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9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917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9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9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9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9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9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9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9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9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8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3 第9单元 第2讲 课时分层训练3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分层训练(三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为了降低某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A寄生B.竞争C捕食 D共生B引入的真菌与原真菌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相似,故新真菌与原真菌争夺资源和空间,导致原真菌数量减少,故这两种真菌之间应为竞争关系。2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

2、的品种C植物分层现象是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光照等环境资源,A项正确;影响植物分层的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湿度等其他因素,B项正确;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土地,有效利用光能,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增强光合作用,不是依据植物的分层现象,C项错误;依据植物分层现象可以进行间作套种,获取单位面积的最大产量,D项正确。3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枯草杆菌和草履虫之间构成捕食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

3、构成竞争关系B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C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均存在种内斗争D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动态平衡D两种草履虫都捕食枯草杆菌,所以两种草履虫之间构成竞争关系, A正确。a曲线表示被捕食者枯草杆菌的数量变化,b曲线表示随后放入的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变化情况,B正确。烧杯内混合培养的每一种生物内部都存在种内斗争,C正确。由于烧杯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枯草浸出液,营养物质有限,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营养物质消耗完,a、b两条曲线最终趋向于零,D错误。4(2017深圳高三一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结果如下表。相关分

4、析正确的是()取样地点取样时间动物种类及数量蚂蚁蚯蚓蜈蚣溪边土壤上午10点很少较多非常多晚上10点少多较多山地土壤上午10点非常多较少较少晚上10点较多少很少A.表中所列出的三种动物均为消费者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表中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C土壤中的小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D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D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进行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不同的深度,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由表中取样地点、取样时间与动物种类及数量的关系可知此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5(2017广东肇庆月考)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群落

5、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时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B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6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的演替速率比乙的慢、历时长B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A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乙的演替为初生演替,甲恢复到原来的物种丰富度比乙历时短,速率快;B正确,火灾后草原上的物种丰富度锐

6、减,符合甲演替曲线;C正确,虽然处的物种丰富度相同,但是组成不一定相同;D正确,如果气候条件适宜,群落最终都能演替成森林。7(2017郑州质检)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不同于自然演替,也可以相同B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不同D演替总是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使群落演替的方向可以与自然演替相同,也可以不同,A正确;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因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7、,B正确;森林火灾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正确;受到人为因素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演替也可能向群落结构简单、资源利用率低的方向进行,D错误。8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边坡处理方式植被覆盖率(%)小型土壤动物土壤有机质(g/kg)物种数个体数甲移栽植物973726019.8乙不干预892811.9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8、D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B种植植物与不干预相比,生物数量及种类都明显提高,因此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A错误;种植植物后小型土壤动物明显增多,这也是移植植物的预期结果,B正确;边坡甲实验时没有移栽乔木,但也有可能发生群落的演替自然长出乔木,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再继续加剧,D错误。9(2017福建毕业班质检)某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 133 hm2,科研人员对一块0.2 hm2样地的乔木层进行多次调查,部分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单位:株)分层优势种群调查年份1982年1992年2002年顶层锥栗442中间层厚壳桂107301下层云南银柴170204

9、230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云南银柴与厚壳桂的种间关系是_。(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群落的_结构,植物分层现象主要与_(环境因素)有关。(3)调查该样地锥栗种群数量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4)据表估算该样地1992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_。若用该数据代表当年自然保护区内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则不可靠。要获得可靠的结果,应该如何取样?_。(5)该自然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解析】(1)云南银柴和厚壳桂都是植物,且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具有竞争关系,主要竞争阳光等资源。(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的垂直分层

10、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3)因为锥栗数量较少,个体大,所以可以用逐个计数法调查。(4)表中的数据是0.2 hm2样地的数量,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的个体数,所以1992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204/0.21 020(株/hm2)。要使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靠,应随机选取若干样方,然后取其平均值。(5)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自然保护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答案】(1)竞争(2)垂直光照(3)可以(4)1 020株/hm2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或进行5点取样或进行等距取样)(5)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或负反馈调节能力)10.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

11、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图所示,图中数据为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结构。白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_。.若大兴安岭的草丛沼泽湿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图所示。海三棱藨草群落芦苇群落芦苇柽柳群落旱柳群落(2)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_演替。(3)由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的种间关系为_,旱柳的数量呈现_型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_ _。(4)旱柳种群具有的特征有_(填序号)。死亡率垂直分层现象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水平镶嵌分布复

12、杂的种间关系迁入率【解析】(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是由地形变化导致的,所以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所以白桦沼泽中的所有白桦组成一个种群。(2)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次生演替。(3)随着时间的推移,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由于空间、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旱柳种群的数量呈“S”型增长;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4)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答

13、案】(1)水平种群(2)次生(3)竞争“S”环境容纳量(K值)(4)B组能力提升11(2017石家庄质检)如图表示某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甲种群在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在t2t3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Dt4时间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A分析题图中两曲线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甲先于乙种群增长,达到最大增长速率后,随时间推移开始下降,而此时乙仍表现出较强的增长趋势,故A正确;t2t3时间内对于甲、乙来说,出生率都

14、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都在增加,故B错误;甲种群在t1t2时间和t2t3时间内种群数量都在增加,故C错误;t4时间时,乙的种群密度还没有达到最大,它的最大密度是t5时,故D错误。12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曲线甲、乙、丙对应的物种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15、C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群落的总生产量增加,有机物总量增加,生物种类越来越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在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不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而是取代其优势地位。13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顺序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极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如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演替

16、期间,营养物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阴而减弱B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的要求低但对光有最高需求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阴的能力也较强D演替到顶极群落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其后的次生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初生演替基本相同D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在演替顺序上基本相同,但初生演替一般需要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土壤形成过程,而次生演替是在原有较好的土壤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速度快、时间短。14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同时还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植物种类AB

17、C非生物因素ABC草359风速低高高蕨类植物758距地面1.5米的光强低中高灌木1542土壤湿度(%)483515松树020土壤的有机物(%)6.53.8205落叶树2050土壤深度(cm)30010015土壤氨量(mgkg1)9.44.52.3(1)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2)土壤中有机物的多少往往与土壤中动物种类的多少是分不开的,要调查植物群落土壤中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不能采用_,理由是_。(3)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那么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4)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解析】(1)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及环境中的阳光等,即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2)土壤中的生物个体较小,还有一些活动能力较强,所以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3)山坡上的植被呈被彻底烧光,但仍保留有植被的繁殖体等,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4)从表中可以看出C点土壤深度较浅,含有的有机物和氨量较少,不适宜较大的树木生长。【答案】(1)竞争(2)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3)次生演替(4)土壤深度不够,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或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树木的生长;或土壤氨的含量低,缺少养分供树木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