAST项目正式决定选址贵州平塘“大窝凼”。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可以建造望远镜的“窝”可能有很多,宋建波科研团队的任务便是从众多的“窝”中选出各方面综合条件最佳的那一个。B.宋建波科研团队在实地考察中,得到了当地政府一些地方官员的大力支持,“中国天眼”的选址对当地发展做出了贡献。C.

113、“洼地三维仿真和台址优选系统”,涉及复杂的任务和多学科的知识,开发中的困难非常多,最终取得了预期的成功。D.“中国天眼”第二轮选址科研任务历时五年才完成,而到最终投入使用,前后达十四年,侧面显示了工程的巨大。解析B项,“得到了当地政府一些地方官员的大力支持”“对当地发展做出了贡献”于文无据。希望拉动地方经济促进其发展,只是一些地方官员的主观愿望。答案B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天眼”的选址是从地形地质图开始,科研团队使用了排除法,筛去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位置,确定重点考察对象。B.当时贵州的交通状况很差,这给科研团队实地考察备选洼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

114、时考察一个“窝”就要花一天时间。C.“洼地三维仿真和台址优选系统”是用来计算每个洼地最合适建多大口径的望远镜,这个系统的开发主要得益于灵感。D.FAST是一个口径500米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中国天眼”落户贵州,极大地促进了贵州的发展。解析B项,有时考察一个“窝”路上就要花一天时间,而不是考察“窝”花一天时间;C项,原文是“有时还需要一些灵感”,这说明系统的建成,灵感没有起到主要作用;D项,大射电望远镜项目会对当地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选项将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当成已经发生了。答案A5.宋建波和他的团队在为“中国天眼”选址的过程中,展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挑战困难的精神:他们克服了资料缺乏、可用技术手段有限、实地环境艰苦等困难。严谨科学的精神:按照“苛刻”的指标,认真筛选,反复调查,精心计算。开拓创新的精神:自主开发仿真系统,高效准确地计算。团队合作的精神:凝聚多专业、多学科的力量开发仿真系统。坚持原则的精神:拒绝地方政府的说情,对历史负责。- 5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