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与“”有关,如“福”字形为图一,“两手捧酒献于祭台上”,“宗”字形为图二,“尊祖祭祀的庙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商周的统治集团未实现高度集权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血缘宗族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础D商周王权充满了神秘色彩解析:根据图片及材料可知“”应为祖先牌位,这与统治集团集权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宗法制,未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故B项错误;甲骨文中很多字均与祖先牌位有关,说明商朝政治以祖先牌位代表的血缘宗族为基础,故C项正确;祭祀祖先牌位不能体现王权的神秘色彩,故D项错误。答案:C2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
2、,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具有民主色彩B以血缘为纽带C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王权结合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商朝统治者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是因为商王把占卜作为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体现出王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点,D项正确。答案:D3下列省份简称与分封制有关的是()黑龙江(黑)陕西(秦)山西(晋)山东(鲁)A BC 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晋”及“鲁”都是周代的封国,故选B项。答案:B4樊树志说:“国王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再把土地和人口分给卿、大夫,叫作立家。”这表明分封制()A分土分民 B维系亲情C家国情怀 D贵
3、族专权解析:根据材料“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把土地和人口分给卿、大夫”得出分土分民,故A项正确。答案:A5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说明西周统治者的政治观念()A重视民心向背 B宣扬君权神授C实行等级制度 D依赖家族关系解析:从材料中周人和周公的主张,可知西周重视德和民心,故A项正确;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西周的等级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德与民,没有涉及家族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A6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苏的墓葬中曾出土过一套编钟。编钟上的一段铭文记载道:“
4、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是()A朝觐述职 B镇守疆土C出征作战 D交纳贡赋解析:从材料中“率乃师伐夙夷”,可知周王命令诸侯出征作战,A、B、D三项虽然是诸侯应尽的义务,但与材料不符,选择C项符合题意。答案:C7据史书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B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C确立了以天子为至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使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材料反映了天子、诸侯和大夫对土地的层层分封,这造成了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B项符合题意。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
5、核心,A项不符合题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早确立于秦朝,C项说法有误;D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答案:B8西周建立后,统治者在商代宗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西周建立宗法制度的初衷是()A巩固统治秩序 B安抚商代贵族阶级C确保分封实施 D强化血缘亲疏关系解析:西周建立的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宗法制维护分封制,巩固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对商王后代进行分封属于安抚商代贵族的举措,宗法制无此影响,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并不能确保分封制实施,故C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实施可以强化血缘亲疏关系,但这并非西周
6、建立宗法制度的初衷,故D项错误。答案:A9王国维先生曾提出过商代没有宗法制的论断,谓“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理解上述论断的关键在于()A“封邦建国”制度肇始于西周B宗法制存废关乎政治的稳定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关键D商代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解析:因为“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关键,故C项正确。答案:C10西周、春秋时代,贵族和国人都被集体安葬于公共墓地。按礼,除了凶死者外,所有族人都应葬于族墓。这种族墓制度源于()A分封制 B礼乐制C宗法制 D世袭制解析:“所有族人都应葬于族墓”体现了宗法制注重血缘关系,故选C项;分封制与材料无关,
7、A项错误;虽然本题中出现了“按礼,除了凶死者外,所有族人都应葬于族墓”,但礼乐制度并非本题的主旨所在,B项错误;世袭制与本题无关,D项错误。答案:C11中国民间及官方均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解析:根据“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可知体现了血缘与等级关系的宗法观念,而非家族和睦和贵族世袭,故选D项,排除A、C两项;等级秩序没有完全概括题意,B项错误。答案:D12据周礼记载,诸侯见到周天子要行“稽首”礼,稽首就是先拜后跪,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于手前触地,停留片刻再起身,动作很大,相对缓慢。这种礼节只用于见天子。由此可
8、见“稽首”礼()A开创了周的礼乐制度B强化了周天子的权威C削弱了诸侯的自主权D加强了周对地方的控制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可知“稽首”礼实际上是在强化周天子的权威性,因此B项说法正确;“稽首”礼虽然属于周朝礼制,但并不能说明开创了礼乐制度,A项错误;C、D两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许倬云万古江河:中
9、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经周颂我将(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含的主要意义,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析:(1)第一小问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第二小问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是稳定统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第一小问意义,据材料二“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
10、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得出歌颂了周文王的功德;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一、二,得出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原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原配正妻地位。浅论中国古代妇女再婚问题的演变材料二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
11、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史记周本纪(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周太史伯阳发出“周亡矣”感叹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与分封制,旨在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并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据材料“原配正妻地位”可知是宗法制。第(2)问,考查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答案:(1)制度:宗法制。目的:维护分封制。(2)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到分封制,动摇了西周统治,因此,周太史伯阳发出“周亡矣”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