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板块综合提升(二)一、中外近代化历程的比较1近代化开始的社会背景不同(1)西方近代化是在本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的前提下开始的。(2)中国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逐步加紧侵略的情况下逐步开始的。2近代化的过程不同(1)西方近代化的基本过程1417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
2、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精神制度器物(2)中国近代化变革:外国侵略之下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器物制度精神3领导阶级和目的不同(1)西方的近代化无论是思想革命、政治革命还是工业革命,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其目的都是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2)中国的近代化中出现的新思潮以及洋务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其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维新
3、变法运动及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领导,其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4中外近代化的阻力不同(1)西方近代化的阻力主要是本国的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经济,所以近代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神学以实现民主政治;反对封建经济制度,进行工业革命,实现生产力的飞跃;反对封建思想,提出自由、平等、法治、民主的资产阶级新思想。(2)中国近代化的阻力不仅有本国的封建势力,还有外国侵略势力,所以中国实现民主化、工业化的前提是推翻外国的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针对练(2019平顶山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英国各阶层妇女都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民主改革运动,并通过各种妇女组织
4、和报刊,形成群众性的妇女论坛,尤其是19世纪最后20年,妇女组织迅速发展,有关妇女问题的杂志激增使许多妇女勇敢地向传统挑战无论是参与社会政治改革,还是着手解决社会问题,从宪章运动到19世纪末的各妇女组织的活动,最终都涉及妇女的民主平等权问题因为,19世纪自由主义强调的是温和的渐变,所以,从表现形式上,当时的英国妇女运动表现出温和性、渐进性政党把女权运动作为政治斗争、派别斗争的一个筹码。他们利用领导运动的中上层妇女来影响或控制女权运动整个19世纪,她们在政治、法律、家庭、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妇女财产法的通过,正是女权运动的重大突破。 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女性权利的
5、呼声日趋高涨外国人对于中国近代妇女问题的关注和提出的话题都统一于使中国福音化和西方化的目的。他们一方面介绍欧美妇女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则集中对中国妇女的缠足、女学等方面提出批评经过了甲午之败、庚子之难、辛亥革命和袁世凯复辟,中体西用论全面破产,到了五四时期,近代中国终于确认了对西方文明的全面认同和对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全面否定在“保国”、“保种”、“保教”的要求下,维新派提倡废除缠足、兴办女学,是为了救亡图存,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最终达到富国强兵、实现民族解放的目的。在女性解放运动中,男性掌握了绝对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人融入群体,强调五伦,
6、强调人对于宗教和国家的义务”。所以女性解放运动越来越融入近代民族解放的大潮中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女权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女权运动相比,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各阶层妇女的广泛参与;妇女组织与宣传媒介相结合;受工业化与政治民主化的推动;争取自由、平等权成为主题;表现出温和性、渐进性;受到男性组织或党派活动制约。 (2)不同之处:在西方文明冲击下兴起;具有爱国救亡色彩;男性掌握了绝对的领导权和话语权;更多的是强调女性作为国民的义务而非权利。影响:有利于妇女地位的提升;有利于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7、;有利于社会习俗的变革;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推动了救亡运动的发展;忽视了女性个人的自由和权利的要求。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环境的比较项目中国西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社会国内环境政府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封建政府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规模,征收重税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实行自由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关卡林立,阻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国内市场统一技术依赖西方技术,国内人才不足教育发达,技术先进资金缺乏原始资本积累,资金匮乏拥有雄厚的资金保障,金融业发达国际环境缺乏国际市场的开发,海外利益无法得到政府的保护拥有广阔的海外
8、殖民地针对练(2019淄博模拟)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通过战争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随后,又推行“废藩置县”,完成了中央集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1870年12月,明治政府成立工部省,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企业。1873年,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近代“模范工场”,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881年,明治政府又设立了农商务省,对官营主义和干涉主义进行了反省,开始将大批官营企业出售给民间人士经营。此后,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摘编自冯玮日本通史 材料二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陆续以官办及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办了一批近
9、代企业,垄断了纺织、航运、煤矿等部门。进入80年代,这些企业大多经营困难。1895年7月,清政府确定了“恤商惠工”的基本经济政策。1898年,又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设农工商总局。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以爵赏为核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工业、商业、矿山、铁路、商会的奖励章程和法令。在此期间,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 摘编自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日本近代工业化启动的特点,并简析19世纪末日本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发展经济上的相似做法,并简析其影响。 (3)以明治
10、政府和清政府为例,说明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应重视的问题。答案:(1)特点:自上而下的方式;政府积极推动(或政府创办官营企业和示范企业);缺乏民主政治的保障;具有后发优势。原因:推翻幕府统治,扫除了发展障碍;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政府鼓励和扶持资本主义的政策;战争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本。(2)做法:成立经济管理部门;制定经济政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由直接投资办厂逐渐转向鼓励民间投资。影响:突破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抵御西方的经济侵略;有利于调动民间投资的热情,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根据时代发展变化适时调
11、整经济政策。重视私营经济的发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经济。三、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1新航路开辟(1)经济上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前的欧洲商品在亚洲并没有竞争力,欧洲商人只能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中国)的商品,如纺织品、瓷器等。在明中后期至清朝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也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2)外交上:
12、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一方面我国被迫开始了反侵略斗争,捍卫国家主权;另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的骚扰,清政府设置广州十三行,开始实行闭关政策,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逐渐落后的根源之一。(3)文化上:西学东渐开始,传播了一些先进文化,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如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水利工具。2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项目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与性质、对外政策发生巨变;引发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经济近代工
13、业产生(洋务、民族企业);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文化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列强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清政府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经济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社会生活变化文化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动;社会生活进一步变化针对练(2019德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海外贸易中,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铜钱等。进口商品主要是香料、药材、犀象、珠
14、玉等,未经加工或技术含量较少,在中国消费范围和消费量有限。唐代以前,活跃在印度洋至中国的航线上的主要是波斯和阿拉伯商船。宋代时,中国海船取代了波斯和阿拉伯海船的地位,贸易活动远达东非沿岸,奠定了古代中国海上贸易的基本范围。该时期港口众多,海外贸易规模空前扩大。明代前期二百年,朝贡贸易成为唯一合法的贸易,排斥民间贸易,海外贸易下降。此后虽然有所回升,但远未得到充分发展。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材料二据统计,1864年中国的洋货进口额为4 621万海关两(近代中国海关曾经长期使用的一种计算银两的单位),1880年为7 929.4万海关两,1894年为16 210.2万海关两。进口货物以鸦片、棉
15、纺织品和棉纱为大宗,其中棉纺织品和棉纱自1884年后逐渐在进口总额中占据首位,其销售市场由华南沿海口岸逐渐推广到华北、东北和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在出口货物中,以茶、丝为大宗,棉花、大豆、烟叶、皮毛等出口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这使得棉花、蚕桑、茶、甘蔗、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其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变化并说明其影响。答案:(1)特点: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处于优势(或“主导”)地位;海外贸易范围广;宋代海外贸易发展到高
16、峰(或“宋代海外贸易空前发展”);明代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海外贸易下降。原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手工业水平高;宋代经济重心南移(或“宋代统治者重视海外贸易”、“宋代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用于航海”等);明代实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变化:外国商品的进口和中国原材料、农副产品的出口持续增长;西方输入中国的主要是机器工业产品;西方列强在中外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影响: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推动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发展阶段背景条件阶段特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开
17、始形成(1618世纪中期)(1)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时代(2)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开拓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初步形成(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工业资本主义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工业革命:商品输出为主;英国居中心;更多国家和地区被纳入体系近代工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中国近代化起步;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1)第二次工业革命(2)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为主;欧美工业国主导,将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18、;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针对练(2019肇庆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于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帕里特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 材料二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
19、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 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
20、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答案:(1)背景: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中国: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 (2)不同之处:欧洲: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迫于生存的压力。作用: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五、欧洲的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项目欧洲启蒙运动中国新文化运动相同点背景发生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早期革命时期,发生在西欧的一些封建国家
21、。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反对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的斗争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1)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北洋军阀统治日趋黑暗。(2)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根本原因)。(3)思想文化方面: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的阻碍造成的倡导者新兴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主义者 都是资产阶级指导思想理性主义民主、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具有人文精神内容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追求政
22、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倡导法治,主张建立一个理性王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都反专制王权,追求自由平等,都强调理性,都强调民主和法制性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影响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反封建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
23、发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没有直接引发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倡导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针对练(2019枣庄模拟)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郑大华教授认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清末民初,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其特征有:新(近代民族主义)旧(传统民族主义)杂糅,而新的量在增加,旧的量在减少;反对国外民族压迫与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亦即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斗争交织在一起;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亦即推翻国外和国内民族压迫的斗争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斗争
24、结合起来。第二阶段,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结合。第三阶段,“九一八”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其特征为: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个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结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郑大华“民族主义”、“近代民族主义”及思想渊源 材料二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48年的威斯特法利亚条约,但一般认为以民族主义为寄托的民族国家构建始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霍布斯
25、鲍姆认为,“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的近代现象。”民族主义是伴随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构建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出现的,它表现出一个简单的政治原则即“坚持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必须一致。”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民族共同体为依托,强化民族意识和情感、维护民族传统和特点、强调民族利益的思想观念,它可以发展为一种最具民众动员力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运动,其终极目标是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民族国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起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争取公民自由和民主权利,开始构建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近代民族国家。这一阶段民族主义思潮的核心
26、思想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求实现民族自决,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 罗富明中国近代国家建构思想与西方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不同。说明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差异性并说明原因。答案:(1)不同:前两个阶段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文明,第三阶段则更加注重民族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前两个阶段内涵强调反帝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第三阶段则更加强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第三阶段民主主义的范围要更加广泛。因素:国内:封建主义统治
27、下的阶级矛盾激化;近代经济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国际:西方文明对中国的传播;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2)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欧洲反封建反教会的要求;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推动。差异:时间:中国民族主义晚于西方民族主义;内涵:西方核心是反封建建立民主政权,中国有反封建求民主、反侵略求民族独立的双重含义。原因:中国受到西方侵略,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近代化和反侵略双重任务。专题一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主线118401949年列强侵略和中国反抗的历史可分为三大阶段 (1)1840190
28、1年:通过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列强一步步将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011945年:由多国共同侵华演变为一国单独侵华,日本成为侵华主力。(3)19451949年:美国通过军事以外的手段加强对华侵略。中国军民每次遭到列强侵略威胁时,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历史既是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2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大革命事件(1)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在中国的回声,农民阶级首次担负起了反殖民侵略的任务,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2)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完成了推翻封建帝制的任务,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
29、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献。3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大阶段,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重任,其间先后克服了右倾错误、“左”倾错误,由幼稚走向了成熟,建立了真正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系统归纳一、近代列强侵华及历史影响1过程和阶段特征(1)18401894年:列强相互勾结,军事上以武力为主要手段,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英国在侵华过程中占据明显优势地位。(2)18941931年:军事上和政治上,以“以华治华”为主(扶植傀儡政权),以武力侵华为辅;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侵华
30、,美国占优势,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独霸。(3)19311945年:以日本武力侵华为主,日本妄图独霸中国。(4)19451949年:以美国政治侵略为主,美国干涉中国内战,奉行扶蒋反共政策;经济上,美国商品独占中国市场。2历史影响(1)政治上:一方面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2)经济上:一方面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诱导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3)思想上: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西学在中国的传
31、播,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二、近代中国各阶级的抗争探索1近代前期的民主革命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1)一条主线:各阶级在抗争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2)两个阶段:19世纪4090年代,以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和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为主;19世纪90年代至1919年,以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掀起戊戌变法;革命派,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掀起辛亥革命和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激进派,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为主。(3)三项内容:学西方器物;学西方制度;学西方思想文化。(4)四个领域:军事、经济、政治、思想。2近代后期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
32、)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一个性质和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两个阶段和中心:5月4日至6月初,在北京;6月5日起,在上海。三个特点:彻底、不妥协(取得初步胜利)、群众基础广泛。四个阶层: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民族资产阶级是重要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领导。(2)国民革命民主革命力量的联合斗争一项成果:歼灭孙传芳、吴佩孚主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两次会议: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三个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是兴起的标志;北伐战争是高潮的标志;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是结束的标志。(3)土地革命探索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一条道路:农
33、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两次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三大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4)抗日战争人民民主力量的发展壮大一对主要矛盾: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条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条抗战路线:国民党执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两个抗日战场:在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分别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负责的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5)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个任务: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两次谈判:重庆谈判与北平和谈。三大战役:
34、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四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胜利阶段。3中国近代各阶级抗争与探索的内在规律(1)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的抗争与探索是和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紧密相连的,也与当时中国社会的自身变化及各阶级的阶级立场紧密相关,在挽救民族危机的同时也在实现阶级主张。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不能从根本上救中国,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是近代历史的选择。(2)各阶级的探索在指导思想上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的转变,探索的层面也经历了由浅入深,即“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这也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渐进过程。(3)政治上争
35、取民族独立、经济上实现国家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两大基本任务,其中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从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乃至革命派,其基本指导思想都是先富强后独立,而事实证明,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永无富强的可能。针对练1(2019新乡二模)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两国大臣及属员文书来往俱用平行照会”,此后,又通过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了两国常驻公使和领事制度,并指出两国“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这些规定()A使清政府舍弃天朝观念B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初衷C适应了近代外交的需求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解析:材料“两国大臣及属员文书来往俱用平行照会、规定了两国常驻公使和领事制度”反映
36、了近代外交的特点,说明清政府适应了近代外交的需要,故选C项;清政府虽然适应了近代外交的需要,天朝观念依然存在,排除A项;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排除B项;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不高,排除D项。答案:C2(2019河源模拟)梁启超于1898年12月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清议报。清议报从1898年12月到1900年5月,报刊涉日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向日本学习为主。然而清议报后期则是仇日和谴责日本为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惊醒了国人C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更加理性D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加重了民族危机解析:根据材料“从1898年12
37、月到1900年5月,报刊涉日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向日本学习为主”、“后期则是仇日和谴责日本为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而日本是八国中一员,从而使清议报对日的态度发生变化,故选A项;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排除B项;戊戌变法是从1898年6月到9月,排除C项;甲午中日战争是18941895年,排除D项。答案:A3(2019广州二模)20世纪20年代,在武昌附近的一个村庄,吴佩孚的军队败走后,村里人就像自己打了胜仗一样,非常高兴地说“我们南军怕有几百万人马啦”“南军胜利,我们老百姓就有出路了”。这反映了当时()A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B
38、农民阶级成为革命的主力军C军阀混战的局面基本结束D国民革命运动得到民众支持解析:“20世纪20年代,在武昌附近的一个村庄”根据时空可以判断为国民大革命,“我们南军怕有几百万人马啦”“南军胜利,我们老百姓就有出路了”可见人民是拥护的,故选D项;“20世纪20年代,在武昌附近的一个村庄,吴佩孚的军队败走后”可得出国民大革命时期,那时没有农村根据地,排除A项。答案:D4(2019惠州模拟)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晋绥边区某地农民租约内容的变化。这一变化()A促成了国共合作实现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C适应了民族战争需要D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析:通过第二幅图片中所提供的时间中华民国三十年,即1941年
39、,可知该时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再结合第二幅图片中的内容可知,该内容符合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该政策有利于团结地主和农民,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故选C项。答案:C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主线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2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一个短暂的春天。3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曾得到较快发展;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及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官僚资本主义压榨等因素使
40、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涉及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及通信工具、大众传媒等多个方面,带有时代烙印。系统归纳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四个表现:外商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官僚资本主义(洋务企业、四大家族)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2一个主体:整个近代社会,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3一个特征:经济结构的变动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二、运用多元史观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2从文明史观看,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
41、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3从近代化史观看,是近代中国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三、用多元史观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1现代化史观:既属于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的组成部分(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又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2全球史观:既体现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又体现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汇的特点。3社会史观:从大众衣食住行、风俗礼仪等多方面的时代变迁中,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的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针对练1(2019济宁模拟)据统计,1846年,从广州出口的丝茶共450
42、万磅,纳税13万两;1847年,出口增至460万磅,纳税为9.5万两。19世纪50年代初,外商向广州出口的货物常常只交纳法定关税的1/2或2/3。这种现象说明()A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B西方对华商品输出呈激增趋势C广州海关未能有效的行使职权D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扩大侵略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广州海关的出口商品逐年增加,而其收入却逐年减少,说明广州海关没有很好的行使职权,故选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海关的税收与自然经济根深蒂固没有关系,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而不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不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排除D项。
43、答案:C2(2019昆明摸底)1882年,李鸿章以“泰西通例”为由,奏请清政府对上海机器织布局“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光绪皇帝批准赐予其“十年专利”。这一“专利”()A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B推动了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领域C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特点解析:由材料可知,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对上海机器织布局(洋务派承办的民用工业)“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实现了织布经营专利化,限制了私人另行开厂,这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答案:C3(2019清远模拟)鸦片战争后,在商贸型农业的长足发展之中,新的市镇应运而生。例如湖
44、北羊楼峒集数万人加工洞茶,因茶而成市。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B鸦片战争后中国被日益卷入到世界市场C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市镇呈现新的特点D鸦片战争后农业中经济作物面积扩大解析:此题运用排除法,故选B项;清朝统治者在经济方面仍旧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明朝中后期因商业而发展成为市镇的现象就已经出现,排除C项;题中只讲到“因茶而成市”并不能说明经济作物面积扩大,排除D项。答案:B4(2019茂名一模)下表是晚清政府颁布的部分工商实业方面的法规表,这些法规()年代 法律法规 1904年商人通例 公司律 公司注册试办章程 商标注册暂拟章程 1906年 破产律 190
45、7年 华商办理农工商实业爵赏章程 A.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B促成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C限制了外国在华企业的发展D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解析:上表中涉及商人、公司经营创办与破产、商标注册、奖赏政策等多方面,这是以法律法规规范工商业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故选D项;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排除A项;19121919年民族工业获得“短暂春天”,这些法律法规不能直接促成其出现,排除B项;这是关于国内工商业发展的法规,与外国在华企业无关,排除C项。答案:D5(2019深圳二模)据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近代以来宁波妇女发髻,初受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
46、,清末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加髻于前额,称为“兴汉头”。这说明()A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B民主共和的观念渐入人心C流行文化代表社会主流方向D民间风尚折射出社会变化解析:材料中宁波妇女最初受“西化”的苏沪之风影响流行“上海头”,清末由于向日本学习,日本风俗传入中国,宁波妇女又流行日本发式,辛亥革命后则受反满的政治革命影响,宁波妇女又流行“兴汉头”,综合信息可知宁波妇女的发式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变化,故选D项。答案:D6(2019德州模拟)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上海、广州的一些戏楼、茶馆出现男女杂处合坐。僻居四川的成都也大致相同:“社交男女要公开,才把平权博得来;若问社交何处所,维新
47、茶社大家挨(维新茶社男女可以杂坐)”这反映出当时()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B各地风俗趋向一致C民主思想广泛传播D娱乐场所繁荣兴盛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20年代前后,女性可以在公众场合出现,体现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故选A项;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上海、广州、四川的成都的女性可以在公众场合出现,体现了这些地区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各地风俗趋向一致与事实不符,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20年代前后,女性可以在公众场合出现,体现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反映平等思想广泛传播,排除C项;“娱乐场所繁荣兴盛”与材料主旨女性可以在公众场合出现,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无关,排除D
48、项。答案:A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专题主线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经历了“器物改革”“制度改革”“思想文化改革”三个阶段,学习的对象也经历了由英国日本美国俄国的演变,这个过程中带有鲜明的挽救民族危亡、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每次发展都伴随着思想领域的交锋论战,并体现出内在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并进行了戊戌
49、变法,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3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通过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4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5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这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系统归纳一、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特征、四大阶段及主题1特征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被动学习到主动选择的过程。2四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
50、主阶级学习“器物”(先进技术)。(2)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习“制度”。(3)从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习“思想文化”。(4)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3学习西方的主题: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御侵略、挽救危亡、民族独立相结合,体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二、民族资产阶级三个派别学习西方的特点和实践1特点(1)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2)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2实践方式和结果(1
51、)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但君主立宪制没有提及。由于没有发动群众,没有武装力量,最终失败。(2)革命派:通过暴力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国的方案未能真正实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3)激进派: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三、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社会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国传统
52、文化是主体,不可动摇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盲目自大;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维新派借用儒家思想,为我所用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有为借孔子的名义从内部否定封建专制的合理性革命派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来建设新文化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救亡图存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认为传统文化禁锢人们的思想,应该革新袁世凯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辟的目的;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需要针对练1(2019贵阳模拟)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对上述现象,正
53、确的解读是()A“中体西用”思想盛行B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C清廷固守传统意识形态D社会生活习俗完全欧化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结合中国传统的值日法创造了相应的新词并推行西式作息,这既与世界通例相接又是对传统的坚持和革新,这反映出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故选B项。答案:B2(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由追求“富国强兵”,到“兴民权”“开民智”,再到改造国民性和全面的文化更新。这一演变()A说明启蒙思想内涵不断深化B得益于资产阶级的大力宣传C遵循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方针D推动了制度层面的真正转型解析:“富国强兵”强调器物变革,“兴民权”“开民智”强调制度变革,“改造国
54、民性和全面的文化更新”则要求思想变革,说明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文化启蒙思想内涵不断深化,故选A项;“富国强兵”阶段是洋务派而不是资产阶级,排除B项;中国向近代学习不是不断完善传统文化,而是不断摒弃传统,排除C项;“真正转型”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答案:A3(2019全国卷4月模拟)梁启超在1896年编成西学书目表,收录了300多种讲求西学的书。他说:“诸书分为三类:上卷为西学诸书,其目曰算学,曰重学;中卷为西政诸书,其目曰史志,曰官制,曰学制;下卷为杂类之书,其目曰游记,曰报章。”这表明当时()A洋务思想遭到彻底摒弃B维新活动限于思想启蒙C学习西方不断深入拓展D全盘西化思潮较为盛行解析:“诸书
55、分为三类:上卷为西学诸书,其目曰算学,曰重学;中卷为西政诸书,其目曰史志,曰官制,曰学制;下卷为杂类之书,其目曰游记,曰报章”可得出对西学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故选C项。答案:C4(2019贵州适应性考试)1917年,陈独秀说:“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A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B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C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D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解析:由材料“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借鉴西方政治文明对国家发
56、展的思考,故选B项;材料强调知识分子对国家未来的思考而非对革命的反思,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对欧美文明是崇尚学习的态度,排除C项;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排除D项。答案:B5(2019洛阳三模)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捣毁孔子牌位,焚烧古书;洋务运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时维新打着儒家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A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冲击B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C儒家文化自身在不断与时俱进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解析:中国近代不同时期对待孔子的态度反映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主要原因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
57、故选B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冲击是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说明儒家思想没有与时俱进,不适应时代发展,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还没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排除D项。答案:B6(2019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班4月适应性考试)20世纪初,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认为“中国历史,即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后来的版本只介绍孔子的生平。而上海文明书局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则侧重孔子思想评析,指出“孔氏之说,尤为历代君主多利用”。这反映出清末()A学校教育促进了传统观念的变革B社会转型带来了认知的多元化C废除科举否定了孔子的历史地位D革命思想主导着教科书的编纂解析:
58、据材料对孔子的认知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说法不同,反映了社会转型带来了人们认知的多元化,故选B项;材料说的是出版社而不是学校教育,排除A项;否定孔子的历史地位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矛盾,排除C项;材料没体现孙中山等革命派的革命思想,排除D项。答案:B专题四近代欧美资本主义代议制专题主线英、美、法、德因国情不同,形成了两种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但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又不尽相同,美、法两国的共和制也各具特色,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性、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相同的代议制基本特征,即选举、议会立法、权力制约与平衡等。117、18世纪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英国1689年权利
59、法案颁布以后,逐步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制,形成了责任制内阁。美国独立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政体。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通过1871年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系统归纳一、英国君主立宪制1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3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4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二、美国总统共和制1确立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2一个转变
60、: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3三大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4三项原则:中央集权(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三、英美资产阶级政体的异同1不同点(1)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互相妥协的产物,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结果。(2)君主立宪制下,君主为国家元首,世袭继承,没有任期限制,是终身制;民主共和制不设君主,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3)君主立宪制的国王无实权,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掌握大权。2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政体;都实行普选制;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只不过分权程度不同而已);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是建
61、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四、德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项目法国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异国家元首及其产生方式总统:选举产生;掌握行政权皇帝(权力中心):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行政机构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权力受议会限制皇帝任命宰相,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议会的权力和地位有立法权(权力中心)立法机构,作用较小;帝国议会所有法案都须经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与议会相互制约皇帝集行政和立法大权于一身,议会大受限制国家政体议会制共和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同都是资产阶级专政;都是代议制的实现形式,都以法律形式确立;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
62、统治针对练1(2019潍坊模拟)有学者指出,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以上院贵族为核心的土地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从中央到地方,从枢密院、内阁、议会两院到军队,把持权力的主要是各级贵族和他们的子弟。这反映了,英国当时()A封建色彩异常浓厚B现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C民主改革需要深化 D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解析: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英国上院贵族仍旧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说明民主改革需要深化,故选C项;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得重大成就且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排除A项;权利法案颁布标志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排除B项;上院贵族仍旧在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能说明社会贫富差
63、距,排除D项。答案:C2(2019广州模拟)下表为英国议会两院关系演变时间表,表中这些法案的出台表明()1932年议会法取消了贵族院对平民院议员的提名权;重新规定了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 1911年议会法确定了平民院的财政立法权 1949年议会法规定财政议案只能由平民院提出,贵族院不得对它进行修改和否定A.平民院控制了立法权和行政权B贵族院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变化C权力转移以和平渐进方式进行D英国贵族的政治特权丧失殆尽解析:题干中都是用颁布法律的形式进行权力转移的,故选C项;平民院没有控制行政权,排除A项;贵族院人员是由贵族组成的,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英国贵族的政治特权“丧失殆尽”,排除D项。答案:
64、C3(2019济南二模)1937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填塞法院计划”咨文,提出“如果法官在70岁拒绝退休,总统有权再额外任命一位大法官与其共事”。对此,最髙法院大法官休斯反驳指出“增加法官会降低法院效率”。最终参议院以70比20的结果否决了这一方案。这反映出美国()A总统试图扩大行政权力B参议院捍卫司法独立C民主程序复杂效率低下D民主政治基石的坚实解析:由材料可知,总统向国会提出议案,最高法院反对,参议院以投票的形式作出决定,否决提案,严格按照美国的民主程序进行,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体制中的三权分立原则,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石,故选D项。答案:D4(2019北京怀柔模拟)1789年9月24日,美国第
65、一届国会颁布了司法条例,规定:当某一州的最高法院对合众国的条约或法律是否符合宪法而发生疑问时,则该法院所做出的最后判决,得由合众国最高法院根据一项“误审令状”加以复审,然后予以撤销或确认。这一规定表明()A司法审查权开始确立B中央和地方实现“分权与制衡”C国会成为权力中心D联邦最高法院掌握最后裁决权解析:“得由合众国最高法院根据一项误审令状加以复审,然后予以撤销或确认”说明联邦最高法院掌握最后裁决权,故选D项;最高法院拥有司法审查权是在1803年,排除A项;这里只是涉及法律产生疑问时候的解决方式,并不涉及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排除B项;题中只谈到最高法院,排除C项。答案:D5(2019惠州模拟
66、)近代欧美国家的税收理念大多经历了从“税收法定主义”到“税收宪政主义”的演变,即从征税的权力基本控制在议会里,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征税的各项内容,转变为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这表明欧美国家()A宪政制度的完善 B征税程序严格化C否定了议会至上 D税收立法民主化解析:从材料“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征税的各项内容,转变为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可知欧美国家认识到了对代议机关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体现了宪政制度的不断完善,故选A项。答案:A6(2019遵义模拟)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
67、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材料强调,民主()A增强国家认同感 B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C左右国家的政局 D保障了公民公平参政解析:根据材料“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可知民主增强国家认同感,故选A项。答案:A7(2019佛山模拟)1881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由于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未获国会通过。1882年经过修订后的法案提交国会,再次遭到反对。俾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国会否决未能通过。这一事件体现
68、了()A立宪政体能阻止国王专权B国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C首相和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D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解析:据材料“俾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国会否决未能通过”说明立法权对行政权有一定的制约能力,故D项正确。答案:D8(2019毕节模拟)18831889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障、意外工伤保险等社会立法条例,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与议会会议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84.5%,18851889年,美国克利夫兰否决国会议案324项目。这些现象()A表明早在19世纪末期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B体现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行政权力日益增长的趋势C说明19世纪末
69、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D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已大规模应用解析:依所学,1929年经济大危机后,福利制度才在西方国家开始形成,故A项错误;据材料“英国政府参与议会会议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84.5%,美国克利夫兰否决国会议案324项目”可知政府的行政权力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政府行政权增长,而不是强调凌驾于议会之上,故C项错误;依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规模运用,故D项错误。答案:B专题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专题主线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伴随生产力发展及全球侵略扩张逐步形成发展(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世
70、界市场的形成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完成。(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在世界市场中,欧美工业化国家是中心,而亚非拉广大国家和地区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1)雏形出现: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并与美洲开始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进一步拓展: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西、荷、法、英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3)初步形成: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关系发生
71、重大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近代城市兴起,列强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最终形成: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输出资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系统归纳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特点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人类进步。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72、。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主要经济思想1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思想。以法国路易十四为代表。它主张积极发展工商业,拓展海外贸易,以追求金银财富为主要目的。它对资本主义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2自由主义:工业革命时期兴起的经济思想。以英国亚当斯密为代表,国富论是其代表作。它主张经济活动应由市场主导,政府不应干预,强调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它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产生深远影响。3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经济思想。以英国凯恩斯为代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为其代表作。它主张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从理论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
73、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使“国家干预”经济逐渐成为长期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为资产阶级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罗斯福新政起,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进入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今天,凯恩斯主义对我国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也有借鉴意义。针对练1(2019日照模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代替了传统的招贴画、路牌等,成为广告的主要载体,广告成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广告传播现象和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职业。这一现象表明()A资产阶级控制大众传媒业发
74、展B经济对市场依赖程度大大提高C产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D报纸杂志的资讯传播功能弱化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上半期,工业的普及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新产品大量出现。市场经济转入激烈的竞争阶段,各类产品的竞争更加激烈,商业广告成为非常重要的竞争手段,故选B项。答案:B2(2019洛阳三模)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 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
75、发展B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D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解析:从19世纪20年代到1932年欧洲对外移民不断增加,主要是迁往海外殖民地,给迁入地区提供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导致海外移民,故选B项;从19世纪20年代到1932年欧洲对外移民不断增加,促进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从19世纪20年代到1932年世界的经济中心在欧洲,没有发生转移,排除C项;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是两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答案:B3(2019贵州适应性考试) 时间 人物 观点或措施1651年 克伦威尔 颁布保护英国本土航海垄断贸易的航
76、海条例1776年 亚当斯密 主张政府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每个人可以自由进行经济活动 1936年 凯恩斯 强调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以上材料说明()A自由放任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国家干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C货币政策促使经济不断发展D经济发展促使经济理论创新解析:由材料1651年英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776年英国提倡自由主义,1936年又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可知经济的发展促使经济理论创新以适应社会的进步,故选D项;自由放任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主张,排除A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货币政策,排除C项。答案
77、:D4(2019百校联盟联考)1961年,肯尼迪指示各联邦部门加大开支,下令按新的最低工资法提高被该法排除在外的政府雇员和政府洗衣工人的工资,发放免费食品券,降低联邦住房管理局贷款利息,增加三十亿美元的政府预算。这表明此时美国()A凯恩斯主义影响深刻B政府开始全面干预经济C总统获得经济立法权D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消除解析:通过题干叙述可知,肯尼迪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这是受到了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故选A项;在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就已经开始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立法权属于国会,题干叙述表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项;题干主要表达美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社会贫富的差距是否缩小,在题干
78、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答案:A专题六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主线1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历程。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各不相同。(1)文艺复兴是近代人文主义出现的标志,肯定人和人性,突出人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2)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的发展阶段。宗教改革者们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力,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提倡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沉重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统治。(3)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发展到高峰的标志。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平等,反对特权等级;主张实
79、行法治;对未来社会进行了设想。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把反封建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理性王国上来。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做了舆论准备,成为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2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但昙花一现。(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系统归纳一、人文主义的发展1文艺复兴(1)一个核心和中心:人文主义和意大利。(2)两个阶段: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和后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80、(3)三个领域:文学艺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思想领域。(4)四方面影响:解放了思想,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出现。2宗教改革:马丁路德1517年,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主要观点是强调“因信称义”;加尔文主张“先定论”。3启蒙运动(1)一个核心:理性主义。(2)三个国家:兴起于英国,发展于法国,扩展于德国。(3)三大内容: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科学理性。(4)五个代表及其主张: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卢梭社会契
81、约论、人民主权说;狄德罗科学、理性;康德人权、自由、平等。(5)五方面影响: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推动了科技发展与进步;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正确理解巴黎公社革命1爆发的偶然性:19世纪70年代初的法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2失败的必然性: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无产阶级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历史的发展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先决条件。3意义的深远性: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82、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同时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4教训的深刻性(1)缺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造成了公社的最后失败。(2)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5巴黎公社的革命性:巴黎工人阶级发动了革命,夺取了资产阶级在首都的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6巴黎公社的首创性: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针对练1(2019河南六市二模)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中,分裂叛逆者总要落得失败的下场。莫里哀(16221673)等作家在作品中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因为古典主义
83、是在绝对王权的提倡与监护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要求巩固和加强统一的民族国家。两人的文学作品都()A打着复兴古典旗号B反映资产阶级时代要求C属于浪漫主义流派D倡导民主、法治和自由解析:据材料“分裂叛逆者总要落得失败的下场”“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要求巩固和加强统一的民族国家”可知莎士比亚、莫里哀(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都维护国家统一,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时代要求,故选B项。答案:B2(2019青岛模拟)宗教改革时期,为抵御新教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该组织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
84、重科学和艺术素养,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A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B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引发西欧的思想解放解析:通过题干中耶稣会的主要职责(如“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可知,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其人文主义的精神,故选C项;耶稣会成立的出发点在于“为抵御新教的攻势”,不是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排除A项;通过题干中“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可知耶稣会的这些做法“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这一表达方式是错误的,排除B项;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解放的起点,排除D项。答案:C3(2019揭阳模拟)巴黎公社委员中许多人是社会主义者,努力维护工人的权益。公社
85、恢复了一些被业主抛弃的工厂的生产,交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还颁布法令免除房租、要求当铺无偿退还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由此可见,巴黎公社()A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B确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C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D运用了工农联盟革命策略解析:“恢复了一些被业主抛弃的工厂的生产,交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还颁布法令免除房租、要求当铺无偿退还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具有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故A项正确。答案:A4(2019梅州模拟)马克思说:“通过这次革命,他们把权力保持在人民的手中,即用领导者的政权机构取代了先前统治国家的政权。”马克思肯定了巴黎公社的()A无产阶级革命性质B暴力革命斗争方式C普选建立政权方式 D新型政府运行机制解析:从材料“通过这次革命,他们把权力保持在人民的手中”,可知马克思肯定的是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方式,排除B项;从材料“即用领导者的政权机构”,可知巴黎公社是用巴黎公社的领导人的阶级属性建立了相应的政权,没有涉及普选,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没有涉及新型政府的运行机制,排除D项。答案:A- 4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