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925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文明的对话 拿来主义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本18拿来主义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字音辨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自诩()磕头()残羹冷炙() 冠冕()吝啬() 脑髓()譬如() 徘徊()蹩进()(2)给多音字注音 2辨形组词 3词语释义自诩:_蹩进:_礼尚往来:_玄虚:_4近义词辨析(1)误解曲解两者都有错误地理解别人的话的意思,但“误解”指理解得不正确,“曲解”却是故意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例句:你不要_了他的好意。文言文翻译,要忠实于原文,不要_文意。(2)接受接收二者都有收受、接纳的意思。“接受”表示接纳、收受,它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接收”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财物、机关、企业或信

2、息等。“接受”可以带动词宾语,“接收”则不行。例句:记者今天从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据不完全统计,各级民政部门_捐款21亿元,各类衣物5 350多万件,为帮助城乡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只有_这次的沉痛教训,以后才有可能避免犯类似的错误。一、整体感知1本文的重点是论证“拿来主义”,但在前半部分却论述“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二、深层探究2阅读第1段,回答:作者是如何引出“送去主义”的?“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一句有什么作用?“但终不知后事如何”有何意味?怎样理解“几张”、“捧”、“挂”、“发扬国光”这几个词的意味?3阅读26

3、段,回答:“拿来”一词在第2、5、6段都出现了,试分析它们的异同。第3段中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第4段中的“抛来”与“抛给”应如何理解?4阅读79段,回答:第8、9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阅读第10自然段,回答:第10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拿来主义”这一名词的修辞特点、表达效果及其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三、技法迁移幽默讽刺法文本回顾鲁迅先生这篇杂文的语言幽默犀利。最典型的幽默当为第9段那些精当而风趣的比喻。以“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是相对于作为内容的“鸦片”而言),例如八股文和骈体文;以“一群姨太太”比喻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

4、东西,如色情文化之类。所有这些,就将什么是“挑选”说得既清楚透彻,又具体形象。其余还用“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表明所谓“平民化”的虚伪;用“当众摔在茅厕里”状写“彻底革命”的极“左”面目;用背着“烟枪和烟灯”去周游世界,讽刺以“国粹”炫耀于人的可笑;用“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说明吸收精华应该有利于“大众化”;用“不用它来宴大宾”比喻不能只供少数人享用。所有这些,又都对如何“挑选”讲得浅显易懂。读者明白了这些道理,也就理解了“拿来主义”的内涵,深信它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这些比喻起了论证的作用。本文除了语言幽默外,其讽刺更显其语言犀利的力量。犀利是能够三言两语,甚至只用一句话、一个词语就能够深刻揭示

5、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例如“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一个“给”字就击中了帝国主义的险恶居心。“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一句话就把“送来”和“拿来”的区别点明了。犀利的语言多用于揭露敌人,鞭笞丑恶,也用于一般的剖析事理,揭示矛盾。如文章的最后一段,只有五句话,却集中回答了五个问题,论因果,作选择,加判断,都切中肯綮、无可移易,每一句都是精确、犀利的典范。技法点拨幽默是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地造成谐趣,使读者在笑声中了解所写的人和物,领悟真理,产生共鸣。方法一:用“人”以外的他物作为视角切入话题,从而找到一个新颖的表达角度,令人耳目一新。方法二:移植。即把某

6、种场合显得十分自然、和谐的情节或语言移植到另一迥然不同的场合中去,超出人们正常设想,从而增添幽默的情趣。方法三:违背一个词的用词传统和规范,以突出新的意义,将这个“重量级”的词,用于日常小事,也能使语言增添趣味。方法四:现代文中偶用一下文言词句,也能收到幽默、含蓄、活泼、隽永等效果(并非提倡文白相杂)。而讽刺则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不和谐的荒谬现象、偏颇、弊端、矛盾实质的揭示和对某些反常规知识言行的描述,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或反语,或夸张,或言行不一之对比。幽默较为婉转、轻松,讽刺则比较直接、犀利。技法运用请运用幽默讽刺法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答案解析】基础梳

7、理1(1)xkn/zhminln/ssup pibi(2)d/duj/iun/unhui/hucn/chn tn/chn2自诩/栩栩如生磕头/溘然长逝脍炙人口/针灸挖掘/崛起/倔强翅膀/翘尾巴蹩进/蹙额3自夸。躲躲闪闪地走进。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空洞不可捉摸的东西,文中指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4(1)误解曲解(2)接收接受文本互动1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绕了弯子,实际上先破后立、破中有立,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二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

8、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2作者是由“闭关主义”引出“送去主义”的。作者由回顾中国历史开始,使论述有历史深度。清政府搞闭关主义,落后挨打;而“到现在”的政府,闭关自守的“关”早就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从闭关主义到送去主义,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反动落后的本质一脉相承。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这一句对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地限制,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

9、刻性。也引出了下文送去的事实: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三件事。“后事”是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鲁迅明知,却说“不知”,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不知后事如何”是用反语对出卖国家文化遗产、文物的行径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和鞭挞。“几张”显得贫乏,“捧”为“双手承托”之意,表示郑重、敬慕、媚态可掬;“挂”用得很准确,说明了只有几张画却一路“挂”过去,显得多么寒碜、可怜;“发扬国光”揭露了国民党政府自欺欺人、可笑至极的丑态。3同:都是针对“送去主义”而言的,但提出的情境有别。第2段与第1段构成转折,针锋相对地提出与“送去主义”不同的交往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强

10、烈不满。第5段的“拿来”是针对“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而言的,即“拿来”是避免“送去主义”造成的严重后果的方式或态度。第6段是针对现实中对“洋货”(包括物质上的、精神的)恐怖,指恐惧心理的产生“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更突出了“拿来”的必要。“送来”的东西只能被迫接受,毫无挑选的余地;“拿来”则是完全自主的。第3段谈“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时,作者先进行讽刺、揶揄:“送出去”明明是坏,说“不算坏事情”,以敌人自我解嘲的话鞭挞敌人;“丰富”“大度”是“送去主义者”掩盖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作者加引号,讽刺其不自量力。然后以尼采自诩而最终发疯的事实类比若中国自夸物产丰富,一味“送去”,势

11、必使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势必使中国国势日弱,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地。“抛来”使接受的一方有选择的余地,还维持着国际交往的门面;“抛给”即“送来”,则是强迫对方接受,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有意地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侵略,达到其永远奴役中国的目的。4第8、9两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大宅子”喻文化遗产或外国文化;“且不问他(一个穷青年)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喻文化遗产或外国文化获得的具体途径。“孱头”比喻对文化遗产或外国文化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人。“昏蛋”比喻盲目排外、全盘否定的人。“废物”比喻崇洋媚外、全盘接受的人。“鱼翅”比喻文化遗产或

12、外来文化中的精华。“鸦片”比喻文化遗产或外来文化中精华与糟粕互见,须批判吸收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或外来文化中完全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或外来文化中的糟粕。这些喻体,都是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运用这些喻体进行论证,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或外来文化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将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对待文化遗产或外来文化及如何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5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拿来、占有,然后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及其这样做对继承文化遗产或借鉴外来文化的意义,并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鲁迅在一个极普通的动词后面缀以“主义”,意味着谈论的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对于“拿来”有一整套主张。“拿来”是生活用语,“主义”是政治概念,二者嫁接在一起,寓庄于谐,幽默风趣。模仿“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政治术语造出“拿来主义”,在修辞学上称为仿词格。由此再衍生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构成文章中意义的网络。“拿来主义”作为题目,实际上是无产阶级对待外国文化的战斗口号,经鲁迅创造后,约定俗成,如今已为人们普遍采用。技法运用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